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还要考虑教学任务是否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
一、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才能清楚每节课要用什么方式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才能准确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本人在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个数乘分数》一课时,先把教材的例题看一遍,完成对应的练习,紧接着在《教师用书》中了解编者意图和教学建议。教参指出教学时要結合情境把求1/2桶水、1/4桶水的体积转化为求12L的1/2和12L的1/4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因此,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利用迁移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3.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课堂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些目标展开,突出了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妙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一位学者曾用盐溶入汤中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知识与情境之间的关系。是的,把知识渗透在情境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这课时,本人看过这样的一个情境:老师在课的开始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扑克牌吗?”学生一听,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教师又说:“老师这里有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老师敢肯定地说,任意抽出5张扑克牌,总有2张扑克牌是同一种花色,你们相信吗?”老师让学生抽出5张扑克牌进行驗证,“怎么可能呢?”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带着想要迫切寻找“秘密”的想法,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自主探究,经历学习过程
“儿童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环形的面积》这课,本人让学生在课前用纸剪一个半径6cm的圆,并且标出圆心O。在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这个圆里以O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cm的圆,并让学生观察: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点,圆的大小不同。接着把让学生把这个半径为2cm的圆剪下来,让学生观察剪下了半径2cm的圆之后剩余的图形的特征,明确这样的图形就是环形。再进行环形各部分名称的教学。有了前面动手的经验,学生不仅知道了环宽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且较直观地理解了环宽、大圆的半径以及小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在学生的交流总结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有效提问,发展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启发、鼓励学生,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本人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时,在课的一开始,出示了一张图片,接着通过长拉伸、宽拉伸、长宽都拉伸形成了三个图,并问:“仔细观察,你认为哪张是原图的放大图?”学生纷纷说出想法,在观察、比较、交流讨论之后达成共识,图3是原图的放大图。我追问:“为什么说图3是原图的放大图呢?”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在观察比较中可以发现:图1只是把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不变;图2只是把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长不变;只有图3把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从而使学生明确只有各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才可称之为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为学生理解比例尺1 ∶ 2和2 ∶ 1的含义提供了基础。整节课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答案,成为真实的探索者。
五、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深刻。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中,在探究完新课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李清8本,王东6本,陈琳9本,蔡红8本,张强14本。这5位同学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书?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其平均值:(8 6 9 8 14)÷5=9(本)。老师接着提问,8本是每个人捐书的实际本数吗?(不是)并指出平均数9的取值范围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且使学生对“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相当于把总数除以份数得到的结果”的含义理解得更深刻。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认真研读教材,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等.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7).
[2]程东亚,李俐.教师的知识观对课堂教学影响的个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
编辑 白小琴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还要考虑教学任务是否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
一、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才能清楚每节课要用什么方式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才能准确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本人在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个数乘分数》一课时,先把教材的例题看一遍,完成对应的练习,紧接着在《教师用书》中了解编者意图和教学建议。教参指出教学时要結合情境把求1/2桶水、1/4桶水的体积转化为求12L的1/2和12L的1/4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因此,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利用迁移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3.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课堂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些目标展开,突出了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妙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一位学者曾用盐溶入汤中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知识与情境之间的关系。是的,把知识渗透在情境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这课时,本人看过这样的一个情境:老师在课的开始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扑克牌吗?”学生一听,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教师又说:“老师这里有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老师敢肯定地说,任意抽出5张扑克牌,总有2张扑克牌是同一种花色,你们相信吗?”老师让学生抽出5张扑克牌进行驗证,“怎么可能呢?”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带着想要迫切寻找“秘密”的想法,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自主探究,经历学习过程
“儿童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环形的面积》这课,本人让学生在课前用纸剪一个半径6cm的圆,并且标出圆心O。在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这个圆里以O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cm的圆,并让学生观察: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点,圆的大小不同。接着把让学生把这个半径为2cm的圆剪下来,让学生观察剪下了半径2cm的圆之后剩余的图形的特征,明确这样的图形就是环形。再进行环形各部分名称的教学。有了前面动手的经验,学生不仅知道了环宽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且较直观地理解了环宽、大圆的半径以及小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在学生的交流总结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有效提问,发展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启发、鼓励学生,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本人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时,在课的一开始,出示了一张图片,接着通过长拉伸、宽拉伸、长宽都拉伸形成了三个图,并问:“仔细观察,你认为哪张是原图的放大图?”学生纷纷说出想法,在观察、比较、交流讨论之后达成共识,图3是原图的放大图。我追问:“为什么说图3是原图的放大图呢?”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在观察比较中可以发现:图1只是把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不变;图2只是把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长不变;只有图3把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从而使学生明确只有各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才可称之为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为学生理解比例尺1 ∶ 2和2 ∶ 1的含义提供了基础。整节课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答案,成为真实的探索者。
五、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深刻。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中,在探究完新课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李清8本,王东6本,陈琳9本,蔡红8本,张强14本。这5位同学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书?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其平均值:(8 6 9 8 14)÷5=9(本)。老师接着提问,8本是每个人捐书的实际本数吗?(不是)并指出平均数9的取值范围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且使学生对“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相当于把总数除以份数得到的结果”的含义理解得更深刻。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认真研读教材,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等.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7).
[2]程东亚,李俐.教师的知识观对课堂教学影响的个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1).
编辑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