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这是可喜的变化。然而,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让课堂超载了,装了许多不该装、不能装的东西。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超载,《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超过规定的载重量。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超载呢?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案例。
语文课——《松鼠》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这是文章的结尾,说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像刚开始上课导人那样再次以PPT的方式出示文章作者的肖像并介绍:作者布丰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
很显然,这位教师插入对作者的介绍这一背景资料,其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插入也很自然。但我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对作者布丰的介绍与对布丰作品的理解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这样的插入对学生的认知来说,就产生了断裂,就会导致学生知识的零碎化。而这种零碎化状态的知识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运输工具超载,就会延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会对运输工具本身造成伤害,甚至还会破坏路面,危及到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运输工具,把课堂学习的任务比作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那么,课堂教学超载,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破坏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产生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无序引进:教学超载现象的本质溯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也正是由于大量课程资源的介入,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的确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许你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但事实上,教学超载并非个别现象,它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在我们身旁一幕又一幕上演。
1.生硬拓展费时问。如《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都德画像)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都德?
生1:都德是一个法国人。
生2:都德是一位作家。
(没有学生举手了)
师:想更多了解都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每位同学可以从里面拿出2件“宝贝”,取出后请认真阅读。(学生从“百宝箱”里取出“宝贝”——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纷纷举手。)
生3:都德1840年5月13日出生于美丽的普罗旺斯。
生4:都德的父亲在1855年破产,家道中落,被迫辍学自谋生路,15岁就到阿雷小学任自习辅导员。
教师借助“百宝箱”的形式,将搜集到的有关都德的资料置于其中,在新課开始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有人认为,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较好形式,可是,花将近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导人活动,能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教学么?再来看让学生了解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直接相关的又有多少?这样生硬的拓展意义何在?
2.生成无度缺实效。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在有些课堂上,教师盲目追求生成,把课堂中的生成拿来就用,以为这样就是体现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如:在诗歌鉴赏专题,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
综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害怕汪伦伤感所以悄悄离开,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上来,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
3.手段繁杂失目标。在一堂《白鹭》公开课中,“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澄清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多优美的语句!但是,教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看到了那笨重的白鹭重复的上下飞动,让人没有了原先的感动。而刚才还沉浸在文中的学生们见此情景,个个都笑了起来。
原本能让人细细品味、给人无限想象的文本却在动画课件下冲淡了味道。现在的公开课似乎离不开课件,然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多媒体滥用或运用时机不当只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阻碍学生深入思考,代替学生冲破时空的想象,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有机整合:教学超载问题的解决策略
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融合。课程资源的引进如何与课堂教学的目标、方式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有机整合起来?
1.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如《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黄山的烟云是黄山的一绝,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在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你还可以看到哪些图景呢?(展示多媒体画面)
生1:山顶上的云雾环绕就像一幅“仙女绣花”。
生2:半山的云雾就像“仙人把洞门”。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听了你们的描绘,老师仿佛置身于云雾飘舞的黄山,你们感觉到了吗?
生3:我感觉到了,有种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的感觉。
生4:原来,这就是一种飘飘欲仙的“味道”啊!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多媒体这种课程资源的运用是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的运用是紧紧围绕词句和表达训练这个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并且与教学目标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2.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语段,特别是抓住“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一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亿万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挚感情。课上余老师引用了诗人宋小明的一首诗《你就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这首诗在课堂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教师导人新课时,饱含深情地吟诵,先声夺人。第二次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总理生前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已成为一首深情的歌,余音绕梁,动人心弦。两次出现用时不过5分钟,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机整合。如《春》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盼春”的声音轻轻的,可温柔、可热切了但春天睡得太香了,还没听见呢!咱们大家来帮帮忙吧!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二节)
师:大家的声音响亮又好听,把整个春天的万物都唤醒了,嫩嫩的春草也很想起来,可是泥土和石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怎么办呢?
(出示第文章第三节“春草部分”,指名读,该生未读正确、更未读好)
师:老师相信你,再读一读。
(该生再读,读正确了,但一字一顿)
师:有进步,就这样慢慢读,熟了就好了,你再读几遍。
以上片段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老师始终没有刻意追求结果,而是耐心地将自己的评价融合在对学生的关爱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那个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学扎实了,能力发展了,方法掌握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这就是过程评价的良好效果。
4.课程资源引进要与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引进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曾在2012年3月31日——4月1日到江蘇省靖江中学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聆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一课:
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个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
生1:不行,“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有想法,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
生2:能,“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
(其他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师:(肯定的)你说得对,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词典来解释这个词语。
(学生打开词典查阅后,教师组织交流)
在上述《黔之驴》教学片段(分析“驴”的形象)中,黄厚江老师紧扣“庞然大物”这一词语的教学,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是利用教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二是在部分学生还不太理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工具书,让全体学生更加准确理解词语意思;三是把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词语进行透彻理解,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构建,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超载,《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超过规定的载重量。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超载呢?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案例。
语文课——《松鼠》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这是文章的结尾,说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像刚开始上课导人那样再次以PPT的方式出示文章作者的肖像并介绍:作者布丰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
很显然,这位教师插入对作者的介绍这一背景资料,其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插入也很自然。但我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对作者布丰的介绍与对布丰作品的理解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这样的插入对学生的认知来说,就产生了断裂,就会导致学生知识的零碎化。而这种零碎化状态的知识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运输工具超载,就会延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会对运输工具本身造成伤害,甚至还会破坏路面,危及到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运输工具,把课堂学习的任务比作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那么,课堂教学超载,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破坏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产生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无序引进:教学超载现象的本质溯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也正是由于大量课程资源的介入,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的确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许你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但事实上,教学超载并非个别现象,它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在我们身旁一幕又一幕上演。
1.生硬拓展费时问。如《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都德画像)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都德?
