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里的智慧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出身平凡却学识渊博,门生故吏遍天下;他颇具军事韬略,其才被世人称颂;他倡导洋务运动,成为近代中国主张改革的先驱;他严于律己,言传身教,获得上下一致的敬重爱戴,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他重视文化建设,整肃政风,使颓唐的晚清出现了极为难得的“同治中兴”;他熟知历史,参透官场之道,一直立于官场斗争的不败之地,被政界尊为“官场楷模”……
  他,就是曾国藩,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被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毛泽东对他大为佩服,曾在1917年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内容广泛,墨香情浓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约30年的翰苑和戎马生涯,收录的家书近1500封。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行文从容,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可以说,一部家书尽现其学识与修养,“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绝不为过。
  读着他一封封散发着墨香的家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贤孝儿孙、温恭兄弟和慈厚长者的形象。他对家人关怀备至,日常琐碎,事无巨细,细细询问,切切叮咛,谆谆善诱,字里行间透露着再平常不过的亲情。他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传授给晚辈,毫不吝惜地帮助他们。
  ◎强调立志,崇尚实干
  曾国藩始终强调立志,他曾写下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想要戒绝,但做起来不容易,一度痛苦不堪,他写信对弟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最后,他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将烟戒绝。
  他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弟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
  ◎治军爱民,唯才是用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他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他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
  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可以说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华蘅芳等重量级人物都在其左右,与之共事而相安。
  ◎劝诫家人,低调为官
  他常告诫家人要“常存敬畏之心”,不要恃才傲物,更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做官就胡作非为。他曾长时间患有癣疾,一旦此病稍好一些,他便认为是上天的照应,喜悦非常;某年他没有得到考差,六弟乡试未中,他不以为忧,反以为喜,觉得堂上大小平安便是最大的福分。
  他曾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切戒之。”这是教导子弟要力求勤俭持家,做人要不图安逸,更不可自骄。
  家书中还有很多经典名句,如“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满则招损,亢则有悔”,“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等,都是他用心良苦劝导家人的警句,道理透辟,深情殷切。
  虽时移世易,曾国藩这位“完人”的智慧依然为人所称道。其家书中的句句妙语,讲求精神境界与人生追求,可谓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其字里行间的殷切情怀,在这个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朋友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更是可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洪丽
其他文献
我静静地看着她。  她温润可人,她典雅沉静,她清丽高洁,她流光溢彩,她纯净澄澈……她简直就是风华绝代。  我说的是青花。  是的,青花。  青花。她的美是沉静内敛的美,是简洁、纯净的美。青花,她生辉的玉体,清光照人,总是美轮美奂,不可方物。她的美让谁看了都会有过眼欢喜之感。  轻轻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她在火中歌唱,脱尽肉体凡胎,羽化成仙。  是的,青花,她在火中涅槃,她浴火而生,焕然一新,脱胎换骨
期刊
8月26日,记者在第八届中国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现场上看到价值千万的《四库全书》影印本现身文博会,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前来一睹此书“芳容”。此次《四库全书》影印本是中国240多年来首次原大、原色、原样复制,手工宣纸制作,能保持一千年以上。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为《四库全书》的影印版本。经国家图书馆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社总署批准并立项,由中国出版社集团承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62
期刊
景德镇中国最专业的城市可以因为一项手工艺而活色生香一千年也许宋真宗决定将自己的年号赐予这座制瓷小镇的时候开始景德镇与陶瓷便签下了千年契约开始了千年恋爱  责任编辑/徐展
期刊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轰动全国的纪录片《故宫》,详细介绍了北京故宫的珍藏,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件瓷瓶,专家称其为“各色釉大瓶”,作为如今世界独一无二的瓷器精华,因而被称为“瓷母”。这个大瓷瓶高86.4厘米,整个器物从上到下运用了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冬青釉暗刻、祭红描金、开光描粉彩、仿宫釉、绿釉、珊瑚红釉、仿汝釉、紫金釉等15种釉彩、16道纹饰,颈部对称
期刊
诗海繁浩,有一种磅礴大气怀着英雄的气魄在青史中兀自浩荡,好比希腊史诗,中国是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史诗的,中国有的是风雅颂三百零五首。若定要抉择,几经取舍,我宁可负了浩荡,要那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  ◎印度:史诗的宏伟  印度史诗太笨重,范围全在印度,无人能通读,只能概括精华。印度史诗有两部:《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世界上对这两部史诗所知甚少。印度国内,据说老幼都知道,能读,能懂,好比中国
期刊
公元1004年,也许是宋真宗赵恒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久,大宋王朝便和辽国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一次战争。真宗不能算是一个极坏的君主,他在位的前期正是中国昌平富庶的时代,百业兴盛,文化繁荣。天下太平几乎是他一生的心愿。在这一年之前,真宗年号为咸平,这一年耻辱地结下“澶渊之盟”后,年号改为景德,从中依然还能读出这个心愿。是年,一座城市和真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凡中国有着古老历史的城市之得
期刊
前几日几位传统文化爱好者邀请我参与《心灵美学》课程的设计研讨,从心学应用角度提了点建议,以心学为架构基线设计这个课程,实现内心世界的淡定、强大、壮美。  如何把心学应用在心灵美学上呢?  那就是实践心学应用三步曲:发心—用心—磨心。起心动念有善恶,人的发心代表他的格局、目的和利益,利己还是利他,狭隘还是开阔,都可以从点滴事物的起端发心感知得到。发心是否正,是否向善利他,是否合理有度,是衡量发心的三
期刊
克拉克瓷是流行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种外销瓷品种,此类青花瓷器有其特有的开光构图形式,装饰风格特征明显,欧洲瓷学界将这类风格相近的青花瓷统称为“克拉克瓷”。这种瓷器在整个晚明外销瓷中占有特殊位置……  ◎晚明社会与景德镇及克拉克瓷的烧造  明代自中期以后,国力已由盛渐衰,崇祯六年底(1633),由贺双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61名农民军将领率军突破黄河天险,进入中原地区。崇祯八年(163
期刊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每天都有曾经被我们熟悉的东西在悄然消失当然每天也都有新的事物在不断生长古老与年轻消失与新生本就不可分割相互消长我们走进古瓷都记忆里最有温度的生活共同寻找那些丢失的记忆书写那些活色生香的故事这些东西可以是一门技艺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类人
期刊
◎祥集弄的老时光  第一眼看到景德镇老民居时,就被深深吸引了,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在记忆中渐渐复苏。  对景德镇的祥集弄早有耳闻,一番周折后,终于亲见,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街巷,内有明代住宅多处。在这有着500年历史的木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