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该模式注重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参与方的互利共赢为基础,这种现代化的融资模式以政府的采购为基础,在企业中标成功之后,政府与中标单位签订特殊合同。其中合作公司需要解决资金问题,拓展筹资渠道并负责项目的建设以及后期的经营和管理,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以及给予企业的经营权来实现基础设施的完善,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融资模式 风险管理
一、PPP模式
1.PPP模式的概念。PPP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公私合作的模式,该模式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PPP模式注重政府民营资本以及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实现三方的互利共赢,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广义上来看这种模式以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为前提,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狭义上代表所有融资模式的总称,包括DBFO3、TOT2、BOT等模式,国外学者在对该模式进行研究时站在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内学者以狭义的概念为基础,两种角度都是学者研究的具体路径,本文以狭义的角度对该模式进行分析。
2.PPP模式的特征。作为一种全新的项目融资模式,PPP模式注重参与各方的互利共赢,以实现共赢为该模式的核心和基础,其中政府部门在该模式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通过采购来加强参与各方的合作并签订特殊的合同,其中合作公司需要解决资金问题,促进项目的建设以及后期的经营与管理。PPP模式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1)PPP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模式。(2)PPP模式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民营资本能够参与项目运作中,并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民营资本利益的最大化。(3)PPP模式能够为民营资本带来更多的收益,真正实现互利共赢。(4)PPP模式既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担,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3.PPP模式的基本结构 。PPP模式以合作和共赢为基础,以利益共享为原则和核心,通过经营权协议的签订来维护参与双方的利益。该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其中公共部门在该模式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为该模式营造良好的法律和政治环境,私营企业需要负责项目的运营以及后期的管理,因此PPP模式能够突破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加强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社会性基础设施和经济性基础设施为分析依据,具体分析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这类设施主要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社会性基础设施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前提,为社会提供各种生产实践的服务,其中涉及娱乐设施,旅游,卫生,教育,监狱,科学,文化,对促进社会的政治稳定以及文化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识别
1.风险识别过程。在风险管理时,首先需要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了解风险的来源渠道,识别风险的具体类型,对风险的各个层次进行划分和分析。
2.风险因素的来源。基础设施PPP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之中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为该项目的风险,其中包括项目内部设施项目的决策以及项目外部环境的各类因素,宏观环境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组成的项目外部环境,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之中所涉及的各种决策活动为项目的决策,决策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因此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终加大了该项目的风险。项目的各类基础设施以及器械在使用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即为项目的内部设施影响。
3.风险识别的方法。在对PPP模式进行风险管理时,风险识别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工作分解结构法以及专家判断法,另外,还包括因果分析图法,流程图法,swot法以及检查表法,这些都能够用于风险的识别和判断并为风险的规避指明道路和方向,减少因为各类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基础设施PPP项目三大风险分析。除了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之外,还需要了解每一个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本文在对PPP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时,将其划分为项目,市场以及国家三个不同的层次,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属于国家层面的项目风险。第三方潜在风险,项目市场融资环境,经济环境组成了市场层面的风险,市场层面的风险以某一个具体的国家为前提,由于各類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市场层面的风险包括各种微观的具体风险。在PPP项目中还有诸多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属于项目层次的风险,下表中已经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明,该层次的风险主要包括合作风险,另外还涉及风险运营风险以及建设风险。
三、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层次分析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对项目风险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以及量化分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次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价以及决策时,也离不开对各种定性问题的量化处理和层次分析。A.L.Saaty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这一分析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层次分析法以系统分析为依据,了解系统的问题以及对象,以总目标为前提,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了解因素之间的相关属性以及不同的层次,保障问题划分的合理性和层次性,然后结合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两种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对实现的目标进行层次的排序[7]。与其他的数学分析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能够站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各种影响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2.1构建指标体系。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依据,对各类指标体系进行划分,其中包括措施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2建立评价模型。
在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和决策时,具体步骤如下:根据不同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结构模型的建立;针对PPP项目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程度有所区分,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对各类因素的排序权进行检验,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一致性,本文以特征向量法为依据,对矩阵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了解各个数值的实质特征,不同层次的风险因素区别较大,因此在特征向量分析时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因素进行分析,保障目标层分析的合理性,具体步骤如下文所示:第一步,对矩阵中的各类因素进行乘积的计算,了解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第二步,对不同的要素计算n次方根;第三步,对向量M=进行层次化的区分与规范计算,并将最终的结果作为特征向量;第四步,了解在该矩阵分析之中最大特征值,并检验不同项目与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严格按照检验计算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计算即,只有保障这一标准,才能够对该矩阵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第五步,对各类要素进行一致性的分析:; 第六步,了解各个指标之间的平均性以及一致性即 表,根据矩阵的阶数查表3-3得出相应的值,最后检验CR的值。
四、基础设施的PPP 项目的风险应对研究
