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主题
《搭石》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据对3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的喜欢率是77.9%,居本册第五位。师生们反映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强,能体现双基,实用性较强。这样一篇课文,处在主题为“人间真情”的第六组中,教师备课时首先跳出的总是一个“美”字,而且根据文本的结构,将美具体分解为“风景美”“节奏美”“心灵美”三个方面,这是非常自然的。但在教学中真的想强化“美”,似乎又觉得这样的美缺乏震撼力。美在哪里呢?
美在不起眼。
课后题里说,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美”是作者着意表现的,读者容易发现;其实,“不起眼”也是作者着意表现的,但却往往被读者忽视。“不起眼”在文中是怎么表述的呢?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表述。
一是从微小的角度。开头:“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结尾:“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接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小溪”“小村庄”“小路”,因其“小”,当然不起眼。
二是从普通平凡的角度。小溪是“无名”的——“一条无名小溪”;石头是可以找来“一些”的——“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俗语”是通俗平常的——“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是“天然”的——“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搭石是沉默无言的——“任人走,任人踏”。因其普通平凡,当然不起眼。
三是从经常一贯的角度。“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唯独……”“无论……一定……”“总会”“总要”“理所当然”“大概都”,从如此的强调可以看出这些情境是经常见到的,当然也不起眼,是不会令人惊讶的。
细小的地方生长美,普通的事物蕴含美,经常的情境显现美,这才是真实、自然、朴素的美,这才是浸透了乡土、乡风、乡情的美。
我们需要伟大的美,但如果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美,大美还会空洞吗?我们需要长久的美,但如果任何时候都绽放着美,永恒的美还会缺失吗?
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搭石之美,就美在微小普通,就美在经常一贯,而这也是最难最难的呵!
二、关于语言
这篇课文的语言也如同搭石,主要是朴实无华之美。通篇没有生动形象的词语,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曲折,但是却颇有“读味”,到底美在哪儿呢?
一是长短相谐之美: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
长句中包着四字、二字短句,读起来感到顺畅,也富有节奏。
二是文白相错之美: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唯独”“谴责”“相背而行”这些书面用语穿插其中,“谴责”大词小用,给人交错有致的感觉。
三是韵律节奏之美: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个句子集对偶、比喻、叠音、音律等手段,读起来富有诗韵,但用词还是比较通俗,句意也是比较显豁的。
三、关于练笔
教材安排了小练笔,强调了本次练笔的特性——不起眼的事物、平凡的事物:“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但是,如此安排,总感觉有些游离课文。如何在紧扣课文、就地取材上作一引导,提高教学效率呢?
课文是一篇散文,是想表现美在“处处”“时时”“事事”中,本身并没有具体写一件事,因此可以从“处处”“时时”“事事”中选一个点来练笔,体现“美在不起眼”这一主题。
1.插图配得很好,记叙文的几个要素都表现出来了:时间、环境(晨雾迷蒙,枫叶如丹,秋凉似水,溪流淙淙)、人物(主角配角的神态,动作)、事件(摆放搭石)齐备。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写一篇富有情节的记叙文。
2.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是一般性的叙述,可以把这一镜头写具体、写细致。
3.同样,课文第四自然段有溪边“让走”、说家常话、背老人过河三个镜头,选一两个具体写,这样的练笔也是有意义的。
以下是第三个练笔的“下水文”。
深秋时节,村口小溪边。
松根伯背着把锄头,锄头柄上吊着个塑料袋。袋里是萝卜种子。小溪那边有他的田地,季节到了,该种萝卜了。松根伯抬起头,溪对岸急匆匆过来一个人。
“老庙,这样早干吗呀?”松根伯问。
“哦,是松根哪?闺女说她家里老母猪生了,让我帮她照看几天。你也早啊,到田里忙?”老庙也打起了招呼,“松根,你先过来吧!”小溪没有桥,只用一排搭石摆放在溪水里,让人们踏着过去。
“不不不,你忙,你先过。”松根伯推让着。
“别别别,你事多,还是你先过。”老庙摆摆手说。
“你先过!”“你先过!”两人都在推让。
“哎哎,你们在客气什么哪!”这时,溪边不知什么时候又来了几位乡亲。
“哟,老王头,要不你先过去?”老庙让开身子,对身后的一位瘦高个说。
“别让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再让,就阻碍交通了。”老王头笑着说。
“松根,你最先到,还是你先过。不要再让了。”老庙向松根伯招招手。
“好好好,恭敬不如从命。我走。”松根伯踏着搭石,走过了小溪。
“老庙,老王头,酸冬菜,你们都早哇!”松根伯与乡亲们一一打招呼。
一片点头招呼声,似乎把溪水也搅动了,哗啦哗啦地奔跑着向前。
(浙江省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400)
《搭石》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据对3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的喜欢率是77.9%,居本册第五位。师生们反映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强,能体现双基,实用性较强。这样一篇课文,处在主题为“人间真情”的第六组中,教师备课时首先跳出的总是一个“美”字,而且根据文本的结构,将美具体分解为“风景美”“节奏美”“心灵美”三个方面,这是非常自然的。但在教学中真的想强化“美”,似乎又觉得这样的美缺乏震撼力。美在哪里呢?
