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德国的格林兄弟出版了《格林童话》,“灰姑娘”的故事便广为传播,再经过迪斯尼的加工,“灰姑娘”的故事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中国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指出,流传于世界的“灰姑娘”的故事,其源头是在中国。公元9世纪,中国的唐朝有一个名叫段成式的人,写了一本书,名叫《酉阳杂俎》,在其续集中,记载了一个名叫“叶限”的女孩的故事,故事主要结构与格林兄弟的“灰姑娘”非常雷同,只是有一些细节的出入。例如,叶限穿的是“金鞋”,而辛德瑞拉穿的是“水晶鞋”等。
经过世界各地很多著名学者的研究考证发现,全世界各地类似“灰姑娘”的故事很多。然而,最早形成文字的“灰姑娘”故事是在中国,这已经成为定论。1982年,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叶限故事是欧洲著名的《灰姑娘》故事的基础,西方人知道这个故事,至少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年。”
这种结论形成后,有人根据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的记载,进一步研究发现,段成式记载的这个故事源头,是在中国广西的南宁附近,是古代壮族的一个民间传说。而且,这个传说至今依然在壮族地区流传。只不过在壮族的传说中,女孩的名字不叫“叶限”。这种民俗学的研究也有一定道理,例如,在德国的“灰姑娘”故事中,普通女孩辛德瑞拉为何能去参加国王的舞会,只能用故事的想象和虚构来解释;但是,在壮族地区,一年一度的节日里,男女青年对山歌,找对象,确实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大事。
虽然当今世界认定“灰姑娘”故事的最早文字版本是在中国的唐朝,但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故事的源头。《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中,有几个细节令人对其源头产生怀疑。一是说叶限“善淘金”;二是说后妈和妹妹是被人用石头砸死的;三是说后妈和妹妹死后,人们为她们设了“懊女冢”,还成了类似“求子观音”一样的神(差别在于专“求女”);还有其他一些细节等等。
因此,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灰姑娘”的故事未必产生于中国。唐朝时期,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各种文化集中交汇的地点,“灰姑娘”的故事很可能来自其他地方,被唐朝的段成式最早用文字固定下来。有人指出,“灰姑娘”的故事很可能来自于东南亚苏门答腊一带。叶限故事中提到“陀汗国”是一个管辖十几个海岛的小国,与现在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尼有一定的关联。而且,苏门答腊地区的确出产黄金。再说,“用石头砸死”这种方式,主要见于阿拉伯文化中,而祈愿求子又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因此,“灰姑娘”的故事,很可能是各种文化互相交融的结果,不一定是中国的原创。
但是,不管怎么说,其他地区很早就形成的“灰姑娘”的故事,都要比欧洲早得多。据考证,欧洲最早出现“灰姑娘”的故事,是在16世纪的意大利。到了17世纪,法国作家贝洛将其收入《鹅妈妈的故事》。19世纪,又被德国的格林兄弟演绎为童话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灰姑娘”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口口相传的状态,印尼、印度、阿拉伯都有类似的故事,各民族根据自己的特点,添加了各种情节,应该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
在“灰姑娘”故事中,最有特点的是那双鞋。主张其“壮族起源说”的人认为,鞋在壮族习俗中,就是定情的信物。但是,在印尼的传说中,并没有“鞋”这一道具。有人说是从中国传到印尼后,因为当地人习惯赤脚,便略去了这个细节。但也有人说,印尼的故事本来就没有鞋,传到了中国才加进了“鞋”。而且,这个“鞋”最大的特点是,鞋很小,谁都穿不进,国王找遍全国,只有一个人能穿进。其实,这个细节很可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小脚,唐朝时期,缠足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习俗。此外,还有研究指出,最早的“金鞋”,到了阿拉伯成为“皮毛鞋”,到了欧洲,因为一个同音词的翻译问题,最终成为了“水晶鞋”。
总之,“灰姑娘”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哪里已经不可考,这个故事的形成是在传播过程中,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共同丰富的结果,它最先由中国人在唐朝时形成了文字,最后在欧洲人那里定了型。因此,“灰姑娘”的故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渗透的一个典型。
