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研·延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 者 按
  本刊2012年第3期和第8期曾对长兴县实验中学“全程助学法”的价值取向、实施策略、探索之路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时至今日,该校的“全程助学法”在实践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为研究更成体系,改革更加深入。有鉴于此,本期我们再以专题的形式刊发一组文章,以展现“全程助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程助学”是根据我校教学改革历程而提炼的课堂教学方式,“全程”指的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过程。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助学单”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核心,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全程助学”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平衡,关注过程,全面效益”,据此制订“预习助学—课堂助学—迁移助学”的教学流程。
  “助学单”以预习助读、课堂助学、资料助读、迁移助学四部分为具体路径,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合作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笔者以《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为例,具体诠释语文“全程助学”的三重境界——沿、研、延。
  一、沿——沿“单”而学,沿学而教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如何预习?预习是否会降低语文课的魅力?预习怎样达到高效?这些一直是语文界纠结的问题。我们所设计的预习助读,改变了常规预习的方式方法,将预习单独设立板块,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让学生沿着“预习助读”阅读、积累、思考、质疑,做思维热身,真正体现出了预习应有的实(落到实处)、活(方法多样)、轻(减轻负担)、高(提高效率)。
  【《列夫·托尔斯泰》预习助读】
  1.读课文,边读边批注,画出词语,画出一些你感觉有意思的句子,批注阅读过程中灵光一闪的联想、想象,写下初步感受。
  我的疑问: 。
  2.积累描写客人初次拜访托尔斯泰时的心情的词语: 。积累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词语: 。
  3.摘抄积累1~2句你认为有意思的比喻句:
  。
  “画出有意思的句子,批注灵光一闪的智慧,写下初步感受”,这是引导学生养成读书要有积累、欣赏的好习惯;“写下我的疑问”,引导学生把不理解之处写下来,便于教师了解学情,并基于学情以学定教、沿学而教。所以,“助学单”担当着促进学生逐渐将学习方法变成学习习惯的作用。
  “积累描写心情和外貌的两类词语”,一则引导学生亲密接触文章;二则这是课堂生成学习的前奏,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思维的渐进。
  “摘抄积累有意思的比喻句”,这既是本文语言独特性所决定的(文章用了大量精彩的比喻值得积累),又是理解茨威格笔下托翁的重要切入口。
  传统的预习往往是单纯的字词练习,抄一抄,写一写,缺乏自主性,无需阅读文本就可以完成。近来兴起的“导学案”的预习,也偏向于做练习,以课前操练为主,以熟悉知识为目的。这样做并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我们提倡在特定的环境中掌握词语的运用技能,既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运用词语句子,也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完成预习时提升思维。
  “预习助读”的实质不是提前做作业,而是突破学习难点的“思维的台阶”。其关键在于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预习,而非简单地以练习检验学生是否知会。它不只为“导入”服务,还为课堂学习作经验与思考的铺垫,是将学习点拆解成若干思考的台阶,是课堂上难以组织的学习活动的分散开展,以暴露和展现学生思考的过程。它的内在线索应与“课堂学习”相配合,为支持“课堂学习”作必要和可能的准备。顺手的“杖藜”,是一种真正的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预习设计,优化了学生的预习路径,许多问题被提出,教师的“教”将有的放矢,从而体现出“以学定教”“沿学而教”的教学平衡观。因此,“助学单”就如一条流动的思维河流,学生可以沿着这条河,忘路之远近,沿溯清流,渐入佳境。
  二、研——研磨文字,互助研讨
  钱梦龙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学习需要“慢助跑”,急不得。细细品味,慢慢揣摩,活动化体验,学习共同体互助研讨,这样学习就是生命参与的过程。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助学】
  用评点法阅读:
  1.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相如何?
