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个文人从政, 汤显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古代文人的高风亮节和正直品质。汤显祖的廉政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傲然独立的人格。第二,在从政活动中,他丝毫不畏权贵,上疏弹劾贪官奸臣。第三,他以廉吏要求自我,不管何时何处任职,坚持道德上的自律,不接受群众一财一物。 第四,他把穷尽一生追求的“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美好社会理想融入了他的作品中。他的思想道德、理论文章、言行事迹,对当今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行反腐倡廉、匡正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汤显祖 刚正不阿 不畏权贵 清正廉洁
汤显祖于1550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在1616年去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若士,别号海若,又号海若士,又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其斋名“红泉馆”、“玉茗堂”,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著《牡丹亭》被称为“东方的沙士比亚”, 但汤显祖为人刚正不阿,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以致一生仕途不顺,在政治上失意,可他在廉政思想中体现出来的廉洁自律的风范, 在今天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作为一个文人从政,汤显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古代文人的高风亮节和正直品质。他的廉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傲然独立的人格
二十六岁那年,怀揣着理想抱负的汤显祖从抚州出发,踏上了前往南京国子监游学的道路。然而汤显祖没有想到,此时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朽不堪,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当朝炙手可热的首辅张居正为了遍招海内名士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也为使自己的儿子在进士考试中名列前茅,先后两次派人拉拢汤显祖, 声言只要肯同他合作,就让他高中状元。然而,面对这一巨大的诱惑,汤显祖没有低下高傲的头。“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他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处女的贞洁还要重要,几次三番地拒绝与权贵结交,不愿意用不正当的方式投靠奸权。结果可想而知,在张居正当权的岁月里,汤显祖两次会试,两次落第,可为人正直的他从未感到后悔。直到张居正死后,汤显祖才考中进士,最后去南京做了个六品的闲官。但也正是汤显祖那决然的一甩衣袖,体现了他凛然的正气和洁白的操守。
在封建时代,一般正派士子想挤入官僚阶层十分困难,但如果有裙带关系或行贿,则可很快达到目的。对科场的贪污行贿的事实,汤显祖在他的作品《邯郸梦》第六出《赠试》和第七出《夺元》中,对卢生夫妻以金钱行贿权贵的前因后果作了很好的揭示。卢生觉得自己才高八斗,但“交游不广,才名未广”,对科举豪无把握,而他的妻子崔氏则直言“奴家四门亲戚都在要津”,只要卢生进京后去拜访他们,打好招呼,她“再着一家兄(金钱)引进,取状元如反掌耳”。后来,果然“则这黄金买身贵”,卢生高中状元。汤显祖为之感叹道:“开元天子重贤才,开元通宝是钱财。若道文章空使得,状元曾值几文来?”在这些章节中,汤显祖虽然没有直接写科场官员如何接受贿赂,但是却揭露了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同时,他因讽刺皇帝醉心于求金开矿而造成的弊端,作《感事》:“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后人对他的评论中,也有明显反映,《明史》记他“意气慷慨”,“蹭蹬穷老”。
二、从政生涯中,不畏权贵,上疏弹劾权臣
1591年,汤显祖在南京任六品官员, 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汤显祖却从未放下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此时的明朝,世风日下,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万历十七年,太湖沿岸赤地千里,朝廷前后发银五十万两赈济。赈灾使臣杨文举却借机营私舞弊,收受贿赂,出卖官职。就是这样一个贪官,当朝辅臣申时行居然委以重任,对其加官晋禄,而一些忠于职守、敢于揭发权贵的御史均遭贬谪。汤显祖出于政治家的良知,在南京任上,敢于面对现实,对于朝廷中的贪官污吏,予以无情的揭露。他在其著名的《论辅臣疏》一文中,激愤地说:至于言官中贿嘱附势, 盛作不忠之事, 躐窃富贵者, 往往而是。……文举所过辄受大小官吏公私之金无算。夫所过督抚司道郡县, 取之足矣, 所未过郡县, 亦风历而取之。……夫前所贿赂宴贵数万金者, 岂诸臣取诸其家蓄而与之哉? 正是刻掠饥民之膏余, 攒那赈帑之派数, 以相支持过送, 买其无唇舌而已。……文举之贪,苏徽二郡人士皆能言之。正因为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廷贪官污吏的现实, 又间接批评了万历皇帝的昏庸无道, 使汤显祖“直声满天下”, 而汤显祖因这一纸奏折,改变了命运被贬官徐闻,但也因这一道正义的奏疏汤显祖以著名政治家的地位列入史册而不朽。
