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我校是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特色选修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关于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我校开发了素描、速写和色彩等美术类专业课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校的艺术特色。遵循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兼顾学生兴趣特长的原则,利用学校有独立的艺术教学楼、专门的画室、设备较好的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的有利条件,笔者开发了“欧洲文化游”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一、课程内容的开发
  “欧洲文化游”课程内容着眼于“文化”,涉及美术、文学、历史、哲学和地理等诸多方面,既有万花筒般的绚丽多彩,又有望远镜般的细致,一共18课时,具体如下:
  第一课:从维纳斯说起——简介西方美术史
  第二课:法国巴黎印象
  第三课:法国卢浮宫名作欣赏
  第四课: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第五课:与莫奈一起品画
  第六课:观看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法国西蒙·波伏娃传记电影)
  第七课:德国法兰克福和慕尼黑印象
  第八课:观看电影《罗丹的情人》
  第九课:荷兰阿姆斯特丹印象
  第十课:观看电影《文森特·梵高》
  第十一课:介绍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
  第十二课:介绍荷兰画家鲁本斯的作品
  第十三课:世界上最“色”的城市——丹麦的哥本哈根
  第十四课:罗马印象
  第十五课:西班牙建筑师高迪
  第十六课:西班牙毕加索博物馆游览
  第十七课:西班牙画家达利作品欣赏
  第十八课:写一篇有关你所喜爱的人物或者地方的艺术评论
  在这18课时的内容中,第一课是总领性的。因为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而文化的内涵太广,就我们美术课程来说,总是很自然地会从美术史着手。笔者首先从一个点(即维纳斯)说起,使学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即自然主义—古典主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人文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这样一个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分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采用播放DVD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历史名城的人文景观、异域风情等,把他们从枯燥的题海、压抑的考试中拽出来,为他们打开一扇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第二个专题,向学生介绍西方美术史上最耀眼的几位明星画家,如伦勃朗、达利和梵高等,挑选一些他们的经典之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欣赏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夜巡》:“全画的色调是典型的伦勃朗风格,在黯淡的背景中,因光的照射而呈现出生命的色彩。画面中的人物都如真人般大小,虽人物众多但主次分明,除了两个队长和一个小女孩之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暗色调的中后景中,并有一种向中心汇聚的动感……”第三个专题,采用播放电影的形式来向学生介绍几位画家、哲学家或作家的生平轶事或者代表作品。有些教师觉得在美术课上放电影有忽悠学生的嫌疑,殊不知在美术课上放电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实,电影是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摄影之后的第九类艺术,也可以说电影包含了前面的八类艺术。如根据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改编的电影,对圣母院这座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欣赏——它被称为“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它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宗教主义和美学观念紧密结合是风格成熟的基督教堂共有的特征。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可与巴黎圣母院相互辉映。雨果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为世人塑造了格雷佛广场上美丽、热情又心地善良纯洁的吉普赛女郎爱丝梅拉达,外貌丑陋但心灵纯洁敢同邪恶斗争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看似道貌岸然、博学而又卑鄙无耻的副红衣主教克洛德。雨果通过这些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中世纪黑暗的教会,男主人公卡西莫多最后怀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心情,敲响了法国封建势力的丧钟。
  二、课程实施案例:《从维纳斯说起》的教学
  (一)自然主义——《维林多夫的裸女》
  教师首先呈现《维林多夫的裸女》图片(如图1),让学生描述“看到了什么”以及“是否觉得美”。然后讲解:“最早的维纳斯——维林多夫的裸女,它很小,脸部和四肢都极简化、淡化,而与生殖相关的部位却被极度夸大、强化了。她其实代表了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生存需要和生殖需要。”
  (二)古典主义——《米洛的维纳斯》
  教师首先呈现《米洛的维纳斯》图片(如图2),让学生描述“看到了怎样的维纳斯”。
  然后向学生介绍主要的几个古希腊神祗,讲解“金苹果”的故事(在美的角逐中,维纳斯挫败了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天后赫拉,赢得了金苹果)。
  接着介绍希腊人的“裸体风格的形成”:“希腊人的体育竞赛本来并不是裸体的,只是到了公元前720年的第15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上,一位名叫奥耳士波斯的运动员在激烈的运动中,腰下吊着的那块遮羞布意外脱落,他当时无暇顾及,继续奔跑,结果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在场的观众都被他那发达的肌肉、灵活的关节、矫健的姿态在激烈的运动中所呈现的美惊呆了。从此,奥运会开启了裸体竞技的风尚,也为当时的艺术家研究人体、表现人体提供了条件。”
  最后,介绍米洛的维纳斯之美:“她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她的长裙欲褪未褪,只裸露出上半身,更在于她的面部表情实际上是没有表情,而没有表情又恰恰正好是她的表情。这种既没有丝毫的欢乐也没有丝毫的悲哀,仿佛像清泉一般纯净、像寒星一般冷漠、像梦幻一般飘忽的表情,颇有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乐无乐’的意味,这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语),也正是希腊古典艺术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三)纵欲主义——《诱拐欧罗巴》
  教师呈现《诱拐欧罗巴》图片(如图3),并结合当时背景讲解其中的故事:“希腊化时期的人性泛滥决开了‘神明’的大堤。罗马帝国时代的人欲横流更是使‘静穆’的天平彻底倾倒,失去了神明的女性美,从此不再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式的独立自主的存在,而成了悦人媚人娱人的工具,成了满足男性官能享受的器物,女神沉沦了。”
  (四)禁欲主义——《巴黎圣母院》
  教师结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相关章节的内容讲述:“在中世纪,教会把古代流传下来的女巫巫术行为泛化、妖化、恐怖化。女神被迫害成所谓的‘女巫’‘女妖’。”
  (五)人文主义——《维纳斯的诞生》
