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立足长远发展,培养核心素养是必然趋势,有助于个体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实现实现个人价值必备品格。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从知识、品德、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结合有关地理课堂教学的文献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结合热点时事,进行生活化导入
人们的现实生活是时代最真实的反映,由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便可以观察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高中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对当代高科技产品、互联网等的了解往往比较深入,但是在意识层面大部分仍停留在享受便利的阶段,未能深入科技发展的背后思考问题,缺乏思想深度与科技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热点时事来开展教学,营造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由生活中的某一点逐步思考整体社会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相关知识时,笔者搜集了具有代性的交通建设热点事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论,从而总结出重点内容。如今已经是高铁时代,关于高铁学生并不陌生,通过讨论高铁出现前后的交通变化,得出高铁改变了传统运输方式的结构的结论,并通过交流乘坐高铁的感受,总结出高铁的特点。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交通运输对生活的重要影响,而后在结合教学内容学习五大交通运输昂视及其特点。此外,笔者还结合所在城市搜集了对比鲜明的交通环境变化图,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的认识。通过生活化导入,班级的学习氛围被迅速调动起来,学生整体学习状态较好,能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发表看法并从广义的角度谈论交通布局相关内容。由此可见,时事热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学习地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
二、结合现实环境,开展生活化教学
基于现实生活环境进行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常常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依据,所采取的典型事例也以教材提供内容为主。这在一定程度生影响了信息的实效性。现实生活素材是教材编写的来源,结合现实环境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化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信服度,促使科学观的形成。例如在学习《气候类型》时,教材为使学生掌握世界气候类型,通过不同城市的气温降水图进行详细分析。但是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其对自身生活城市的气候感知最深,因此,笔者从学生生活的城市作为切入点,搜集了当地近二十年的气温降水数据对比图,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总结气候特征。此外,笔者还搜集了典型城市的视频记录资料作为辅助教学资料,加深学生对各个城市的认知。作为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立体化,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体验。生活化教学强调的是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运用地理實现知识实现更好的生活。其次,结合实际生活环境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乡土的认知,利于培养乡土情怀,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情感教育价值。
三、注重生活实践,布置生活化作业
实践是检验知识学习效果有效途径也是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理的实践性越来越受重视。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社会调查、生活化习题等开展实践教学,为避免活动实施困难教师也会参与其中,通过服务与引导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并且确保学生的安全,帮助个体由课堂学习者顺利转换为地理探究者,增加了学科的趣味性与神秘性,加强个体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的危害相关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居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情况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从而实现对本节知识的拓展学习。在小组调查中,学生需要做好调查规划,人员分工并撰写调查报告,充分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增强了人地观念,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教学形式,并且通过教学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需求,广大地理教师应在生活化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与思考,不断完善相关教学策略与理论基础,为日后地理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小菊,廖春贵,胡宝清.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4):13-15.
[2] 张连彬.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9):7-10.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结合有关地理课堂教学的文献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结合热点时事,进行生活化导入
人们的现实生活是时代最真实的反映,由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便可以观察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高中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对当代高科技产品、互联网等的了解往往比较深入,但是在意识层面大部分仍停留在享受便利的阶段,未能深入科技发展的背后思考问题,缺乏思想深度与科技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热点时事来开展教学,营造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由生活中的某一点逐步思考整体社会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相关知识时,笔者搜集了具有代性的交通建设热点事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论,从而总结出重点内容。如今已经是高铁时代,关于高铁学生并不陌生,通过讨论高铁出现前后的交通变化,得出高铁改变了传统运输方式的结构的结论,并通过交流乘坐高铁的感受,总结出高铁的特点。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交通运输对生活的重要影响,而后在结合教学内容学习五大交通运输昂视及其特点。此外,笔者还结合所在城市搜集了对比鲜明的交通环境变化图,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的认识。通过生活化导入,班级的学习氛围被迅速调动起来,学生整体学习状态较好,能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发表看法并从广义的角度谈论交通布局相关内容。由此可见,时事热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学习地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
二、结合现实环境,开展生活化教学
基于现实生活环境进行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常常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依据,所采取的典型事例也以教材提供内容为主。这在一定程度生影响了信息的实效性。现实生活素材是教材编写的来源,结合现实环境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化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信服度,促使科学观的形成。例如在学习《气候类型》时,教材为使学生掌握世界气候类型,通过不同城市的气温降水图进行详细分析。但是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其对自身生活城市的气候感知最深,因此,笔者从学生生活的城市作为切入点,搜集了当地近二十年的气温降水数据对比图,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总结气候特征。此外,笔者还搜集了典型城市的视频记录资料作为辅助教学资料,加深学生对各个城市的认知。作为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立体化,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体验。生活化教学强调的是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运用地理實现知识实现更好的生活。其次,结合实际生活环境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乡土的认知,利于培养乡土情怀,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情感教育价值。
三、注重生活实践,布置生活化作业
实践是检验知识学习效果有效途径也是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理的实践性越来越受重视。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社会调查、生活化习题等开展实践教学,为避免活动实施困难教师也会参与其中,通过服务与引导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并且确保学生的安全,帮助个体由课堂学习者顺利转换为地理探究者,增加了学科的趣味性与神秘性,加强个体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的危害相关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居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情况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从而实现对本节知识的拓展学习。在小组调查中,学生需要做好调查规划,人员分工并撰写调查报告,充分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增强了人地观念,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教学形式,并且通过教学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需求,广大地理教师应在生活化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与思考,不断完善相关教学策略与理论基础,为日后地理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小菊,廖春贵,胡宝清.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4):13-15.
[2] 张连彬.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