  评点示例:“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从“皱似树皮”这个比喻,可见托尔斯泰脸上的皱纹既深又密且粗糙,而且偏瘦,“黝黑”写出了脸的肤色,这些一般用于劳动者身上,而托尔斯泰出身贵族,这和他的身份不相协调。
  我的评点: 。
  2.谈谈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从表现手法、比喻手法、内容、作者茨威格的角度等来谈)。
  这两个活动,是笔者预先设置在“助学单”上的,它指向本文的重、难点。如何开展课堂学习?如果就用回答问题的方式,那么必将失去课堂的原创性、生成性,也可能导致课堂的程式化而失去语文课应有的魅力。课堂进程往往是动态的,既然学生在“预习助读”中已经有初步感知,并在真实的阅读感受中提出了疑问,那么课堂就可以实现“以学定教”“沿学而教”以及“学为中心”的理念。
  在教学中,笔者整合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主要有以下三个:
  1.茨威格怎么把托尔斯泰这样的大名人写得这么丑陋?
  2.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写眼睛?如何理解“眼睛里有100只眼珠”这句话?
  3.为什么茨威格肯定托尔斯泰缺少幸福?
  为解决前两个疑问,笔者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
  “你去拜访世界文豪托尔斯泰,你看到的托翁怎样丑陋?听他交谈时,你被他的眼睛所震撼,又是眼睛里的什么震撼了你?”以小组合作形式研读、演读,品味描写外貌的比喻句,重点揣摩交流写眼睛的句子。   为解决第三个疑问,笔者结合文中“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这句话,把问题分解为三个部分:托尔斯泰找到幸福了吗?茨威格怎么看?你怎么看?
  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疑问变换为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探究,就是引导学生从文字出发品读研赏。在交流碰撞中,“资料助读”(链接了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相关资料)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为他们理解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幸福观”提供了依据。茨威格认为托尔斯泰缺少幸福,是和他本人的幸福观有关系的。茨威格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智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社会万象,都想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心怀天下,悲悯苍生,却没有知音,得不到世人理解,甚至连亲戚朋友也视他们为异类。所以,这样的人注定痛苦。
  没有参与就没有学习。“助学单”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介质,所支持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而不是操练。“助学单”在一定程度上将浅层参与的“听”变为深度参与的研读经历,将课堂生成的活动过程变为记录在案的成长见证,这是学生学习收获的体现。“助学单”更像一种促进生成的工具。教师设置了许多留待学生钻研后补充的空白,让学生在完成这些补白的过程中悄悄拾阶而上。
  助学的课堂就如一个石碾,课文犹如包藏精华的糙谷,个体和学习共同体一起精心碾磨。这不能急,太急非但不能去除粗糙外皮,且会连同米仁都变成残渣。“研”的本义是“细磨”,研磨语言,咀嚼文字,亲历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获得思维和语言的生长。
  三、延——延学课外,延展生活
  “全程助学”,还要助课后延伸学习。“助学单”中的“资料助读”“迁移助学”部分,关注的是课文学习之后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迁移、思维力的扩展和延伸。精选各种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所用,这是“助学单”的特色之一。学生的阅读积累丰厚了,阅读思维也就开阔了。此外,“迁移助学”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其意义还在于激发学生继续主动追寻语文学科魅力的欲望,在于学生精神生命自觉前行的境界。
  【《列夫·托尔斯泰》迁移助学】
  1.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推荐选读《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2.阅读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节选)。思考:“世间最美的坟墓”是怎样的坟墓?托尔斯泰墓没有墓碑,也没有墓志铭,那么我们就给他写一句墓志铭:“这里安睡着一个 。”
  通过“迁移助学”,如果能使学生真正阅读其中一部著作,则善莫大焉。“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则是巩固课堂所学,以加深学生对托尔斯泰精神品格的理解。“茨威格是托尔斯泰的精神继承者,他把向全世界介绍欧洲伟大的灵魂看作是他的使命。他在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时,专访俄罗斯,拜谒托尔斯泰墓,写下了《世间最美的坟墓》。”“世间最美的坟墓也是世间最朴素的墓”,“最朴素”和“最美丽”两个词的碰撞,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至于“给托尔斯泰写墓志铭”,必然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找依据,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和评价,这是对课堂学习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广度决定深度”,推开语文课堂这扇窗,去读相关的名作,这是多么欣慰的延伸助学。比如学了《香菱学诗》,捧起《红楼梦》;学了《咏雪》,枕边有了《世说新语》;学了《故乡》《社戏》《风筝》,书架上多了一本《鲁迅全集》……这将是精神生命的前行。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的不是有限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生的熏陶和影响;这样的课堂是教师痴心语文教育而渐臻的最高境界。
  “延”,《说文解字》释为“前行也”,《汉字发现》解释为“表示驻足后的继续行走”。一堂课40分钟,“全程助学”带来的是学生课后自觉的继续学习,是学的过程在延续,更是学的效益的全面化。
