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光辉艳若云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千百年来,黎族妇女用睿智和汗水培育出了艳丽的黎锦之花,它是中华纺织园内一朵魅力永驻的奇葩。
  黎锦历史悠久,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至今已逾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古称“吉贝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锦便享有盛名。《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那时黎族先民便能织出绚丽多彩的布了。从西汉开始,黎锦就已成为海南地方向皇帝朝贡的贡品。至宋代,黎锦以其色彩艳丽、图案新颖、制作精美、品种繁多而闻名遐迩,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誉为:“机杼精工,百世千华”。宋元之际,黎锦的纺织技艺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据元代王逢的《梧溪集》记载:江苏松江(今上海市)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流落到海南崖州三十余年,她悉心向黎族人民学习黎锦的错纱、配色、综线、提花等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于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返回松江,将纺织工具和技术传授给家乡百姓,从而推动了江南棉纺业的迅速发展。明代松江府“绫布二物,衣被天下”,成为全国棉布业中心。“鲁班爷的手黄道婆的布”至此的名。至清代,黎族的棉纺织业进入了空前鼎盛的时期。
  流传至今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2006年5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下简称黎锦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黎锦技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而且引起了国内广大民众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黎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机遇。
  师法自然寓情于物
  黎族自古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这里森林茂盛、物产丰饶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黎族人民敬仰和崇拜大自然,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黎锦技艺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该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艺。
  黎锦的原料、染料都源于大自然。黎锦的主要原料是棉花和麻类。棉花有两类:一类是草棉,又称海岛棉。每年四月种植,秋天开花结果。这种棉花雪白如霜,纤维细软,较有韧性。另一类是木棉,又称攀枝花棉,是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形高大,果实成熟时裂开,棉絮尽现。这种棉花纤维较短,一般只是作为辅料或和其他品种棉花混合使用。常用的麻类有:火索麻、羊蹄藤麻、苎麻。从棉花到棉纺织需要经过脱棉籽、弹棉、卷筒、纺纱等四道工序,而所需的纤维麻类在纺织前也要经过采麻、剥麻、脱胶、绩麻等工序。
  纺好线后就该进入染的环节了。黎锦的染料主要采用野生或家作植物原料,通过从植物的花、果、叶、茎、树皮中提取原料来配置染料。如茜草、红花、苏木等草本植物,经过煮熬或捣成浆状加入清水浸渍,再加上少许生石灰或草木灰等,获得红色染料;利用假靛蓝和靛蓝草这两种植物的茎、叶,经浸泡、发酵等方式制成蓝色染料;最常用的黑色染料则是由乌墨树皮、枫香叶制成的;棕色、褐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树根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螺灰,煮水而成。此外,利用谷木叶制绿色染料,黄姜根制黄色染料,落葵果制紫色染料等。这些因地取材的纯天然染料,不仅造就了黎锦的绚丽辉煌,而且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了本地经济的自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黎族织锦图案更是充分体现了黎族对自然的无限崇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据不完全统计,黎族织锦图案有16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这些图案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并寄寓着黎族妇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如在黎锦图案中青蛙纹颇为常见,占黎锦纹样总数的20%左右。黎锦上的蛙纹,有呈现出蛙的基本特征的具象蛙纹,更有变形化蛙纹、简化蛙纹等抽象蛙纹。蛙纹在黎锦上的大量出现和不断演变,足以证明黎族对青蛙的崇拜。在黎族人的传统观念里,青蛙有着强大的繁衍生殖能力,又有捕捉害虫的本领。因此,黎锦蛙纹具有典型的生殖崇拜特征和避邪的功能。黎锦上的蛙纹图案极富创造性,如黎锦蛙纹讲究对称协调,有的图案以“田”字形纹样为主体,中间有四个抽象性的青蛙纹,利用动与静的对比手法,显示青蛙在田间生活的主要特征,画面充实生动;有的蛙纹图案呈菱形化,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案叠加,似雌雄蛙抱对交配;还有一些青蛙纹样则采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把青蛙前腿省略,后脚加长,表现出青蛙跃跃欲跳的神态,图案构思神奇、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黎锦用以构成图案的诸多纹样及图案本身,都是黎族人民师法自然的结果,既表现了自然物及思念物的形态之美,同时借物寓情,反映出了创造者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
  绚丽多彩独特史书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黎锦的图案中则形象而生动地展示着黎族人民的迁徙定居、祭祀劳作、风俗习惯、生活风貌、审美意识等历史文化信息。所以,黎锦堪称是黎族人民的史书、黎族社会的活化石。
  海南黎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的黎锦制式和图案都各不相同,不同的黎锦图案和花纹能使人区分出源自哪个村落、氏族,并能从中判断出不同人群血缘远近,能否通婚。可见,黎锦上的符号似无声的语言,早已成为区分黎族社会内部不同方言群体的重要标识。
