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经熟知诗句的基础上,引导细读,并理解诗句的意思,正确掌握“吟”与“晖”的写法与含义。
2.通过捕捉诗句中隐含的画面,引导学会观察细节,揣摩人物内心,借助“慈母”、“游子”的形象,把握诗句的情感内涵并尝试表达。
3.通过阅读迁移,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发现细微之处的温暖,认识到母爱无处不在与悄无声息的特点,并初步了解这首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捕捉诗句中隐含的画面,通过知识拓展与引发想象,来丰满“慈母”、“游子”的形象,并能将这份情感体验迁移进自己的生活,产生画面,最终能够将想象到的画面与人物内心相结合,进行流畅的表达。
教学流程
一、抓词词促理解
上节课我们知道,年轻的孟郊即将远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还。无论孩子去干什么,只要离开母亲的身边,母亲就会——担心与害怕。诗中只用了一个字就把母亲所有的担心表达了出来——“恐”。
师:“恐”是——
生:担心,害怕。
师:一个“恐”字,恐怕的“恐”,恐惧的“恐”,老母亲她又在恐怕什么,恐惧什么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母亲的担心)
师:近代一位诗人这样描述游子的生活。(出示)
(学生配乐读)
师:游子遇到的这些困难母亲都想到了吗?(引导学生讨论)
生:想到了,因为……
生:没想到,因为……
师:母子连心,但是母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做着一件事——密密缝。
师: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考。教师相机引导练读)
师:在古代,有这样一种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回来得越早,缝得越稀,儿子就回来得越迟。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思就是——盼儿早早归。
师:母亲缝衣服缝进的仅仅是担忧吗?还有什么?(学生说,教师总结)——期盼、祝福、思念、鼓励,是深深的爱。一件身上衣,一生母子情。母亲的这些心思,孟郊他懂吗?(懂)哪句诗告诉了我们?
生:孟郊懂得母亲的心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这首诗,我们会发现细微之处的感动。诗中虽然没有写母子的一句对话,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我们同样会听到母亲与孩子内心那段感人的对话。用心读读这两句,把你听到的内心对话写下来。
(学生读,交流)
师:一件游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说,这样的深恩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同化生活情感
1.师:同学们,几乎是一生都在经历苦难、怀才不遇的孟郊,在50岁时才获得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官职,他的经历是我们不能想象得到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他越想念母亲,想起母亲在生活中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他会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点出慈母的关爱无法报答)
2.师:的确,母爱就像春天的阳光无私地奉献给了小草,而这“临行密密缝”仅仅是母爱的缩影。同样是这位诗人,在一首《游子诗》诗中这样写道:(出示)
(指名读)
师:萱草,又叫忘忧草。在古代,不少游子远行前都会在母亲的房前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在春暖花开时节看到萱草盛开,就像看到了游子,以慰藉母亲的思念之情。从这首诗里,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焦虑不安、望眼欲穿、满眼泪花)
3.师:假如你是孟郊,再把你的目光拉近些,看得再细一些,你拍到的是怎样的一张特写镜头?
你说,母亲对儿子这种强烈的思念之情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师:孟郊想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临行前(引读《游子吟》);远行后(引读“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吟诵作者写的这两首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或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或想报答母亲的强烈愿望等。鼓励学生自由、个性地表达与诵读)
6.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大声地问所有的人:(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让我们轻声地问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刚才,大家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诗里,把自己的心放进诗里,让人感觉到你不是在读孟郊的诗,而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不知不觉,我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突然发现,母亲虽然如太阳(再出现“晖”)般温暖,我们在生活中却没有感受到那种炽热,有时不小心,甚至会忘了母亲对我们的爱。记得有一位作家这样说道: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知道了母爱如空气般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虽如太阳,却容易被忽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一种观察方法,从细微之处感觉到温暖。
8.让我们再轻声地问一问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到母亲为你做的哪些事?
(学生说)
三、升华拓展诗境
1.师:是啊,母亲的爱就像空气一样包裹着我们。这样的母爱,是我们能够报答的吗?
