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分析2008-2009年7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结果:剖宫产子宫切除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率,宫缩乏力导致的产科出血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结论:加强社会健康宣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科;子宫切除;治疗
产科子宫切除是指因产科因素而行子宫切除,主要用于治疗产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但也给术后孕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当前防治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是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子宫不仅是孕育胎儿的场所,也是雌孕激素的靶器官,子宫的存在和切除在妇女生理和心理上有特殊作用。子宫切除后,虽然保留了卵巢,但由于子宫动脉卵巢支被切断,卵巢血供相应减少,势必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有可能出现更年期综合征提前、某些心血管疾病过早发生[1];而产科子宫切除是在孕产妇严重出血、经各种方法保守治疗无效为抢救孕产妇、预防其死亡而采取的重要措施[2],因此既要适时实施手术抢救病人生命,又要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指征,才能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1临床资料
本县2008-2009年发生的7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孕妇年龄为21~43岁,平均年龄为31岁。30岁以下4例, 3例为35岁以上;初产妇4例,其中第1胎1例,第2胎2例,第3胎1例,经产妇3例,其中第2胎1例,第3胎2例。孕周为37~41+1周,农村5例,城市2例;高危妊娠5例; 2例产妇没有做过产前检查, 3例产前检查少于5次。
2方法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统计检验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概率2009年全市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012 %(7/56 410)。其中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006 % (2/33 108),剖宫产分娩为0.021 %(5/23 302),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1, P=0.217)。
3.2患者子宫切除的分析2例(2、6号病例)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分别在产后1.2 h和3.2 h, 5例剖宫产分娩后子宫切除, 1例为术后1.5 h, 2例为术后3.0 h, 1例为术后6.5 h, 1例为术后26 d;全子宫切除1例(2号病例),次全子宫切除6例;胎盘自娩3例,人工剥离4例;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4例(2、4、5、7号病例),其中4、5号病例为巨大儿、产程延长导致宫缩乏力, 2号病例为人为因素滥用缩宫素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7号病例,经产妇,高龄,无指征剖宫产引起宫缩乏力, 4例均进行了输血、输液、促宫缩等治疗,仅1例行了子宫动脉结扎,但出血仍然较多,行子宫切除;胎盘因素2例(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其中3号病例初产臀位、妊娠延期。入院当天即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娩出延期,行人工剥离完整,大小为25 cm×20 cm×1 cm,胎盘附着处宫缩差,术中出血量较多,约400 ml予按摩子宫,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促宫缩治疗后关腹,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5min血压降为90/60 mmHg,心率为120次/分,宫底脐上两指,徒手进宫腔掏出积血块约1 000 ml术后1 h,阴道出血未见减少,血压继续下降至80/52 mmHg,出血约3 000 ml产妇凝血指标异常,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经输血、输液、促宫缩,子宫动脉结扎3 h后,产妇病情无好转,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6号病例为胎盘植入,经产妇,前胎有产后出血史(当时具体情况不详),胎膜早破5 h入院,第一、二产程进展顺利,胎儿娩出30 min后,胎盘仍未能娩出,行徒手人工剥离胎盘术,发现有4 cm×3 cm×2 cm部分胎盘植入,并有多量活动性出血约1 600 ml即予输血、输液、促宫缩、缺损处肠线“8”字缝扎止血无效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植入性胎盘; 7号病例子宫切除术后,由于医院内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医疗护理不仔细,术后1周并发肺部绿脓杆菌院内感染,经三线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1月后方病愈出院。
4讨论
4.17例子宫切除的原因都是产科出血,其中4例为宫缩乏力导致的产科出血,分析原因,可能与对胎儿体重估计不足,影响对产程发展的正确估计和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可能影响产科出血的因素预防准备不充分;不恰当地干预产程,缩宫素使用和观察不规范,宫缩过频过强,人为造成急产或者产程停滞,处理不及时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都有关。2例为胎盘因素产科出血最终子宫切除,目前,随着多次妊娠,人工流产的增加,子宫内膜炎症、损伤增加,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大幅增加,故多次孕产、刮宫等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
4.2防范措施
4.2.1加强宣教,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对适龄妇女做好计划生育知识的宣教工作,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孕产前多次流产;对孕妇要宣教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督促其定期产检,及早发现高危,及早干预,并做好阴道分娩的宣传,树立孕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4.2.2规范产科子宫切除,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本次分析剖宫产子宫切除是阴道分娩的3.5倍,可见剖宫产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产科工作者对待剖宫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各级产科医院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格审批制度,特别是要尽量避免无指征剖宫产,减少无产兆剖宫产,努力避免产科因素的子宫切除。
参考文献
[1] 郑匀梅,宋清莲.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9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30) .
[2] 李淑文. 完全性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25) .
[3] 马国惠. 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子宫切除的临床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1) .
