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性思考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a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做到: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情境可以不创设;不能科学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可以不创设;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协调发展的情境可以不创设。学生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难以用现有的认知水平解决,出现了困境。我认为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心理、情感、行为、价值等方面的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以问题为载体,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这样的创设才有价值。如在“数的混合运算”数学中,在进行了必要的讲解练习后,创设问题情境:比一比谁最快,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用一种“24点”的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规则是:任给4张牌,用各张牌上的数列一个算式,先得计算结果为“24”者获胜。这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熟练地运用四种运算进行“24点”的计算。
  二、 培养问题意识是创设数学情境的根本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决定着思维的方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标尺。教师要在教学中,选择學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时候,我联系本班实际情况,让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根据知识点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答,使学生感到“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三、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使学生获益最大化
  (1)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必要条件,而逼真或真实的情境可以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例如,在“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一星期七天的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十二个月的循环、日出日落的循环等学生熟悉的现象,再迁移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的数字,如0.333…,1.6232323…,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总结,从而认识循环小数,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之中。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时,举例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有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合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乐。这个过程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创建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开放思维,参与“发现”,主动“发现”,参与“创造”和主动“创造”。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用的过程。教师要能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展示的问题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有利于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解决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其创造才能,使学生体验真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在数学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雪群.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之我见[DB/OL].http://hi.baidu.com/cxxmxx/blog/item/be4af0186e56d9 b74aedbce7.html,2007-09-05.
  [2] 冯志华.数学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DB/OL].http://www.fx.edu.sh.cn:8088/g20/articleview/2006-3
  -22 /artide_view_74.htm,2006-03-22.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王营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取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阅读的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
摘 要:在家庭中讲礼仪,才能造就良好的家庭气氛,使人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馨。反之,不讲礼仪,很容易引起矛盾和摩擦,久而久之,影响相互之间的感情,造成家庭矛盾。文章主要从相互尊重、居家之礼、待客之道、登门拜访、谈话交流、用餐礼仪六个方面对家庭礼仪规范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家庭礼仪;尊重;拜访;用餐    家和万事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家庭不仅仅是人们吃、喝
摘要: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障碍。本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适的建议。有利于引导高职高专毕业生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工作,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就业。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调适    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高职
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如《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这些文件对传统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再加上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和多元化的冲击,更是加深了中小学思品教学的难度。单一的教材,纯理论的灌输,名不副实的评价,已经很难实现初中思品教学的三维目标。笔者以为,深挖掘、广合作、勤记录,能有效将知识、能力、情感、创新意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这对于缓解资源的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促进全社会节水、节电
商务日语是在基础日语之上增加商务类等课程所形成的专业。近年来此专业一直在不断发展.但在专业发展与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明显的一个是所培养的毕业生未得到市场普遍的
目的分析总结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表现和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PSH的临床资料和胸部CT表现,其中15例接受CT平扫,18例接受CT平扫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