再次引读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师:怪不得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这样评价《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3.师:今天,人们常常用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情况下也可用上这句话?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点评)
4.师:是啊,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
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明年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还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完成课后作业
设计解读
《游子吟》,唐朝诗人孟郊的晚年回忆之作,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这首诗已经成为母爱的精神象征烙进了人们的心里。如何将这首语言浅显但内涵深邃,看似人人都懂但却别有深意的诗作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契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已经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内涵的挖掘与外延的拓展,并将学会观察、体味细节融入教学之中,从中获得观察方法的感悟。
教学流程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显性的学习线索,即由“感知理解诗句——捕捉细节画面——同化生活情感——拓展意境感受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将这首诗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享用。另一条是隐性的学习线索,即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教师的“导”为主线,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细节的观察,体会细微之处的温暖、举手投足之间的感动,从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认识到母爱如太阳般温暖,却又是大爱无言、大音稀声。这种爱真切实在,可以感知,可以触摸,可以看在眼里、握在手中、刻在心上,但是,如果不用心去体会,往往又容易被忽视。
针对本课重点、难点的化解与突破,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着力于四个教学环节的充分预设:
一、在捕捉细节画面环节,用“假如你就是孟郊,把目光再拉近一些……”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文字内涵进行挖掘。这种尝试,不是在做文字游戏,而是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关注,进而可以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与文学积累,然后进行语言的整合,酝酿成书面表达。这一环节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的一种尝试,是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顾,是对曾经生活的回忆与想象,是将观察、想象、表达融合的过程。
二、还是在这一环节,用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诗中虽然没有写母子的一句对话,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我们能够听到这对母子在临行前的对话。”这是学生将理解转化为表达的过程,也是自己努力表达并加深理解的过程,更是将前两句的二十个字读丰满的过程。丰满的内容材料是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与生活填充而来的,因而虽是一种想象,却是学生自己的素材、自己的理解。
三、及时补充了孟郊的另一首《游子诗》,将刚刚习得的关注细节的方法在课中得到了巩固。我用“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进行发问,这既是对补充的诗文核心内容的概括,又是对所学内容有力的补充,更是一次关注细节能力的检验。
四、从欣赏的角度适度拓展《游子吟》一诗的艺术价值,让学生了解一些除文学以外的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这首诗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上述四个环节的设置,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展开,环环相扣,有效地把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变得丰满、深刻又耳目一新。
1.在学生已经熟知诗句的基础上,引导细读,并理解诗句的意思,正确掌握“吟”与“晖”的写法与含义。
2.通过捕捉诗句中隐含的画面,引导学会观察细节,揣摩人物内心,借助“慈母”、“游子”的形象,把握诗句的情感内涵并尝试表达。
3.通过阅读迁移,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发现细微之处的温暖,认识到母爱无处不在与悄无声息的特点,并初步了解这首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捕捉诗句中隐含的画面,通过知识拓展与引发想象,来丰满“慈母”、“游子”的形象,并能将这份情感体验迁移进自己的生活,产生画面,最终能够将想象到的画面与人物内心相结合,进行流畅的表达。
教学流程
一、抓词词促理解
上节课我们知道,年轻的孟郊即将远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还。无论孩子去干什么,只要离开母亲的身边,母亲就会——担心与害怕。诗中只用了一个字就把母亲所有的担心表达了出来——“恐”。
师:“恐”是——
生:担心,害怕。
师:一个“恐”字,恐怕的“恐”,恐惧的“恐”,老母亲她又在恐怕什么,恐惧什么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母亲的担心)
师:近代一位诗人这样描述游子的生活。(出示)
(学生配乐读)
师:游子遇到的这些困难母亲都想到了吗?(引导学生讨论)
生:想到了,因为……
生:没想到,因为……
师:母子连心,但是母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做着一件事——密密缝。
师: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考。教师相机引导练读)
师:在古代,有这样一种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回来得越早,缝得越稀,儿子就回来得越迟。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思就是——盼儿早早归。
师:母亲缝衣服缝进的仅仅是担忧吗?还有什么?(学生说,教师总结)——期盼、祝福、思念、鼓励,是深深的爱。一件身上衣,一生母子情。母亲的这些心思,孟郊他懂吗?(懂)哪句诗告诉了我们?
