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剧两星”的实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4+X”可以发挥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优势,使得制作方“不差钱”,可以请全明星阵容,打造所谓的鸿篇巨制。
电视剧从市场的角度看,观众是最终消费者,制作公司通过电视台向观众供应能够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产品。但因为产品的特殊性,最终能否进入流通受制于主管部门的审核和电视台的选择,而观众只能通过挂一漏万的收视率来对这种供应表达意见。观众是记得的时候被提及被利用的弱势群体。健康的电视剧产业核心应该是受众,观众免费看电视,支付电视成本的是广告主,广告主又通过让观众看广告来获得营收上的回报。观众与广告主是整个电视产业存在的基础。电视剧的博弈在广电总局的规制下,在电视台与电视剧制作方之间展开。棋盘由观众与广告构成,规则由广电总局制定,题材、内容、制作等犹如棋子。不管规则如何变,棋手如何花样百出,对弈如何激烈,都出不了棋盘的格局。至于棋子是否与棋盘匹配,大小是否合适,口味是否对路。棋盘的决定力是非常有限的,在不对等的博弈中,强势棋手拥有决定权。在电视剧这盘棋里,电视台的因素是决定性的,所以一剧两星,只是减了二个同播的卫星频道而已,却引发了电视剧产业链几乎与地震相似的震荡。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一剧两星”是继“4+X”限制而来的,很可能在条件被触发的时候会出台“一剧一星”的终极限制。据称官方的指导思想是要繁荣电视剧市场,抑制高企的演员费用,能让积压的电视剧有机会在电视台播出。但是带来的问题和担心也是非常明显的,如电视台的购买力缩水,大片投入将减少,已经进入生产的大制作电视剧,原计划就是四星同播,结果政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要么赶工期坐上“4+X”的末班车,要么成为“一剧两星”的试水者,所以2014年年末大片扎堆投播,乱哄哄好不热闹。很多制作公司采用保守策略,观望为主,而电视台则忙着安排黄金时段变成只能播二集后所多出来的时间用什么节目来填补的问题,当然还要协调广告主与广告播出计划,真的是一个不平静的2014年。待新政策落地之后,各种新的动作将会陆续展示。中国电视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惯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并开创出自己的天地,在“一剧两星”政策的影响下,危机感深重的压力下,各路神仙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一剧两星”的实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4+X”可以发挥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优势,使得制作方“不差钱”,可以请全明星阵容,打造所谓的鸿篇巨制。副作用是频道资源被所谓的大片占领,非大片的电视剧播出机会减少。这又加剧了对大片的追捧,凝聚成制作大片的迫切需求,大片的风险反而降低。旧时代行将结束的时候,那些在投资上上档次的电视剧严重感觉到“狼来了”的紧张与压力,所以要么自我表白,不惧“一剧两星”,要么赶“4+X”的末班车,要么不敢开机。所以对于高投资,高风险的电视剧影响特别明显,进而有人认为会对高片酬造成影响。只要电视台挑片有明星可以保证收视率的准则在,高片酬的问题就不会一下子受到影响,在电视剧播出量增加之后,有价值的演员阵容会扩大,竞争加剧,片酬就有跳水的可能。
这段时间关于“一剧两星”的讨论似乎都是针对制作方、电视台与演员三个核心议题,对于观众说得很少,另外基本不涉及电视剧如何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只看到韩剧在中国刮起韩流,只看到美剧让人神魂颠倒,以致广电总局要出台政策限制美剧的跟播,很少听到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更别说形成中国风。中国电视剧一年15000集的产量,居然走不出国门,而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硬产品基本靠出口,而软产品,精神类产品则基本内销。梅兰芳带着京剧走出国门,赢得一片赞誉,我们的软实力上确实存在着软肋。“一剧两星”应该有利于打破现在不敢创新的框框,如果能在关键处激发制作方开拓海外市场,参与海外电视剧的制作,未尝不是一个破解资本压力、播出瓶颈和演员高酬危局可尝试的道路。本来四台联播,可以拍大片了,大片也只是跟着电视台的审片标准走,审片则以收视率的保障为前提。这个魔咒似乎越走越鬼气森森,根本没有破解的希望。“一剧两星”,会影响电视剧制作的投入,更拉高电视剧投资的风险,所以想开拓风险更大的海外市场就更是遥不可及了,偶尔有海外市场,也就是华人世界的零星购买。每年有一半的电视剧找不到地方播出,巨大的浪费,这也许不是限制联播的频道就可以自然解决的,问题还在于电视剧缺乏吸引力,过不了频道平台这一关。