  黎族织锦图案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服饰上的各种织锦图案,以人形纹和动物纹为主,以花草树木纹和其他几何纹为辅;另一类是龙被、壁挂、被单、挂包等上面的图案,以人形纹、青蛙纹、龙纹和凤凰纹为主,以花卉纹为辅。黎族的刺绣技艺有两种,一种是单面刺绣,属传统工艺,在哈、杞、美孚方言区普遍流行;另一种是双面绣,即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都整齐匀密的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工艺难度极高。此种绣法主要流行于白沙县的润方言地区,是黎族最具特色的技艺。
  黎族妇女刺绣,没有绣样,仅凭聪敏的天资和丰富的经验,将各种自然物像和纹样图案牢记于心,构思设计花纹图案,用心灵和巧手绘出各式各样的纹样图案。黎锦中的龙被,古称崖州被,又称广幅被,堪称黎锦中的巅峰之作,也是历代进贡皇室的珍品之一。龙被分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龙被上的图案纹饰非常丰富,许多图纹来自宫廷艺术,如双龙戏珠、双凤朝阳、黄龙升天、苍龙教子、龙凤呈祥、鱼跳禹门、福禄寿三星高照、八仙过海、喜鹊登梅、吉祥汉字、儒释道三教图纹等,这些图案纹饰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固有的符号象征性。如在黎族人民心目中,龙是他们的祖先,代表着高贵与尊严,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好。龙被上的龙的图案可谓千姿百态、矫健无比且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地凸显出龙上可腾云驾雾、下可遁地入海的无往不胜、不屈不挠的精神。龙被整体气势宏大,色彩绚丽华美,织绣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黎锦的色彩简洁明快、对比鲜明,多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基本色调,配深红、桔红、桔黄、柠檬黄、粉绿、白色相间,褐色、紫色为辅助色。绣工追求色彩表现的真实性,注重还原所绣物体的本色,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通过合理协调的搭配,细致地表现对象的色彩变化,如红花的多种色彩形式:大红、紫红、浅红、粉红等;绿叶不同部位呈现的深、浅、浓、淡等,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并衬托精美的纹饰,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图案。“黎锦光辉艳若云”便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
  重在传承创新发展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了海南黎锦制作技艺的存续状态,当时全省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不足1000人,而且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掌握织染技艺的不足200人,会编织双面绣的仅有5人,学习织锦的年轻人寥寥无几。鉴于该项目处于严重的濒危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使传续几千年的黎锦技艺重现辉煌,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该技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2009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2250万元,海南省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项目的抢救与保护。先后命名了包含南开村、西方村、番茅村、红内村、番道村在内的9个该项目传承村,在有关市县设立了5个黎锦技艺传习馆、10多个传习所,开设传统纺纱、染色、织布、刺绣等课程,由各级传承人收徒授艺,目前掌握黎锦制作技艺的人数已达到1万人。
  重视开展学校教育传承且卓有成效。已命名了4所黎锦技艺传承教学基地。海南省3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黎锦技艺专业,培养传承人数百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基于黎锦文化传承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其核心理念是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该学院将黎锦文化艺术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了黎锦装饰与服装设计方向,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教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在充分了解黎锦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激发创作灵感,将黎锦纹样元素和文化符号提炼出来并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生活物品的设计之中,体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的紧密结合。学生设计的作品很受欢迎,有许多被海南黎锦开发公司采用或被公司订购。这种教育传承中的创新是值得借鉴的。2013年秋季起,海南省在9个民族聚居市县的20所中小学里试点开设黎锦技艺实践课,参加学习的学生预计将达到2000多名。
  为推动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在有效传承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黎锦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促进保护与传承,海南省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合作社等形式,鼓励黎锦生产者积极面向市场。如黎锦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自办了织锦合作社,组织本村黎族妇女生产销售黎锦。她在管理上科学而灵活,村民白天下田劳动,可利用中午、晚上的闲暇时间,随时来到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织锦,妇女们还可以带孩子来,织锦与照顾孩子两不误,每个人的生产成果以计件的方式计算,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当地妇女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组织生产销售黎锦产品,既有效地促进了黎锦技艺的传承,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为该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做了有益尝试。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黎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已呈现出可喜的局面。然而要使黎锦这块瑰宝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辉,就要恪守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原则,在开发利用中黎锦技艺的DNA不容改变,即:材料的天然性、技艺的手工性、图案的民族性。倘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只为满足市场所需,便去织造那些纹样出自电脑设计、材料使用工业纱线、图案缺少民族特色的产品,这会使黎锦技艺的传承步入歧途。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沿着正确的轨道可持续发展,在传承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其他文献