对于这些腐败现象,他在《南柯梦》著作中,把府幕录事官作为一个典型的贪污犯来描写,“这个人“为官只是赌身强, 板障。文书批点不成行, 混帐。权官掌印坐黄堂, 旺相。勾他纸赎与钱粮, 一抢”。这些都强烈宣泄了他对贪官污吏的愤慨之情。
三、自我要求,坚持道德上的自律
他以廉吏要求自我,坚持道德上的自律。明代中晚期后,虽然社会吏治腐败,官场结党营私,但是,汤显祖时刻保持道德上的自律,并坚守廉吏的要求。他说:“惟清惟惠,可以富民。能富其民,乃以见思。”汤显祖劝戒人们“以不贪为宝”,他说,“其身不正,如正人何”?地方官吃的是民脂民膏,为天子执法,要首先正己才能正人,才能得到百姓拥护。他时时用汉代孟尝、明代的海瑞等清官做榜样,鞭策自已。在遂昌任县令五年,他奖掖农桑,鼓励农耕、抑制豪强,公平赋税,收齐了地方豪强的陈年欠租;从未私吞一文公款,他的上司常常借口到遂昌吃请,汤显祖招待他们的常常只有一碟炒辣椒、一碗家常豆腐,外加一盘丝瓜汤。而他的亲戚朋友以为他当了官,也常常到遂昌来找他,他不胜其烦,托词拒绝。汤显祖当知县的年薪较低,只是4万铜钱,但是他雇佣两个仆人和养一匹马就花去7万铜钱,年薪不够支付日常费用,不得不向别人借债。他住的房子也是购买朋友的旧房,只是一所“藏书小室”,庭户狭陋的清贫居家。他对自己在遂昌的从政经历作了回顾,写到:“平昌四年,未尝拘一妇人,非有学舍,城辕公费,未尝取一赎金。”辞官归里,他仍一如既往,保持清白廉洁之身,以至晚年生活清贫,有时只能喝粥度日,但他却指着满床的书自嘲:“有此不贫矣!”他临死前,嘱咐儿子:要薄葬,不写祭文,不做佛事,反对铺张浪费。 汤显祖不仅保持自身的清白廉洁, 而且还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像他一样。万历四十三年( 1615) , 汤显祖的第三子汤开远中举, 他抄写了“宝精神则本业固, 谨财用而高志全”的柱联寄去加以勉励, 并坦陈“我歌鹿鸣五十年, 求一避债台不得”。沈际飞评价这是汤显祖“有以清白传家”。汤显祖的侄子汤维岳( 儒祖之子) , 在四岁时就由“若士先生怙之, 教养婚配与诸子无异”, 他后来“令象山,劝学进士, 慈惠爱民, 邑人颂之, 以为召伯再见。立像庙祀, 春秋荐馨。为人廉介寡合, 忤大吏, 解组去,曰:‘遂昌在望, 吾不忍负诸父也。’……清操峻节, 无愧家门”。
汤显祖一生两袖清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自警“四不四香”:“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由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他与同时代人所不同的廉政意识和道德自律精神。
四、“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社会理想体现在作品中
难能可贵的是, 1598年,看透了朝政腐败的汤显祖弃官归里后,满怀激情地将他的廉政思想融进了他的惊世骇俗之作《牡丹亭》的《劝农》一场中,他写道:“南宋太守杜宝亲自到南安县第一都清乐乡劝农,看到挑粪施肥的农夫、骑牛耍鞭的牧童、采摘新茶的村姑,不由得感叹:“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而他的话音未落,周边旋即响起父老乡亲齐齐整整的和对:“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作品中劝农的杜太守,就是汤显祖真切的剪影,“山清,水清,官清,吏清”就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的社会梦想。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汤显祖毕竟属于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人物, 他的廉政意识, 主体上还是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的影响。他像历史上的所有清廉官吏一样, 希望从政者能从自己做起, 更加开明, 使国家“山也清, 水也清, 人在山阴道上行, 春云处处生”, 并且“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 农歌两三声”。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汤显祖穷尽一生追求的理想化政治局面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实现。但是, 汤显祖一生留下了极其丰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他为人做官以及他的部分诗文作品,都充分展示他伉壮不阿、戒吏勿贪、廉洁自律的勤廉思想。对当今社会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勤政廉政精神,培养中国自信,仍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朔方. 汤显祖全集[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2] 金凡平 牡丹亭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5
