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以前,我住在一个叫做“子宫”的地方:
那里很温暖、很舒适,由一根管子每天输送营养。
在这里,我自由自在舒展着身体。
在这里,我一天天长大。
直到有一天……
突然被挤压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陌生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人好多,声音好嘈杂,光线好刺眼。
我渴了,水在哪里?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哭;
我饿了,食物在哪里?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哭;
我身体不舒服,谁能来帮忙?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哭。
……
我能活下去吗?
生命的起初,婴儿就是伴随在“我能活下来吗?”这样的焦虑、恐慌和不安中度过的。
在婴儿出生后第1年里,主要的需求就是让自己活下来。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曾经提出过非常重要的依恋理论,他认为依恋的作用在于提供婴儿对安全的需要和对探索经验的需要。
在实验中,人们发现3、4个月大的婴儿因为饥饿放声大哭时,一旦有妈妈靠近,就会停止哭声。这说明,婴儿是通过妈妈稳定、重复、及时回应的行为理解妈妈和自己的关系。这就是一个人最早安全感的来源。
我们早年和妈妈建立的依恋关系,奠定了我们成年后跟伴侣的互动方式。
陌生人情景实验
这是在一个安装有摄像头的玩具房间内进行的,参与者有三个人:妈妈、1岁的婴儿、陌生人。在玩具房间内,一开始妈妈和宝宝玩耍,接着会进来一个陌生人,他会在妈妈的旁边一起看孩子玩耍,并且会和妈妈交流,陪孩子一起玩。然后,妈妈会起身离开房间,由陌生人单独陪伴孩子。最后,妈妈再回到房间里。
通过这个实验,将宝宝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
1安全依恋型:当妈妈在场时,孩子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陌生人无法安慰他;在看到母亲返回时,会扑向妈妈的怀抱,但他能够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玩具。
抚养方式的由来:这种安全依恋类型的孩子,当妈妈在照顾他们时,对于孩子身上发出的哭喊、尖叫信号给予敏感和准确的回应。妈妈也会很自然、顺畅的与孩子亲密地互动,在孩子需要自己时提供支持;在孩子不需要自己时提供思考和独立的空间;在孩子渴望探索时,允许并鼓励自由地发展;在孩子有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时,也愿意一同探索。妈妈会把孩子的需要,当做第一需要来对待。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变成对孩子的要求。
2矛盾冲突型:他们紧紧靠近妈妈,也不怎么去探索玩具。妈妈的离开让他们极端沮丧。当妈妈再次回到房间时,会表现出矛盾冲突的心态:一方面渴望亲近妈妈;另一方面,当妈妈亲近时,他们又用哭泣或挣扎的方式拒绝妈妈。
抚养方式的由来:对于这种依恋类型而言,宝妈实际上是愿意和孩子亲近的,但是她们往往对孩子发出的信号给予错误的回应。比如当孩子吃饱的时候,妈妈理解为还没吃饱,进而继续喂食,直到妈妈认为“饱了”为止;孩子正玩高兴的时候,强迫孩子去睡觉,孩子不想睡觉,想继续玩时,则理解成孩子在闹觉,继续强迫孩子睡觉。另外,妈妈对孩子忽冷忽热,比如孩子想和妈妈一起游戏,妈妈心情不好时,拒绝了孩子,当妈妈心情变得好起来时,则热情地投入和参与,妈妈的喜忧无常,会让孩子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孩子也会处在矛盾和冲突的情感中。
3回避依恋型:在妈妈离开房间和再次返回时,孩子基本没有什么情感反应,不哭不闹,眼睛/身体会转开,不去寻找妈妈,也不主动寻求安慰,对待妈妈的态度通常是回避和忽视的。他会像忽视妈妈一样忽视这个陌生人,也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和游戏。
抚养方式的由来:在这类型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妈妈对孩子缺乏耐心,或当孩子干扰了自己的活动计划时,会責怪孩子,对孩子的需求回应很迟钝,甚至理解成错误的信息。比如孩子想让妈妈抱抱,而妈妈以为他饿了,想吃东西,就会使劲哄孩子吃东西。她们无法敏锐和正确地捕捉孩子的需求,甚至总是用自己成人的思维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很少和孩子表达情感和身体的接触(拥抱、亲吻),妈妈会忽略孩子渴望获得关注的行为。
4混乱依恋型:妈妈离开时表现慌乱;妈妈不在时,和陌生人在一起又非常压抑;当妈妈再次回来时,可能哭叫,可能跑开,可能一边张开双手寻求妈妈又一边后退。表现出混乱不确定的行为举动。这种类型通常是以上类型的混合体。
抚养方式的由来:混乱类型的孩子,他们的幼年可能遭遇过一些巨大的创伤性事件,比如躯体暴力、语言暴力、冷暴力,甚至对身体的侵犯等等,他们随时活在一种恐惧中,他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存在、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被爱。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孩子,他们都在用不同方式告诉妈妈一件事:我需要安全感。
我需要感受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可当我很饿、不舒服、生病的时候,你能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照顾我。那么慢慢的,我就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就是那个最重要的。
但是,当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经常生病、爱哭、粘人、捣乱的孩子……