“以前啊,吕蒙正很穷很穷,穷到在腊月二十四拜新面公(即灶神,潮汕人称灶王爷,司命宫或者新面公)的时候,连块猪肉都没有,只能拿夫人刘月娥的金钗跟屠夫换一块猪肉。谁知道,屠夫怀疑金钗是假的,追到吕蒙正的家中,取回已经下锅的猪肉,只剩下一碗猪肉水,吕蒙正只能以这碗猪肉水拜新面公。于是,灶王爷知道了吕蒙正穷到连块猪肉都没有,禀奏玉帝,说一定要让吕蒙正中今科状元……”随着母亲年年说着这位“吕蒙正”的陈年往事
期刊
襄阳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此影响下的襄阳文化便具有明显的交融性、兼容性特征,有史志记载,湖北各地“俗尚杂而多端”,襄阳所在的鄂西北地区便“民兼秦晋之俗”,“有西北之风”。这种多元杂糅的文化特征,在当地节日习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襄阳素有“四大节”之说,以春节为首(其三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襄阳的“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吃罢腊八饭,便把年货办。”这是流传于襄阳的一句俗语。腊八
期刊
年三十晚上,时针指向12点。火锅的香味还未散去,窗外的鞭炮声起此彼伏,节日的喜庆萦绕在屋里每个角落。厨房里的一盏添油灯还亮着,这是“守岁烛”,孟浩然有诗云:“续明催岁烛,守岁接长筵”,说的就是守岁烛。母亲对我说,这盏灯要点到年后。  这里是汕头,今年是马年春节,从北方回来,更觉家的可爱。  汕头,是一个在北回归线上的城市。它位于广东省东部,是粤东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汕头
期刊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赶集的好日子,更是一年的年头。赶集置办的年货中,青菜、海带、年肉、春联与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五大样,“提溜”(当地方言,提着的意思)不多不少的年货踏上回家的山道,年就这么过开了。  小年后,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扫尘不仅要打扫环境卫生,还要搞好个人卫生。当地讲究,过年不能“陈头”,否则会穷舅舅,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老话儿,人们会在除夕前剪头发、洗澡,让自己精精神神、干干净净
期刊
临近年末,各种盘点甚嚣尘上,电影圈也不例外,2013年12月初,明星片酬问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被拿来“嚼冷饭”,无非是一线影视红星的高片酬给制片方带来了压力,导致影片投资成本水涨船高,无论业内业外都虎视眈眈的拿明星片酬开刀,制作方吐苦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钱”字,即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花费高昂的价钱请到的明星不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那这笔高投
期刊
“鼓王”的铜鼓收藏馆  他是县政协主席,为什么要四十年如一日地收藏铜鼓?又缘何走上了一条举巨债建民间铜鼓收藏馆的艰辛路?为此,笔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采访人称“鼓王”的壮族收藏家陈耀灵。  走入铜鼓收藏馆,东汉以来多的百余面形态各异的铜鼓跃入眼中。收藏馆按铜鼓的历史、性质、用途等分为鼓王厅、鼓源厅、鼓庆厅、鼓威厅、鼓神厅展示,有铜铸大力士双手擎铜鼓像,有铜铸罗汉肩挑铜鼓像……不
期刊
湖边金黄色的胡杨倒映水中,把水也染成金黄一片,古树、碧水、蓝天,犹如一幅浓重的水墨画。不到轮台,不知胡杨之美,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悲壮。大漠落日,晚霞一抹,千万年的沧桑静美萦绕于胸口,让你无处躲藏,只有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  轮台胡杨林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南沙漠公路70公里处,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密、存活最好的“第三纪活化石”——4
期刊
吉建芳简介  吉建芳,中国文化传媒网陕西频道“书画人生”艺术总监,“喜剧365”漫画频道主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等网站的签约漫画师,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漫画研究会副会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漫画家中十分活跃的一位。她的漫画作品涉及新闻漫画、报刊和书籍插画、儿童漫画、绘本、人物漫像和风情漫画等领域,从社会热点到工业题材,从单幅到多格,题材宽泛,形式多样,风
期刊
柳州,一座具有百年历史和四十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工业重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保护辖内的﹃非遗﹄资源。从风雨桥到百家宴,从侗族大歌到侗戏,从侗族刺绣到侗族农民画,人们小心翼翼地掸去这些历史遗产上的灰尘,让昔日灿烂的文化资源在今日重焕光彩。  特色“非遗”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柳州市,至今仍保存着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记忆。  
期刊
界首古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域北部,松阴溪东北岸,紧扼松古平原入口处,东南距县城西屏二十公里,西北与遂昌县交界,是遂昌入松阳境内的头一个村,故名界首。该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景色诱人。  界首村历史上是松阳出境的古驿道,水陆交通方便。19世纪30年代公路未通之前,温州货经瓯江、松阴溪运到此地,再由陆路古道运至遂昌、龙游、衢州等地,故明、清时期,该村集贸繁荣,客商云集,为货物集散中转站。  界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