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郑朝凤,女(1983.6-),广西兴业县北市镇人;2006年1月毕业于玉林市师范学院(专科);小教一级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县级讲课比赛一等奖。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我们应该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有效的学习模式,加上积极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我们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特别是对于注意力及认知能力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充满吸引力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我们要用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地关爱学生,蹲下来“看”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同时教师应该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创设良好氛围,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敢创新,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 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学生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别人,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就好像一块没有生命力的木头,踢一踢就动一动。这种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习新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开展一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有意义的活动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克服困难解决困惑到完成一件作品、一份调查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性、坚韧性、合作性,逐步建立起学生的创新人格。例如,在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春天在哪里》,我们就可以带领小学生到大自然里开展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春天,感受春天。这样,教师发挥了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用所学科学知识去进一步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其主体能力、创造能力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4 从教师来说,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强化敬业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艺术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不愿或者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素质,很难在学生的身上培养出来。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改的实施状况,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和自身素质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教师,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断的实践和学习的热情。用爱心、真心、耐心,真正地走进学生心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孩子、朋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换,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老师,也才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自己。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才能激发他们渴望上进的斗志,才能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收获希望,也才能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09-04-12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我们应该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有效的学习模式,加上积极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我们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特别是对于注意力及认知能力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充满吸引力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我们要用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地关爱学生,蹲下来“看”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同时教师应该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创设良好氛围,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敢创新,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 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学生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别人,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就好像一块没有生命力的木头,踢一踢就动一动。这种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习新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开展一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有意义的活动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克服困难解决困惑到完成一件作品、一份调查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性、坚韧性、合作性,逐步建立起学生的创新人格。例如,在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春天在哪里》,我们就可以带领小学生到大自然里开展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春天,感受春天。这样,教师发挥了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用所学科学知识去进一步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其主体能力、创造能力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4 从教师来说,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强化敬业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艺术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不愿或者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素质,很难在学生的身上培养出来。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改的实施状况,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和自身素质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教师,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断的实践和学习的热情。用爱心、真心、耐心,真正地走进学生心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孩子、朋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换,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老师,也才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自己。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才能激发他们渴望上进的斗志,才能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收获希望,也才能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0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