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校共育是新时期体现大教育观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家校共育中,我们要做家长工作,但这种家长工作和以往的家长工作在思路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提出的家校共育则强调了学校与家长的双向互动,提出了家长与学校都是学生教育的主体,双方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担负起学生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校共育的重点是"共育",打破学校教育围墙,改变学校教育仅有教师和学生的局面,構建"学校一家长一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合作机制。学校教育接纳家长的资源、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日本学者结诚忠提出家长教育参与权理论,将家长参与权分为知情权、提案权、发言权和共同决定权。强调了家长在合作中享有的权利,规定了家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家长参与。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目标,树立“服务家长”观念,探索家校共育新协同家庭与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以协同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新时代家庭与学校协同共育问题有利于拓宽思路,找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内在需求。家校共育的意识薄弱,家校共育的方法单一,家校共育的渠道不畅等问题的出现,需要以协同论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家校共育的实践路径。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意义与价值,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目标,牢固树立"服务家长"观念,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尊重家庭和家长主体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办好办实家长学校,实现家校沟通多元化,育人方法精准化,工作力量集聚化。
唤起学生家长对家校共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促进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真正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家校共育的策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建立以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互为主体的,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相互整合的“合作型”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强化家校共育理论分析,提高家校共育的针对性
加强对家校共育的理论研究,根据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决策的需要,研制家校共育现状调调查问卷,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单位实际,把握研究重点,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进家校共育学习材料建设。
二、传播现代家校共育理念,普及家校共育科学知识
以各参与实施的班级为阵地,开展教师、家长培训,普及家校共育现代理念、科学知识和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为家校共育搭建信息、服务、互动平台。开展特殊家庭、农村留守、民工子弟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指导,引导和帮助特殊家庭、留守、外来务工家长增强家校共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校共育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家长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多与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与学校加强联系,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完善家校共育组织机构,保障家校沟通联系
为了推动和开展家校共育的工作,让全体教师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组织机构共建活动。我们在原来家委会基础上构建校级、班级二级家委会,制订学校《家委会工作方案》。我们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加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联系,让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联系快速、便捷、高效。家委成为各班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形成家庭、学校互为一体的关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携手共建良好家校成长环境。
四、优化家校培训体系,提高家校共育专业水平
家庭教育专家专业理论指导。为提升学校家校共育的效果,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专业知识培训,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校共育工作有效开展。家长学堂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成为新时代的新家长。优秀家庭教育的经验介绍和方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理念,改变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的旧观念,重构与学校教育同步的教育方式和思想。
五、搭建家校活动平台,落实新时代家校共育机制
家校共育的重点是"共育",打破学校教育围墙,改变学校教育仅有教师和学生的局面,构建"学校一家长一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合作机制。学校教育接纳家长的资源、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为了进一步落实家校共育,为家校搭建形式多样的共育平台,通过共育平台,建立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谐融洽关系,让三位一体的教育相辅相成,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洪.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7(08).
[2]杨敏.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电子书刊,2014(15).
◆关键词: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校共育的重点是"共育",打破学校教育围墙,改变学校教育仅有教师和学生的局面,構建"学校一家长一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合作机制。学校教育接纳家长的资源、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日本学者结诚忠提出家长教育参与权理论,将家长参与权分为知情权、提案权、发言权和共同决定权。强调了家长在合作中享有的权利,规定了家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家长参与。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目标,树立“服务家长”观念,探索家校共育新协同家庭与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以协同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新时代家庭与学校协同共育问题有利于拓宽思路,找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内在需求。家校共育的意识薄弱,家校共育的方法单一,家校共育的渠道不畅等问题的出现,需要以协同论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家校共育的实践路径。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意义与价值,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目标,牢固树立"服务家长"观念,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尊重家庭和家长主体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办好办实家长学校,实现家校沟通多元化,育人方法精准化,工作力量集聚化。
唤起学生家长对家校共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促进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真正将家校共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家校共育的策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建立以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互为主体的,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相互整合的“合作型”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强化家校共育理论分析,提高家校共育的针对性
加强对家校共育的理论研究,根据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决策的需要,研制家校共育现状调调查问卷,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单位实际,把握研究重点,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进家校共育学习材料建设。
二、传播现代家校共育理念,普及家校共育科学知识
以各参与实施的班级为阵地,开展教师、家长培训,普及家校共育现代理念、科学知识和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为家校共育搭建信息、服务、互动平台。开展特殊家庭、农村留守、民工子弟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指导,引导和帮助特殊家庭、留守、外来务工家长增强家校共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校共育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家长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多与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与学校加强联系,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完善家校共育组织机构,保障家校沟通联系
为了推动和开展家校共育的工作,让全体教师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组织机构共建活动。我们在原来家委会基础上构建校级、班级二级家委会,制订学校《家委会工作方案》。我们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加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联系,让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联系快速、便捷、高效。家委成为各班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形成家庭、学校互为一体的关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携手共建良好家校成长环境。
四、优化家校培训体系,提高家校共育专业水平
家庭教育专家专业理论指导。为提升学校家校共育的效果,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专业知识培训,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校共育工作有效开展。家长学堂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成为新时代的新家长。优秀家庭教育的经验介绍和方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理念,改变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的旧观念,重构与学校教育同步的教育方式和思想。
五、搭建家校活动平台,落实新时代家校共育机制
家校共育的重点是"共育",打破学校教育围墙,改变学校教育仅有教师和学生的局面,构建"学校一家长一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合作机制。学校教育接纳家长的资源、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为了进一步落实家校共育,为家校搭建形式多样的共育平台,通过共育平台,建立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谐融洽关系,让三位一体的教育相辅相成,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洪.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7(08).
[2]杨敏.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电子书刊,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