生:孟郊懂得母亲的心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这首诗,我们会发现细微之处的感动。诗中虽然没有写母子的一句对话,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我们同样会听到母亲与孩子内心那段感人的对话。用心读读这两句,把你听到的内心对话写下来。
(学生读,交流)
师:一件游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说,这样的深恩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同化生活情感
1.师:同学们,几乎是一生都在经历苦难、怀才不遇的孟郊,在50岁时才获得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官职,他的经历是我们不能想象得到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他越想念母亲,想起母亲在生活中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他会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点出慈母的关爱无法报答)
2.师:的确,母爱就像春天的阳光无私地奉献给了小草,而这“临行密密缝”仅仅是母爱的缩影。同样是这位诗人,在一首《游子诗》诗中这样写道:(出示)
(指名读)
师:萱草,又叫忘忧草。在古代,不少游子远行前都会在母亲的房前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在春暖花开时节看到萱草盛开,就像看到了游子,以慰藉母亲的思念之情。从这首诗里,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焦虑不安、望眼欲穿、满眼泪花)
3.师:假如你是孟郊,再把你的目光拉近些,看得再细一些,你拍到的是怎样的一张特写镜头?
你说,母亲对儿子这种强烈的思念之情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师:孟郊想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临行前(引读《游子吟》);远行后(引读“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吟诵作者写的这两首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或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或想报答母亲的强烈愿望等。鼓励学生自由、个性地表达与诵读)
6.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大声地问所有的人:(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让我们轻声地问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刚才,大家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诗里,把自己的心放进诗里,让人感觉到你不是在读孟郊的诗,而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不知不觉,我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突然发现,母亲虽然如太阳(再出现“晖”)般温暖,我们在生活中却没有感受到那种炽热,有时不小心,甚至会忘了母亲对我们的爱。记得有一位作家这样说道: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知道了母爱如空气般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虽如太阳,却容易被忽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一种观察方法,从细微之处感觉到温暖。
8.让我们再轻声地问一问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到母亲为你做的哪些事?
(学生说)
三、升华拓展诗境
1.师:是啊,母亲的爱就像空气一样包裹着我们。这样的母爱,是我们能够报答的吗?
再次引读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师:怪不得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读孟郊诗》中这样评价《游子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3.师:今天,人们常常用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情况下也可用上这句话?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点评)
4.师:是啊,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
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明年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还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完成课后作业
设计解读
《游子吟》,唐朝诗人孟郊的晚年回忆之作,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这首诗已经成为母爱的精神象征烙进了人们的心里。如何将这首语言浅显但内涵深邃,看似人人都懂但却别有深意的诗作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契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已经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内涵的挖掘与外延的拓展,并将学会观察、体味细节融入教学之中,从中获得观察方法的感悟。
教学流程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显性的学习线索,即由“感知理解诗句——捕捉细节画面——同化生活情感——拓展意境感受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将这首诗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享用。另一条是隐性的学习线索,即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教师的“导”为主线,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细节的观察,体会细微之处的温暖、举手投足之间的感动,从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认识到母爱如太阳般温暖,却又是大爱无言、大音稀声。这种爱真切实在,可以感知,可以触摸,可以看在眼里、握在手中、刻在心上,但是,如果不用心去体会,往往又容易被忽视。
针对本课重点、难点的化解与突破,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着力于四个教学环节的充分预设:
一、在捕捉细节画面环节,用“假如你就是孟郊,把目光再拉近一些……”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文字内涵进行挖掘。这种尝试,不是在做文字游戏,而是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关注,进而可以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与文学积累,然后进行语言的整合,酝酿成书面表达。这一环节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的一种尝试,是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顾,是对曾经生活的回忆与想象,是将观察、想象、表达融合的过程。
二、还是在这一环节,用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诗中虽然没有写母子的一句对话,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我们能够听到这对母子在临行前的对话。”这是学生将理解转化为表达的过程,也是自己努力表达并加深理解的过程,更是将前两句的二十个字读丰满的过程。丰满的内容材料是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与生活填充而来的,因而虽是一种想象,却是学生自己的素材、自己的理解。
三、及时补充了孟郊的另一首《游子诗》,将刚刚习得的关注细节的方法在课中得到了巩固。我用“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进行发问,这既是对补充的诗文核心内容的概括,又是对所学内容有力的补充,更是一次关注细节能力的检验。
四、从欣赏的角度适度拓展《游子吟》一诗的艺术价值,让学生了解一些除文学以外的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这首诗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上述四个环节的设置,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展开,环环相扣,有效地把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变得丰满、深刻又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