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关键性措施之一,二者的整合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能够为信息时代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但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依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二者整合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整合;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历史新课标的制定,以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标准,相较于传统的历史教学大纲,更具信息时代的特色。在此背景下,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便需要实现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同时学生也只有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和过去性等方面的特点,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全面、深入的呈现出相关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社会的发展,使得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而依靠常规的班级教学环境,教师不仅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而且也难以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活动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够帮助高中历史教学承担起素质教育的责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加杰出的人才。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情绪,兴趣与情感向联系,需要相应因素的激发才能产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地图、视频、影视资料以及图片等方面的历史素材,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带给学生悦耳、悦目和悦心的感受。运用信息媒体技术,能够营造出更加直观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时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谁见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是纪念什么事件的?”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出是纪念虎门销烟。教师再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浮雕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近代屈辱史结构图”,同时向学生播放歌曲《亚细亚的孤儿》,通过图片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来营造氛围。在歌曲的歌词中这样写道:“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多少人的眼泪在无眠中抹去。”将此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向学生讲解:“同学们,从鸦片战争到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这时很多人都在考虑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并且积极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路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农民阶级难以肩负起救中国的重任,而民族资产阶级则承担起了这一责任,主动探索中国的出路。”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出来,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很多历史知识的地域空间概念强,并且距今年代久远,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讲明白相关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很多历史知识点的头绪较多,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各方面感官,让学生做到动眼、动耳、动脑,使学生的各方面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例如,在讲解“商鞅变法”这一内容的过程中,由于这部分知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属于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而且也需要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与形势等。基于此,教师可以截取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的内容,将其制作成教学小视频,通过小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商鞅变法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时秦国的形势。通过视频,学生还能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同时也能认识到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遭受贵族的抵制等。这些都是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融入影视资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印象更加深刻。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口头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等,学生难以产生深刻印象,并且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很容易遗忘。因此,只有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整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结束语: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有助于推动历史学科课程改革。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高中历史教学途径的多样化,学生能够从信息化环境中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是知识的呈现工具和教学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所发挥的这些重要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根林.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及要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Z2 期.
[2]赵艳.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体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0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整合;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历史新课标的制定,以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标准,相较于传统的历史教学大纲,更具信息时代的特色。在此背景下,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便需要实现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同时学生也只有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和过去性等方面的特点,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全面、深入的呈现出相关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社会的发展,使得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而依靠常规的班级教学环境,教师不仅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而且也难以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活动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够帮助高中历史教学承担起素质教育的责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加杰出的人才。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情绪,兴趣与情感向联系,需要相应因素的激发才能产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地图、视频、影视资料以及图片等方面的历史素材,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带给学生悦耳、悦目和悦心的感受。运用信息媒体技术,能够营造出更加直观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时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谁见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是纪念什么事件的?”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出是纪念虎门销烟。教师再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浮雕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近代屈辱史结构图”,同时向学生播放歌曲《亚细亚的孤儿》,通过图片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来营造氛围。在歌曲的歌词中这样写道:“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多少人的眼泪在无眠中抹去。”将此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向学生讲解:“同学们,从鸦片战争到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这时很多人都在考虑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并且积极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路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农民阶级难以肩负起救中国的重任,而民族资产阶级则承担起了这一责任,主动探索中国的出路。”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出来,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很多历史知识的地域空间概念强,并且距今年代久远,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讲明白相关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很多历史知识点的头绪较多,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各方面感官,让学生做到动眼、动耳、动脑,使学生的各方面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例如,在讲解“商鞅变法”这一内容的过程中,由于这部分知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属于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而且也需要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与形势等。基于此,教师可以截取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的内容,将其制作成教学小视频,通过小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商鞅变法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时秦国的形势。通过视频,学生还能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同时也能认识到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遭受贵族的抵制等。这些都是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融入影视资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印象更加深刻。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口头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等,学生难以产生深刻印象,并且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很容易遗忘。因此,只有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整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结束语: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有助于推动历史学科课程改革。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高中历史教学途径的多样化,学生能够从信息化环境中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是知识的呈现工具和教学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所发挥的这些重要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根林.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及要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Z2 期.
[2]赵艳.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体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