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信息现代化理论背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信息现代化;教学;感悟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
一、理论背景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活动中来。教师要熟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在深刻领会技术本质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开展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不断挖掘网络环境下资源和技术的优势与潜力,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为依托,开展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采用音乐、视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营造诗画合一 的氛围和意境,实现助学助教功能的课堂。
二、个人实践案例
如本人运用信息化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本单元共四首课外古诗词,包括2首诗歌和2首词。
1.在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方面:
(1)学习环境选择①多媒体教室②因特网(学乐云)
(2)学习资源类型①课件 ②多媒体资源库
2.课前准备
先将《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相关资源发布到学乐云资源库(网址:http//xueleyun.com)。资源库中有“课文解读与作者介绍”、“诗歌常见意象”“鉴赏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既包括了课堂教学所用资源,也包括了供学生课后扩展性学习的资源。
3.实施方法
通过(1)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2)诵读法:示范、配乐诵读、自读。
(3)小组讨论法: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锻炼表达能力。
(4)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4.教学环节
在实施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我想听——我要读——我会品——我能写并以信息化贯穿整个教学。
首先,在导入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园音乐资源,实现助学助教功能。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则由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乐云等收集而来,再也不需要老师“操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我想听的环节中,教师在网上找了不同版本的朗诵让学生欣赏, 通过听读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在我要读的环节中,听读、自由读、赛读,使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初步感知诗歌的意象美、情感美、音乐美。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自选音乐配乐朗读,不同的音乐选择,代表了学生对阅读文本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我会品的环节中,在品情感,抓意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互相讨论,教师适度点拨及时调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领悟诗歌主旨。同学们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理解诗歌主旨,突出重点,理解诗人手法的运用,突破教学难点。
在我能写的环节中,通过仿写,延伸拓展,让学生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提高品味诗歌的能力,进而锻炼创作诗歌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幻灯片展示,既能增添信心也能从别人身上有所学习。
在完成整个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布置作业
(1)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进行网络共享。
(2)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阅览室、家里的互联网、学乐云等查阅资料,寻找作者不同时期的詩歌,进行研究欣赏,写出鉴赏评论。并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例析读。
借助了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如:钉群),教师在家中也可实时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整个诗歌学习过程将朗读和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采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剖析诗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设置具有灵活性,引领学生终身学习理念。
三、信息化教学实践后的感悟
本人从教15年,从小时候自己所学的传统教学,到刚入职时所用的多媒体教学,再到现在所推行网络教室,学生语文学习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虚拟”语文学习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不仅增加孩子语文学习的新鲜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借助资源制作学习网页、课件,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网络大环境下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信息化社会的适应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增值自我一起去感受信息现代化的魅力吧!
关键词:信息现代化;教学;感悟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
一、理论背景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活动中来。教师要熟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在深刻领会技术本质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开展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不断挖掘网络环境下资源和技术的优势与潜力,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为依托,开展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采用音乐、视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营造诗画合一 的氛围和意境,实现助学助教功能的课堂。
二、个人实践案例
如本人运用信息化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本单元共四首课外古诗词,包括2首诗歌和2首词。
1.在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方面:
(1)学习环境选择①多媒体教室②因特网(学乐云)
(2)学习资源类型①课件 ②多媒体资源库
2.课前准备
先将《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相关资源发布到学乐云资源库(网址:http//xueleyun.com)。资源库中有“课文解读与作者介绍”、“诗歌常见意象”“鉴赏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既包括了课堂教学所用资源,也包括了供学生课后扩展性学习的资源。
3.实施方法
通过(1)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2)诵读法:示范、配乐诵读、自读。
(3)小组讨论法: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锻炼表达能力。
(4)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4.教学环节
在实施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我想听——我要读——我会品——我能写并以信息化贯穿整个教学。
首先,在导入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园音乐资源,实现助学助教功能。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则由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乐云等收集而来,再也不需要老师“操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我想听的环节中,教师在网上找了不同版本的朗诵让学生欣赏, 通过听读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在我要读的环节中,听读、自由读、赛读,使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初步感知诗歌的意象美、情感美、音乐美。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自选音乐配乐朗读,不同的音乐选择,代表了学生对阅读文本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我会品的环节中,在品情感,抓意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互相讨论,教师适度点拨及时调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领悟诗歌主旨。同学们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理解诗歌主旨,突出重点,理解诗人手法的运用,突破教学难点。
在我能写的环节中,通过仿写,延伸拓展,让学生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提高品味诗歌的能力,进而锻炼创作诗歌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幻灯片展示,既能增添信心也能从别人身上有所学习。
在完成整个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布置作业
(1)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进行网络共享。
(2)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阅览室、家里的互联网、学乐云等查阅资料,寻找作者不同时期的詩歌,进行研究欣赏,写出鉴赏评论。并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例析读。
借助了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如:钉群),教师在家中也可实时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整个诗歌学习过程将朗读和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采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剖析诗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设置具有灵活性,引领学生终身学习理念。
三、信息化教学实践后的感悟
本人从教15年,从小时候自己所学的传统教学,到刚入职时所用的多媒体教学,再到现在所推行网络教室,学生语文学习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虚拟”语文学习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不仅增加孩子语文学习的新鲜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借助资源制作学习网页、课件,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网络大环境下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信息化社会的适应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增值自我一起去感受信息现代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