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中的月亮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n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如一缕无形无声的风,匆匆间,我已在校园扎根数十载。迎来一群稚嫩的孩子,朝夕相伴,几载之后又将他们送往人生的另一个站台。三尺讲台,已成为我多年坚守不变的阵地。
  如一棵扎根于乡间的树,我牢牢地固守着我的教室和讲台,汲取着土壤间的营养,以更为粗壮的枝干为我的孩子们遮风挡雨。甘苦自知,如鱼在水。面对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我穿行于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更愿意做一棵这样的树,一棵守护心中月亮的树。处于童年时期的他们,都有一颗纯洁而美丽的童心。这样可贵的童心,在忙碌、喧嚣、世俗的社会中,恰像天上的那轮明月一样,纯洁无瑕,不染纤尘。我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守护心中的月亮。
  风过叶动。树叶清新、碧绿如洗,是我永不褪色的教学激情,是我永不凋落的师爱。美丽洁净的校园内,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恰如花圃里绽放的花朵,娇艳美丽。我努力地呵护着他们的成长,呵护着他们纯真的心灵。孟子与荀子关于“人之本性善与恶”的辩论,已延续了数千年,从未有过输赢与定论。我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你只要看那些孩子的眼睛,就会感知到他们单纯的善意,即使是后进生,更多时候也只是爱玩与调皮而已。可是,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学校之外,他们无时不在受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影响。他们过早接触到了游戏,在无父母陪伴的周末,依赖手机玩游戏打发孤独的时间;他们过早观看了成年电视,知道了早恋与追星,于是他们提前开始了成人间的话题。甚至,他们听到了父辈祖辈间的谈话与调笑,学会了一些骂人的脏话,又把这些脏话带到了校园里。
  我在教学的间隙里发现了这些情况,又不能直接粗暴地训斥,暗中着急,想用更合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在课上我策划了几次班级辩论会,如“小学生该不该有手机”“小学生该追星吗”“玩游戏的危害多”“说脏话的坏处多”等。
  由于每次辩论会的辩题都是提前一周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组合成小组,选择正方反方进行准备,所以在辩论会上他们都能积极大胆发言。在辩论会中,他们走上讲台,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为了批评班级里一些同学的不当行为,毫无保留地指出了他们的姓名。被点到名的学生往往会脸红,在批评声中进行反思,由小声道歉再到大声道歉,并许下一定改正错误行为的诺言。很多次,辩论进行的当中会被一些意外的道歉、一些热烈的掌声打断。听着那些孩子们在讲台上的真诚心声,听到台下孩子们的欢呼与鼓掌,我常常会在内心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感动。孩子的世界,永远是最单纯的,是可以改变与改写的。我很庆幸我做了这样的一个执笔人,在他们人生最初的时间段里,与他们一起提笔写下“人”字的一撇。
  为了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读经典是最重要的,如“四大名著”《朝花夕拾》《城南旧事》《呼兰河传》等。有条件购书的孩子,让家长帮忙购书,没有条件购书的孩子,我帮他们借阅。阅读名著与经典,背诵唐诗与宋词,丰富他们的知识与内心世界,让他们养成看书的习惯。一个小时候爱看书的孩子,大多会将这个好习惯保持下来。
  我还经常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我教会他们写日记,写童诗,用儿童的语言记录生活,记录成长,表达思考与感动。
  童诗是一颗稚嫩的种子,只要有着适宜的土壤、湿润的空气,它就能发芽生长。小小的山坡、早晨的风、晶莹的露珠、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蝉儿、冬日初雪、朝阳、黄昏、云,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诗意。课余,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用富含诗意的语言留住童心童趣。在每周批阅孩子们的日记与童诗时,我总是充满幸福与感动。多年之后,如果他们回首看到了自己童年时写下的这些文字,也会倍觉幸福与开心。
  每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都是一棵绿意盈然的树,那颗纯真而可爱的童心便是树上绽放的“月亮”。我愿用我永不疲惫的激情去为这些树浇水施肥,用我温柔的爱去呵护他们的心灵。而我这棵守护月亮的树,便在童心的世界里永远年轻着。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第十二中学滨江校区)
  責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意象”是“意”和“象”的总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哲学等立论的重要理论范畴。“意象俱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追求。这是由于文本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所谓“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通常认为,“意”是抽象、内在理念,“象”是具体、客观物象,“意”发自内心,借助“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学意象,运用文学意象来引导阅读教学,透过文本的符号
文言文是由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在教材中,文言文占据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反复朗读感知大意  “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于教材中的文言文来说,虽然语句较为生涩难懂,但是,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范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获取信息应是阅读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力求把散落在文本中的粒粒珍珠聚集起来,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以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最常用的提取信息的方法就是圈圈画画,本文主要就加工、整合、整体把握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会一一罗列出需要学习的生字,而且会特别安排一整节课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这种单一的识字模式脱离了相应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即使能够识记生字,也不能灵活运用,所以,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极为关键,也就是说,学生应立足于教师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的过程,结合相应的语言环境,一方面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另一方面也能够做到灵活运用。随文识字
生态者,遵循万物本真规律之谓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天性”“追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为习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化习作教学评价,主张把习作评价中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等诸多要素看成一个整体,把评价的过程视为学生主动、互动的建构过程,主张以生态的视角重构习作教学的评价过程。笔者结合十余年生态习作教学实践研究和几十个实验班的实践展开论述。  一、确定生态习作评价标准  “什么是好作文”?不同的学
教材中有不少古诗,如何立足教材展开古诗教学研究,让古诗逐渐在学生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每位教师自觉思考的课题。  《英英学古诗》一文以对话的形式,用文包诗的文体呈现,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能告诉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实践让我有了一些浅近的思考与收获。  一、准确定位学习古诗的目标  低年级
进入小学后,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任务就是识字。对于生字,不仅仅是要求认识,更要求会书写、会讲解意思、会灵活运用等。识字有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中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如课时不均衡,音、形、义讲解存在割裂,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化等,都影响学生对生字的全面掌握。为此,笔者提出三点改进策略。  一、注重生字的选择性,突出对难写、难记字的教学  儿童的认知多是感性的、直观的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阅读品位,能够自主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此时对于整本书阅读指导,需要的不是过多干预,而是放手,大胆放手,主动搭建平台,鼓励他们把阅读坚持下去,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完全放手可能做不到,但是至少有一些事情,教师可以不做。  一、不做功利“代言”,纯净阅读目的  为什么要让学生阅读整本书?原因有很多,比如教材要求,考试中内容有所涉及,或者学校统一要求,
在低年级教学中,对于句子的训练,教师多是让学生读读背背就算完事,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句子训练,以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体不高。那么,如何进行句子教学?句子教学的要点有哪些呢?  要点一:关注文中范句  低年级学生正是处于学习说话、写话的启蒙时期,学习别人怎么说是他们语言表达的重点。教材中有许多范句,这就为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范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特点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以提升其
《祁黄羊》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从题材来看,可以归纳为写人记事类。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描写祁黄羊让位举贤的故事,重点表现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公、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而对于习作训练来说,其重点也是写人记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方式引导学生习得写人记事技巧,以便真正实现读写迁移。对此笔者曾进行过尝试,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谁?  生:(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