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A父母稳定的情绪
父母高兴的时候,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拉过来又搂又亲;父母不高兴的时候,孩子需要妈妈抱抱时,冷漠拒绝他的需求;父母情绪的不稳定,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混乱。
因为他不清楚到底这件事能不能做?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所以,孩子长期也会处于一种矛盾的情感状态里。
而父母情绪的稳定,会提供给孩子安全、保护的情感,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
B父母的信任
当孩子逐渐长大,渴望探索外界,对妈妈不再那么迷恋和需要时,如果这个妈妈信任孩子,并且放手对待,孩子就会获得鼓励的信号。并逐渐体验到:我想让妈妈抱时,妈妈就会抱我;我遇到困难时,妈妈能来帮我;我需要一个人待着时,妈妈允许我独立思考……那么,他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建立得更稳定。心理健康的父母,意味着可以被孩子“抛弃”。
C稳定的夫妻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跟外界世界的通路。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冷战、相互指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非常害怕,同时他会理解到:这一切,跟我有关。他会把父母吵架理解为自己不好;爸爸生气,理解成自己不乖;妈妈很难过,是因为自己不听话……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不好、不乖。如果我乖、听话一点,他们就不会吵架了。
带着这样的感受长大,他们会随时害怕外界发生的危险,害怕冲突。
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名贵的服饰和玩具,而是让他们感到父母彼此之间的爱。在他们的眼里,如果知道爸爸、妈妈的情感是稳定的,他们的关系很好,孩子自然也是开心的,他和妈妈之间,他和爸爸之间,就会留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是他自由发展和成长的空间。
参考文献:《情感依附》 作者:亨利·马西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 978-7-5100-6384-8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作者:威廉 Daivid J. Wallin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4694
《儿童心理学》作者:【英】H.鲁道夫·谢弗 H.Rudolph Schaffer
那里很温暖、很舒适,由一根管子每天输送营养。
在这里,我自由自在舒展着身体。
在这里,我一天天长大。
直到有一天……
突然被挤压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陌生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人好多,声音好嘈杂,光线好刺眼。
我渴了,水在哪里?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哭;
我饿了,食物在哪里?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哭;
我身体不舒服,谁能来帮忙?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哭。
……
我能活下去吗?
生命的起初,婴儿就是伴随在“我能活下来吗?”这样的焦虑、恐慌和不安中度过的。
在婴儿出生后第1年里,主要的需求就是让自己活下来。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曾经提出过非常重要的依恋理论,他认为依恋的作用在于提供婴儿对安全的需要和对探索经验的需要。
在实验中,人们发现3、4个月大的婴儿因为饥饿放声大哭时,一旦有妈妈靠近,就会停止哭声。这说明,婴儿是通过妈妈稳定、重复、及时回应的行为理解妈妈和自己的关系。这就是一个人最早安全感的来源。
我们早年和妈妈建立的依恋关系,奠定了我们成年后跟伴侣的互动方式。
陌生人情景实验
这是在一个安装有摄像头的玩具房间内进行的,参与者有三个人:妈妈、1岁的婴儿、陌生人。在玩具房间内,一开始妈妈和宝宝玩耍,接着会进来一个陌生人,他会在妈妈的旁边一起看孩子玩耍,并且会和妈妈交流,陪孩子一起玩。然后,妈妈会起身离开房间,由陌生人单独陪伴孩子。最后,妈妈再回到房间里。
通过这个实验,将宝宝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
1安全依恋型:当妈妈在场时,孩子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陌生人无法安慰他;在看到母亲返回时,会扑向妈妈的怀抱,但他能够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玩具。
抚养方式的由来:这种安全依恋类型的孩子,当妈妈在照顾他们时,对于孩子身上发出的哭喊、尖叫信号给予敏感和准确的回应。妈妈也会很自然、顺畅的与孩子亲密地互动,在孩子需要自己时提供支持;在孩子不需要自己时提供思考和独立的空间;在孩子渴望探索时,允许并鼓励自由地发展;在孩子有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时,也愿意一同探索。妈妈会把孩子的需要,当做第一需要来对待。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变成对孩子的要求。
2矛盾冲突型:他们紧紧靠近妈妈,也不怎么去探索玩具。妈妈的离开让他们极端沮丧。当妈妈再次回到房间时,会表现出矛盾冲突的心态:一方面渴望亲近妈妈;另一方面,当妈妈亲近时,他们又用哭泣或挣扎的方式拒绝妈妈。
