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超载”问题的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tarsea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这是可喜的变化。然而,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让课堂超载了,装了许多不该装、不能装的东西。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超载,《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超过规定的载重量。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超载呢?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案例。
  语文课——《松鼠》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这是文章的结尾,说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像刚开始上课导人那样再次以PPT的方式出示文章作者的肖像并介绍:作者布丰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
  很显然,这位教师插入对作者的介绍这一背景资料,其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插入也很自然。但我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对作者布丰的介绍与对布丰作品的理解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这样的插入对学生的认知来说,就产生了断裂,就会导致学生知识的零碎化。而这种零碎化状态的知识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运输工具超载,就会延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会对运输工具本身造成伤害,甚至还会破坏路面,危及到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运输工具,把课堂学习的任务比作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那么,课堂教学超载,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破坏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产生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无序引进:教学超载现象的本质溯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也正是由于大量课程资源的介入,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的确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许你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但事实上,教学超载并非个别现象,它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在我们身旁一幕又一幕上演。
  1.生硬拓展费时问。如《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都德画像)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都德?
  生1:都德是一个法国人。
  生2:都德是一位作家。
  (没有学生举手了)
  师:想更多了解都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每位同学可以从里面拿出2件“宝贝”,取出后请认真阅读。(学生从“百宝箱”里取出“宝贝”——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纷纷举手。)
  生3:都德1840年5月13日出生于美丽的普罗旺斯。
  生4:都德的父亲在1855年破产,家道中落,被迫辍学自谋生路,15岁就到阿雷小学任自习辅导员。
  教师借助“百宝箱”的形式,将搜集到的有关都德的资料置于其中,在新課开始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有人认为,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较好形式,可是,花将近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导人活动,能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教学么?再来看让学生了解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直接相关的又有多少?这样生硬的拓展意义何在?
  2.生成无度缺实效。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在有些课堂上,教师盲目追求生成,把课堂中的生成拿来就用,以为这样就是体现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如:在诗歌鉴赏专题,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
  综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害怕汪伦伤感所以悄悄离开,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上来,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
  3.手段繁杂失目标。在一堂《白鹭》公开课中,“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澄清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多优美的语句!但是,教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看到了那笨重的白鹭重复的上下飞动,让人没有了原先的感动。而刚才还沉浸在文中的学生们见此情景,个个都笑了起来。
  原本能让人细细品味、给人无限想象的文本却在动画课件下冲淡了味道。现在的公开课似乎离不开课件,然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多媒体滥用或运用时机不当只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阻碍学生深入思考,代替学生冲破时空的想象,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有机整合:教学超载问题的解决策略
  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融合。课程资源的引进如何与课堂教学的目标、方式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有机整合起来?
  1.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如《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黄山的烟云是黄山的一绝,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在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你还可以看到哪些图景呢?(展示多媒体画面)
  生1:山顶上的云雾环绕就像一幅“仙女绣花”。
  生2:半山的云雾就像“仙人把洞门”。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听了你们的描绘,老师仿佛置身于云雾飘舞的黄山,你们感觉到了吗?
  生3:我感觉到了,有种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的感觉。
  生4:原来,这就是一种飘飘欲仙的“味道”啊!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多媒体这种课程资源的运用是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的运用是紧紧围绕词句和表达训练这个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并且与教学目标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2.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语段,特别是抓住“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一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亿万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挚感情。课上余老师引用了诗人宋小明的一首诗《你就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这首诗在课堂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教师导人新课时,饱含深情地吟诵,先声夺人。第二次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总理生前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已成为一首深情的歌,余音绕梁,动人心弦。两次出现用时不过5分钟,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机整合。如《春》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盼春”的声音轻轻的,可温柔、可热切了但春天睡得太香了,还没听见呢!咱们大家来帮帮忙吧!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二节)
  师:大家的声音响亮又好听,把整个春天的万物都唤醒了,嫩嫩的春草也很想起来,可是泥土和石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怎么办呢?
