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感染性、权威性、专一性和终身性的特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能造就杰出的人才也能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培根教育,孩子未成年期既是家庭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期。一旦缺失或错过,无论付出多少努力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303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先富带后富”成功经验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南北地区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失衡,使得全国地区的人口流动的频率较高。在农村家庭人员组成结构中,大多青壮年夫妻为解决生活开支问题,通常会将儿童和老人留在农村老家,离乡打工,错失儿童家庭教育过程。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第一主体,隔代祖辈主体在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原因在于隔代祖辈不仅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滯后于社会教育要求,而且在精力、体力上有限,致使儿童在性格、心理、学习等方方面面都凸显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损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应提上日程。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观念陈旧
隔代祖辈的文化知识不足、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家,都会选择将儿童托付给祖父母帮忙照看,因此教育儿童的任务便落在了与儿童隔代的祖父母身上。从当前的社会结构来看,目前大多数祖辈都出生于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意味着大多数留守儿童祖辈的知识文化较当前而言是相对落后的,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
(二)教育方向失正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对遥控管理孩子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选择用金钱做诱饵,以打骂为主要手段;成绩差则一顿打骂,无视孩子成长的困窘与解蔽路径,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毁掉了孩子宝贵的成长转机。大多农村父母认为农村孩子读书无用。在子女教育上采取一种短视的实惠观,把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致使这种“不上学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腐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戕害了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加强父母教育理念
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父母一定要审慎对待,重视家庭教育的双面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及时跟进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这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所欠缺的,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很多时候都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将儿童独自留守在家。由此,父母即使是生活所迫,也要做到至少有一方在家陪同儿童、参与儿童成长的过程,或者是将儿童带到外出务工的地方进行照顾。若是父母双方不得不同时外出务工,也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情况,现在互联网普及范围广泛,应当保证每天都能够与留守儿童进行视频、语音或者电话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弥补留守所引起的情感缺憾,同时父母也能够通过儿童的一些言行表现,观察发现问题,并适时干预和预防新问题产生。
(二)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提高父母育儿能力和技巧,优化父母教养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比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妇联、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要强化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力度,通过各级各类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活动提高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改变部分家长放任不管或管制过严的弊病,积极推广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心理辅导面
对大量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情况等建立详尽的档案,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加强联系,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在学校学习情况,协同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成立心理咨询室,针对留守儿童显性和隐性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给予亲子教育补偿。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结束语
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属于社会的责任。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国际公关,2019(04):36+38.
[2]覃露,张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小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139-140+143.
[3]黄文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探讨[J].新西部,2018(23):148-14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303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先富带后富”成功经验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南北地区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失衡,使得全国地区的人口流动的频率较高。在农村家庭人员组成结构中,大多青壮年夫妻为解决生活开支问题,通常会将儿童和老人留在农村老家,离乡打工,错失儿童家庭教育过程。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第一主体,隔代祖辈主体在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原因在于隔代祖辈不仅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滯后于社会教育要求,而且在精力、体力上有限,致使儿童在性格、心理、学习等方方面面都凸显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损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应提上日程。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观念陈旧
隔代祖辈的文化知识不足、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外出打工不在家,都会选择将儿童托付给祖父母帮忙照看,因此教育儿童的任务便落在了与儿童隔代的祖父母身上。从当前的社会结构来看,目前大多数祖辈都出生于八十年代以前,也就意味着大多数留守儿童祖辈的知识文化较当前而言是相对落后的,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
(二)教育方向失正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对遥控管理孩子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选择用金钱做诱饵,以打骂为主要手段;成绩差则一顿打骂,无视孩子成长的困窘与解蔽路径,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毁掉了孩子宝贵的成长转机。大多农村父母认为农村孩子读书无用。在子女教育上采取一种短视的实惠观,把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致使这种“不上学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腐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戕害了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加强父母教育理念
父母是儿童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父母一定要审慎对待,重视家庭教育的双面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及时跟进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这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所欠缺的,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很多时候都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将儿童独自留守在家。由此,父母即使是生活所迫,也要做到至少有一方在家陪同儿童、参与儿童成长的过程,或者是将儿童带到外出务工的地方进行照顾。若是父母双方不得不同时外出务工,也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情况,现在互联网普及范围广泛,应当保证每天都能够与留守儿童进行视频、语音或者电话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弥补留守所引起的情感缺憾,同时父母也能够通过儿童的一些言行表现,观察发现问题,并适时干预和预防新问题产生。
(二)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提高父母育儿能力和技巧,优化父母教养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比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妇联、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要强化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力度,通过各级各类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活动提高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改变部分家长放任不管或管制过严的弊病,积极推广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心理辅导面
对大量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情况等建立详尽的档案,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加强联系,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在学校学习情况,协同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成立心理咨询室,针对留守儿童显性和隐性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给予亲子教育补偿。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结束语
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属于社会的责任。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国际公关,2019(04):36+38.
[2]覃露,张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小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139-140+143.
[3]黄文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探讨[J].新西部,2018(2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