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小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界的重点,并成为了共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因此,教师只有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灵活地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在思想上、行动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根据新课标的核心要求,重点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期望能让同行们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301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上,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也就说明教师要想让小学生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立足学情探析,在全面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方式的完善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性的培养。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层次也慢慢变深。他们的头脑比较简单,模仿能力比较强。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向学生灌输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然而,学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办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很容易就会走向歧途,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在这个阶段,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更加无从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下功夫。长久以往,班上就出现了一大批的学困生,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多形式呈现数学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就是学习数字之间的运算。这是对数学学科的片面理解,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数学是一门乏味的学科这种观念。数学是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充满趣味的,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为以后各个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解简易方程”这节课中,教材呈现的是介绍天秤。对于学生来讲,无论你叫他们看教材,还是观察实物,因为都比较小,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于是,我就改用多媒体将天秤的认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天秤什么时候平衡,怎样才能把不平衡的天秤调整为平衡,教师通过动画直观展示,就能清楚地將问题讲明了。全班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二)加强引导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内涵都与数学的学习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故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也就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形成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传授知识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将获得知识的过程予以内化。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太差。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引导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提升。[3]例如,对于“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的教学,我通过预先准备的学具,让学生分别用三根小棒,自由拼摆组成三角形,然后再量出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找出规律。这就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进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内化。
(三)引导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重视教学策略的应用,同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小龙与爸爸妈妈到公园散步,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并在超市买了三瓶牛奶,小龙喝了1/3,妈妈喝了3/5,爸爸喝了5/6,问谁喝的牛奶多?”这种类型的习题需要在课前提出,促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分数,虽然个别学生回答了小龙爸爸喝的牛奶最多,但是对分数转化与比较并不理解,进而向教师提出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拓展数学教学,将转换的基本方法为学生表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同时能够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小学三年级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发挥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与优势,还需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并且能够高效地运用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根据一道题的解答明确同类型题目的解答技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不仅如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各类题型的记忆,并且能够利用不同的思路与方式将其解答。例如在实际开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连续乘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学生的计算出错,不仅需要加强相关题型的联系,还能够发挥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作用。如计算“30×2×5=?”的过程中,直接进行计算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若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会事先将2×5计算,再利用30×10,进而能够将习题合理的转化,不仅能够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同时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同时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合理地将趣味性元素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集中注意力听讲,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为提高数学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煜钦.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18):7-8.
[2]侯桂香.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37.
[3]马晓婷.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73.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301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上,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也就说明教师要想让小学生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立足学情探析,在全面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方式的完善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性的培养。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层次也慢慢变深。他们的头脑比较简单,模仿能力比较强。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向学生灌输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然而,学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办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很容易就会走向歧途,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在这个阶段,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更加无从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下功夫。长久以往,班上就出现了一大批的学困生,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多形式呈现数学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就是学习数字之间的运算。这是对数学学科的片面理解,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数学是一门乏味的学科这种观念。数学是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充满趣味的,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为以后各个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解简易方程”这节课中,教材呈现的是介绍天秤。对于学生来讲,无论你叫他们看教材,还是观察实物,因为都比较小,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于是,我就改用多媒体将天秤的认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天秤什么时候平衡,怎样才能把不平衡的天秤调整为平衡,教师通过动画直观展示,就能清楚地將问题讲明了。全班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二)加强引导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内涵都与数学的学习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故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也就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形成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传授知识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将获得知识的过程予以内化。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太差。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引导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提升。[3]例如,对于“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的教学,我通过预先准备的学具,让学生分别用三根小棒,自由拼摆组成三角形,然后再量出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找出规律。这就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进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内化。
(三)引导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重视教学策略的应用,同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小龙与爸爸妈妈到公园散步,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并在超市买了三瓶牛奶,小龙喝了1/3,妈妈喝了3/5,爸爸喝了5/6,问谁喝的牛奶多?”这种类型的习题需要在课前提出,促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分数,虽然个别学生回答了小龙爸爸喝的牛奶最多,但是对分数转化与比较并不理解,进而向教师提出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拓展数学教学,将转换的基本方法为学生表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同时能够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小学三年级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发挥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与优势,还需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并且能够高效地运用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根据一道题的解答明确同类型题目的解答技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不仅如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各类题型的记忆,并且能够利用不同的思路与方式将其解答。例如在实际开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连续乘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学生的计算出错,不仅需要加强相关题型的联系,还能够发挥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作用。如计算“30×2×5=?”的过程中,直接进行计算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若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会事先将2×5计算,再利用30×10,进而能够将习题合理的转化,不仅能够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同时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同时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合理地将趣味性元素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集中注意力听讲,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为提高数学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煜钦.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18):7-8.
[2]侯桂香.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37.
[3]马晓婷.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