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需要的四个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乃诗文的国度,基础教育中诗与文自然就成为教学的重点。现代散文阅读作为中学教育的重点,高考出题人青睐的考点,也必然会使考生倍加重视。然而,很多考生用功颇勤,得分却普遍较低,甚至超不过高考平均分。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对高考散文考查的能力和方向不明确,无法在备考中有的放矢;二是考生作答往往不能精读文本,而是读后感式的答题,无章法可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和备考中必须引导考生从实际出发,精研文本,步步为营。
   那么,这个实际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文本的实际、考生的实际和试题的实际;其中文本的实际与试题的实际是相互关联的。阅读的文本,无论是选入教材的还是进入高考试题者,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而文本的情感和表现情感所用之方式、手法,必然会成为文本分析之重点,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感受和把握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文本到试题,再到答案的呈现,如果考生对这一重点中的任何部分有丝毫的模糊,都会带来阅读的诸多偏差。因此,笔者认为散文阅读必须要掌握四个能力,方可游刃有余。
   一、准确定位抒情性语句的能力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虽然各省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千差万别,但总体而言,不外乎筛选、概括、探究(探究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我们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三个方面能力的考查。筛选与概括,是用凝练的语言提炼文本中主要信息,主要与思想情感有关;探究则是以作者的情感意蕴为基本生长点,让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延伸抑或是反驳文本中的观点。
   在这一考纲要求之下,笔者通过分析山东历年高考真题,将试题的题型分为两种:内部题型与外部题型。所谓的内部题型,是对文本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考查;所谓的外部题型,是指对文本的结构、所用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等的考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者和一线的教师对高考散文设题抱有很大的偏见。可平心而论,文本的构成不外乎内容与形式,散文之教学与考查就应该围绕这两点展开,舍此则为本末倒置。内部题型的考查往往是重点,这也与中国古代散文偏重思想情感表达相一致。那么,重视文本中的作者情感的提炼,也就必然会成为教学和测试的重点。
   而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呢?回答此问题之前,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凌驾于文本情感之上。这当然是阅读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读者产生思考和共鸣,以达到“新民”或情感宣泄的目的。然而这种情感不是作者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而是读者的一种阅读感受(习惯上称其为“读后感”),以之取代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是极为错误的。[1]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精读文章,准确把握作者之情感,而不是以读后感代替文本的情感。
   一篇好的散文,往往包含三部分:景、事、情。[2]当然,这三部分不必全部出现。景、事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而大部分的散文,景、事往往占去大量的篇幅,也唯有如此文章才能够更加的形象、生动,单纯的说理或抒情是很难让人接受的。那么,文本中真正表达情感的语句就很少,也很凝练。如果说事、景是由描述性语句构成,那么情感则由抒情性语句去展现。既然如此,如何定位抒情性语句呢?我们可以从文本的叙述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入手。一般而言,散文文本会出现一种、两种,甚至三种顺序同时出现的情况。但无论如何,时间、空间顺序往往会阶段性的展现作者的情感,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或某一地点,事、景的叙述结束后往往会伴随作者情感的出现。与此不同,逻辑顺序则是文本在展现的过程中,情感层层递进的,因而越到文章的末尾越是作者情感深化之处。
   例如山东省2012年高考真题《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整篇文章叙述的是典型的农家一天的生活,文章以众多饱含深情的琐事描述行文,描述性语句比比皆是。如果不是文章中“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第三段)、“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第七段)这两部分抒情性语句的出现,考生要想准确概括文章的情感,就要颇费一番周折了;而且这两段话语中明确地告知我们作者情感中“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中的矛盾与挣扎。再如朱以撒散文《向上心情》,文章除第一段总述外,分别于山脚、山腰、山顶移步换景之中,展露情怀和人生思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抓住了这样的一个叙述顺序,分别定位每一部分作者的情感表达,基本上也就将整篇散文“成竹于胸”了。因此,我们说准确定位抒情性语句是我们进行散文阅读需要的第一个能力。
   二、熟练掌握散文技法的能力
   散文的技法不可忽视,因为这是作者表情达意时必须要借助的手段。散文的技法,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3]就目前的高中散文阅读而言,我认为主要包括结构作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特点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笔者曾经在教学一线和高考阅卷中对散文技法进行过特别关注和统计,发现近百分之六十的考生散文技法掌握的模糊而不成系统。这种模糊会对散文阅读,尤其是高考中的答题,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何如此重要的知识点,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从实用的角度讲,我认为是我们的教学中未能形象而集中地展现这些知识点,散文中这些知识点的出现又是千差万别、具体而散乱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明其所以然,又不能在阅读理解中具体运用,最终只会以模糊而散乱的状态保存于脑海之中。笔者认为,要想使散文阅读有一个质的飞跃,散文技法必须精而熟地掌握。
   我们知道,一篇散文是由词语组成句子,由句子组成段落,由段落组成篇章而形成的。正是这样的构成方式对应出了散文技法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达方式(以记叙和抒情为主)、表现手法(衬托、象征、对比等等)、谋篇布局(开头、中间、结尾)。语言风格[4]方面,既可以细微到用字、词之妙处,也可以宏观到整篇文章的风格特征;而句式[5],则主要着眼于文章段落篇章中,句与句之间的形式关系。    如果从考生的现实状况出发,我认为这样理论性的区分还是显得过于抽象了。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山东省的高考实际出发,试图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以期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先看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问题,这是很多考生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而实际上真正直接考查表达方式的试题非常少,更多的是就表现手法设计题目。那么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主要有: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烘托(主要是反衬)、虚实相生、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联想想象、对比、用典、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修辞手法主要有九种:比喻、拟人为一级考点;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为二级考点;对偶、借代为三级考点。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作用,考生必须要精熟。