  语文学习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学”出来的。沿,强调的是学习状态、认知规律;教学与其说是慢慢沉淀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研磨的过程。研,强调的是学习的方法、掌握知识的渐进过程;学习与其说是有阶段的,不如说是永远前行的。延,强调的是持续效益、学生的自我建构。沿、研、延,既是学习的三阶段,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恰似教学的三重境界。■
其他文献
编 者 按  衢州新星初级中学是衢州市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是浙江省“小班化教学研究联盟”衢州地区唯一的联盟成员单位。自2010年以来,衢州新星初级中学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推行了符合小班化特色的教学常规管理举措,创新了多种课桌摆放的形式,构建了契合学校实际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多元的小班化课堂评价方式,等等。本期“前沿”,我们刊登的六篇文章,较为详细地反映了这些成果以及成果取得
期刊
“住校文化”是以教师(含管理团体)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积极健康的住校文化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从事住校生管理工作多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管理规律,积累管理经验,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住校文化”的构建之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住校文化”体系。  一、管理网络明晰,管理文化虚功实做  (一)管理网络化,岗位职责
期刊
正如时代的需求并反过来推动时代的发展一样,学生的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要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做到呢?我校从2010年起,逐渐开展了“小班化教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大胆尝试从解放课桌做起,从而进一步释放课堂生命力,推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释放课堂生
期刊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小班化课堂上,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大大增加,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张扬。而课堂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了其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激发了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它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尤其是锻炼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当前课堂评价的误区  (一
期刊
听课笔记是教学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记录课堂教学状况的主要工具,听课笔记内容是教学研讨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开展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因此,听课笔记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记录时能否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能否进一步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效。为了解浙江省广大中小教师使用的听课
期刊
衢州多山,故每周六都会与三五好友相携登山揽胜观景,理想是能追衢州无尽景。当然,山因地势不同,意境迥异,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又因很多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产生良多感悟。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非常喜欢唐朝张旭的这首《山行留客》: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有人恐被
期刊
“1+6”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1”指的是1份“导学案”,“6”指的是6个教学环节(自主预习,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级大展示,当堂检测,总结反馈)。这一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中,“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
期刊
编者按  作为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百年名校——浙江省湖州中学,在当前深化新课改中沿承学校千年文脉,挖掘学校丰厚的校本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文化”的课程体系。有扎根于学校的历史与特点的学校文化课程群,立足于师生的专长和优势的服务学习课程群,成长于课程的传承与创新的科技创新课程群。本期“专题”,我们刊发一组文章介绍相关情况,以飨读者。  吴维平,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湖州中学校长,湖州市“千名
期刊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多数情况下是有声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人们也逐渐理解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低,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口头表达时手脚发抖,声音变调,语无伦次;语言准确性偏低,时态及句法错误多;词汇贫乏,语言流利程度不够;听力理解能
期刊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开放性问题因为其条件、结论或解决策略的不确定性,可以给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性问题的应用虽然为我们改进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