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基本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含义,有的学者把它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能直接划等号,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宏观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是微观的,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这种情境相对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生成而言是一种部的客观存在,但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本身就是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的一个要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有些环境因素虽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甚大,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所不能有效掌控的。与此相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地创设的具体教育条件,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可控性和操作性。
因此,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一统一体有机地融合了主体外部的“境”和内部的“情”,渗透、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起着引导、感染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现实依据
(一)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社会的活力来自于人的活力,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使其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认识自然与社会规律,并按自身的尺度改造自然与社会,提升自身的主体价值,使自然与社会更加适合人的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犹如一只容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不断地向这只“容器”进行灌输。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忽视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拒绝接受甚至对教育者灌输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教育的首要事件,决不是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在儿童心中发展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的相应的意志力”,“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与正义的观念,成为意志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些观念,性格的内在中心—人格的核心—决定性格本身,并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这才是道德培养的目的所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的主体性,依据教育目标,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创设与现实相符合的教育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其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改变传统教育方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形势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转型的加速,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新的视野、新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要。过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不重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受教育者仅仅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接受器。事实上,社会规范的灌输与个人能力和个性的培养是有机统一的。个人的发展包括其思想品德的发展,它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得出结论,而不像过去听由教育者支配。
(三)满足大学生参与需要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着较高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要求通过参与来实现,就反映为大学生特殊的参与意识与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和需求,并能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思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创设正是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情境营造体验氛围,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生解决现实问题和践行思想政治品德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依据他们的认知结构,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满足需要的实效性原则。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所谓需要,是指受教育者对某一事物的依赖和摄取状态,是指受教育者对某种东西缺乏时产生的主观意向。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没有需要也就没有接受活动的产生。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有许多需要。”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直接原因。现阶段大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日臻成熟,知识经验日趋丰富,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产生的需要也是丰富多彩的,由此相伴随的就是复杂多样的心理需要。如:求知探索的需要、友情交往的需要、成就建树的需要、自尊自主的需要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中,要依据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需要来设计教育情境,通过创设典型实践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二)符合认知的层次性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创设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学习内容所需要的经验,帮助他们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情境就是教育者对学习环境的设置,其主要作用是引起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强烈关注,进而产生由于认知上的不满足和欠缺去主动的探索。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按照一定顺序的阶段发展成为一种结构。儿童和成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所指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心理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
(三)愉悦轻松的体验性原则。
大学生具有求异、求变、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他们追求新奇和刺激,喜欢娱乐与趣味。教师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时若只注重思辨性与问题性,而忽视愉悦性与趣味性,其情境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又显得形式呆板,难以让学生放松情绪,释放压力,放飞想象,活跃思维。因而,教师既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使学生要学;又要创设生活情境,化难为易,让学生易学;还要创设愉悦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灵感闪烁,促学生乐学。教师创设愉悦性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趣味性与新颖性的材料,尽量运用投影、录像、录音、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情境图文并茂、音像兼备、动静结合、形象生动;使教学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使学生兴趣倍增,疲劳顿消;使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使学习生动活泼,能变成学生的精神享受,变成学生的企盼与期待。当学生进入到这种情境时,就不会产生沉闷、压抑、厌倦之感,而只会激起身心的愉悦体验。
(四)师生平等的民主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果,而是一种需要主观参与的过程,不是客观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的东西,而是要在学习者的参与中才找到。这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就要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积极促进课堂中的多向互动。因为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一能交流信息,使彼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二能产生思维碰撞,使彼此思维激活,获得启示,促进教学相长;三能促进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四能通过思想互动,使师生统一认识、同频共振;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中,贯彻师生平等的民主性原则,可以使师生以一种平等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方式,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互动性情境。比如,用能让学生产生争议的问题作为情境,让学生进行争辩讨论;用连环性问题作为情境,既让学生思考探究,又利于教师适时点拨启示;或让学生自创情境,通过表演、互问互答、抢答等形式而形成互动等等。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合作,使课堂教学既有独立思考、自我见解,又有相互协作、积极配合;既有磋商讨论、碰撞争辩,又有表演观赏、实践体验。这样,就能使师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基本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含义,有的学者把它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能直接划等号,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宏观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是微观的,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这种情境相对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生成而言是一种部的客观存在,但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本身就是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的一个要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有些环境因素虽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甚大,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所不能有效掌控的。与此相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地创设的具体教育条件,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可控性和操作性。
