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近期走势好于股市 投资债券基金注意3点

来源 :国际商务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08年以来,有汇添富增强收益、华夏希望债券、广发增强债券基金、易方达增强回报、交银施罗德增利和工银瑞信信用添利等多只债券型基金陆续发行。从市场的反馈看,华夏希望债券基金发行数日就募集超过70亿。
  在股票基金大行其道的当下,债券基金的崛起,具有非常坚实的基础和背景。我们认为,一方面由于前期股票市场大幅调整,投资者风险意识提升,部分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逐步回归理性投资,重新青睐固定收益类产品。另一方面,在经历了2006年以来持续的债券熊市后,目前债券收益率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且在预期未来央行加息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债市也是触底反弹。股票市场的低迷,和债券市场的反弹,使得债券基金的近3个月的表现明显好于偏股型基金和大盘走势。
  
  一、债券基金类型分析
  目前市场上的债券基金分为3大类:
  1. 打新股+债券,这是目前市场上最为火爆的债券基金品种。该类基金80%以上仓位投资债券,另外还参加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权益类资产的最高比例不超过20%.根据我们的测算,2007年一年打新股的累计收益可以达到20%,这将给债券型基金提供4%的收益,而如果再考虑可转债带来的10%的收益,加上2007年债券投资收益比较低的客观环境因素,那么基金累计的收益率也可能达到19%左右。尽管这个收益率和同时期股票基金的收益率相比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但在2007年辉煌业绩的前提下,债券型基金的吸引力也就体现了出来。
  2.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债券。此类债券基金,股票的比例一般超过20%,但低于50%,主要资产还是投资于债券,而且该类基金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卖股票。这类基金更类似于混和型基金,由于股票仓位较大,股票的波动对其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从前几个季度的数据看,此类债券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波动较大。由于近期股票市场下跌,该类基金近期净值的表现不如第一类基金。
  3.纯债券基金,完全投资于债券市场,债券的风险比较小,但收益率也不高。过去的几个季度,由于债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此类基金的规模逐步萎缩,目前市场上存量的此类基金也纷纷转型为可以打新股的债券基金。
  
  二、债券基金仍是热点
  我们认为债券基金将继续成为市场的热点。从债券市场未来的走势分析,由于美国次级债风波愈演愈烈,美国经济的下滑必然导致中国的出口回落,并影响到中国的经济有所减速,而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压力持续上涨,使得本轮加息周期在上半年到顶。经济减速和加息周期到顶,再加上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将有助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缓解。从产品上,随着公司债和企业债规模的扩大,高收益率的投资品种也不断涌现,债券市场将迎来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另外,我们认为随着大家对经济下滑的担忧,企业盈利能力很难持续维持这么高的增长,股票市场的波动将明显加大,但新股发行制度短期内还很难改变,二级市场的上市溢价短期内依然存在,因而今年打新的收益将依然可观。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债券基金的收益较高,风险不大的特点短期内不会改变。
  