   另外涉及作用的是文章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的作用有开篇点题;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景物描写中,奠定某种感情基调或者是渲染某种气氛。中间段落无非就是承上启下。结尾段落则有三个作用:一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一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一是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除上述我们所列出的知识之外,散文中的叙事,还涉及平叙、倒叙、插叙、补叙的作用,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这些都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因此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将这些知识点牢牢地记住,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试题讲评中,将这些知识点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如试题中所遇到的各种实例)呈现出来,夯实基础,提升阅读能力。
   既然我们知道高考散文会以外部和内部两种题型出现,既然外部题型主要考查散文的技法,那就没有理由让考生在这一知识点上有任何的模糊。所以,熟练掌握散文技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散文阅读中,这是必备的第二个能力。
   三、将散文阅读类型化的能力
   所谓的类型化就是要在综合分析后把握事物的内部规律,放诸散文中,有两个努力点:一个是散文主题的类型化,一个是散文试题的类型化。高中教学中的散文主题,往往集中于城乡二元对立中的迷茫、人性美丑善恶的剖析、传统文化的眷恋与矛盾、极具地域色彩的事物与文化这些方面,这一点考生需要明晰。
   而散文的试题,笔者分析多年的高考试题,将其总结为八种:1、作用题,其中包括段落的结构作用、意象的作用、故事或者经历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等;2、表达特色或表达效果题,实质主要是考查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很少涉及句式问题。另外,如果表达特色里面出现景色描写的部分,往往会牵扯景物描写的角度——感官、色彩和位移;3、句子含意或赏析句子题。含意题,主要是在相应段落中去寻找同义词,这与英语中的完形填空非常相似;而赏析句子题则主要是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考查;4、特点题、内涵题。特点题往往表现出文本中就能找到或略微提炼就能得到的词语。而内涵题往往分为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深层含意则与抒情性语言相关联;5、“为什么”类的题目,这类试题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考查原因,需要考生精读文章,筛选概括;一种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则即转变为第1种题型。考生对此当小心区分。6、手法或语言特色题。这一类型正在渐渐消失;7、题目的好处或者作用题。这一类要注意思路,首先题目往往具有线索的作用,其次是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再次是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感情倾向,最后是凸显文章的主旨,顺着这一思路答题,往往不会出错;8、情感意蕴、方法或启示探究题。这一类的试题,我想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脱离原文,天马行空地想象。如2009年山东省高考试题《记住回家的路》第22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此题的参考答案为:“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6]细心的读者很快就能发现,这是紧跟着题干的原文中的一句原话。如果考生不从文本的实际出发,很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探究类试题不是学生想说什么都可以的,而是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推导出相应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规律都有例外,试题的设计者不可能会完全按照我们所总结的题目类型去设计题目,而会以不同的形式和表述去设计题目,因此就需要考生在散文阅读中能够透过现象看到试题考查的本质。因此,将散文阅读类型化,并能在千变万化的试题中看到其考查的本质,是我们进行散文阅读所需的第三个能力。
   四、学会学习散文答案的能力
   学会学习散文答案,这一提法看似怪异,实则是一直被我们忽略的散文阅读中的重要一环。严谨的散文试题,参考答案往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么,答案中包括什么呢?我认为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试题的解答,二是散文写作时运用的各种技法和答题思路;三是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大部分考生多关注试题的答案和散文写作所用的技法,而忽略了答题思路及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而实际上,唯有关注答题思路,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唯有关注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才能真正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以2014年山东省高考试题《浣花草堂》为例。第19题“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其参考答案为“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可以看出,答案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作答的,①②两条是内容概括,“统领全文”与“引出浣花草堂”乃是结构作用,也就可以知道,这一“为什么”的问法并非是在探讨原因,而是在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正属于前述第5种题型中的第二种情况,答题思路一目了然。第22题“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为“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③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①由游记的缘起,即文章的第一段推导而出,②则由游记的主体部分推导而出,③则是倒数第二段对作者个性认知的概括,④则是文末对杜诗误解的反拨。由此可知,此参考答案不仅提供了“启示”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更将对于杜诗的认识延伸至对所有诗人的认识,可谓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转变,自然会使不少考生对该文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    不仅如此,在学习答案的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回扣原文对文章有着更为精细的理解,也就能在日积月累中举一反三,逐渐提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散文阅读的四个能力不可或缺,笔者认为,考生唯有明晰这四个能力,训练这四个能力,熟练掌握这四个能力,方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散文阅读能力。
   注释:
   [1]正如李泽厚、刘纲纪所说:“我们对事物的主观情感的判断,并不等于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判断。”《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19页。
