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小学音乐唱歌模式的运用比较单一化,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大作用。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唱歌教学模式的创新需求进一步增大,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方面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音乐唱歌教学的质量。本篇将从构建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模式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字:小学音乐、唱歌、新模式
一、什么是“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
当今中小学歌唱教学的理念分别是:唱会歌、唱好歌、唱会歌。但作为小学生,在实际音乐课堂中,能唱会歌、唱好歌就不错了。因为唱会歌,就要求我们学生需要把握好歌曲的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而这些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能达到的。而唱好歌则不容易,因为要在基本的音乐、节奏方面因素解决后,还要有感情地、发自内心地演唱歌曲。而会唱歌是更高一层次,它要求更多地掌握音乐基本要素,而且要掌握一些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我觉得这个要求应该延续到中学去,而这也恰恰是我们歌唱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如何分学段达成目标
分段目标:
一、二年级——
1.学习基本的音乐,能够听辨音的长短、强弱、高低;
2.能用正确的唱歌姿势以及音色进行歌唱;
3.在说话的基础上,做到演唱清晰地咬字、吐字;
4.能做到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来表现我们的歌曲;
5.对老师的指挥动作灵敏地作出反应;
三、六年级——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音乐类型的活动
2.能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歌唱,从而锻炼培养唱歌习惯。
3.能用正确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能参与到班级轮唱、齐唱、合唱当中。
4.能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用正确方法保护好自己的嗓音。
5.能对他人或自己的演唱作出一定评价。
三、音乐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例如《嘎达梅林》描绘的是英雄人物,表达的高大形象,所以要用美声唱法去唱,而教唱《草原就是我的家》则需要轻声高位,所以老师的唱歌演示对学生的情绪以及对于音乐的理解很重要。 在学生唱会歌曲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深入的体验与探索;通过节奏、旋律、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深入挖掘,使学生在音乐参与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审美表现。探究音乐美的内涵,从而达到由“唱会歌”到“唱好歌”的递进。
轻声能使我们的声音和谐、圆润,高位可以让声音更加统一。轻声比较容易做到,让學生小声演唱就可以了,而高位则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首先用嘴巴吸气,然后用吸气的状态进行演唱,这样就很容将声音挂起来,达到高位的效果。 在“听懂歌”的基础上,通过轻声唱、引导学生参与演唱的艺术实践,通过音乐模仿、比较、练习等方法,不断提出演唱要求,积累音乐感性经验,尝试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歌曲,达到”唱会歌“的目的。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努力用生活常识去引导学生,而不是理论。在紧紧抓住音乐情感这一主线的前提下,音乐唱歌课以“聆听-表现-探索-实践”的四个环节层层展开。聆听—听懂歌,表现—唱会歌,探索---唱好歌,实践—会唱歌。
清唱法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歌曲的重要方法。大家发现,在音乐课上,跟钢琴弹、跟录音演唱大家都唱得很好,但是脱离钢琴、脱离录音,就变得跑音、跑调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平时清唱的机会太少了,一定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清唱歌曲,因为清唱最容易建立学生的音高概念。《在葡萄架下》具有鲜明的新疆地区哈萨克音乐特征,以切分音、下滑音、上波音为主要特色。课堂上,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节拍、节奏、音准”的要求贯穿始终,通过聆听、观察、模仿、演唱及师生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上课一开始,董老师就借用新疆特色乐器铃鼓拍打大切分节奏,让学生感知节奏的强弱,同时也以感知节奏的形式营造了欢乐、轻松的氛围。在歌曲教唱环节,以教师范唱、钢琴伴奏、学生聆听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针对难点,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在演唱中发现问题,在演唱中解决问题。课堂尾声,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编排舞蹈进行舞蹈唱歌相结合,这样可以加深对于歌舞的认识。在课堂最后老师和孩子们跟着歌曲伴奏,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欢快的情绪、优美的舞姿,共同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整堂课,董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室的职业素养,以饱满的精神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在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师生友好关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在。
四、总结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室要改变过去老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有效的开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课堂更加欢快。最后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教室对学生有多高的要求,学生的唱歌水平就有多高。
参考文献:
[1]商永国.构建小学音乐唱歌教学新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75-76.
