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离不开学生的兴趣,教学技巧的重点和突破口就在于教学兴趣的培养。好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让学生提高解题兴趣。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和对新事物、新方法、新技巧的好奇的特点,抓住学生的这些特性,在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兴趣教学对提高小学生成绩有着重要性,为提高小学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给学生充满对学习数学的新颖感,并寻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俗话说:”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内积极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中精于构思,巧妙安排,深入挖掘数学知识潜在的吸引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小时候的兴趣能伴随学生的一生。国外许多国家大都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他们始终相信兴趣是某人将来在某个领域内成为专家或天才的最关键因素。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途径
2.1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这些年来大多数老师都采用的一种教学效果,因为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创设情境,摆脱小学生的厌学、怕学的心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在学习中寻找乐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多方法的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在学生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的授课内容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使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对新生事物记牢。如,在实际的课堂训练时,我们可以选择和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的学生轮流进行对问题的抢答。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给于一定的奖励,多得为优胜,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也从侧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才用多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接纳一些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家里员是多少,都包括哪些成员,那么家里这些人员吃饭时通常全家会用几根筷子呀?那么又是几双呢?让学生逐一回答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并在多媒体的教学中设置更多的数字问题或者设置更多的悬念,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回答。也可以通过卡片进行数学教学,在卡片中设置一些数学问题,从中在另一些卡片上设置上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大乱顺序,让学生随意抽取卡片上的问题,然后快速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使学生接收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利用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鲜明的表象,逐步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给学生准备一些拼图,先给学生讲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为了检验或者更深刻的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同的概念,将所有形状的的拼图发放给学生,当老师在上面提出某个形状时候,让学生用这些拼图将老师所提出的形状拼凑起来,这不仅让学生在理论上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感官上加以认识。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同时对事物的认识也快,然后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就能自己找出不同形状的特点。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学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
1.4创造氛围来鼓励学生“敢问”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处在这个年龄阶段往往害怕老师,因此要让学生摆脱这种态度,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身边的朋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民主观。通过实际的教学发现,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愉悦的。这个时候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最佳点,他们容易产生流畅灵活、独创的灵感,可以为学生创造性的提问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帮助普通生打消“不敢问”的心理疑虑。在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有许多担心:我提的问题太简单了,老师和同学会嘲笑吗?如果我提出的问题跟今天的学习内容没有关系,老师会批评吗?如果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老师以后还会让我发言么……要克服学生这些紧张、害羞的心理,打消学生的心理疑虑,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就是自己的朋友,教师就是自己的亲人,打消任何不必要的顾虑。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学生答错了允许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想好了再答,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允许提出一些奇思异想的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的评价意见,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
2结论
总之,老师要多渠道、多方法的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意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康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2]李凤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研究
[3]邱坤彬,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课堂聚交,2009(2)
[4]张红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天地,2008(12)
[5]谢友才,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途径,华章,2008(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给学生充满对学习数学的新颖感,并寻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俗话说:”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内积极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中精于构思,巧妙安排,深入挖掘数学知识潜在的吸引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小时候的兴趣能伴随学生的一生。国外许多国家大都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他们始终相信兴趣是某人将来在某个领域内成为专家或天才的最关键因素。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途径
2.1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这些年来大多数老师都采用的一种教学效果,因为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创设情境,摆脱小学生的厌学、怕学的心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在学习中寻找乐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多方法的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在学生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的授课内容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使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对新生事物记牢。如,在实际的课堂训练时,我们可以选择和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的学生轮流进行对问题的抢答。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给于一定的奖励,多得为优胜,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也从侧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才用多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接纳一些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家里员是多少,都包括哪些成员,那么家里这些人员吃饭时通常全家会用几根筷子呀?那么又是几双呢?让学生逐一回答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并在多媒体的教学中设置更多的数字问题或者设置更多的悬念,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回答。也可以通过卡片进行数学教学,在卡片中设置一些数学问题,从中在另一些卡片上设置上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大乱顺序,让学生随意抽取卡片上的问题,然后快速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使学生接收了更多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利用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鲜明的表象,逐步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给学生准备一些拼图,先给学生讲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为了检验或者更深刻的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同的概念,将所有形状的的拼图发放给学生,当老师在上面提出某个形状时候,让学生用这些拼图将老师所提出的形状拼凑起来,这不仅让学生在理论上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感官上加以认识。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同时对事物的认识也快,然后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就能自己找出不同形状的特点。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学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
1.4创造氛围来鼓励学生“敢问”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处在这个年龄阶段往往害怕老师,因此要让学生摆脱这种态度,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身边的朋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民主观。通过实际的教学发现,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愉悦的。这个时候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最佳点,他们容易产生流畅灵活、独创的灵感,可以为学生创造性的提问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帮助普通生打消“不敢问”的心理疑虑。在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有许多担心:我提的问题太简单了,老师和同学会嘲笑吗?如果我提出的问题跟今天的学习内容没有关系,老师会批评吗?如果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老师以后还会让我发言么……要克服学生这些紧张、害羞的心理,打消学生的心理疑虑,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就是自己的朋友,教师就是自己的亲人,打消任何不必要的顾虑。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学生答错了允许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想好了再答,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允许提出一些奇思异想的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的评价意见,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
2结论
总之,老师要多渠道、多方法的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意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康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2]李凤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研究
[3]邱坤彬,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课堂聚交,2009(2)
[4]张红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天地,2008(12)
[5]谢友才,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途径,华章,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