   [2]明末魏际瑞《伯子论文》曰:“诗文不外情、事、景,而三者情为本。”(王水照主编 《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3594页)虽是论古文与诗歌,然亦适用于现代散文。
   [3]这些内容在古代的文章学论著(包括很多指导科举考试的用书)、文章评点,甚至是书信、序跋等文章中大量的存在,可以说是我们构建散文理论体系的宝库。现在经过王水照、吴承学、曾枣庄、郭英德等学者的努力,古代散文的理论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的热点。这是我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建构现代散文理论体系应该借鉴的经验。这不是这篇文章所能讨论的问题,故不再详述。
   [4]语言风格特点,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质朴平实、华丽典雅、诙谐幽默、辛辣嘲讽、简洁明快、含蓄典雅、生动形象、传神(细节、动作)、具有乡土气息、多用口语、短句、对话等。
   [5]句式特点,则主要有三种:长句具有语势舒缓、表述严谨的特点;短句具有简洁明快、语势急迫的特点,而长短结合则是错落有致、行文富于变化。
   [6]该题的参考答案,有人认为是“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闭塞与拒绝,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出去闯荡一番。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坚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文章中说:“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两者只有表述的不同而不存在实质性差别。
   刘银清,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现居天津。
其他文献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其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一句话,作品必须有科学性。在初中语文教材里,科普作品很多,有的一册教材就有六分之一的科普作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袭着将科普作品当成一般说明文来阅读和教学的习惯,在阅读和教学过程中,总是将它肢解成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这几个板块。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我们翻阅与之相
广大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告诉我们,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散文是他们最钟情的文体之一。作文教学漠视散文写作教学的行为,已经严重背离了学生作文现状与作文实践,违背了新课程精神,必须给以矫正。高中作文教学应该重新给散文定位。   一.社会生活养育散文、需要散文。   社会生活养育了散文。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广阔,散文写作的空间就有多广阔。宏观微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艺术、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三教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将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教师将如何带领学生科学高效地备考,是所有高三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高考语文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把根留住”: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本。  高中语文教材是学生高中三年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文本。教材上的很多内容教师可以结合高考内容加以筛选、改编、整合、创新为备考服务,切不可将眼睛只盯住繁复的
过去我们仿佛只在意学生写作文的技巧传授与指导,因为生活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环境中,有些同学写得好,有些同学则不知道怎么写。其实,我们忽视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不是不知道如何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没什么可写。是啊,生活平平淡淡的,大家都一样,还要写出个性特色,写什么呀。我认为应该在内容上、思想上下点功夫。  多观察,写细节。我想,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们做后勤工作时,其具体内容、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structivism,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統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象棋,亦作“象碁”,属于二人对抗性益智游戏的一种。如何把中国象棋这种智慧的体操、高尚的娱乐活动引入语文课堂?如何使象棋课更具文化色彩?为此,本学期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上了有关象棋的文化专题课“红与黑的博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内课外练下棋,体会到了博弈之乐  为了体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开学初,我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让他们互相教下象棋(有的孩子在家学过)。于是,在多次的练习摆棋、下棋
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来养成,而核心素养基本可以分成: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以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为例,强调语文教学应做到必要的“三回归”。  人教版教参的观点是记叙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这样一位“真将军”、名臣的形象,汉文帝是识大体、明君的形象。教师的讲解往往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深入阅读文本,有效指导写作,可以让“例子”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让“例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下面仅以《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为例,扼要谈谈其实践体会。  一、积累丰富语词,练习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即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几个要素。俄国作家蒲宁的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
教学是一组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学习活动,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综合这两者,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个性的基础上,从学习需要出发组织实施切合阅读内容的学习活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宁波俞志涛老师的《核舟记》教学为例,简述“阅读教学从学习需要出发”的几个关键点。  一、教学铺垫:熟悉教材,了解体系,熟识学习需要的前备知识  学习《核舟
《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处文本细节──“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侯生此句话中的“恨”字,《史记》选读的教学参考书中解释为“恼恨”。如此解释,联系语境仔细揣摩,语意上太重,既不符合侯生说此话的本意,也不太符合魏公子当时的心境,而且不太符合魏公子一贯的性格特征,更背离了太史公司马迁的用意。  一、“恼恨”之解,词语本身的语意过重  秦国军队围赵之后,赵国不断地派出使者向魏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