  三、谨慎投资
  当然,投资债券基金也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债券基金收益的大部分来自于新股发行的收益。一般债券基金如果是网下申购的股票,要持有3个月之后才可以卖出。如果是网上申购的股票,则可以上市当天卖出,因而新股发行的收益率和基金公司卖出股票的时点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2.投资债券基金之前,需要对其大类资产有清楚的了解。股票仓位占多少比例,债券占多少比例。
  3. 需要分析大类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尽管大的环境都受到宏观面的影响,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在一个大的阶段走势不会出现明显的背离,但短期内,仍有可能出现强弱之分。我们要明确大类债券资产的比例分布,然后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区分出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的相对走势,并选择相对走势较好的品种的比例比较高的债券基金。
  另外,目前看债券基金风险不大,收益也不低,但不是说这类基金不存在风险。我们认为风险主要在于下面几个方面:(1)债券市场持续的低迷,目前来看,通货膨胀压力还是比较大,央行仍然会加息,尽管债市长期向好的预期强烈,但短期内债市仍有可能因为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出台而下跌,这会影响整个债券基金的收益;(2)打新制度的改革,消除一级和二级市场如此高的价差;(3)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基金申购的新股在3个月后出现明显的下跌,跌破发行价格;(4)随着无担保的信用产品的出现,债券基金投资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一旦债券基金买入的信用产品出现信用风险的问题导致到期无法兑付,那么将对债券基金持有人产生明显的影响。
  摘自《中国经济网》
其他文献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维修人才缺口80万。吉利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是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标志性旗帜。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吉利教育产业成功塑造民办教育的典范形象,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本案策划的大背景。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难得的公关契机。2010年8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一时
期刊
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公益创新热,无论是已经成功举办的联想“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康师傅“水创意”提案大赛,还是正在全国推广的英特尔第二届“芯世界”公益创新奖,其背后都彰显了一种新的公益趋势——公益2.0。  公益2.0概念来源于Web 1.0和Web2.0,传统公益1.0的做法是企业单向实施公益慈善行动,受众被动接受。而公益2.0是由企业提供平台,通过社会大众广泛
期刊
问题    一个阴雨天的上午,46岁的南希·麦肯森在上班路上昏倒在电梯里。南希是个素食者,平时参加公司组织的瑜伽课,周末会去垒球赛场为儿子呐喊助威。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患心脏病,甚至认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尽管心脏病是女性头号杀手,但2004年只有13%的美国妇女将其视作一种健康威胁,比例如此之低令人触目惊心。在此背景下,美国心脏协会、爱德曼公关公司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亮丽女人红”的公关活动
期刊
一些有抱负的官方微博不仅擅长此道,而且与其他品牌或官方微博展开“调情”,吸引围观,引发关注,高潮迭起,催生故事无数  官方微博究竟该如何定位,如何运营,业界对此尽管众说纷纭,但人性化却是共识。人性化这三个字看起来简明易懂,实际操作却有云泥之别。比如,愤怒也是人性化的一种表现。官方微博能否表达愤怒?对待何事应该愤怒?愤怒的话语表达应该掌握什么度?与“愤怒”的难以掌控相比,“多情”无疑是人见人爱的性格
期刊
公关如果陷入促销,而离企业战略太远,就会沉湎于战术创意,甚至成为广告的附属品  “产品热销,好评如潮!这就是我们此次产品上市公关传播的目标,以及最后衡量你们工作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需求,也可以说是要求。而在几年前,这类产品上市的公关传播目标,还往往是“快速建立产品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  公关传播被要求与销售结果挂钩,一直是公关公司所抗拒
期刊
锻造国家公关是一个提升国家形象的过程,有3种武器可以使用。国家公关的第一种武器是媒体外交。公关语境下的媒体使用有多种实用主义的“套路”,但大抵存在3个共同指向:一是快速,特别是在重大公共议题论争中,“快即是政治”;二是主动,这是源自“墨菲定律”的一条准则——主动会强化主动,被动会加剧被动;三是公开,舆论场域可以譬喻为一个大容器,你公开注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和回击余地就越狭促。  从目前
期刊
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方式,说到底其实是一种新的媒体及消费生态下的企业生存方式  整合营销传播(IMC)概念的传播与流行几乎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大体相当。尽管整合营销传播核心主旨被称为Speak With One Voice(用一个声音说话),但是,从美国的舒尔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也处于一种“生成”状态,众多学者及业内人士的积极跟进,研究阐发,使得整合营销传播领域一直处于不断被
期刊
编者按:1月18日至3月10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对中国大陆境内主要公共关系公司进行为期50天的调查活动。项目组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10年度京、沪、穗,蓉等四个市场主要公关公司进行抽样--调查,内容涉及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和市场观察等+方面。本次调查向CIPRA会员发送问卷100份并在中国公关网发布调查问卷,收回问卷75份,其中来自京、沪、穗、蓉等四个区域的有效问卷7
期刊
1.许三多型 稳健型投资  《士兵突击》里“兵王”许三多以其执着的一根筋精神迅速成为大众偶像,而朋友母亲蔡阿姨自认是另一个许三多,多年来只认储蓄,雷打不动。她凭着自己的精明,把一家人的各项收入通过储蓄打点得井井有条,呈稳定增值趋势,在亲友圈中赢得盛名。  蔡阿姨的储蓄理财有4大窍门  计划储蓄法。蔡阿姨和老伴每个月领取近5 000元的月薪后,留出当月必需的生活费用和开支2 500元,将余下的钱按应
期刊
(接第2期)  投资之道:现金一定要比负债大  ■问:您在事业上追求最新的资讯,在个人理财上呢?  ■答:1950年到今天,这么多年来,从个人(资产)来讲,从来没有一年比去年少。要做到这样,第一原则就是不要有负债。1956年以后,我个人没有欠过一次债。  ■问:您刚谈到个人理财第一原则是不能负债,那投资呢?  ■答:投资时我一般会先设想,投资失败到什么程度可以承受?这么多年,有的生意做得非常好,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