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呼吸,心生活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女教师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如何处理好自己、工作、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一、学会与自己相处
  1.爱上你自己。有句话说:“真正的修心就是爱上你自己。”爱自己,就是知道、面对且承认自己的现状,同时永远相信内在有一个更好、更棒的自己存在。鲜花之所以能够引来蜂蝶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芳香和美丽。我们应以自己的独特而骄傲、而自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和自己完全相同的自己,即使是孪生的。我就是我,我因自己而自豪。
  无论我们生得如何,做何种职业,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是美的,美好的。其实,让自己美好只是需要在每天每晚每月每年里,对自己多爱那么一点点。
  2.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生活中有个镜子法则,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等于是发掘你自己。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3.心灵痛苦,将由身体宣泄。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除了种种生活压力,还有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忧思。人毕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只要不成为天天执著的习性,都是正常的。事情分为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两种。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也无须执著。尚未发生的事情又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当下的行动能改变的,一种是无从改变的。无从改变的,也无须执著。不要浪费时间精力追悔过去,或焦灼于未来。正如佛陀所言,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二、学会与孩子相处
  我很喜欢一句话:“孩子出错都是大人的错”。只要孩子出错,总能从大人身上找到性格、行为、语言、习惯的局限。
  1.积极关注孩子的需要。有位老师举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孩子兴奋地跑去厨房与正在炒菜的母亲交流,母亲却着急地说:“等会儿再说,没看见我正在炒菜吗?”孩子沟通的渠道被堵上了。母亲忙着炒菜,孩子无可奈何地走了,心里会怎么想?以后即使你问我,我也不跟你说话。所以当孩子主动沟通,表达欲求的时候,何妨把火关了,听完孩子说话,再去做事,又会影响什么呢?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他们说,其实是父母在有形无形当中堵住了沟通的通道。
  2.无条件地接纳。一位父亲对上学的孩子说:“你好好考试哦,考好了,我就给你买乐高玩具。”孩子想,我考了90分,你还是会说离100分还有10分,不能买。孩子的一些正常需要,往往被父母设定了条件。无论孩子长得美与丑,优秀不优秀,成绩理想不理想,孩子都是上帝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们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尤其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让孩子知道,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他,父母还是会五条件地接纳他。父母不会嫌弃他,不会怪罪他。
  3.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她跟女儿老吵架,她自己也想不通,心里认为我供你吃穿,操心你,全部心思都在你身上,你还这样。我们很多老师也是这样的思考模式,认为自己的很多作为都是爱孩子。其实本质是以爱的名义在实施控制。他们普遍认为,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这样唠叨你,要求你。而这样做,恰恰没有关注到孩子的需要。
  三、学会与家人相处
  1.改变自己。在家庭当中,难免矛盾重重。我们说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我们和爱人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在18岁之前,性格就已经形成,要求他为你而改变,自己难免痛苦,所以改变自己是最好的选择。
  2.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难以避免争吵,激战过后,很多女老师觉得想不通,明明是他的错。这时候就要牢牢记住一句话,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吵架需要两个人,而和好只需一个人。女同志要学会示弱和妥协。
  3.与婆婆相处之道。婆媳关系历来难以处理好,首先需要注意称呼,与其极不情愿地叫她一声“妈”,或者“你妈”,还不如称呼一声“老人家”。既然是老人家,她的性格行为模式早已定型,所以不要试图改变老人,而是要把欣赏和感激的话大声说出来。
  四、学会与他人相处
  1.建立支持系统。有句话说得好:“人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人常说,每个人至少需要三个朋友,当你在身体、心情、财务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找到这样的支持力量,帮助你走出困境。据心理学研究,得抑郁症的人,多半是没有真诚知心的朋友。
  2.心解“善解人意”。当我第一次听说“善解人意”就是“善意地理解别人的意思”这样一种全新的解释时,真是震撼。与人相处,很多问题矛盾摩擦,都是我们曲解了人意,或者恶意理解别人的意思造成的,其实原本人家没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说折磨人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事物本身。
其他文献
一、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习惯培养对幼儿成长的意义。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它对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重大意义,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之一。  2.一日生活环节中蕴含着许多教育价值。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生活环节(来、离园、盥洗、饮水、餐点、午睡)占在园生活50-60%以上,这些生活环节比较琐碎,
期刊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主要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美术课堂教学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注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  一、爱心唤醒学生兴趣  我首先俯下身来主动和学生去交朋友,走到学生们当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他们忘了我是他们的老师,从而使他们对我产生亲切感,这样学生慢
期刊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基础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新课改全面推开,这是中国适应现代化,面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课程改革预示新的育人观的转变。随之而来的课堂教法的更新,这给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各科目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遵循相同的教学模式:自助、合作、探究。教师应根据科目特点,尽快转变人的观念,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教改的需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历史课由于它在构建民族魂方面所起的作
期刊
近几年来,甘州区教育督导室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督导力度,有效推进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建设标准和规划。为有效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2010年10月起,甘州区教育督导室抽调全区教育战线上的部分专家学者,深入
期刊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是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  一、幼小衔接工作现状  (一)小学化倾向严重。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以会写字、会读拼音、会做算数题为标准,课后要布置大量作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兴趣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高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谢世腰,王力主编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中提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应做到“教师
期刊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  一、指导学生合理阅读  学习书本知识主要靠阅读,而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中外历史错综复杂,因此,阅读历史课本不同于看小说,必须有一套科学系统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深读透。首先是学前粗读。粗读的内容首先是阅读教科书的目录和引言。
期刊
在幼儿园到小学转折当中面临着学习环境与任务的变化、师生的变化、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这样一些问题。这些变化对孩子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入学准备是一个孩子为了能够开始学校教育要具备的各种关键能力和基础条件。这对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相当重要。  怎样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做一个恰当的衔接,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的重大的人生转折呢?  一、幼儿入学前要做的准备 
期刊
在多年的初三政治教学中,我所教的学生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在解答思想品德试题中的综合探究题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学生由于这两种情况而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严重,那么有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成绩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用以下方法来解决,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无话可说。”究其根源,是由于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积累
期刊
宿舍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内容。提高宿舍文化建设品位,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对促进校风、学风的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已取得的成果  1.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把学生宿舍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了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学校通过自筹资金、引进社会投资和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等多种手段确保了宿舍硬件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