美在不起眼。
课后题里说,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美”是作者着意表现的,读者容易发现;其实,“不起眼”也是作者着意表现的,但却往往被读者忽视。“不起眼”在文中是怎么表述的呢?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表述。
一是从微小的角度。开头:“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结尾:“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接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小溪”“小村庄”“小路”,因其“小”,当然不起眼。
二是从普通平凡的角度。小溪是“无名”的——“一条无名小溪”;石头是可以找来“一些”的——“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俗语”是通俗平常的——“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是“天然”的——“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搭石是沉默无言的——“任人走,任人踏”。因其普通平凡,当然不起眼。
三是从经常一贯的角度。“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唯独……”“无论……一定……”“总会”“总要”“理所当然”“大概都”,从如此的强调可以看出这些情境是经常见到的,当然也不起眼,是不会令人惊讶的。
细小的地方生长美,普通的事物蕴含美,经常的情境显现美,这才是真实、自然、朴素的美,这才是浸透了乡土、乡风、乡情的美。
我们需要伟大的美,但如果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美,大美还会空洞吗?我们需要长久的美,但如果任何时候都绽放着美,永恒的美还会缺失吗?
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搭石之美,就美在微小普通,就美在经常一贯,而这也是最难最难的呵!
二、关于语言
这篇课文的语言也如同搭石,主要是朴实无华之美。通篇没有生动形象的词语,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曲折,但是却颇有“读味”,到底美在哪儿呢?
一是长短相谐之美: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
长句中包着四字、二字短句,读起来感到顺畅,也富有节奏。
二是文白相错之美: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唯独”“谴责”“相背而行”这些书面用语穿插其中,“谴责”大词小用,给人交错有致的感觉。
三是韵律节奏之美: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个句子集对偶、比喻、叠音、音律等手段,读起来富有诗韵,但用词还是比较通俗,句意也是比较显豁的。
三、关于练笔
教材安排了小练笔,强调了本次练笔的特性——不起眼的事物、平凡的事物:“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但是,如此安排,总感觉有些游离课文。如何在紧扣课文、就地取材上作一引导,提高教学效率呢?
课文是一篇散文,是想表现美在“处处”“时时”“事事”中,本身并没有具体写一件事,因此可以从“处处”“时时”“事事”中选一个点来练笔,体现“美在不起眼”这一主题。
1.插图配得很好,记叙文的几个要素都表现出来了:时间、环境(晨雾迷蒙,枫叶如丹,秋凉似水,溪流淙淙)、人物(主角配角的神态,动作)、事件(摆放搭石)齐备。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写一篇富有情节的记叙文。
2.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是一般性的叙述,可以把这一镜头写具体、写细致。
3.同样,课文第四自然段有溪边“让走”、说家常话、背老人过河三个镜头,选一两个具体写,这样的练笔也是有意义的。
以下是第三个练笔的“下水文”。
深秋时节,村口小溪边。
松根伯背着把锄头,锄头柄上吊着个塑料袋。袋里是萝卜种子。小溪那边有他的田地,季节到了,该种萝卜了。松根伯抬起头,溪对岸急匆匆过来一个人。
“老庙,这样早干吗呀?”松根伯问。
“哦,是松根哪?闺女说她家里老母猪生了,让我帮她照看几天。你也早啊,到田里忙?”老庙也打起了招呼,“松根,你先过来吧!”小溪没有桥,只用一排搭石摆放在溪水里,让人们踏着过去。
“不不不,你忙,你先过。”松根伯推让着。
“别别别,你事多,还是你先过。”老庙摆摆手说。
“你先过!”“你先过!”两人都在推让。
“哎哎,你们在客气什么哪!”这时,溪边不知什么时候又来了几位乡亲。
“哟,老王头,要不你先过去?”老庙让开身子,对身后的一位瘦高个说。
“别让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再让,就阻碍交通了。”老王头笑着说。
“松根,你最先到,还是你先过。不要再让了。”老庙向松根伯招招手。
“好好好,恭敬不如从命。我走。”松根伯踏着搭石,走过了小溪。
“老庙,老王头,酸冬菜,你们都早哇!”松根伯与乡亲们一一打招呼。
一片点头招呼声,似乎把溪水也搅动了,哗啦哗啦地奔跑着向前。
(浙江省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