“一剧一星”是终极目标,只是鉴于当前的电视台还达不到这个实力,才有“一剧两星”的过渡。所以一方面电视台要足够强大,能够支付日益庞大的制作投入,另一方面,制作方在营销上需要更加多元化,不能完全被电视台牵着鼻子走。以前在植入商业广告方面虽然问题不断,毕竟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网络播放的营销,其实大有可为,除了整集投播外,一个电视剧还有很多可以吸引网络眼球和吸附网民互动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也许有政策上的限制,经过整理应该可以做出既符合政策,又能够比整集更吸引网民的新产品,如角色的表情集合与表情符开发,影视片断组合游戏,使人人成为剪片高手等。由游戏而电视,也可以由电视而开发游戏,电视剧与游戏之间的联动会迸出更多火花。电视里的服装、菜肴、玩具等如果有原创性,就可以做二次开发。这当然也需要此方面的专业人员,最好有这方面的专业服务,这样电视剧的延伸开发就可以常态化。大片的投资可以过亿,而上亿的投资真的可以做很多事,延伸出许多的机会。以电视剧为平台,集聚创意并培育创意市场,电视剧的制作将不单是制作。将电视剧看作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平台,其路子将越走越宽,这样也就不会纠缠于几个频道首播的限制了。
“一剧两星”对现行电视剧体制是一种严重的冲击,对于电视剧的制作方影响最大。因循守旧没有出路,被动应付也不是办法,应该从挑战与危机中寻找机遇,积极勇敢地去探索未曾走过的道路。探索意味着失败与成功的机会并存,合作与借鉴则会大大提高成功的机率。与网络合作,积极与市场上成功的模式合作,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只要有喜欢电视剧的观众在,电视剧产业就会有更好的明天。
电视剧从市场的角度看,观众是最终消费者,制作公司通过电视台向观众供应能够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产品。但因为产品的特殊性,最终能否进入流通受制于主管部门的审核和电视台的选择,而观众只能通过挂一漏万的收视率来对这种供应表达意见。观众是记得的时候被提及被利用的弱势群体。健康的电视剧产业核心应该是受众,观众免费看电视,支付电视成本的是广告主,广告主又通过让观众看广告来获得营收上的回报。观众与广告主是整个电视产业存在的基础。电视剧的博弈在广电总局的规制下,在电视台与电视剧制作方之间展开。棋盘由观众与广告构成,规则由广电总局制定,题材、内容、制作等犹如棋子。不管规则如何变,棋手如何花样百出,对弈如何激烈,都出不了棋盘的格局。至于棋子是否与棋盘匹配,大小是否合适,口味是否对路。棋盘的决定力是非常有限的,在不对等的博弈中,强势棋手拥有决定权。在电视剧这盘棋里,电视台的因素是决定性的,所以一剧两星,只是减了二个同播的卫星频道而已,却引发了电视剧产业链几乎与地震相似的震荡。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一剧两星”是继“4+X”限制而来的,很可能在条件被触发的时候会出台“一剧一星”的终极限制。据称官方的指导思想是要繁荣电视剧市场,抑制高企的演员费用,能让积压的电视剧有机会在电视台播出。但是带来的问题和担心也是非常明显的,如电视台的购买力缩水,大片投入将减少,已经进入生产的大制作电视剧,原计划就是四星同播,结果政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要么赶工期坐上“4+X”的末班车,要么成为“一剧两星”的试水者,所以2014年年末大片扎堆投播,乱哄哄好不热闹。很多制作公司采用保守策略,观望为主,而电视台则忙着安排黄金时段变成只能播二集后所多出来的时间用什么节目来填补的问题,当然还要协调广告主与广告播出计划,真的是一个不平静的2014年。待新政策落地之后,各种新的动作将会陆续展示。