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就业为主的教育,人才的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满足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往的高职教育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高职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课程形式、授课模式以及教材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使之突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这一核心教育思想,真正达到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培养目标。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在授课形式上,提倡采用各种方式教学,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法等等。以下是笔者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设计课程、实施授课的尝试。
一、任务的设计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系统式学科教学体系,提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以“够用”为主,更多突出技能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要兼顾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合理配置。由此看来任务的设计很重要,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任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1.任务设计的依据
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编写尤为重要。任务的设计要以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既要考虑知识体系,还要体现实际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以《液压与气动》课程为例,本课程是机电工程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承担着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在该课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宗旨就是强调以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如何体现实际工作过程呢?首先选择的每一项任务都来源于生产实际或生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这样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应用领域、知识的实用价值,另外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对将来的实际岗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按照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任务设计的特点
(1)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知识点融入每个学习任务中,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现场教学,尽量通过学习任务,模拟实际工作,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及个人发展的领域,能够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实际岗位。
(3)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务设计中采用引导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即给出任务要求,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教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给出建议、指导、评估和判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学能力。
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任务都是由具有一定应用背景的实际问题组成的,选题真实,真题真做。
通过任务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能较为迅速地适应企业需要。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能力目标为依据的考核方式。考核要求依据该课程的核心职业能力制订,针对所培养的能力方面进行命题,考核形式以适应能力的考核为依据,考核形式多样、考核手段丰富、考核目标明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
二、方案实施
以公共汽车门(如图1所示)的开关控制任务为例。
有些公共汽车车门的开与关是通过汽缸活塞的伸缩运动来实现的。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气动控制系统。气动推拉门的开关动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常见而简单的动作。在这个任务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有:认识气动控制元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会解决简单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问题。
1.布置任务
在组织教学时,首先给出任务书、指导书及其他辅助资料。
任务书包括任务背景描述、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技术要求、具体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
指导书是帮助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资料,指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2.组织课堂活动
在布置完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书要求开展分析、讨论、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在计算机上设计气动回路、电控回路,模拟运行、修改,选择元件,在试验台上安装元件、连接气动回路及电控回路,以及调试等几步工作,最终实现任务的要求。任务的流程如图2所示: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学生以理论知识指导,提出建议,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启发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都要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程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参与工作、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真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的需要。
3.任务验收及评价
对于每一个任务都要有考核,评价标准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任务完成情况,是否达到任务要求、技术要求。其二,上交项目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目录、项目背景及要求;具体内容包括解题方案、设计思路描述、绘制电控回路图及气动回路图、工作原理分析、问题解答、收获与体会,总结在完成此项目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考核标准,教师分别给予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价。
三、总结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巧妙地融合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该学科的知识。因此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实质是探究式课程模式,显现出以下特点:
1.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这样更容易掌握知识。例如在學习气动元件的原理与应用问题上,课堂授课的教学手段最多也就是用图片讲解、演示,学生听起来很抽象,不易理解。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直接面对元件并使用它,是在做中学,自己动手安装、运行,既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又学会了使用。
2.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
采用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一种需要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因此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够完成任务。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想不到的问题。这在理论授课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此时老师给予启发、建议和指导,最终由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自己思考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来进行的。这个具体的任务将课程内容融合在其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该课程知识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该课程知识的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既有分工又要合作,共同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这点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符合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在授课形式上,提倡采用各种方式教学,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法等等。以下是笔者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设计课程、实施授课的尝试。
一、任务的设计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系统式学科教学体系,提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以“够用”为主,更多突出技能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要兼顾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合理配置。由此看来任务的设计很重要,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任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1.任务设计的依据
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编写尤为重要。任务的设计要以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既要考虑知识体系,还要体现实际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以《液压与气动》课程为例,本课程是机电工程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承担着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在该课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宗旨就是强调以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如何体现实际工作过程呢?首先选择的每一项任务都来源于生产实际或生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这样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应用领域、知识的实用价值,另外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对将来的实际岗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按照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任务设计的特点
(1)在教学中改变以往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知识点融入每个学习任务中,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再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现场教学,尽量通过学习任务,模拟实际工作,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及个人发展的领域,能够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实际岗位。
(3)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务设计中采用引导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即给出任务要求,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教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给出建议、指导、评估和判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学能力。
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任务都是由具有一定应用背景的实际问题组成的,选题真实,真题真做。
通过任务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能较为迅速地适应企业需要。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能力目标为依据的考核方式。考核要求依据该课程的核心职业能力制订,针对所培养的能力方面进行命题,考核形式以适应能力的考核为依据,考核形式多样、考核手段丰富、考核目标明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
二、方案实施
以公共汽车门(如图1所示)的开关控制任务为例。
有些公共汽车车门的开与关是通过汽缸活塞的伸缩运动来实现的。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气动控制系统。气动推拉门的开关动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常见而简单的动作。在这个任务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有:认识气动控制元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会解决简单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问题。
1.布置任务
在组织教学时,首先给出任务书、指导书及其他辅助资料。
任务书包括任务背景描述、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技术要求、具体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
指导书是帮助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资料,指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2.组织课堂活动
在布置完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书要求开展分析、讨论、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在计算机上设计气动回路、电控回路,模拟运行、修改,选择元件,在试验台上安装元件、连接气动回路及电控回路,以及调试等几步工作,最终实现任务的要求。任务的流程如图2所示: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学生以理论知识指导,提出建议,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启发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都要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程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参与工作、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真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的需要。
3.任务验收及评价
对于每一个任务都要有考核,评价标准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任务完成情况,是否达到任务要求、技术要求。其二,上交项目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目录、项目背景及要求;具体内容包括解题方案、设计思路描述、绘制电控回路图及气动回路图、工作原理分析、问题解答、收获与体会,总结在完成此项目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考核标准,教师分别给予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价。
三、总结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巧妙地融合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同学们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该学科的知识。因此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实质是探究式课程模式,显现出以下特点:
1.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这样更容易掌握知识。例如在學习气动元件的原理与应用问题上,课堂授课的教学手段最多也就是用图片讲解、演示,学生听起来很抽象,不易理解。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直接面对元件并使用它,是在做中学,自己动手安装、运行,既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又学会了使用。
2.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
采用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一种需要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因此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够完成任务。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想不到的问题。这在理论授课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此时老师给予启发、建议和指导,最终由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自己思考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来进行的。这个具体的任务将课程内容融合在其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该课程知识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该课程知识的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既有分工又要合作,共同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这点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符合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