因此,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一统一体有机地融合了主体外部的“境”和内部的“情”,渗透、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起着引导、感染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现实依据
(一)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社会的活力来自于人的活力,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使其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认识自然与社会规律,并按自身的尺度改造自然与社会,提升自身的主体价值,使自然与社会更加适合人的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犹如一只容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不断地向这只“容器”进行灌输。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忽视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拒绝接受甚至对教育者灌输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教育的首要事件,决不是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在儿童心中发展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的相应的意志力”,“绝对清晰、绝对纯粹的善与正义的观念,成为意志的主要目标,按照这些观念,性格的内在中心—人格的核心—决定性格本身,并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这才是道德培养的目的所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的主体性,依据教育目标,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创设与现实相符合的教育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其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改变传统教育方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形势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转型的加速,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新的视野、新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要。过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任务被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不重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着否定和抹杀人的个性的倾向,受教育者仅仅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接受器。事实上,社会规范的灌输与个人能力和个性的培养是有机统一的。个人的发展包括其思想品德的发展,它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得出结论,而不像过去听由教育者支配。
(三)满足大学生参与需要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着较高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要求通过参与来实现,就反映为大学生特殊的参与意识与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和需求,并能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思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创设正是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情境营造体验氛围,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生解决现实问题和践行思想政治品德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依据他们的认知结构,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满足需要的实效性原则。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所谓需要,是指受教育者对某一事物的依赖和摄取状态,是指受教育者对某种东西缺乏时产生的主观意向。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没有需要也就没有接受活动的产生。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有许多需要。”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直接原因。现阶段大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日臻成熟,知识经验日趋丰富,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产生的需要也是丰富多彩的,由此相伴随的就是复杂多样的心理需要。如:求知探索的需要、友情交往的需要、成就建树的需要、自尊自主的需要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中,要依据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需要来设计教育情境,通过创设典型实践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二)符合认知的层次性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创设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学习内容所需要的经验,帮助他们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情境就是教育者对学习环境的设置,其主要作用是引起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强烈关注,进而产生由于认知上的不满足和欠缺去主动的探索。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按照一定顺序的阶段发展成为一种结构。儿童和成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所指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心理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
(三)愉悦轻松的体验性原则。
大学生具有求异、求变、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他们追求新奇和刺激,喜欢娱乐与趣味。教师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时若只注重思辨性与问题性,而忽视愉悦性与趣味性,其情境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又显得形式呆板,难以让学生放松情绪,释放压力,放飞想象,活跃思维。因而,教师既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使学生要学;又要创设生活情境,化难为易,让学生易学;还要创设愉悦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灵感闪烁,促学生乐学。教师创设愉悦性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趣味性与新颖性的材料,尽量运用投影、录像、录音、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情境图文并茂、音像兼备、动静结合、形象生动;使教学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使学生兴趣倍增,疲劳顿消;使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使学习生动活泼,能变成学生的精神享受,变成学生的企盼与期待。当学生进入到这种情境时,就不会产生沉闷、压抑、厌倦之感,而只会激起身心的愉悦体验。
(四)师生平等的民主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果,而是一种需要主观参与的过程,不是客观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的东西,而是要在学习者的参与中才找到。这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就要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积极促进课堂中的多向互动。因为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一能交流信息,使彼此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二能产生思维碰撞,使彼此思维激活,获得启示,促进教学相长;三能促进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四能通过思想互动,使师生统一认识、同频共振;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中,贯彻师生平等的民主性原则,可以使师生以一种平等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方式,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互动性情境。比如,用能让学生产生争议的问题作为情境,让学生进行争辩讨论;用连环性问题作为情境,既让学生思考探究,又利于教师适时点拨启示;或让学生自创情境,通过表演、互问互答、抢答等形式而形成互动等等。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合作,使课堂教学既有独立思考、自我见解,又有相互协作、积极配合;既有磋商讨论、碰撞争辩,又有表演观赏、实践体验。这样,就能使师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