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读懂 学生
内容摘要: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过程。教决定学,学取决于教。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才能达到高效课堂”。而读懂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的语言,读懂学生的表情。只有直面学生现实,才能整体全面把握教材,从而生成动态高效的课堂。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决定学的方向、内容和方法;而能否学好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两者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读懂学生,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握教材;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推动高效课堂。
一、读懂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道德经验和生活认知
。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现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等进行创造性的编写,教材希望基于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知,以思想认知中尚存的和真实的困惑、矛盾、冲突为突破口,更深入的探讨道德与法治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彰显了人文性,注重了实践性,体现了综合性。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从教材中受影响,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学生的道德经验和生活认知,用自己学生的认知和教材内容产生一定的体验共鸣和思想冲突。
比如,《爱在家人家》这一框题有一目的内容是“爱的碰撞”。说到亲子碰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初中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现实却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的推行“专制”。两代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爱的碰撞”,有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心理。学生对父母不理解,也不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体谅、理解父母的苦衷。总之发生冲突、碰撞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爱的碰撞,学会与父母沟通。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考虑他们的生活体验、思维障碍(心里矛盾),教师的引导才能帮助正在成长的他们。
在这节课中我是这么做的:课前热身时先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与父母的冲突,然后收起来。(一来尊重学生让学生有个宣泄,二来为后面环节解决冲突奠定基础)。上课第一环节体味亲情,让学生回忆父母关心自己的一件事情并且分享自己幸福。(在分享中学生体味了亲情,其实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从情感上认同父母,尊重他们的体验。)第二环节爱的碰撞。请一名学生读一个中学生的独白,老师追问:你曾经怀疑过父母的爱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愿意分享你的感受吗?(此环节学生因独白的真实具体让他们感同身受,由课前的笔下宣泄到语言表露,有感而发,学生积极性高。)紧接着老师问,在你感到难受冤枉生气的时候你的父母呢?我们听听父亲的独白,当读完父亲的独白,再让学生谈感受时,学生不再义愤填膺,而是开始思考。老师追问:你觉得家长爱孩子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究为什么会发生碰撞呢?(因为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学生从信中感受到自己平时的疏忽(他们开始反思)。第三环节沟通传递爱,四人小组解决课前写的冲突。此时的学生心情已经静下来,他们开始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化解冲突理解父母的情感目标顺利达成。整节课就是在尊重学生生活体验、心理矛盾的基础上解读了教材,学生学有所获。
二、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最有观察价值的元素之一,教师要读懂学生语言表象背后的信息。学生的语言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性格特征,直接反映了思维与情感的需求。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来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不仅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使教师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采用谈话法,尤其《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更多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语言,从学生的语言中捕捉信息,有的信息是正确的观点,有的信息是生成的新问题,有的信息成为下一环节的过渡。
如在《家的意味》的学习中,我采取的就是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
片段一:
师: 说到家,你能用一个比喻来说说你眼里的“家”
生:家是一个避风港,当我们伤心的时候,家是一个依赖的地方
生:家是亲情,家人都是互相关心、互相体谅的
生:家是一座房子,替我们遮风挡雨
生:家是一群人,有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马老师也想到了(多媒体显示:是地域、居所、吃饭的地方、一大家人·y),你还想到家是什么?
生:家是玩耍的地方
生:家是我们诉说心灵的地方
师:对,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的身心寄居之所。
从对话中感受学生对家的认识,引出家的内涵
师:那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生:我家是一个四口之家,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哥哥
生:我们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介绍,就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家庭的亲属关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属于婚姻关系,爸爸妈妈和我是血缘关系。(大屏出示: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引出家庭的内涵)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收养关系?