在对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各类因素进行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价之后,需要结合风险的实际属性以及类别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PPP项目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过程。风险是指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这一概念带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于各类工程项目来说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实施的最终结果与项目之前的预算有所偏差。在对各类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时需要严格按照合理的秩序,首先对风险类型进行识别,其次分析风险的实际特征,最后是积极的防范和处理风险,从微观的层面上来看,风险管理及为项目主体对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评估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营。
2.风险应对措施。
2.1风险分担。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以PPP模式为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其中私营部门需要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部门需要充分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PPP项目在落实时必须要注重两者的权益分配,保障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国外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时注重风险承担方的选择,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来培养自身的风险承担和识别能力,只有控制力较强的一方才能够获得风险的分配,保障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动态稳定,如果超出了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那么需要由双方来分担风险。
2.2风险转移。(1)风险在双方的可控范围内。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来缩小风险所带来的各类损失,综合考量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设计,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的手段,政府部门的控制力较强,可以积极采取各类措施将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2)风险在双方的可控范围之外。基础设施PPP项目涉及诸多的影响因素,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外,还有诸多风险政府以及企业无法进行控制,比如不可抗力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因此在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担时必须要考虑承担方的个人意愿以及风险的损失和控制成本,通过投保的形式来实现风险的分担,减少双方的损失。
2.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采取高效的控制手段,才能够将风险所带来的各类损失降到最低,PPP项目的风险控制以减少损失和预防损失为主,对风险的产生原因以及类型进行准确的识别,制定科学的预防损失方案,既减小风险的发生概率,又实现风险控制成本的最小化。
五、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PPP模式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应用的尤为广泛,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缓解政府的壓力,减小项目的运营风险,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够实现参与双方的互利共赢,促进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搜集以及实践调查,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对该模式进行分析,了解PPP项目在运营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类风险、风险的规则、对象、来源以及特点。PPP模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的研究难以避免存在诸多不足,笔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地方政府融资新模式—PPP模式.关书宾;姜承操;霍志辉-<金融市场研究>-2015.
[2]污水处理集团企业的工艺管理体系建设.何少林;王金南;陈辉;于景琦-<中国给水排水>-2014.
[3]我市首个PPP公用设施项目落地.记者 梁然-<营口日报>-2015
[4]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桑美英-<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4.
作者简介:李娜(1987.08—),女,汉族,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关键词:融资模式 风险管理
一、PPP模式
1.PPP模式的概念。PPP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公私合作的模式,该模式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PPP模式注重政府民营资本以及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实现三方的互利共赢,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广义上来看这种模式以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为前提,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狭义上代表所有融资模式的总称,包括DBFO3、TOT2、BOT等模式,国外学者在对该模式进行研究时站在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内学者以狭义的概念为基础,两种角度都是学者研究的具体路径,本文以狭义的角度对该模式进行分析。
2.PPP模式的特征。作为一种全新的项目融资模式,PPP模式注重参与各方的互利共赢,以实现共赢为该模式的核心和基础,其中政府部门在该模式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通过采购来加强参与各方的合作并签订特殊的合同,其中合作公司需要解决资金问题,促进项目的建设以及后期的经营与管理。PPP模式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1)PPP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模式。(2)PPP模式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民营资本能够参与项目运作中,并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民营资本利益的最大化。(3)PPP模式能够为民营资本带来更多的收益,真正实现互利共赢。(4)PPP模式既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担,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3.PPP模式的基本结构 。PPP模式以合作和共赢为基础,以利益共享为原则和核心,通过经营权协议的签订来维护参与双方的利益。该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其中公共部门在该模式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来为该模式营造良好的法律和政治环境,私营企业需要负责项目的运营以及后期的管理,因此PPP模式能够突破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加强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社会性基础设施和经济性基础设施为分析依据,具体分析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这类设施主要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社会性基础设施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前提,为社会提供各种生产实践的服务,其中涉及娱乐设施,旅游,卫生,教育,监狱,科学,文化,对促进社会的政治稳定以及文化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识别
1.风险识别过程。在风险管理时,首先需要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了解风险的来源渠道,识别风险的具体类型,对风险的各个层次进行划分和分析。
2.风险因素的来源。基础设施PPP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之中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为该项目的风险,其中包括项目内部设施项目的决策以及项目外部环境的各类因素,宏观环境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组成的项目外部环境,项目在运营的过程之中所涉及的各种决策活动为项目的决策,决策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因此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终加大了该项目的风险。项目的各类基础设施以及器械在使用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即为项目的内部设施影响。