[3] 周育德 汤显祖论稿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 曾 权 汤显祖与徐闻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关键词:汤显祖 刚正不阿 不畏权贵 清正廉洁
汤显祖于1550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在1616年去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若士,别号海若,又号海若士,又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其斋名“红泉馆”、“玉茗堂”,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著《牡丹亭》被称为“东方的沙士比亚”, 但汤显祖为人刚正不阿,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以致一生仕途不顺,在政治上失意,可他在廉政思想中体现出来的廉洁自律的风范, 在今天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作为一个文人从政,汤显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古代文人的高风亮节和正直品质。他的廉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傲然独立的人格
二十六岁那年,怀揣着理想抱负的汤显祖从抚州出发,踏上了前往南京国子监游学的道路。然而汤显祖没有想到,此时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朽不堪,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当朝炙手可热的首辅张居正为了遍招海内名士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也为使自己的儿子在进士考试中名列前茅,先后两次派人拉拢汤显祖, 声言只要肯同他合作,就让他高中状元。然而,面对这一巨大的诱惑,汤显祖没有低下高傲的头。“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他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处女的贞洁还要重要,几次三番地拒绝与权贵结交,不愿意用不正当的方式投靠奸权。结果可想而知,在张居正当权的岁月里,汤显祖两次会试,两次落第,可为人正直的他从未感到后悔。直到张居正死后,汤显祖才考中进士,最后去南京做了个六品的闲官。但也正是汤显祖那决然的一甩衣袖,体现了他凛然的正气和洁白的操守。
在封建时代,一般正派士子想挤入官僚阶层十分困难,但如果有裙带关系或行贿,则可很快达到目的。对科场的贪污行贿的事实,汤显祖在他的作品《邯郸梦》第六出《赠试》和第七出《夺元》中,对卢生夫妻以金钱行贿权贵的前因后果作了很好的揭示。卢生觉得自己才高八斗,但“交游不广,才名未广”,对科举豪无把握,而他的妻子崔氏则直言“奴家四门亲戚都在要津”,只要卢生进京后去拜访他们,打好招呼,她“再着一家兄(金钱)引进,取状元如反掌耳”。后来,果然“则这黄金买身贵”,卢生高中状元。汤显祖为之感叹道:“开元天子重贤才,开元通宝是钱财。若道文章空使得,状元曾值几文来?”在这些章节中,汤显祖虽然没有直接写科场官员如何接受贿赂,但是却揭露了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同时,他因讽刺皇帝醉心于求金开矿而造成的弊端,作《感事》:“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后人对他的评论中,也有明显反映,《明史》记他“意气慷慨”,“蹭蹬穷老”。
二、从政生涯中,不畏权贵,上疏弹劾权臣
1591年,汤显祖在南京任六品官员, 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汤显祖却从未放下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此时的明朝,世风日下,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万历十七年,太湖沿岸赤地千里,朝廷前后发银五十万两赈济。赈灾使臣杨文举却借机营私舞弊,收受贿赂,出卖官职。就是这样一个贪官,当朝辅臣申时行居然委以重任,对其加官晋禄,而一些忠于职守、敢于揭发权贵的御史均遭贬谪。汤显祖出于政治家的良知,在南京任上,敢于面对现实,对于朝廷中的贪官污吏,予以无情的揭露。他在其著名的《论辅臣疏》一文中,激愤地说:至于言官中贿嘱附势, 盛作不忠之事, 躐窃富贵者, 往往而是。……文举所过辄受大小官吏公私之金无算。夫所过督抚司道郡县, 取之足矣, 所未过郡县, 亦风历而取之。……夫前所贿赂宴贵数万金者, 岂诸臣取诸其家蓄而与之哉? 正是刻掠饥民之膏余, 攒那赈帑之派数, 以相支持过送, 买其无唇舌而已。……文举之贪,苏徽二郡人士皆能言之。正因为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廷贪官污吏的现实, 又间接批评了万历皇帝的昏庸无道, 使汤显祖“直声满天下”, 而汤显祖因这一纸奏折,改变了命运被贬官徐闻,但也因这一道正义的奏疏汤显祖以著名政治家的地位列入史册而不朽。