生1:都德是一个法国人。
生2:都德是一位作家。
(没有学生举手了)
师:想更多了解都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每位同学可以从里面拿出2件“宝贝”,取出后请认真阅读。(学生从“百宝箱”里取出“宝贝”——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纷纷举手。)
生3:都德1840年5月13日出生于美丽的普罗旺斯。
生4:都德的父亲在1855年破产,家道中落,被迫辍学自谋生路,15岁就到阿雷小学任自习辅导员。
教师借助“百宝箱”的形式,将搜集到的有关都德的资料置于其中,在新課开始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有人认为,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较好形式,可是,花将近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导人活动,能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教学么?再来看让学生了解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直接相关的又有多少?这样生硬的拓展意义何在?
2.生成无度缺实效。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在有些课堂上,教师盲目追求生成,把课堂中的生成拿来就用,以为这样就是体现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如:在诗歌鉴赏专题,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
综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害怕汪伦伤感所以悄悄离开,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上来,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
3.手段繁杂失目标。在一堂《白鹭》公开课中,“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澄清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多优美的语句!但是,教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看到了那笨重的白鹭重复的上下飞动,让人没有了原先的感动。而刚才还沉浸在文中的学生们见此情景,个个都笑了起来。
原本能让人细细品味、给人无限想象的文本却在动画课件下冲淡了味道。现在的公开课似乎离不开课件,然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多媒体滥用或运用时机不当只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阻碍学生深入思考,代替学生冲破时空的想象,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有机整合:教学超载问题的解决策略
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融合。课程资源的引进如何与课堂教学的目标、方式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有机整合起来?
1.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如《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黄山的烟云是黄山的一绝,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在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你还可以看到哪些图景呢?(展示多媒体画面)
生1:山顶上的云雾环绕就像一幅“仙女绣花”。
生2:半山的云雾就像“仙人把洞门”。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听了你们的描绘,老师仿佛置身于云雾飘舞的黄山,你们感觉到了吗?
生3:我感觉到了,有种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的感觉。
生4:原来,这就是一种飘飘欲仙的“味道”啊!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多媒体这种课程资源的运用是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的运用是紧紧围绕词句和表达训练这个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并且与教学目标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2.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语段,特别是抓住“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一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亿万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挚感情。课上余老师引用了诗人宋小明的一首诗《你就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这首诗在课堂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教师导人新课时,饱含深情地吟诵,先声夺人。第二次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总理生前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已成为一首深情的歌,余音绕梁,动人心弦。两次出现用时不过5分钟,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机整合。如《春》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盼春”的声音轻轻的,可温柔、可热切了但春天睡得太香了,还没听见呢!咱们大家来帮帮忙吧!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二节)
师:大家的声音响亮又好听,把整个春天的万物都唤醒了,嫩嫩的春草也很想起来,可是泥土和石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怎么办呢?
(出示第文章第三节“春草部分”,指名读,该生未读正确、更未读好)
师:老师相信你,再读一读。
(该生再读,读正确了,但一字一顿)
师:有进步,就这样慢慢读,熟了就好了,你再读几遍。
以上片段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老师始终没有刻意追求结果,而是耐心地将自己的评价融合在对学生的关爱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那个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学扎实了,能力发展了,方法掌握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这就是过程评价的良好效果。
4.课程资源引进要与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引进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曾在2012年3月31日——4月1日到江蘇省靖江中学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聆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一课:
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个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
生1:不行,“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有想法,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
生2:能,“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
(其他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师:(肯定的)你说得对,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词典来解释这个词语。
(学生打开词典查阅后,教师组织交流)
在上述《黔之驴》教学片段(分析“驴”的形象)中,黄厚江老师紧扣“庞然大物”这一词语的教学,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是利用教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二是在部分学生还不太理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工具书,让全体学生更加准确理解词语意思;三是把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词语进行透彻理解,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能使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构建,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