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领域由于其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施工阶段的可持续研究相对落后,建筑施工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资源的消耗是最直接也是最集中的,可持续施工已成为当前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本文概述了可持续施工的特性和原则,研究了在施工中采取的可持续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可持续施工;措施
1可持续施工的特性
可持续施工是指在施工生命周期过程中,以工地所在区域的环境和资源为基础,通过科学整体策划,实现工地消耗标准在区域生态容量承受范围内的目标,同时使得所在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施工过程。具有以下三大特性:
(1)时间性
可持续施工时间性主要从施工全寿命周期来体现,包括原材料开采生产、材料运输、施工生产过程、施工废料回收等四个阶段。而节约型工地、绿色施工通常只考虑施工生产阶段或者废物回收阶段,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角度考虑材料的使用,有可能导致评价的不合理。
(2)空间性
可持续施工的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区域性上。绿色工地是以工地外围边界作为评价范围的,而可持续施工是以工地所在的当地区域作为评价范围的。因为工地可持续发展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所在区域需要为工地提供资源和能源,同时工地又向所在工地排除各种建筑废弃物和污染物,所以必须把工地及其环境容量所在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3)尺度性
绿色工地是对“四节一环保”中的各种指标作为定量评价的尺度,而可持续施工还以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尺度。各种物质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都可以量化为生态足迹,而生态足迹则像踩在土地上足印,它会随着消耗和污染的增大而增大,当土地不足以承受足迹的面积时,那么生态的可持续性就被打破。
2可持续施工三大原则
(1)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和环境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和环境建筑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行的保持是建筑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调整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消耗的浪费或过度的建设。“发展”一旦破坏了建筑业存在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2)共同性原则,从全球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求世界各国能够协调各自发展,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从而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下,实现全球整体的大发展。从区域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共同性要求区域内各个行业的能够协调发展,符合区域生态容量。对建筑业而言则要求工地的消耗标准在当地生态容量的承受范围之内。
(3)公平性原则,首先区域内各个行业的发展要兼顾公平性,其次建筑业的发展也要体现公平性,传统的建筑业发展模式中缺乏公平性,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到将来建筑业的发展,而贯穿可持续思想的建筑业发展模式,资源和能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够合理分配。
3可持续施工措施
3.1环境保护措施
这里的环境保护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即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资源保护,职业健康环境,扬尘、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控制,有毒有害物品处理,光污染、噪声和生活废弃物的控制。
3.1.1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的有序管理,雨水、污水、废水分流排放。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实施计量管理,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在可能的场所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对场地四周的地下水形态进行保护,尽量控制地下水的抽取。
3.1.2扬尘。施工现场的扬尘现象是检验其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对场地内外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可通过几种办法进行控制。一是在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再清扫的办法,来保持工地的清洁,但一般不能使用自来水,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易飞扬和细颗粒的建筑材料必须封存,余料要及时进行回收;在拆除作业时,需采取降尘措施,如采用爆破防护棚控制现场扬尘的产生。二是对于裸露的土方应进行集中堆放,并设置覆盖;对于裸露的地面,可种植易生长的矮小植物;对于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采取封闭或遮盖的措施;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市区内,需在进出口设置冲洗池及吸湿垫,令进出场地的车辆保持清洁。三是可采用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来进行垃圾清运。
3.1.3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是每个施工现场都会出现的,常常直接送到城市周边的大型垃圾场,但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是个极为不利的因素,因此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来说,要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集中堆放;对于开挖的土石方应尽量回填使用;对于碎石等可用作地基和路基的垫层材料。
3.1.4噪声。噪声是建筑施工现场对周围居民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需设置隔音设施,并设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控,如发现超标,立即找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夜间施工时,其噪声要严格符合国家规范的规定;应尽量有限选择先进的机械和低噪声设备来施工,并定期保养维护;混凝土输送泵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不能够触动钢筋和钢模板;木工房等应有降噪措施。
3.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即节约材料,也包括材料的周转,是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办法,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
3.2.1材料选择。参与施工的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办公及生活区的设施,可采用活动板房进行周转使用。现场操作台可采用可拆卸可重复使用的钢平台,利用废弃钢材做脚手架等防护措施加以重复利用。另外,一些楼梯的保护板可采用回收的木板加以重新利用。
3.2.2材料节约。对于建筑材料应进行节约使用,并针对每一种材料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钢筋,应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检验、精加工来减少损耗;同时采用机械连接,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的;合理利用拆除钢筋,尽量减少作为废品进行处理。对于镶贴墙面材和块材,应用心进行总体排板,以节省材料和重复施工。应尽量提高主要结构材料的利用率。对于混凝土的用量需进行精确的预估,对其余料也要加以利用。合理使用木材,尽量减少随意切割。对于安装工程的材料,应合理的规划加以利用。
3.3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电能、汽油和柴油是施工现场主要的能源消耗来源,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一般可用太阳能来提供热水。对于耗能设备,如焊机、电梯、塔吊、水泵、切割机、卷扬机等设备,应进行节能控制。
4结语
创建节约型工地、绿色施工工作需要政府制度保障、施工企业管理措施双管齐下,且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可持续施工是建立在节约型工地和绿色施工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它的开展将进一步有助于国家落实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书赞,吴永恒,汤性东.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04(10).
