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6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培养。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为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诱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特内,根据当今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创立了布鲁姆一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将教学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应用于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牵筋式提问。这种提问法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难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通过提问,把课文的“筋”牵出来,把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拎出来,促使学生注意,并引导学生思考。
[教例]朱自清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在家庭困顿的状况下父子惜别的深情,并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进行详略得当写作的写法。根据教学目标,可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3)一般写人都是正面刻画,本文为什么写背影?
(4)文中哪一部分激起了你的感情波澜?
2、揭疑式提问。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会“有疑”,因而领略不到文章的妙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疑”,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例]《孔乙己》一文中有“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大约”与“的确”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词,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同一句话里?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就会使学生发觉其中蕴含的深意。
3、转弯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富于启发性,往往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效果。
[教例]笔者在讲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一部作品中作者对谁的着墨最多谁就是主人公。《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中写乔安西最多,因此乔安西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4、辐散式提问。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派生出许多小问题,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思考,小问题解决了,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例]教《童区寄传》时,为使学生弄清区寄的性格特征,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小问题:
(1)比较赏析区寄两次脱身的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区寄怎样的形象?
(2)在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一方面是劣势?他利用了自己的哪些特点及强盗的哪些弱点战胜了对手?
(3)文章是通过哪些人物描写刻画区寄的?
当然,辐散式提问需突出重点,从课文的全局考虑,不可漫无边际地提问。
5、创造式提问。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造想象,或者编织插叙,或者续补情节,或者改写人物等等,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例]笔者在教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一文时提问:假设你是李小屹,几天后,你又给“雪人”写了一张贺卡,你会写些什么呢?
6、比较式提问。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例]教杜牧的《山行》时笔者这样提问:有一种版本认为《山行》的第二句是“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哪一种更好?
古人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启疑开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编辑:沈丽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6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培养。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为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诱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特内,根据当今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创立了布鲁姆一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将教学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应用于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牵筋式提问。这种提问法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难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通过提问,把课文的“筋”牵出来,把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拎出来,促使学生注意,并引导学生思考。
[教例]朱自清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在家庭困顿的状况下父子惜别的深情,并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进行详略得当写作的写法。根据教学目标,可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3)一般写人都是正面刻画,本文为什么写背影?
(4)文中哪一部分激起了你的感情波澜?
2、揭疑式提问。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会“有疑”,因而领略不到文章的妙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疑”,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例]《孔乙己》一文中有“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大约”与“的确”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词,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同一句话里?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就会使学生发觉其中蕴含的深意。
3、转弯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富于启发性,往往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效果。
[教例]笔者在讲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一部作品中作者对谁的着墨最多谁就是主人公。《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中写乔安西最多,因此乔安西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4、辐散式提问。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派生出许多小问题,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思考,小问题解决了,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例]教《童区寄传》时,为使学生弄清区寄的性格特征,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小问题:
(1)比较赏析区寄两次脱身的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区寄怎样的形象?
(2)在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一方面是劣势?他利用了自己的哪些特点及强盗的哪些弱点战胜了对手?
(3)文章是通过哪些人物描写刻画区寄的?
当然,辐散式提问需突出重点,从课文的全局考虑,不可漫无边际地提问。
5、创造式提问。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造想象,或者编织插叙,或者续补情节,或者改写人物等等,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例]笔者在教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一文时提问:假设你是李小屹,几天后,你又给“雪人”写了一张贺卡,你会写些什么呢?
6、比较式提问。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例]教杜牧的《山行》时笔者这样提问:有一种版本认为《山行》的第二句是“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哪一种更好?
古人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启疑开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编辑:沈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