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反常处见精神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诗歌,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解读方法。诵读涵泳、知人论世、赏析意象、对比印证等,是我们常用的也实为有效的方法。苏轼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这样的诗歌创作理论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解读诗歌的有效通道,那就是“于反常处见精神”。
  很多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采用“反常合道”的表现手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合常理的事情,或人物不同于常人的行为、情感,却恰恰合乎了某种道理或人物的某种性格。而咀嚼这些反常的地方,诗意自然流淌出来。在苏轼《定风波》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引导学生从“反常合道”中品苏轼形象的尝试。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反复诵读诗歌之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一些反常的地方,对于这些反常的地方,你是如何理解的?”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了。
  有学生立刻发现,狂风呼啸,骤雨来临,面对这样的场景,“同行皆狼狈”,但是苏轼却说“莫听,谁怕”,还在风雨中慢慢地行走,高声地吟唱,一副置身事外、悠然自得的样子,相当反常。于是,笔者顺势追问:“那恰恰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个性呢?”学生自然悟出诗人在那风雨中我自岿然不动的倔强个性。风风雨雨奈我何?怎能心为形役?大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罢,我依然坚持我的步伐。这是苏轼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坚定。
  也有学生发现,明明刚才是“穿林打叶”的狂风大雨,而苏轼此时却又说是“烟雨”,前后矛盾,这又是诗中的一个反常。一切景语皆情语,他把狂风大雨看作蒙蒙烟雨,不正说明了他对苦难的蔑视吗?“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明明没有雨具,“一蓑烟雨任平生”,哪来的蓑衣?当学生关注到这个反常处时,笔者补充说明诗人们常用“一蓑烟雨”来称渔父的典故,张志和《渔歌子》里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与“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任凭茫茫烟雨,我自垂钓于江湖之滨。这时,学生自然明白,“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并非是写实,而是苏轼想象出来的超然物外的理想之境。
  其实,这首诗歌的每一句都有反常之处,很快学生关注到“夕阳”这个意象。“夕阳”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在诸多诗人的眼中,夕阳代表的是一种悲愁,一种人生的迟暮、落寞。然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中的 “相迎”一词,却让夕阳给人一种暖意,一种历经苦难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为何在苏轼眼里,夕阳能给予他温暖和希望呢?境由心生,阳光总在风雨后,苦难过后总会有新的希望。只有真正内心旷达之人,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明明刚才有风雨,现在是雨过天晴,可诗人却说没有风雨也没有晴,这又是一种反常。这时,笔者让学生关注句中的“风雨”一词,它是否有别的深意呢?这里的风雨,已经不是实实在在的风雨了,而应该指作者面对风雨、晴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他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风风雨雨也好,晴空万里也罢,我自吟啸徐行。苏轼被贬黄州后,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这里有一种道家的齐物思想,亦或是佛家的四大皆空思想,但可贵的是,苏轼依然坚持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人生的贫和富、贵和贱、荣和辱、祸和福,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都不能左右我,我依然坚持我自己的人生。正如庄子《秋水》中的“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细细品味这些反常之处,学生慢慢就读出了一位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役的苏轼形象。圣严法师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学生在佩服苏轼的同时,自会产生一种疑问,面对苦难,苏轼为何就能做到这样境随心转呢?这也是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反常之处。这时,笔者又引入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让学生在对比中去丰满苏轼的形象。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所作。学生很快能抓住诗歌中的“孤鸿”“恨”“寂寞”等信息,这些真实再现了他被贬时幽愤寂苦的心情。黄州,他是带着绝望而去的,途经太湖和长江,他曾几次想要跳水自尽,但都未成。黄州荒凉萧条,他无亲无故,对一个文化人来说,没有比精神上的孤独无依更痛苦。“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他怎能不冷?乌台诗案中,检举揭发他的,都是一些身边的文化人,甚至是自己曾经的朋友;“莫听,谁怕”,这是对苦难的不屈,然而,这也隐约让我们感觉到他曾经怕过。怎能不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他曾经万念俱灰,给弟弟写下绝命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从来就能做到境随心转吗?不是,他也曾因为被贬黄州而孤独、苦闷、幽恨,他也曾经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影响自己的心,用圣严法师的话来说,他也曾心随境转,也曾是一个凡人。
  那为何最终苏轼能走出困境、突破自我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个“归”字道出了真谛。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探究这个“归”字的内涵。归,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归隐吗?“归”字在苏轼的词中曾经出现过100多次,但是他这一生从未归隐。可见,归,并不是远离尘世官场,更不是逃避。归,是历经大风大浪之后,看淡功名利禄,不为外物牵绊,淡泊超脱的人生态度。归,是回的意思。回哪里?回家。家在何处?这个家更多应该是指人的一种心灵的归宿,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是回归心的宁静、淡然。
