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说课稿以“梦”为线,通过听梦、识梦、品梦、释梦,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梦中体会李白诗歌的意境,了解李白诗的浪漫主义特色,体悟诗人蔑视权贵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梦境;李白
一、说教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编者意在要求学生了解初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在把握诗歌意象的基础上,感受唐诗的意境。
二、说学情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上学期的学生,对于李白及其诗歌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诗歌的鉴赏理解停留在表面,不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悟情感,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诵诗文,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2.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及理解其与现实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总结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2.体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难点:结合背景理解梦境与现实的联系。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愉快教学法。
2.质疑问难,激荡思维法。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李白的《将进酒》,被他“哀而不伤,悲而能壮”“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的个性打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位诗人。
(二)细看题目,初步认知
通过分析题目,让学生对诗文内容、写作目的、文体,有了初步了解。
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
天姥:梦游的对象;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作别东鲁朋友。
了解到这首诗就是写了一场梦,写梦游天姥山的经历,以下环节围绕“梦”展开。
(三)听梦,体会节奏
听范读,一方面纠正字音(生字比较多),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诗歌多变的节奏,初步感触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四)初读,识梦,整體感知
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
诗人梦到了什么?为什么做这样一个梦?梦醒后的有什么反应?
并找出相应段落,让学生分别朗读。
这一环节,学生多会被这个神奇的梦境吸引。
(五)再读,品梦,探究神“奇”
这一环节分三步,分析“梦之因”,赏析“梦之奇”,体会“出梦之叹”
1.分析“梦之因”——现实中的天姥山
现实中的天姥山是什么样子的?诗人有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
明确:现实中(听说的)天姥山具有神奇、高峻的特点,令诗人向往。
运用的手法是: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
2.赏析“梦之奇”——梦境中的天姥山
这是本诗中的重点,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设二个问题:
(1)梦中的天姥山是怎样的?诗人登天姥山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概括梦境中天姥山的形象)
(2)本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总结浪漫主义诗歌特点)
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句。
明确:
梦境天姥山:美高幻神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情感:乐——迷——惊
手法:夸张,想象,比喻,对偶
句式:七言为主、还杂以五言、四言、六言、九言、楚辞句式(继承浪漫主义手法)(灵活多变)
3.体会“出梦之叹”(第二段最后两句和第三段)
这一部分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诗人惊醒后的失落,“万事东流水”的无奈,“别君去兮”的洒脱和“不事权贵”傲气。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梦境往往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诗人的梦境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
八、课堂小结
一代诗仙已经作古,但一面精神大旗却永远辉映在人间。希望同学们能在李白的浪漫中找到激情,找到力量,找到美。用李白的大浪漫去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将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最后让我们在一番离奇的遐思和古朴的旋律中,吟诵最后一段,走出诗人的梦境,与古人相别。
【设计意图】这篇说课稿的设计:以“梦”为线,通过听梦、识梦、品梦、释梦,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堂上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于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中,碰撞出的火花,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老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总结,特别是对于重难点问题的解读,起到了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吴春梅执教,杨峻岩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及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9期.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梦境;李白
一、说教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编者意在要求学生了解初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在把握诗歌意象的基础上,感受唐诗的意境。
二、说学情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上学期的学生,对于李白及其诗歌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诗歌的鉴赏理解停留在表面,不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悟情感,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诵诗文,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2.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及理解其与现实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总结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2.体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难点:结合背景理解梦境与现实的联系。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愉快教学法。
2.质疑问难,激荡思维法。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李白的《将进酒》,被他“哀而不伤,悲而能壮”“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的个性打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位诗人。
(二)细看题目,初步认知
通过分析题目,让学生对诗文内容、写作目的、文体,有了初步了解。
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
天姥:梦游的对象;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作别东鲁朋友。
了解到这首诗就是写了一场梦,写梦游天姥山的经历,以下环节围绕“梦”展开。
(三)听梦,体会节奏
听范读,一方面纠正字音(生字比较多),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诗歌多变的节奏,初步感触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四)初读,识梦,整體感知
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
诗人梦到了什么?为什么做这样一个梦?梦醒后的有什么反应?
并找出相应段落,让学生分别朗读。
这一环节,学生多会被这个神奇的梦境吸引。
(五)再读,品梦,探究神“奇”
这一环节分三步,分析“梦之因”,赏析“梦之奇”,体会“出梦之叹”
1.分析“梦之因”——现实中的天姥山
现实中的天姥山是什么样子的?诗人有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
明确:现实中(听说的)天姥山具有神奇、高峻的特点,令诗人向往。
运用的手法是: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
2.赏析“梦之奇”——梦境中的天姥山
这是本诗中的重点,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设二个问题:
(1)梦中的天姥山是怎样的?诗人登天姥山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概括梦境中天姥山的形象)
(2)本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总结浪漫主义诗歌特点)
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句。
明确:
梦境天姥山:美高幻神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情感:乐——迷——惊
手法:夸张,想象,比喻,对偶
句式:七言为主、还杂以五言、四言、六言、九言、楚辞句式(继承浪漫主义手法)(灵活多变)
3.体会“出梦之叹”(第二段最后两句和第三段)
这一部分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诗人惊醒后的失落,“万事东流水”的无奈,“别君去兮”的洒脱和“不事权贵”傲气。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梦境往往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诗人的梦境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
八、课堂小结
一代诗仙已经作古,但一面精神大旗却永远辉映在人间。希望同学们能在李白的浪漫中找到激情,找到力量,找到美。用李白的大浪漫去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将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最后让我们在一番离奇的遐思和古朴的旋律中,吟诵最后一段,走出诗人的梦境,与古人相别。
【设计意图】这篇说课稿的设计:以“梦”为线,通过听梦、识梦、品梦、释梦,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堂上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于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中,碰撞出的火花,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老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总结,特别是对于重难点问题的解读,起到了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吴春梅执教,杨峻岩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及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