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角度教科普作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其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一句话,作品必须有科学性。在初中语文教材里,科普作品很多,有的一册教材就有六分之一的科普作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袭着将科普作品当成一般说明文来阅读和教学的习惯,在阅读和教学过程中,总是将它肢解成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这几个板块。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我们翻阅与之相关的教辅用书、教学设计等资料,本文的教学目标大多设定为“了解花红的原因,理解本文阐明的事理;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等几个部分,硬生生的将这篇花儿一般绚丽夺目、摇曳多姿的科普作品模式化为“纯粹”的干巴巴的说明文来解读了。
  那么,我们可否换个角度,回到作者的写作现场,从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去探究科普作品本来的特质,这样我们就会有新的理解和发现,就会找到新的教学思路。下面,将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来解读如何从“科学”角度教学科普作品。
  一、选材体现代表性
  要说清花儿颜色形成的原因可繁可简,可多可少,贾祖璋先生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巧妙地删繁就简,取主去次,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不以偏概全、不虚伪谬误,而是实事求是,选材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视线,提纲挈领,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弄清楚作者对材料的精心选择。
  作者在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五个方面原因时,选材基本是由普遍到个别、由一般到特殊。如在用生理需要来解释花色成因时,作者通过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了一个演绎推理过程:
  大前提: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的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小前提: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较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结论:花因此呈现了各种颜色。
  其它几个部分,我们也都可以看到作者类似的举例的严谨,以及严密的说明过程。
  作者从人工选择角度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则是先举出个别或特殊的例子,再概括出共同的特点或本质,其目的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特殊揭示一般。如果作者只举一个例子,这就是“孤例”了,可能是偏颇的。事例要有效,就既要有普遍的代表性、要有广泛的涵盖面,同时又要鲜明突出。正因为如此,作者在事例的选用上费了好一番心力。第一个例子说的是,牡丹花在北宋中叶,仅仅用了几十年的工夫,就培育了“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多种多样的色彩。这个例子就佐证了后文中“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的结论。接着举了第二个例子,如果第二个例子还是中国古代的,就没有多大涵盖面,可能给读者一种印象,这种情况只是在中国古代出现过。所以第二个例子举的是墨西哥的大丽花,“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仅”和“却”强调了大丽花栽培的时间之短,见效之快。以上这两个例子,作者感觉还不具代表性,涵盖面还不够,因为上面的例子说的是不同颜色的,那同一种颜色深浅不同又如何呢?于是,作者举了虞美人的例子。“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专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质。”一个“便”字,更突出了时间之短,说明了人工选择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这三个例子的精彩之处在于:时间上有古代的、有现代的,地点上有中国的、有外国的,色彩上有颜色不同的、有同一颜色但深浅不一的,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三个例子的运用,可以看出作者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时的苦心孤詣和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
  科学认识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过程,作者如此选材,一方面是说明内容的需要,让说明更有说服力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文章的结构不至于单调而富有变化。作者在选择材料过程中的匠心由此也可见一斑。科技作品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这就要求在选材上既要有专业性,同时又要深入浅出,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二、结构体现贯通性
  花朵呈现各种颜色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把抽象的科学知识说明得具体而易懂,作者在行文时破费思量,我们在教学时也要抓住主线。
  纵观全文,作者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题,又以此引起每一层的说明,一线贯通,按照总—分—总的方式巧妙安排材料,不仅层次清晰,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反复的“为什么”的追问中,作者从六个方面(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一层一层地进行了科学解释,逻辑环环紧扣,内容逐层递进,揭示的规律也逐步深刻。[1]说明六个方面的原因,又巧妙地安排先后顺序: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是横向的说明顺序,进化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是纵向的说明顺序。这就好像砂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水就越清。作者不断追问、反复追问的行文思路,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刨根究底的持续探索精神,否则,就可能失之偏颇、失之严谨,作品就不可能有严密的科学性。
  从局部看,文章开头从赞颂花朵的红色起笔,咏叹红紫烂漫的春天,于赏心悦目之际,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疑问,引出文章的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本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读者耳熟能详,旋律深入人心,从形象的描述到抽象的分析,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解释,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这样的落笔非常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同样的,在下面从六个方面介绍花色形成的原因时,先介绍花朵呈现红紫斑斓的物质基础——花青素,再深入到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从反射的光波的长短说明色彩的差异;又从反射的光波长短的不同探究含热量的多少,深入说明植物生理方面的原因;进而分析绿色向长波和短波两端渐次排列的特点,从进化论的观点加以说明;由此转入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分析;最后说明人工选择的功绩。这样写,既全面揭示了花朵呈现红色的各项因素,又区分了它们的差异,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联系。[2]如此的科学布局,可以看出作者安排处理内部层次的匠心。   三、语言体现准确性