中国电视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惯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并开创出自己的天地,在“一剧两星”政策的影响下,危机感深重的压力下,各路神仙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一剧两星”的实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4+X”可以发挥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优势,使得制作方“不差钱”,可以请全明星阵容,打造所谓的鸿篇巨制。副作用是频道资源被所谓的大片占领,非大片的电视剧播出机会减少。这又加剧了对大片的追捧,凝聚成制作大片的迫切需求,大片的风险反而降低。旧时代行将结束的时候,那些在投资上上档次的电视剧严重感觉到“狼来了”的紧张与压力,所以要么自我表白,不惧“一剧两星”,要么赶“4+X”的末班车,要么不敢开机。所以对于高投资,高风险的电视剧影响特别明显,进而有人认为会对高片酬造成影响。只要电视台挑片有明星可以保证收视率的准则在,高片酬的问题就不会一下子受到影响,在电视剧播出量增加之后,有价值的演员阵容会扩大,竞争加剧,片酬就有跳水的可能。
这段时间关于“一剧两星”的讨论似乎都是针对制作方、电视台与演员三个核心议题,对于观众说得很少,另外基本不涉及电视剧如何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只看到韩剧在中国刮起韩流,只看到美剧让人神魂颠倒,以致广电总局要出台政策限制美剧的跟播,很少听到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更别说形成中国风。中国电视剧一年15000集的产量,居然走不出国门,而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硬产品基本靠出口,而软产品,精神类产品则基本内销。梅兰芳带着京剧走出国门,赢得一片赞誉,我们的软实力上确实存在着软肋。“一剧两星”应该有利于打破现在不敢创新的框框,如果能在关键处激发制作方开拓海外市场,参与海外电视剧的制作,未尝不是一个破解资本压力、播出瓶颈和演员高酬危局可尝试的道路。本来四台联播,可以拍大片了,大片也只是跟着电视台的审片标准走,审片则以收视率的保障为前提。这个魔咒似乎越走越鬼气森森,根本没有破解的希望。“一剧两星”,会影响电视剧制作的投入,更拉高电视剧投资的风险,所以想开拓风险更大的海外市场就更是遥不可及了,偶尔有海外市场,也就是华人世界的零星购买。每年有一半的电视剧找不到地方播出,巨大的浪费,这也许不是限制联播的频道就可以自然解决的,问题还在于电视剧缺乏吸引力,过不了频道平台这一关。
“一剧一星”是终极目标,只是鉴于当前的电视台还达不到这个实力,才有“一剧两星”的过渡。所以一方面电视台要足够强大,能够支付日益庞大的制作投入,另一方面,制作方在营销上需要更加多元化,不能完全被电视台牵着鼻子走。以前在植入商业广告方面虽然问题不断,毕竟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网络播放的营销,其实大有可为,除了整集投播外,一个电视剧还有很多可以吸引网络眼球和吸附网民互动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也许有政策上的限制,经过整理应该可以做出既符合政策,又能够比整集更吸引网民的新产品,如角色的表情集合与表情符开发,影视片断组合游戏,使人人成为剪片高手等。由游戏而电视,也可以由电视而开发游戏,电视剧与游戏之间的联动会迸出更多火花。电视里的服装、菜肴、玩具等如果有原创性,就可以做二次开发。这当然也需要此方面的专业人员,最好有这方面的专业服务,这样电视剧的延伸开发就可以常态化。大片的投资可以过亿,而上亿的投资真的可以做很多事,延伸出许多的机会。以电视剧为平台,集聚创意并培育创意市场,电视剧的制作将不单是制作。将电视剧看作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平台,其路子将越走越宽,这样也就不会纠缠于几个频道首播的限制了。
“一剧两星”对现行电视剧体制是一种严重的冲击,对于电视剧的制作方影响最大。因循守旧没有出路,被动应付也不是办法,应该从挑战与危机中寻找机遇,积极勇敢地去探索未曾走过的道路。探索意味着失败与成功的机会并存,合作与借鉴则会大大提高成功的机率。与网络合作,积极与市场上成功的模式合作,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只要有喜欢电视剧的观众在,电视剧产业就会有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