关键字:小学音乐、唱歌、新模式
一、什么是“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
当今中小学歌唱教学的理念分别是:唱会歌、唱好歌、唱会歌。但作为小学生,在实际音乐课堂中,能唱会歌、唱好歌就不错了。因为唱会歌,就要求我们学生需要把握好歌曲的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而这些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能达到的。而唱好歌则不容易,因为要在基本的音乐、节奏方面因素解决后,还要有感情地、发自内心地演唱歌曲。而会唱歌是更高一层次,它要求更多地掌握音乐基本要素,而且要掌握一些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我觉得这个要求应该延续到中学去,而这也恰恰是我们歌唱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如何分学段达成目标
分段目标:
一、二年级——
1.学习基本的音乐,能够听辨音的长短、强弱、高低;
2.能用正确的唱歌姿势以及音色进行歌唱;
3.在说话的基础上,做到演唱清晰地咬字、吐字;
4.能做到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来表现我们的歌曲;
5.对老师的指挥动作灵敏地作出反应;
三、六年级——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音乐类型的活动
2.能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歌唱,从而锻炼培养唱歌习惯。
3.能用正确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能参与到班级轮唱、齐唱、合唱当中。
4.能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用正确方法保护好自己的嗓音。
5.能对他人或自己的演唱作出一定评价。
三、音乐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教师的范唱很重要。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例如《嘎达梅林》描绘的是英雄人物,表达的高大形象,所以要用美声唱法去唱,而教唱《草原就是我的家》则需要轻声高位,所以老师的唱歌演示对学生的情绪以及对于音乐的理解很重要。 在学生唱会歌曲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深入的体验与探索;通过节奏、旋律、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深入挖掘,使学生在音乐参与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审美表现。探究音乐美的内涵,从而达到由“唱会歌”到“唱好歌”的递进。
(二) 能够引导学生用“轻声高位”的方法演唱
轻声能使我们的声音和谐、圆润,高位可以让声音更加统一。轻声比较容易做到,让學生小声演唱就可以了,而高位则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首先用嘴巴吸气,然后用吸气的状态进行演唱,这样就很容将声音挂起来,达到高位的效果。 在“听懂歌”的基础上,通过轻声唱、引导学生参与演唱的艺术实践,通过音乐模仿、比较、练习等方法,不断提出演唱要求,积累音乐感性经验,尝试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歌曲,达到”唱会歌“的目的。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努力用生活常识去引导学生,而不是理论。在紧紧抓住音乐情感这一主线的前提下,音乐唱歌课以“聆听-表现-探索-实践”的四个环节层层展开。聆听—听懂歌,表现—唱会歌,探索---唱好歌,实践—会唱歌。
(三)要用“清唱法”去教学生。
清唱法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歌曲的重要方法。大家发现,在音乐课上,跟钢琴弹、跟录音演唱大家都唱得很好,但是脱离钢琴、脱离录音,就变得跑音、跑调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平时清唱的机会太少了,一定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清唱歌曲,因为清唱最容易建立学生的音高概念。《在葡萄架下》具有鲜明的新疆地区哈萨克音乐特征,以切分音、下滑音、上波音为主要特色。课堂上,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节拍、节奏、音准”的要求贯穿始终,通过聆听、观察、模仿、演唱及师生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上课一开始,董老师就借用新疆特色乐器铃鼓拍打大切分节奏,让学生感知节奏的强弱,同时也以感知节奏的形式营造了欢乐、轻松的氛围。在歌曲教唱环节,以教师范唱、钢琴伴奏、学生聆听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针对难点,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在演唱中发现问题,在演唱中解决问题。课堂尾声,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编排舞蹈进行舞蹈唱歌相结合,这样可以加深对于歌舞的认识。在课堂最后老师和孩子们跟着歌曲伴奏,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欢快的情绪、优美的舞姿,共同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整堂课,董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室的职业素养,以饱满的精神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在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师生友好关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在。
四、总结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室要改变过去老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有效的开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课堂更加欢快。最后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教室对学生有多高的要求,学生的唱歌水平就有多高。
参考文献:
[1]商永国.构建小学音乐唱歌教学新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75-76.
[2]胡国辉.构建小学音乐唱歌教学新模式[J].黑河教育,2019(0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