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课题: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羌族神话形态研究”,项目编号为10SA135。
摘 要:古羌文化被喻为 “东方的玛雅文化”,羌族神话在羌族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羌民族沉淀下来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要做的工作是,通过讨论羌族神话故事的文化模式特征,从中窥探出羌民族的“神性记忆”。
关键词:羌族神话;多元性;文化模式
作者简介:王芳芳,女,四川绵阳人,讲师,毕业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教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几千年前,古羌民族就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过着神秘的生活。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特别是羌族神话,它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
一、天神与人——羌人的原始宇宙观
1、自然崇拜引发的天神崇拜
羌族古老神话大多是反映羌族原始初民力图解释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或者关于人类与天神斗争的神话等。羌族是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灵崇拜民族,所以他们崇拜的神的种类繁多:有天神、土地神、山神、牛王神、火神、羊神、角角神、白石神等几十种,在羌族神话传说中处在万神的首要地位,得到人们最多崇拜的就是天神。
羌族创造的这么多神,也表现出来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他们朴素的宇宙观。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且征服自然的愿望[1]。比如,羌族神话《开天辟地》中,阿补曲格和红满西一起创造大地和人类。他们用青石板造天,用大鳖鱼造地,再用鳖鱼的四条腿把天撑起来,然后把家中玉狗放到鳖鱼耳中让鳖鱼不能动弹,这样天地就一直安稳下来。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于想象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为羌族的漫长的历史,那时候的人民生活条件比较艰辛,所以人民都喜欢把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都当做神,用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顺从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
2、乱伦与禁忌——兄妹成婚的人类起源
在羌族神话中,不论以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这个话题。所以,在羌族神话故事中“人”的话题就直接指向很多兄妹成婚的神话了,羌族神话中兄妹婚的故事很多,兄妹结婚生子的神话,直接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血缘婚制。这种血缘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乱伦的羞耻和自己接受的禁忌惩罚。
在羌族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个例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 天上有九个太阳, 把大地都晒燃了。只有两姐弟爬到一颗大柏树上, 才没有被烧死。后来, 为了重造世界, 发展人烟, 姐姐和弟弟商量好, 各人背二扇石磨到山顶上滚下来, 如果两扇磨子合在一起, 两人就可以成亲。 结果两扇磨子滚到河坝后, 果真合在一起, 两人就成亲了。过了几年, 姐姐有小孩了, 生下来一看, 是个不成人的古怪东西。 弟弟生气, 用弯刀把它砍成块块到处乱撒, 第二天起来, 只见到处炊烟升起, 从此就有了人烟。
汶川、理县等地有一则神话叫《太阳和月亮》,说洪水过后,只剩下两兄妹太阳和月亮了,为了人类的繁衍,天神阿巴木比塔通过磨石相撞、烟火相合暗示兄妹,兄妹俩就结为夫妇。天神阿巴木比塔因两人为人类繁衍立下功劳,想要奖励兄妹去天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觉得兄妹结合有悖伦理,觉得羞愧和不安,决定要守护人间,从此便白天黑夜对这个世上的人们轮流进行护佑,此后“太阳”和“月亮”不再相聚。
兄妹成婚直接目的是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往往用种种难于实现之事来占卜,以验证兄妹成婚是否符合天意,这是用巫术的方法来克服羞耻心理的行为。通过兄妹结婚来繁衍子嗣,这是羌族先民对人类是怎样繁衍生息的一种很质朴的理解。
“婚姻的出现,说明人类已由蒙昧状态进入有意识状态。这婚姻尽管是神赐,但这神实际上是人本身” [2]。《白虎通·嫁娶》说“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从羌族兄妹为婚神话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媒,是天神或者是石墨,这种婚姻其实已经走出了原始群婚阶段, 他们的儿女就能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妹婚表明人类已从蒙昧的群婚制转向了一夫一妻制,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已形成。
二、植物——羌族与羌族神话的自然崇拜
羌族神话故事《羊角花的来历》中说人类的模样是天神阿巴木比塔照着他自己的样子,用羊角花木(杜鹃花)拼凑而成的。而神话《造人种》则告诉人们,人的身体是天神阿补曲格用羊角花枝塑造而成的。并且,在川西北岷江上游,羌民居住的各村寨附近,都会有一片苍翠的树林,羌民们叫它“神林”,即神灵栖居的地方。从这三则事例,可以看出,羌族人民对植物的天生崇拜和注意。
“羌族万物有灵的信仰具体表现就是自然崇拜——凡是自然界的现象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羌民均视为有神灵的主宰” [3]。《羊角花的来历》和《造人种》两个神话表面是说人的样子的来历,但是从神话的深层文化模式来讲,人们的“万物皆是神灵”的想法则由此表现出来了。
从羌族的信仰体系可看出,原始人一般是把神灵设置到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食物中,原始初民每天与植物亲密接触,自然而然把自己的来历也赋予给植物了。所以说“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主要源于人类生活对于超人的自然神秘力量的依赖” [4]。
三、释比——羌族神话的巫文化渊源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使羌族以天神、山神和家神信仰为中心,他们祭拜天神或自然神的仪式诸如祭山、治病、驱鬼、除秽、以及对死人的安葬和超度,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的活动一般由羌民里地位超高,具有神性意義的释比来完成。 释比法事是羌族宗教仪式中极负影响和神奇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释比法事与巫术同源,具有神秘的自然崇拜和超人性的宗教感召力,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头,神话不过是对巫术的阐释。