抚养方式的由来:对于这种依恋类型而言,宝妈实际上是愿意和孩子亲近的,但是她们往往对孩子发出的信号给予错误的回应。比如当孩子吃饱的时候,妈妈理解为还没吃饱,进而继续喂食,直到妈妈认为“饱了”为止;孩子正玩高兴的时候,强迫孩子去睡觉,孩子不想睡觉,想继续玩时,则理解成孩子在闹觉,继续强迫孩子睡觉。另外,妈妈对孩子忽冷忽热,比如孩子想和妈妈一起游戏,妈妈心情不好时,拒绝了孩子,当妈妈心情变得好起来时,则热情地投入和参与,妈妈的喜忧无常,会让孩子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孩子也会处在矛盾和冲突的情感中。
3回避依恋型:在妈妈离开房间和再次返回时,孩子基本没有什么情感反应,不哭不闹,眼睛/身体会转开,不去寻找妈妈,也不主动寻求安慰,对待妈妈的态度通常是回避和忽视的。他会像忽视妈妈一样忽视这个陌生人,也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和游戏。
抚养方式的由来:在这类型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妈妈对孩子缺乏耐心,或当孩子干扰了自己的活动计划时,会責怪孩子,对孩子的需求回应很迟钝,甚至理解成错误的信息。比如孩子想让妈妈抱抱,而妈妈以为他饿了,想吃东西,就会使劲哄孩子吃东西。她们无法敏锐和正确地捕捉孩子的需求,甚至总是用自己成人的思维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很少和孩子表达情感和身体的接触(拥抱、亲吻),妈妈会忽略孩子渴望获得关注的行为。
4混乱依恋型:妈妈离开时表现慌乱;妈妈不在时,和陌生人在一起又非常压抑;当妈妈再次回来时,可能哭叫,可能跑开,可能一边张开双手寻求妈妈又一边后退。表现出混乱不确定的行为举动。这种类型通常是以上类型的混合体。
抚养方式的由来:混乱类型的孩子,他们的幼年可能遭遇过一些巨大的创伤性事件,比如躯体暴力、语言暴力、冷暴力,甚至对身体的侵犯等等,他们随时活在一种恐惧中,他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存在、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被爱。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孩子,他们都在用不同方式告诉妈妈一件事:我需要安全感。
我需要感受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可当我很饿、不舒服、生病的时候,你能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照顾我。那么慢慢的,我就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就是那个最重要的。
但是,当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经常生病、爱哭、粘人、捣乱的孩子……
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A父母稳定的情绪
父母高兴的时候,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拉过来又搂又亲;父母不高兴的时候,孩子需要妈妈抱抱时,冷漠拒绝他的需求;父母情绪的不稳定,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混乱。
因为他不清楚到底这件事能不能做?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所以,孩子长期也会处于一种矛盾的情感状态里。
而父母情绪的稳定,会提供给孩子安全、保护的情感,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
B父母的信任
当孩子逐渐长大,渴望探索外界,对妈妈不再那么迷恋和需要时,如果这个妈妈信任孩子,并且放手对待,孩子就会获得鼓励的信号。并逐渐体验到:我想让妈妈抱时,妈妈就会抱我;我遇到困难时,妈妈能来帮我;我需要一个人待着时,妈妈允许我独立思考……那么,他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建立得更稳定。心理健康的父母,意味着可以被孩子“抛弃”。
C稳定的夫妻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跟外界世界的通路。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冷战、相互指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非常害怕,同时他会理解到:这一切,跟我有关。他会把父母吵架理解为自己不好;爸爸生气,理解成自己不乖;妈妈很难过,是因为自己不听话……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不好、不乖。如果我乖、听话一点,他们就不会吵架了。
带着这样的感受长大,他们会随时害怕外界发生的危险,害怕冲突。
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名贵的服饰和玩具,而是让他们感到父母彼此之间的爱。在他们的眼里,如果知道爸爸、妈妈的情感是稳定的,他们的关系很好,孩子自然也是开心的,他和妈妈之间,他和爸爸之间,就会留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是他自由发展和成长的空间。
参考文献:《情感依附》 作者:亨利·马西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 978-7-5100-6384-8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作者:威廉 Daivid J. Wallin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4694
《儿童心理学》作者:【英】H.鲁道夫·谢弗 H.Rudolph Scha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