  教师呈现《维纳斯的诞生》图片(如图4),先让学生描述“这是怎样的维纳斯”。然后进行讲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在复兴希腊艺术的姿态美、肉体美的同时,也汲取了宗教艺术的营养,即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精神面貌的刻画与揭示,古典主义的优美静穆,中世纪基督教主义的深刻内省,就这样交织在人文主义这个初生的婴儿身上,从而使得整个画面在洋溢着女性美的温柔和青春气息的同时,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感伤情调,弥漫着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氛围,历史的真实正是这样。就在《维纳斯的诞生》之后的9年,一场扑灭新文化的‘澄清风俗’运动,便随着极端敌视异教文化的僧侣萨伏那罗拉掌握了政权,而在佛罗伦萨发生了。”
  (六)写实主义——《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
  教师呈现《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图片(如图5、图6),让学生欣赏并“比较哪幅画更美”。明显是《裸体的玛哈》。当时的西班牙以天主教势力猖獗、宗教裁判所严厉而著称于世,不但裸体画绝对禁止,就是无袖上衣也会被拒之于教堂大门之外,戈雅是敢于以自己的作品向宗教裁判所抗争的最突出的一位画家。唯其如此,他才被誉为“近代现实主义艺术的伟大奠基人之一”。美术史家认为:“近代欧洲的绘画史从戈雅开始的。”
  (七)现代主义——《带抽屉的维纳斯》
  教师结合历史背景介绍《带抽屉的维纳斯》(如图7):“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世界的新发现、哲学世界的新观念和现实世界的新经验,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风景。《带抽屉的维纳斯》沿袭了艺术家达利的魔幻主义风格,借用了具有古典主义的女性美。它以带有‘黄金分割’典范形象的断臂维纳斯作为原型,并在其身体上荒诞地开了9个匪夷所思的抽屉,分别位于额头、下巴、前胸、双乳、腹部、左脚关节、左脚小腿与底部裙摆处,表现了‘爱的虚幻和美的怪诞’,象征着西方心灵在恶梦惊醒后的自戕与自赎,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断臂女神维纳斯的重读、无限的联想及剧烈的心理震荡。”■
其他文献
正如时代的需求并反过来推动时代的发展一样,学生的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要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做到呢?我校从2010年起,逐渐开展了“小班化教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大胆尝试从解放课桌做起,从而进一步释放课堂生命力,推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释放课堂生
期刊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小班化课堂上,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大大增加,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张扬。而课堂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了其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激发了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它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尤其是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当前课堂评价的误区  (一
期刊
听课笔记是教学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记录课堂教学状况的主要工具,听课笔记内容是教学研讨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开展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因此,听课笔记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记录时能否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能否进一步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效。为了解浙江省广大中小教师使用的听课
期刊
衢州多山,故每周六都会与三五好友相携登山揽胜观景,理想是能追衢州无尽景。当然,山因地势不同,意境迥异,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又因很多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产生良多感悟。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非常喜欢唐朝张旭的这首《山行留客》: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有人恐被
期刊
“1+6”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1份“导学案”,“6”指的是6个教学环节(自主预习,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当堂检测,总结反馈)。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中,“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
期刊
编者按  作为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百年名校——浙江省湖州中学,在当前深化新课改中沿承学校千年文脉,挖掘学校丰厚的校本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有扎根于学校的历史与特点的学校文化课程群,立足于师生的专长和优势的服务学习课程群,成长于课程的传承与创新的科技创新课程群。本期“专题”,我们刊发一组文章介绍相关情况,以飨读者。  吴维平,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湖州中学校长,湖州市“千名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多数情况下是有声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人们也逐渐理解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低,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口头表达时手脚发抖,声音变调,语无伦次;语言准确性偏低,时态及句法错误多;词汇贫乏,语言流利程度不够;听力理解能
期刊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开放性问题因为其条件、结论或解决策略的不确定性,可以给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性问题的应用虽然为我们改进数学
期刊
编 者 按  本刊2012年第3期和第8期曾对长兴县实验中学“全程助学法”的价值取向、实施策略、探索之路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时至今日,该校的“全程助学法”在实践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为研究更成体系,改革更加深入。有鉴于此,本期我们再以专题的形式刊发一组文章,以展现“全程助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程助学”是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历程而提炼的课堂教学方式,“全程”
期刊
春晖中学发端于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先生创办的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先生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早期春晖确立了“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育方针;聘请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匡互生、刘质平、刘薰宇、叶天底、张孟闻、范寿康等在此执教,积极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学校由此赢得了“北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