羌族著名的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不仅是羌民族的民族史诗神话,更是释比上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比在请神敬神和还愿时都要说唱该经典,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羌族神话传说与释比经典在某一个点上是重合的。《木姐珠与斗安珠》频繁地出现在羌民的各种重大的节庆场合,我们可以这个方面来看待这个事情,其实,人们定期举行某种仪式来祭祀神灵,实际上是在唤醒人们关于神话的记忆。主持祭祀的释比通过舞蹈和诵经的形式来完成这样的仪式,那么,神话与巫术就已经是水乳交融的状态了。
并且《木姐珠与斗安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羌族社会人与神的密切关系,真实地反映出羌族人民的婚恋观,也给我们展示了羌民族的历史、习俗、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史诗特征,加上释比在祭祀上做古老的唱诵演绎,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个古老民族 复杂、深奥的精神世界。
四、“神性记忆”——羌族神话的文化模式
羌族神话是羌族原始先民在逐渐适应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经过几千年的流变,产生和形成的。“羌族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历史、生活习惯、社会风貌、山川风物、道德品质,羌族先民以这些自身特有的心理和现实的客观事物为基础,通过想象和幻想,用简洁的语言编织成故事,艺术地勾勒出异于其他民族的风俗画和风景画,正是羌族的古神话传说,长于将地方风物,本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信仰……作为作品的内容,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思想的追求,所以就必然突出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6]。
今天,我们以全新的观点来阐释它永久魅力背后的因素。从一系列的羌族神话,我可以慢慢摸索到一点点线索,羌族神话传说以接近历史的真实通过口传,生活在岷江流域的羌族有着相似的相同的神话传说,统一了民族成员的认识,使民族成员有一个代代相传共同的记忆。这也让所有的羌民有了一种同源的神性记忆,这种记忆“就是他们从神灵的世界走到现代生活世界的全部历史” [5],是羌族的族群记忆,更是荣格说的集体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玉堂:羌族创世神话的读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期.
[2]左宏阁:“兄妹为婚”神话传说的启迪[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增刊 第41期 P3.
[3]倪震:羌族的树神崇拜[J].巴蜀文化,P33.
[4]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440.
[5]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86.
[6]李明主编:《羌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P206.
摘 要:古羌文化被喻为 “东方的玛雅文化”,羌族神话在羌族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羌民族沉淀下来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要做的工作是,通过讨论羌族神话故事的文化模式特征,从中窥探出羌民族的“神性记忆”。
关键词:羌族神话;多元性;文化模式
作者简介:王芳芳,女,四川绵阳人,讲师,毕业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教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几千年前,古羌民族就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过着神秘的生活。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特别是羌族神话,它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
一、天神与人——羌人的原始宇宙观
1、自然崇拜引发的天神崇拜
羌族古老神话大多是反映羌族原始初民力图解释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或者关于人类与天神斗争的神话等。羌族是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灵崇拜民族,所以他们崇拜的神的种类繁多:有天神、土地神、山神、牛王神、火神、羊神、角角神、白石神等几十种,在羌族神话传说中处在万神的首要地位,得到人们最多崇拜的就是天神。
羌族创造的这么多神,也表现出来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他们朴素的宇宙观。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且征服自然的愿望[1]。比如,羌族神话《开天辟地》中,阿补曲格和红满西一起创造大地和人类。他们用青石板造天,用大鳖鱼造地,再用鳖鱼的四条腿把天撑起来,然后把家中玉狗放到鳖鱼耳中让鳖鱼不能动弹,这样天地就一直安稳下来。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于想象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为羌族的漫长的历史,那时候的人民生活条件比较艰辛,所以人民都喜欢把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都当做神,用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顺从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
2、乱伦与禁忌——兄妹成婚的人类起源
在羌族神话中,不论以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这个话题。所以,在羌族神话故事中“人”的话题就直接指向很多兄妹成婚的神话了,羌族神话中兄妹婚的故事很多,兄妹结婚生子的神话,直接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血缘婚制。这种血缘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乱伦的羞耻和自己接受的禁忌惩罚。
