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包括丰富的语言文字积累活动、语言实践应用活动,以及文学文化鉴赏与体验活动,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学好语文不仅可让小学生有效完成学科学习任务,还可使其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优良表现,且可以不断优化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其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因此,为了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与综合进步,小学语文教师便要选择分层教学法来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保证学生可按照自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成长。本文将从划分学生层次、设计层次目标、完善分层作业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直以来,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便是“一刀切”,即教师会统一安排课堂教学任务、课后习题资源,每个小学生都要跟随学科教学进度去学习、背诵语文知识,且要在课后完成统一的习题检测任务。为此,一些认知能力水平不足的学生便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背诵语文知识,还要牺牲自己的娱乐、睡眠时间去写作业。久而久之,便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心态,也有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组织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与现实差异,由此划分学科目标、设计专项练习,引导学生实现异步成长、共同发展,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划分学生层次
学生层次所反映出来的是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同样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前提。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综合观察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以及他们为了突破学习目标所选择的学习方法、所形成的学习情感等等,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为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做准备。
为了全面推进分层教学活动,笔者就结合课堂观察记录表确定了具体的学生分层结果,希望能够准确把握学情起点,设计科学的分层教学活动。由此,便可确定最终的学生分层结果:第一层是指学习态度散漫、消极,在课堂上很少参与问答与探究活动,偶尔会违反课堂纪律,且在语文考试中平均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学生;第二层是指认真、努力,比较踏实,能够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完成课时教学计划,在语文考试中平均成绩处于班级中等层次的学生;第三层是指学习能力较高,语言能力发展水平良好,且在语文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上游的学生。
二、设计层次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整体分析去把握、掌握学情,由此判断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可行的语文学习计划,使其积极展现自身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其中,既然学生差异客观存在,那么小学语文教师便要针对学情特点来设计层次化的课时目标,以便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节奏、进度去内化语文知识。如此,则可切实端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使其积累有效的语文学习经验。
如在《草原》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客观分析了小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按照学生分层结果确定了相应的课时目标。第一层目标是:学生需学习朗读技巧,通读课文,能够带着情感出声阅读课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层目标是:学生需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分析课文的描绘线索,划分课文段落并概括段意。第三层目标是:学生需细读课文,认真品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说一说草原地区的景色特点与人文风情,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进行阅读分析。如此,本班学生便可按照自身的阅读认知能力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合作、表达,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與收获,归纳相应的阅读经验。
三、完善分层作业
学科作业是每个课程都离不开的一个因素,这是因为作业是以习题为主要载体的,可以考查小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同时也可有效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自主迁移所学知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设计层次化的语文作业,让各层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突破个人认知瓶颈,使其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由此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减负目的。
就如在《穷人》一课教学中,针对本班学生层次,笔者就设计了相应的分层作业结构。第一层是针对《穷人》一文中的新字词所设计的汉字拼音与书写填空题、词语题,比较适合第一层学生,只要积累丰富的汉字知识即可实现有效解题。第二层作业是围绕《穷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等课文知识所设计的问答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比较适合第二层学生。第三层作业是针对一篇全新的叙事写人文章所设计的阅读理解题,学生需迁移阅读经验,自主分析文本中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内容,认真分析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提炼文本主旨。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选择分层教学法可以进一步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更易于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实施分层教学指导,切实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琼.分层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15):16.
[2]沈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65.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直以来,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便是“一刀切”,即教师会统一安排课堂教学任务、课后习题资源,每个小学生都要跟随学科教学进度去学习、背诵语文知识,且要在课后完成统一的习题检测任务。为此,一些认知能力水平不足的学生便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背诵语文知识,还要牺牲自己的娱乐、睡眠时间去写作业。久而久之,便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心态,也有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组织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与现实差异,由此划分学科目标、设计专项练习,引导学生实现异步成长、共同发展,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划分学生层次
学生层次所反映出来的是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同样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前提。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综合观察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以及他们为了突破学习目标所选择的学习方法、所形成的学习情感等等,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为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做准备。
为了全面推进分层教学活动,笔者就结合课堂观察记录表确定了具体的学生分层结果,希望能够准确把握学情起点,设计科学的分层教学活动。由此,便可确定最终的学生分层结果:第一层是指学习态度散漫、消极,在课堂上很少参与问答与探究活动,偶尔会违反课堂纪律,且在语文考试中平均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学生;第二层是指认真、努力,比较踏实,能够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完成课时教学计划,在语文考试中平均成绩处于班级中等层次的学生;第三层是指学习能力较高,语言能力发展水平良好,且在语文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上游的学生。
二、设计层次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整体分析去把握、掌握学情,由此判断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可行的语文学习计划,使其积极展现自身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其中,既然学生差异客观存在,那么小学语文教师便要针对学情特点来设计层次化的课时目标,以便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节奏、进度去内化语文知识。如此,则可切实端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使其积累有效的语文学习经验。
如在《草原》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客观分析了小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按照学生分层结果确定了相应的课时目标。第一层目标是:学生需学习朗读技巧,通读课文,能够带着情感出声阅读课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层目标是:学生需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分析课文的描绘线索,划分课文段落并概括段意。第三层目标是:学生需细读课文,认真品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说一说草原地区的景色特点与人文风情,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进行阅读分析。如此,本班学生便可按照自身的阅读认知能力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合作、表达,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與收获,归纳相应的阅读经验。
三、完善分层作业
学科作业是每个课程都离不开的一个因素,这是因为作业是以习题为主要载体的,可以考查小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同时也可有效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自主迁移所学知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设计层次化的语文作业,让各层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突破个人认知瓶颈,使其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由此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减负目的。
就如在《穷人》一课教学中,针对本班学生层次,笔者就设计了相应的分层作业结构。第一层是针对《穷人》一文中的新字词所设计的汉字拼音与书写填空题、词语题,比较适合第一层学生,只要积累丰富的汉字知识即可实现有效解题。第二层作业是围绕《穷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等课文知识所设计的问答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比较适合第二层学生。第三层作业是针对一篇全新的叙事写人文章所设计的阅读理解题,学生需迁移阅读经验,自主分析文本中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内容,认真分析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提炼文本主旨。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选择分层教学法可以进一步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更易于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实施分层教学指导,切实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琼.分层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15):16.
[2]沈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