  很多科学家不愿意写科普作品,是因为科普写作要舍去很多难懂的专业内容,又要求不失科学性,这就需要在科学语言和通俗语言之间进行灵活转换。无论怎样,语言的准确性是科普作品写作的基本要求。比如,“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一句中的“经常”和“只”,这两个词分别从时间和范围两个角度强调了“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一“习性”的“特殊”,这段话中如果删掉“经常”,不仅影响了语言的准确性,更是与客观事实不符,有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在作者对文章的反复修改中,表现得更加突出。[3]本文收入教材后,作者对原文的词句做了一些修改。如其中有一句,原文是“当它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后来修改为“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我们知道,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酸碱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可见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不具有酸碱性,具有酸碱性的是细胞液,所以,原句的说明是不准确的,而且原句“它”指代不明,可能被理解为“花青素”,改句明确为“细胞液”,突出了花青素在细胞液中变色的根本原因,修改后说明对象更明确,说明语言更准确,结论呈现更科学。再如,第6段里的五个“热效应”原来用的是“热量”一词,也是收入教材后修改过的。这样字斟句酌的修改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语言准确性的自觉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原句与改句的比较,来体会作者语言的雕琢功力。类似的如琢如磨的修改在贾祖璋先生的科普作品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现在知道的”一词就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从已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可能就不止13种了;再如:“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盛產荔枝的地区”圈定的范围较小,说明不是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作者的这种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既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更可以看出一位科普作者的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回到贾祖璋先生写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写作现场,我们知道了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说明文,它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处处彰显了“科学”本身的特质,渗透了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因此,无论是理解作品内容、写作方法,还是品味作品准确、科学的语言,我们既要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背后蕴含的“科学世界”,更要感受到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应该是阅读和教学科普作品的基本目的。
  综上分析,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所谓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转换认识角度,回到作家的写作现场,对科普作品探微寻幽,从“科学”角度教科普作品,就会有别样的发现。换个角度去探析,“花儿”一定能绽放出更鲜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0-84.
  [2]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6:226-227
  [3]龚建新.领会科技作品科学精神及思想方法的路径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2):72-73.
其他文献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朝花夕拾,深情满怀。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作者在写“我”得到《山海经》的反应时,用了一个比较特别的词——震悚。笔者认为,这个特殊用词是开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一、不同寻常的震悚  “震悚”在课本中的解释是: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文中没有写《山海经》令我害怕的内容,显然,“我” 的颤动是由于过度兴奋。在现实生活
作文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一样,同样存在着负效、无效、有效、高效的课堂高下之分。作文教学备受争议,原因之一就是许多教师不会教,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很痛心地指出:多数语文教师没有教作文。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从作文教学的动态过程来看,很多环节的设置都注定是无效的,这当中既有专业水平的问题,也可能涉及态度问题,需要引起同行的警惕和关注。  无效环节之一:随便布置  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随便布置作文题的现象已经
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一篇好的传记文必须要有“魂”,这“魂”就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以及中心内容的体现。而“魂”就是文章的标题。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一篇传记类文本《科学巨人玻尔》,题目中“科学巨人”实际上就是玻尔整个人物形象特征的缩影,也是其人格魅力体现的地方。文章中写到玻尔追求真理,在学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想打动别人,必须有真情。其实,为文也如此。文章要感人,要打动读者,就必须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呢?是不是说作文时强装忧伤或欢娱就可写出有真情的文章呢?不是,这样的文章容易露出娇柔造做之态,肯定会给阅读者留下虚假的印象。我们平时说“文如其人”,也可倒过来说“人如其文”
1958-1965年间,人教社所编中学语文教科书按照结构体例的不同,鲜明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1960年,第二阶段为1961-1965年。前一阶段以1958年新编教科书为基础,先后经过了1959年、1960年两次修订。后一阶段包括两套新编教科书:1961年的十年制中学语文教科书与1963年的十二年制新编中学语文教科书。  一  1958年,人教社编出新的初高中语文课本共12册,没有前
笔者在大学从从事写作教学20多年,每接一届新生,我都喜欢“摸底”。然而,让我惊诧的是,无论是“虚构作文”还是“非虚构作文”,我都很难在其中看到他们个人的情感体验,很少看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更是难以看到他们对人和事的价值判断。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作文训练,从最初的日记、读书笔记,到记叙文、说明文,及至高中阶段的议论文,训练的内容不能说不完备,写的作文不可谓不多,为什么他们仍然写不出带有个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这是可喜的变化。然而,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让课堂超载了,装了许多不该装、不能装的东西。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超载,《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超过规定的载重量。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超载呢?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强调要掀起“课堂革命”,要创建“以学习者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从教23年的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认同陈部长的说法,23年的教育实践,我也深刻认识到: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质量决定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的新时代教师,更要领悟教育的真谛,努力创设全身心服务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  《林教头风雪
凌宗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报刊社签约评论员、《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江苏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民国教育家刘百川研究者,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语文教学主张“遇物则诲,相机而教”。有专著《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语文教师的使命》《你也可以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专题“一滴泪中的人性世界”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课文,节选自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黎圣母院》第六卷第四章。选文部分的相关情节在课下注释中有如下补充:“加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  一直以来,由于对雨果精神立场和创作追求的不了解,很多读者对此文的解读仅仅停留在美与丑的对立这一角度,认为伽西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