对于这些腐败现象,他在《南柯梦》著作中,把府幕录事官作为一个典型的贪污犯来描写,“这个人“为官只是赌身强, 板障。文书批点不成行, 混帐。权官掌印坐黄堂, 旺相。勾他纸赎与钱粮, 一抢”。这些都强烈宣泄了他对贪官污吏的愤慨之情。
三、自我要求,坚持道德上的自律
他以廉吏要求自我,坚持道德上的自律。明代中晚期后,虽然社会吏治腐败,官场结党营私,但是,汤显祖时刻保持道德上的自律,并坚守廉吏的要求。他说:“惟清惟惠,可以富民。能富其民,乃以见思。”汤显祖劝戒人们“以不贪为宝”,他说,“其身不正,如正人何”?地方官吃的是民脂民膏,为天子执法,要首先正己才能正人,才能得到百姓拥护。他时时用汉代孟尝、明代的海瑞等清官做榜样,鞭策自已。在遂昌任县令五年,他奖掖农桑,鼓励农耕、抑制豪强,公平赋税,收齐了地方豪强的陈年欠租;从未私吞一文公款,他的上司常常借口到遂昌吃请,汤显祖招待他们的常常只有一碟炒辣椒、一碗家常豆腐,外加一盘丝瓜汤。而他的亲戚朋友以为他当了官,也常常到遂昌来找他,他不胜其烦,托词拒绝。汤显祖当知县的年薪较低,只是4万铜钱,但是他雇佣两个仆人和养一匹马就花去7万铜钱,年薪不够支付日常费用,不得不向别人借债。他住的房子也是购买朋友的旧房,只是一所“藏书小室”,庭户狭陋的清贫居家。他对自己在遂昌的从政经历作了回顾,写到:“平昌四年,未尝拘一妇人,非有学舍,城辕公费,未尝取一赎金。”辞官归里,他仍一如既往,保持清白廉洁之身,以至晚年生活清贫,有时只能喝粥度日,但他却指着满床的书自嘲:“有此不贫矣!”他临死前,嘱咐儿子:要薄葬,不写祭文,不做佛事,反对铺张浪费。 汤显祖不仅保持自身的清白廉洁, 而且还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像他一样。万历四十三年( 1615) , 汤显祖的第三子汤开远中举, 他抄写了“宝精神则本业固, 谨财用而高志全”的柱联寄去加以勉励, 并坦陈“我歌鹿鸣五十年, 求一避债台不得”。沈际飞评价这是汤显祖“有以清白传家”。汤显祖的侄子汤维岳( 儒祖之子) , 在四岁时就由“若士先生怙之, 教养婚配与诸子无异”, 他后来“令象山,劝学进士, 慈惠爱民, 邑人颂之, 以为召伯再见。立像庙祀, 春秋荐馨。为人廉介寡合, 忤大吏, 解组去,曰:‘遂昌在望, 吾不忍负诸父也。’……清操峻节, 无愧家门”。
汤显祖一生两袖清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自警“四不四香”:“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由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他与同时代人所不同的廉政意识和道德自律精神。
四、“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社会理想体现在作品中
难能可贵的是, 1598年,看透了朝政腐败的汤显祖弃官归里后,满怀激情地将他的廉政思想融进了他的惊世骇俗之作《牡丹亭》的《劝农》一场中,他写道:“南宋太守杜宝亲自到南安县第一都清乐乡劝农,看到挑粪施肥的农夫、骑牛耍鞭的牧童、采摘新茶的村姑,不由得感叹:“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而他的话音未落,周边旋即响起父老乡亲齐齐整整的和对:“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作品中劝农的杜太守,就是汤显祖真切的剪影,“山清,水清,官清,吏清”就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的社会梦想。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汤显祖毕竟属于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人物, 他的廉政意识, 主体上还是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的影响。他像历史上的所有清廉官吏一样, 希望从政者能从自己做起, 更加开明, 使国家“山也清, 水也清, 人在山阴道上行, 春云处处生”, 并且“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 农歌两三声”。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汤显祖穷尽一生追求的理想化政治局面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实现。但是, 汤显祖一生留下了极其丰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他为人做官以及他的部分诗文作品,都充分展示他伉壮不阿、戒吏勿贪、廉洁自律的勤廉思想。对当今社会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勤政廉政精神,培养中国自信,仍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朔方. 汤显祖全集[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2] 金凡平 牡丹亭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5
[3] 周育德 汤显祖论稿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 曾 权 汤显祖与徐闻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