“灰姑娘”的故事从好的一面说,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通俗观念,并令人同情弱小者。但是,从不好的一面说,它也容易让人产生“天上掉馅饼”的幻想。因此,不管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还是在世界各地各种变形的“灰姑娘”故事中,这个故事的阅读对象都是成年人,唯独《格林童话》将其变成孩子的读物。孩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分辨这个故事的复杂内涵,的确是令人怀疑的。
编辑/梁宇清
经过世界各地很多著名学者的研究考证发现,全世界各地类似“灰姑娘”的故事很多。然而,最早形成文字的“灰姑娘”故事是在中国,这已经成为定论。1982年,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叶限故事是欧洲著名的《灰姑娘》故事的基础,西方人知道这个故事,至少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年。”
这种结论形成后,有人根据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的记载,进一步研究发现,段成式记载的这个故事源头,是在中国广西的南宁附近,是古代壮族的一个民间传说。而且,这个传说至今依然在壮族地区流传。只不过在壮族的传说中,女孩的名字不叫“叶限”。这种民俗学的研究也有一定道理,例如,在德国的“灰姑娘”故事中,普通女孩辛德瑞拉为何能去参加国王的舞会,只能用故事的想象和虚构来解释;但是,在壮族地区,一年一度的节日里,男女青年对山歌,找对象,确实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大事。
虽然当今世界认定“灰姑娘”故事的最早文字版本是在中国的唐朝,但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故事的源头。《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中,有几个细节令人对其源头产生怀疑。一是说叶限“善淘金”;二是说后妈和妹妹是被人用石头砸死的;三是说后妈和妹妹死后,人们为她们设了“懊女冢”,还成了类似“求子观音”一样的神(差别在于专“求女”);还有其他一些细节等等。
因此,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灰姑娘”的故事未必产生于中国。唐朝时期,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各种文化集中交汇的地点,“灰姑娘”的故事很可能来自其他地方,被唐朝的段成式最早用文字固定下来。有人指出,“灰姑娘”的故事很可能来自于东南亚苏门答腊一带。叶限故事中提到“陀汗国”是一个管辖十几个海岛的小国,与现在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尼有一定的关联。而且,苏门答腊地区的确出产黄金。再说,“用石头砸死”这种方式,主要见于阿拉伯文化中,而祈愿求子又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因此,“灰姑娘”的故事,很可能是各种文化互相交融的结果,不一定是中国的原创。
但是,不管怎么说,其他地区很早就形成的“灰姑娘”的故事,都要比欧洲早得多。据考证,欧洲最早出现“灰姑娘”的故事,是在16世纪的意大利。到了17世纪,法国作家贝洛将其收入《鹅妈妈的故事》。19世纪,又被德国的格林兄弟演绎为童话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灰姑娘”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口口相传的状态,印尼、印度、阿拉伯都有类似的故事,各民族根据自己的特点,添加了各种情节,应该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
在“灰姑娘”故事中,最有特点的是那双鞋。主张其“壮族起源说”的人认为,鞋在壮族习俗中,就是定情的信物。但是,在印尼的传说中,并没有“鞋”这一道具。有人说是从中国传到印尼后,因为当地人习惯赤脚,便略去了这个细节。但也有人说,印尼的故事本来就没有鞋,传到了中国才加进了“鞋”。而且,这个“鞋”最大的特点是,鞋很小,谁都穿不进,国王找遍全国,只有一个人能穿进。其实,这个细节很可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小脚,唐朝时期,缠足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习俗。此外,还有研究指出,最早的“金鞋”,到了阿拉伯成为“皮毛鞋”,到了欧洲,因为一个同音词的翻译问题,最终成为了“水晶鞋”。
总之,“灰姑娘”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哪里已经不可考,这个故事的形成是在传播过程中,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共同丰富的结果,它最先由中国人在唐朝时形成了文字,最后在欧洲人那里定了型。因此,“灰姑娘”的故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渗透的一个典型。
“灰姑娘”的故事从好的一面说,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通俗观念,并令人同情弱小者。但是,从不好的一面说,它也容易让人产生“天上掉馅饼”的幻想。因此,不管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还是在世界各地各种变形的“灰姑娘”故事中,这个故事的阅读对象都是成年人,唯独《格林童话》将其变成孩子的读物。孩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分辨这个故事的复杂内涵,的确是令人怀疑的。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