[2]徐军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关键词:建筑施工;可持续施工;措施
1可持续施工的特性
可持续施工是指在施工生命周期过程中,以工地所在区域的环境和资源为基础,通过科学整体策划,实现工地消耗标准在区域生态容量承受范围内的目标,同时使得所在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施工过程。具有以下三大特性:
(1)时间性
可持续施工时间性主要从施工全寿命周期来体现,包括原材料开采生产、材料运输、施工生产过程、施工废料回收等四个阶段。而节约型工地、绿色施工通常只考虑施工生产阶段或者废物回收阶段,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角度考虑材料的使用,有可能导致评价的不合理。
(2)空间性
可持续施工的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区域性上。绿色工地是以工地外围边界作为评价范围的,而可持续施工是以工地所在的当地区域作为评价范围的。因为工地可持续发展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所在区域需要为工地提供资源和能源,同时工地又向所在工地排除各种建筑废弃物和污染物,所以必须把工地及其环境容量所在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3)尺度性
绿色工地是对“四节一环保”中的各种指标作为定量评价的尺度,而可持续施工还以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尺度。各种物质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都可以量化为生态足迹,而生态足迹则像踩在土地上足印,它会随着消耗和污染的增大而增大,当土地不足以承受足迹的面积时,那么生态的可持续性就被打破。
2可持续施工三大原则
(1)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和环境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和环境建筑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行的保持是建筑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调整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消耗的浪费或过度的建设。“发展”一旦破坏了建筑业存在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2)共同性原则,从全球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求世界各国能够协调各自发展,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从而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下,实现全球整体的大发展。从区域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共同性要求区域内各个行业的能够协调发展,符合区域生态容量。对建筑业而言则要求工地的消耗标准在当地生态容量的承受范围之内。
(3)公平性原则,首先区域内各个行业的发展要兼顾公平性,其次建筑业的发展也要体现公平性,传统的建筑业发展模式中缺乏公平性,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到将来建筑业的发展,而贯穿可持续思想的建筑业发展模式,资源和能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够合理分配。
3可持续施工措施
3.1环境保护措施
这里的环境保护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即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资源保护,职业健康环境,扬尘、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控制,有毒有害物品处理,光污染、噪声和生活废弃物的控制。
3.1.1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的有序管理,雨水、污水、废水分流排放。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实施计量管理,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在可能的场所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对场地四周的地下水形态进行保护,尽量控制地下水的抽取。
3.1.2扬尘。施工现场的扬尘现象是检验其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对场地内外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可通过几种办法进行控制。一是在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再清扫的办法,来保持工地的清洁,但一般不能使用自来水,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易飞扬和细颗粒的建筑材料必须封存,余料要及时进行回收;在拆除作业时,需采取降尘措施,如采用爆破防护棚控制现场扬尘的产生。二是对于裸露的土方应进行集中堆放,并设置覆盖;对于裸露的地面,可种植易生长的矮小植物;对于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采取封闭或遮盖的措施;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市区内,需在进出口设置冲洗池及吸湿垫,令进出场地的车辆保持清洁。三是可采用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来进行垃圾清运。
3.1.3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是每个施工现场都会出现的,常常直接送到城市周边的大型垃圾场,但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是个极为不利的因素,因此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来说,要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集中堆放;对于开挖的土石方应尽量回填使用;对于碎石等可用作地基和路基的垫层材料。
3.1.4噪声。噪声是建筑施工现场对周围居民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需设置隔音设施,并设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控,如发现超标,立即找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夜间施工时,其噪声要严格符合国家规范的规定;应尽量有限选择先进的机械和低噪声设备来施工,并定期保养维护;混凝土输送泵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不能够触动钢筋和钢模板;木工房等应有降噪措施。
3.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即节约材料,也包括材料的周转,是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办法,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
3.2.1材料选择。参与施工的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办公及生活区的设施,可采用活动板房进行周转使用。现场操作台可采用可拆卸可重复使用的钢平台,利用废弃钢材做脚手架等防护措施加以重复利用。另外,一些楼梯的保护板可采用回收的木板加以重新利用。
3.2.2材料节约。对于建筑材料应进行节约使用,并针对每一种材料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钢筋,应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检验、精加工来减少损耗;同时采用机械连接,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的;合理利用拆除钢筋,尽量减少作为废品进行处理。对于镶贴墙面材和块材,应用心进行总体排板,以节省材料和重复施工。应尽量提高主要结构材料的利用率。对于混凝土的用量需进行精确的预估,对其余料也要加以利用。合理使用木材,尽量减少随意切割。对于安装工程的材料,应合理的规划加以利用。
3.3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电能、汽油和柴油是施工现场主要的能源消耗来源,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一般可用太阳能来提供热水。对于耗能设备,如焊机、电梯、塔吊、水泵、切割机、卷扬机等设备,应进行节能控制。
4结语
创建节约型工地、绿色施工工作需要政府制度保障、施工企业管理措施双管齐下,且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可持续施工是建立在节约型工地和绿色施工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它的开展将进一步有助于国家落实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书赞,吴永恒,汤性东.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04(10).
[2]徐军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