  也正是因为苏轼做到了“归去”,他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笑对苦难的一生。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1094年,又因讥刺先朝的罪名贬居惠州;1097年,又贬谪至儋州;徽宗继位,才遇赦北还,病逝于常州。让人悲叹的一生。然而,苏轼却吟出了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他把九死一生的贬谪经历看成人生最为奇绝的漫游,甚至是平生的功业。何等的洒脱!很多学生读到这些诗句笑了,又是一个反常啊!其实这微笑的背后,分明是一种苦涩。“竹杖芒鞋轻胜马”,在这“轻”的背后,我们似乎体会到了一种沉重、厚实。正如米兰·昆德拉说:“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
  狄德罗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通过引导学生品味《定风波》中的反常之处,学生不仅认识到了一位旷达乐观、宠辱不惊的苏轼形象,更是走进了苏轼的灵魂,看到了一位真实、丰满、立体的苏轼形象。■
其他文献
衢州多山,故每周六都会与三五好友相携登山揽胜观景,理想是能追衢州无尽景。当然,山因地势不同,意境迥异,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又因很多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产生良多感悟。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非常喜欢唐朝张旭的这首《山行留客》: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有人恐被
期刊
“1+6”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1份“导学案”,“6”指的是6个教学环节(自主预习,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当堂检测,总结反馈)。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中,“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
期刊
编者按  作为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百年名校——浙江省湖州中学,在当前深化新课改中沿承学校千年文脉,挖掘学校丰厚的校本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有扎根于学校的历史与特点的学校文化课程群,立足于师生的专长和优势的服务学习课程群,成长于课程的传承与创新的科技创新课程群。本期“专题”,我们刊发一组文章介绍相关情况,以飨读者。  吴维平,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湖州中学校长,湖州市“千名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多数情况下是有声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人们也逐渐理解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低,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口头表达时手脚发抖,声音变调,语无伦次;语言准确性偏低,时态及句法错误多;词汇贫乏,语言流利程度不够;听力理解能
期刊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开放性问题因为其条件、结论或解决策略的不确定性,可以给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性问题的应用虽然为我们改进数学
期刊
编 者 按  本刊2012年第3期和第8期曾对长兴县实验中学“全程助学法”的价值取向、实施策略、探索之路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时至今日,该校的“全程助学法”在实践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为研究更成体系,改革更加深入。有鉴于此,本期我们再以专题的形式刊发一组文章,以展现“全程助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程助学”是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历程而提炼的课堂教学方式,“全程”
期刊
春晖中学发端于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先生创办的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先生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早期春晖确立了“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育方针;聘请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匡互生、刘质平、刘薰宇、叶天底、张孟闻、范寿康等在此执教,积极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学校由此赢得了“北南
期刊
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我校是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特色选修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关于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我校开发了素描、速写和色彩等美术类专业课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校的艺术特色。遵循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兼顾学生兴趣特长的原则,利用学校有独立的艺术教学楼、专门的画室、设备较好的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的有利条件,笔者开发了“欧洲文化游”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一、课程内容的开
期刊
县域大型教研活动的组织因为牵涉面广、相关学校和教师差异大,容易出现“扁平化”的低效状态。如何使区域大型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契合更深入、动员更有力,是提高县域大型教研评比活动效率的关键。我们从2009年开始探索县域大型“高三试卷讲评课评比和研究”活动,找准了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不断改进策略和程序,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试以试卷讲评课评比为例,谈谈县域大型教研活动的策划和改进。  一、问题聚集:试卷讲评
期刊
在当前的教学中,“导学案”颇为盛行。可从编制和使用上看,“导学案”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由教师“操控”,学生在课堂上并未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其次,“导学案”研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这种预设往往使课堂模式化,使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生成。再次,出于“学生考试成绩”的考虑,“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了“练习卷”,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  基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