3.风险识别的方法。在对PPP模式进行风险管理时,风险识别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工作分解结构法以及专家判断法,另外,还包括因果分析图法,流程图法,swot法以及检查表法,这些都能够用于风险的识别和判断并为风险的规避指明道路和方向,减少因为各类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基础设施PPP项目三大风险分析。除了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之外,还需要了解每一个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本文在对PPP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时,将其划分为项目,市场以及国家三个不同的层次,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属于国家层面的项目风险。第三方潜在风险,项目市场融资环境,经济环境组成了市场层面的风险,市场层面的风险以某一个具体的国家为前提,由于各類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市场层面的风险包括各种微观的具体风险。在PPP项目中还有诸多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属于项目层次的风险,下表中已经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明,该层次的风险主要包括合作风险,另外还涉及风险运营风险以及建设风险。
三、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层次分析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对项目风险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以及量化分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次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价以及决策时,也离不开对各种定性问题的量化处理和层次分析。A.L.Saaty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这一分析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层次分析法以系统分析为依据,了解系统的问题以及对象,以总目标为前提,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了解因素之间的相关属性以及不同的层次,保障问题划分的合理性和层次性,然后结合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两种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对实现的目标进行层次的排序[7]。与其他的数学分析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能够站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各种影响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2.1构建指标体系。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依据,对各类指标体系进行划分,其中包括措施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2建立评价模型。
在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和决策时,具体步骤如下:根据不同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结构模型的建立;针对PPP项目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程度有所区分,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对各类因素的排序权进行检验,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一致性,本文以特征向量法为依据,对矩阵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了解各个数值的实质特征,不同层次的风险因素区别较大,因此在特征向量分析时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因素进行分析,保障目标层分析的合理性,具体步骤如下文所示:第一步,对矩阵中的各类因素进行乘积的计算,了解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第二步,对不同的要素计算n次方根;第三步,对向量M=进行层次化的区分与规范计算,并将最终的结果作为特征向量;第四步,了解在该矩阵分析之中最大特征值,并检验不同项目与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严格按照检验计算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计算即,只有保障这一标准,才能够对该矩阵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第五步,对各类要素进行一致性的分析:; 第六步,了解各个指标之间的平均性以及一致性即 表,根据矩阵的阶数查表3-3得出相应的值,最后检验CR的值。
四、基础设施的PPP 项目的风险应对研究
在对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各类因素进行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价之后,需要结合风险的实际属性以及类别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PPP项目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过程。风险是指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这一概念带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于各类工程项目来说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实施的最终结果与项目之前的预算有所偏差。在对各类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时需要严格按照合理的秩序,首先对风险类型进行识别,其次分析风险的实际特征,最后是积极的防范和处理风险,从微观的层面上来看,风险管理及为项目主体对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评估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营。
2.风险应对措施。
2.1风险分担。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以PPP模式为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其中私营部门需要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部门需要充分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PPP项目在落实时必须要注重两者的权益分配,保障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国外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时注重风险承担方的选择,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来培养自身的风险承担和识别能力,只有控制力较强的一方才能够获得风险的分配,保障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动态稳定,如果超出了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那么需要由双方来分担风险。
2.2风险转移。(1)风险在双方的可控范围内。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来缩小风险所带来的各类损失,综合考量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设计,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的手段,政府部门的控制力较强,可以积极采取各类措施将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2)风险在双方的可控范围之外。基础设施PPP项目涉及诸多的影响因素,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外,还有诸多风险政府以及企业无法进行控制,比如不可抗力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因此在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担时必须要考虑承担方的个人意愿以及风险的损失和控制成本,通过投保的形式来实现风险的分担,减少双方的损失。
2.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采取高效的控制手段,才能够将风险所带来的各类损失降到最低,PPP项目的风险控制以减少损失和预防损失为主,对风险的产生原因以及类型进行准确的识别,制定科学的预防损失方案,既减小风险的发生概率,又实现风险控制成本的最小化。
五、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PPP模式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应用的尤为广泛,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缓解政府的壓力,减小项目的运营风险,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够实现参与双方的互利共赢,促进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搜集以及实践调查,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对该模式进行分析,了解PPP项目在运营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类风险、风险的规则、对象、来源以及特点。PPP模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的研究难以避免存在诸多不足,笔者会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地方政府融资新模式—PPP模式.关书宾;姜承操;霍志辉-<金融市场研究>-2015.
[2]污水处理集团企业的工艺管理体系建设.何少林;王金南;陈辉;于景琦-<中国给水排水>-2014.
[3]我市首个PPP公用设施项目落地.记者 梁然-<营口日报>-2015
[4]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桑美英-<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4.
作者简介:李娜(1987.08—),女,汉族,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