  (出示第文章第三节“春草部分”,指名读,该生未读正确、更未读好)
  师:老师相信你,再读一读。
  (该生再读,读正确了,但一字一顿)
  师:有进步,就这样慢慢读,熟了就好了,你再读几遍。
  以上片段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老师始终没有刻意追求结果,而是耐心地将自己的评价融合在对学生的关爱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那个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学扎实了,能力发展了,方法掌握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这就是过程评价的良好效果。
  4.课程资源引进要与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引进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曾在2012年3月31日——4月1日到江蘇省靖江中学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聆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一课:
  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个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
  生1:不行,“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有想法,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
  生2:能,“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
  (其他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师:(肯定的)你说得对,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词典来解释这个词语。
  (学生打开词典查阅后,教师组织交流)
  在上述《黔之驴》教学片段(分析“驴”的形象)中,黄厚江老师紧扣“庞然大物”这一词语的教学,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是利用教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二是在部分学生还不太理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工具书,让全体学生更加准确理解词语意思;三是把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词语进行透彻理解,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构建,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1921年10月,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广州开会,有11省提议改革学制,会议决定以广东省教育会所提草案为依据,征求全国意见。经过一年多的讨论,1922年11月,《学校系统改革案》公布,新学制正式诞生,史称壬戌学制。相对于1912-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最大的变动只有两点:一为选科制的采用,二为美国中学三三制的模仿。”[1]1912-1922年的中学不分初高中,统一为四年。《学校
美国教育评估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在其著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1](《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书中提出了“逆”于常态教学设计的“逆向设计”方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关注学习本质的设计方法。受此启发,我以高中语文第五册“家园亲情”单元的古诗词教学为例进行了逆向教学设计的尝试。  一、什么是逆向设计  逆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是,教师按照课前的预设来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以达成与“正确结论”相吻合的“共识”。因此,学生不敢大胆地提出质疑,更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唯书、唯师、唯上的现象十分严重。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历经十多年,但这种状况并未改变。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而对于小说阅读和教学而言,用情节、环境、人物来分析小说仿佛是约定俗成的,对于小说的其他层面似乎总有说不透的地方。所以对小说中“留白”的把握,是重新思考我们小说阅读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什么是留白,“留白”就是指语义单位之间的空缺及意义的隐含表达。了解小说“留白”的功能及其规律性,对于改进中学小说阅读教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朝花夕拾,深情满怀。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作者在写“我”得到《山海经》的反应时,用了一个比较特别的词——震悚。笔者认为,这个特殊用词是开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一、不同寻常的震悚  “震悚”在课本中的解释是: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文中没有写《山海经》令我害怕的内容,显然,“我” 的颤动是由于过度兴奋。在现实生活
作文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一样,同样存在着负效、无效、有效、高效的课堂高下之分。作文教学备受争议,原因之一就是许多教师不会教,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很痛心地指出:多数语文教师没有教作文。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从作文教学的动态过程来看,很多环节的设置都注定是无效的,这当中既有专业水平的问题,也可能涉及态度问题,需要引起同行的警惕和关注。  无效环节之一:随便布置  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随便布置作文题的现象已经
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一篇好的传记文必须要有“魂”,这“魂”就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以及中心内容的体现。而“魂”就是文章的标题。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一篇传记类文本《科学巨人玻尔》,题目中“科学巨人”实际上就是玻尔整个人物形象特征的缩影,也是其人格魅力体现的地方。文章中写到玻尔追求真理,在学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想打动别人,必须有真情。其实,为文也如此。文章要感人,要打动读者,就必须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呢?是不是说作文时强装忧伤或欢娱就可写出有真情的文章呢?不是,这样的文章容易露出娇柔造做之态,肯定会给阅读者留下虚假的印象。我们平时说“文如其人”,也可倒过来说“人如其文”
1958-1965年间,人教社所编中学语文教科书按照结构体例的不同,鲜明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1960年,第二阶段为1961-1965年。前一阶段以1958年新编教科书为基础,先后经过了1959年、1960年两次修订。后一阶段包括两套新编教科书:1961年的十年制中学语文教科书与1963年的十二年制新编中学语文教科书。  一  1958年,人教社编出新的初高中语文课本共12册,没有前
笔者在大学从从事写作教学20多年,每接一届新生,我都喜欢“摸底”。然而,让我惊诧的是,无论是“虚构作文”还是“非虚构作文”,我都很难在其中看到他们个人的情感体验,很少看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更是难以看到他们对人和事的价值判断。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作文训练,从最初的日记、读书笔记,到记叙文、说明文,及至高中阶段的议论文,训练的内容不能说不完备,写的作文不可谓不多,为什么他们仍然写不出带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