[4] 冯清雁. 产科子宫切除16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8)
【关键词】产科;子宫切除;治疗
产科子宫切除是指因产科因素而行子宫切除,主要用于治疗产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但也给术后孕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当前防治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是产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子宫不仅是孕育胎儿的场所,也是雌孕激素的靶器官,子宫的存在和切除在妇女生理和心理上有特殊作用。子宫切除后,虽然保留了卵巢,但由于子宫动脉卵巢支被切断,卵巢血供相应减少,势必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有可能出现更年期综合征提前、某些心血管疾病过早发生[1];而产科子宫切除是在孕产妇严重出血、经各种方法保守治疗无效为抢救孕产妇、预防其死亡而采取的重要措施[2],因此既要适时实施手术抢救病人生命,又要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指征,才能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1临床资料
本县2008-2009年发生的7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孕妇年龄为21~43岁,平均年龄为31岁。30岁以下4例, 3例为35岁以上;初产妇4例,其中第1胎1例,第2胎2例,第3胎1例,经产妇3例,其中第2胎1例,第3胎2例。孕周为37~41+1周,农村5例,城市2例;高危妊娠5例; 2例产妇没有做过产前检查, 3例产前检查少于5次。
2方法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统计检验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概率2009年全市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012 %(7/56 410)。其中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006 % (2/33 108),剖宫产分娩为0.021 %(5/23 302),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1, P=0.217)。
3.2患者子宫切除的分析2例(2、6号病例)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分别在产后1.2 h和3.2 h, 5例剖宫产分娩后子宫切除, 1例为术后1.5 h, 2例为术后3.0 h, 1例为术后6.5 h, 1例为术后26 d;全子宫切除1例(2号病例),次全子宫切除6例;胎盘自娩3例,人工剥离4例;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4例(2、4、5、7号病例),其中4、5号病例为巨大儿、产程延长导致宫缩乏力, 2号病例为人为因素滥用缩宫素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7号病例,经产妇,高龄,无指征剖宫产引起宫缩乏力, 4例均进行了输血、输液、促宫缩等治疗,仅1例行了子宫动脉结扎,但出血仍然较多,行子宫切除;胎盘因素2例(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其中3号病例初产臀位、妊娠延期。入院当天即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娩出延期,行人工剥离完整,大小为25 cm×20 cm×1 cm,胎盘附着处宫缩差,术中出血量较多,约400 ml予按摩子宫,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促宫缩治疗后关腹,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5min血压降为90/60 mmHg,心率为120次/分,宫底脐上两指,徒手进宫腔掏出积血块约1 000 ml术后1 h,阴道出血未见减少,血压继续下降至80/52 mmHg,出血约3 000 ml产妇凝血指标异常,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经输血、输液、促宫缩,子宫动脉结扎3 h后,产妇病情无好转,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6号病例为胎盘植入,经产妇,前胎有产后出血史(当时具体情况不详),胎膜早破5 h入院,第一、二产程进展顺利,胎儿娩出30 min后,胎盘仍未能娩出,行徒手人工剥离胎盘术,发现有4 cm×3 cm×2 cm部分胎盘植入,并有多量活动性出血约1 600 ml即予输血、输液、促宫缩、缺损处肠线“8”字缝扎止血无效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植入性胎盘; 7号病例子宫切除术后,由于医院内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医疗护理不仔细,术后1周并发肺部绿脓杆菌院内感染,经三线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1月后方病愈出院。
4讨论
4.17例子宫切除的原因都是产科出血,其中4例为宫缩乏力导致的产科出血,分析原因,可能与对胎儿体重估计不足,影响对产程发展的正确估计和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可能影响产科出血的因素预防准备不充分;不恰当地干预产程,缩宫素使用和观察不规范,宫缩过频过强,人为造成急产或者产程停滞,处理不及时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都有关。2例为胎盘因素产科出血最终子宫切除,目前,随着多次妊娠,人工流产的增加,子宫内膜炎症、损伤增加,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大幅增加,故多次孕产、刮宫等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
4.2防范措施
4.2.1加强宣教,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对适龄妇女做好计划生育知识的宣教工作,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孕产前多次流产;对孕妇要宣教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督促其定期产检,及早发现高危,及早干预,并做好阴道分娩的宣传,树立孕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4.2.2规范产科子宫切除,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本次分析剖宫产子宫切除是阴道分娩的3.5倍,可见剖宫产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产科工作者对待剖宫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各级产科医院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格审批制度,特别是要尽量避免无指征剖宫产,减少无产兆剖宫产,努力避免产科因素的子宫切除。
参考文献
[1] 郑匀梅,宋清莲.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9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30) .
[2] 李淑文. 完全性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25) .
[3] 马国惠. 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子宫切除的临床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1) .
[4] 冯清雁. 产科子宫切除16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