在羌族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个例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 天上有九个太阳, 把大地都晒燃了。只有两姐弟爬到一颗大柏树上, 才没有被烧死。后来, 为了重造世界, 发展人烟, 姐姐和弟弟商量好, 各人背二扇石磨到山顶上滚下来, 如果两扇磨子合在一起, 两人就可以成亲。 结果两扇磨子滚到河坝后, 果真合在一起, 两人就成亲了。过了几年, 姐姐有小孩了, 生下来一看, 是个不成人的古怪东西。 弟弟生气, 用弯刀把它砍成块块到处乱撒, 第二天起来, 只见到处炊烟升起, 从此就有了人烟。
汶川、理县等地有一则神话叫《太阳和月亮》,说洪水过后,只剩下两兄妹太阳和月亮了,为了人类的繁衍,天神阿巴木比塔通过磨石相撞、烟火相合暗示兄妹,兄妹俩就结为夫妇。天神阿巴木比塔因两人为人类繁衍立下功劳,想要奖励兄妹去天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觉得兄妹结合有悖伦理,觉得羞愧和不安,决定要守护人间,从此便白天黑夜对这个世上的人们轮流进行护佑,此后“太阳”和“月亮”不再相聚。
兄妹成婚直接目的是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往往用种种难于实现之事来占卜,以验证兄妹成婚是否符合天意,这是用巫术的方法来克服羞耻心理的行为。通过兄妹结婚来繁衍子嗣,这是羌族先民对人类是怎样繁衍生息的一种很质朴的理解。
“婚姻的出现,说明人类已由蒙昧状态进入有意识状态。这婚姻尽管是神赐,但这神实际上是人本身” [2]。《白虎通·嫁娶》说“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从羌族兄妹为婚神话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媒,是天神或者是石墨,这种婚姻其实已经走出了原始群婚阶段, 他们的儿女就能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妹婚表明人类已从蒙昧的群婚制转向了一夫一妻制,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已形成。
二、植物——羌族与羌族神话的自然崇拜
羌族神话故事《羊角花的来历》中说人类的模样是天神阿巴木比塔照着他自己的样子,用羊角花木(杜鹃花)拼凑而成的。而神话《造人种》则告诉人们,人的身体是天神阿补曲格用羊角花枝塑造而成的。并且,在川西北岷江上游,羌民居住的各村寨附近,都会有一片苍翠的树林,羌民们叫它“神林”,即神灵栖居的地方。从这三则事例,可以看出,羌族人民对植物的天生崇拜和注意。
“羌族万物有灵的信仰具体表现就是自然崇拜——凡是自然界的现象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羌民均视为有神灵的主宰” [3]。《羊角花的来历》和《造人种》两个神话表面是说人的样子的来历,但是从神话的深层文化模式来讲,人们的“万物皆是神灵”的想法则由此表现出来了。
从羌族的信仰体系可看出,原始人一般是把神灵设置到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食物中,原始初民每天与植物亲密接触,自然而然把自己的来历也赋予给植物了。所以说“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主要源于人类生活对于超人的自然神秘力量的依赖” [4]。
三、释比——羌族神话的巫文化渊源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使羌族以天神、山神和家神信仰为中心,他们祭拜天神或自然神的仪式诸如祭山、治病、驱鬼、除秽、以及对死人的安葬和超度,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的活动一般由羌民里地位超高,具有神性意義的释比来完成。 释比法事是羌族宗教仪式中极负影响和神奇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释比法事与巫术同源,具有神秘的自然崇拜和超人性的宗教感召力,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头,神话不过是对巫术的阐释。
羌族著名的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不仅是羌民族的民族史诗神话,更是释比上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比在请神敬神和还愿时都要说唱该经典,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羌族神话传说与释比经典在某一个点上是重合的。《木姐珠与斗安珠》频繁地出现在羌民的各种重大的节庆场合,我们可以这个方面来看待这个事情,其实,人们定期举行某种仪式来祭祀神灵,实际上是在唤醒人们关于神话的记忆。主持祭祀的释比通过舞蹈和诵经的形式来完成这样的仪式,那么,神话与巫术就已经是水乳交融的状态了。
并且《木姐珠与斗安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羌族社会人与神的密切关系,真实地反映出羌族人民的婚恋观,也给我们展示了羌民族的历史、习俗、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史诗特征,加上释比在祭祀上做古老的唱诵演绎,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个古老民族 复杂、深奥的精神世界。
四、“神性记忆”——羌族神话的文化模式
羌族神话是羌族原始先民在逐渐适应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经过几千年的流变,产生和形成的。“羌族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历史、生活习惯、社会风貌、山川风物、道德品质,羌族先民以这些自身特有的心理和现实的客观事物为基础,通过想象和幻想,用简洁的语言编织成故事,艺术地勾勒出异于其他民族的风俗画和风景画,正是羌族的古神话传说,长于将地方风物,本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信仰……作为作品的内容,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思想的追求,所以就必然突出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6]。
今天,我们以全新的观点来阐释它永久魅力背后的因素。从一系列的羌族神话,我可以慢慢摸索到一点点线索,羌族神话传说以接近历史的真实通过口传,生活在岷江流域的羌族有着相似的相同的神话传说,统一了民族成员的认识,使民族成员有一个代代相传共同的记忆。这也让所有的羌民有了一种同源的神性记忆,这种记忆“就是他们从神灵的世界走到现代生活世界的全部历史” [5],是羌族的族群记忆,更是荣格说的集体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玉堂:羌族创世神话的读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期.
[2]左宏阁:“兄妹为婚”神话传说的启迪[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增刊 第41期 P3.
[3]倪震:羌族的树神崇拜[J].巴蜀文化,P33.
[4]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440.
[5]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86.
[6]李明主编:《羌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P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