生:打个比方说,一个孩子流浪街头,你们家收养了,他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就是收养关系。
师:那是不是随便在街头领回来就是你们家的了。(生成新的问题)
生:摇头不语
师:同学们不说,我告诉大家收养也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有法律认可你才能收养,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才能收养孩子。(再次将婚姻关系的结婚证、血缘关系的出生证、说收养关系的收养证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做介绍)
从对话生成家庭的概念这一新知识,拓展新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规定的事情必须去做。
有时候我们可以从真情境中提出小问题,从小问题中寻求解答,从学生的语言中总结出高观点,再将高观点应用到真情境中。教师只有读懂学生的语言,才能更好的读懂教材,从而读懂课堂,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三、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的表情
。表情是人无声的语言,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有时课堂上你会发现有的老师喜欢问“你听懂了吗”?这时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听懂了”。如果你是有心人你会发现有的学生一脸茫然,有的学生满脸通红,有的学生异常兴奋,有的学生低头思考,还有的学生念念有词··……·这些表情就告诉你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压根没听懂。可是往往这时候有的老师就会误认为学生懂了,继续新的知识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与学生的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为此教师要会解读学生的喜悦、忧虑、惊讶、茫然、期待、渴望、满足、需求等表情。这就需要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感受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是学生学习状态高涨,那就继续推进;反之,则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若能真正把学生这个“人”的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去考虑、去研究,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有根,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和谐、高效,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放中心 编著2016年9月第一次次印刷
内容摘要: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过程。教决定学,学取决于教。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才能达到高效课堂”。而读懂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的语言,读懂学生的表情。只有直面学生现实,才能整体全面把握教材,从而生成动态高效的课堂。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决定学的方向、内容和方法;而能否学好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两者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读懂学生,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握教材;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推动高效课堂。
一、读懂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道德经验和生活认知
。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现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等进行创造性的编写,教材希望基于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知,以思想认知中尚存的和真实的困惑、矛盾、冲突为突破口,更深入的探讨道德与法治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彰显了人文性,注重了实践性,体现了综合性。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从教材中受影响,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学生的道德经验和生活认知,用自己学生的认知和教材内容产生一定的体验共鸣和思想冲突。
比如,《爱在家人家》这一框题有一目的内容是“爱的碰撞”。说到亲子碰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初中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现实却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的推行“专制”。两代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爱的碰撞”,有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心理。学生对父母不理解,也不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体谅、理解父母的苦衷。总之发生冲突、碰撞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爱的碰撞,学会与父母沟通。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考虑他们的生活体验、思维障碍(心里矛盾),教师的引导才能帮助正在成长的他们。
在这节课中我是这么做的:课前热身时先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与父母的冲突,然后收起来。(一来尊重学生让学生有个宣泄,二来为后面环节解决冲突奠定基础)。上课第一环节体味亲情,让学生回忆父母关心自己的一件事情并且分享自己幸福。(在分享中学生体味了亲情,其实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从情感上认同父母,尊重他们的体验。)第二环节爱的碰撞。请一名学生读一个中学生的独白,老师追问:你曾经怀疑过父母的爱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愿意分享你的感受吗?(此环节学生因独白的真实具体让他们感同身受,由课前的笔下宣泄到语言表露,有感而发,学生积极性高。)紧接着老师问,在你感到难受冤枉生气的时候你的父母呢?我们听听父亲的独白,当读完父亲的独白,再让学生谈感受时,学生不再义愤填膺,而是开始思考。老师追问:你觉得家长爱孩子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究为什么会发生碰撞呢?(因为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学生从信中感受到自己平时的疏忽(他们开始反思)。第三环节沟通传递爱,四人小组解决课前写的冲突。此时的学生心情已经静下来,他们开始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化解冲突理解父母的情感目标顺利达成。整节课就是在尊重学生生活体验、心理矛盾的基础上解读了教材,学生学有所获。
二、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最有观察价值的元素之一,教师要读懂学生语言表象背后的信息。学生的语言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性格特征,直接反映了思维与情感的需求。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来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不仅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使教师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采用谈话法,尤其《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更多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语言,从学生的语言中捕捉信息,有的信息是正确的观点,有的信息是生成的新问题,有的信息成为下一环节的过渡。
如在《家的意味》的学习中,我采取的就是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
片段一:
师: 说到家,你能用一个比喻来说说你眼里的“家”
生:家是一个避风港,当我们伤心的时候,家是一个依赖的地方
生:家是亲情,家人都是互相关心、互相体谅的
生:家是一座房子,替我们遮风挡雨
生:家是一群人,有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马老师也想到了(多媒体显示:是地域、居所、吃饭的地方、一大家人·y),你还想到家是什么?
生:家是玩耍的地方
生:家是我们诉说心灵的地方
师:对,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的身心寄居之所。
从对话中感受学生对家的认识,引出家的内涵
师:那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生:我家是一个四口之家,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哥哥
生:我们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通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介绍,就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家庭的亲属关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属于婚姻关系,爸爸妈妈和我是血缘关系。(大屏出示: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引出家庭的内涵)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收养关系?
生:打个比方说,一个孩子流浪街头,你们家收养了,他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就是收养关系。
师:那是不是随便在街头领回来就是你们家的了。(生成新的问题)
生:摇头不语
师:同学们不说,我告诉大家收养也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有法律认可你才能收养,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才能收养孩子。(再次将婚姻关系的结婚证、血缘关系的出生证、说收养关系的收养证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做介绍)
从对话生成家庭的概念这一新知识,拓展新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规定的事情必须去做。
有时候我们可以从真情境中提出小问题,从小问题中寻求解答,从学生的语言中总结出高观点,再将高观点应用到真情境中。教师只有读懂学生的语言,才能更好的读懂教材,从而读懂课堂,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三、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的表情
。表情是人无声的语言,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有时课堂上你会发现有的老师喜欢问“你听懂了吗”?这时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听懂了”。如果你是有心人你会发现有的学生一脸茫然,有的学生满脸通红,有的学生异常兴奋,有的学生低头思考,还有的学生念念有词··……·这些表情就告诉你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压根没听懂。可是往往这时候有的老师就会误认为学生懂了,继续新的知识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与学生的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为此教师要会解读学生的喜悦、忧虑、惊讶、茫然、期待、渴望、满足、需求等表情。这就需要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感受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是学生学习状态高涨,那就继续推进;反之,则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若能真正把学生这个“人”的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去考虑、去研究,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有根,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和谐、高效,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放中心 编著2016年9月第一次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