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菊:我对粤剧的传承有一份使命

来源 :南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小菊
  原名周菊香,广东茂名人。深圳市宝安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西乡义工艺术团团长,西乡义风曲艺社社长,宝安区爱之光艺术团团长。
  2006 年获广东省首届广场粤曲文化金奖、广东省曲协杯粤曲大赛银奖;2009 年获深圳市粤剧粤曲汇演金奖;2010 年获鹏城金秋戏曲比赛金奖;2012年获广东省政协四洲杯银奖;2013 年获深圳市四洲杯粤曲赛金奖;2015 年获宝安区第二届粤曲粤剧展演金奖;2015 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文化义工;2016年获中国首届民间戏曲邀请赛银奖;2017 年被评为深圳十大唱家;2017 年获第二届深珠港澳粤剧粤曲交流展演金奖。
  我出生于粤剧曲艺世家,父亲是茂名石化公司粤剧团的演员,演彩旦(丑角),常扮演媒婆、七品芝麻官之类的角色;母亲则演青衣,常扮演嫂子、夫人之类的角色。我对粤剧的情结(或者说根),是从小在耳濡目染中种下的。
  粤西地区有“年例”的风俗,每年每条村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日子,拜神舞狮游村请客吃饭,敲锣打鼓唱大戏,好不热闹,我们当时特别喜欢趴在后台看戏。
  记得小时候还没有流行歌曲,兄弟姐妹们围在收音机前听粤剧,只觉绕梁三日,如今想起来也是回味无穷。
  我七八岁开始学戏剧,十八岁那年进入石化公司粤剧团。那时剧团的演员大多是石化公司的员工,平时都有本职工作,我们常常利用晚上和周末练习唱戏。1998 年春节期间,公司首演了两场大型舞台古装剧《唐伯虎点秋香》和《秦香莲》。在《唐伯虎点秋香》中,我扮演秋香,我的六妹演唐伯虎,弟弟演四大才子,大姐演华府管家,妈妈演华夫人,演出很成功,当地日报还整版刊登了我们一家演戏的图片新闻。
  粤剧低迷时期,我曾转行做歌手,1993 年我从茂名来到深圳,定居西乡,接下来的因缘际会,让我与粤剧粤曲重新结下不解之缘。起初是我加入西乡粤剧社团,结识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票友。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唱戏的平台,我跟朋友合伙开了一间曲艺社,取名“义风曲艺社”。这是我从一名粤剧爱好者渐渐走上粤剧文化事业的经营者、组织者、策划者乃至传承者之路的前奏。
  成立曲艺社之后,我在戏曲界变得活跃起来,文艺细胞被激活,参加各种比赛、做戏曲活动主持等,还加入了深圳市粤剧粤曲学会以及宝安戏剧曲艺家协会并任理事。在宝安第二届粤剧粤曲展演大赛中,我跟周刚代表义风曲艺社表演粤剧《华山梦会》,获得了金奖。那场演出谢幕时,有观众特地上台来跟我说,很久没看到这么深情的粤剧,看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2009 年国庆期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大概是因为从小就种下了粤剧文化情结,我心里传承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粤剧,这个古老又绮丽的艺术形式,应该被传承下来,而不是逐渐变成老一辈人的记忆。2010 年3 月,我在一次西乡北帝庙“唱大戏”中,偶然了解到义工组织,这次的际遇全面调动起了从小就种植在我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粤剧粤曲之根,随即我加入了西乡义工艺术团,开启全程投入传承粤剧之路的人生模式。
  加入艺术团后,我为义工队伍开设了公益课堂,并组织免费教市民唱戏,还成功举办了西乡义工风采文化节,推出一个完全由义工创作、表演的平台,让平时愿意奉献自己私人时间和精力的义工们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我希望打造属于西乡义工艺术团的独特品牌效应,年年推陈出新,注入新鲜元素。其中,自2011 年开始,在西乡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三大型庙会”活动中,作为大巡游主力部队的策划者和负责人,我每年都会带领我的团队(100 多人)推出不同的主题,就连那些公益课堂的孩子们,我都会安排机会给他们亮相。
  如今,艺术团的成员从0 发展到200 多人,我的学生有10 岁的孩子,也有65 岁的老人。其中有四个小朋友成功考上广东省舞蹈戏剧学院,这里面包括我的女儿谭清怡。最近她作为演员之一参加深圳青少年戏曲展演活动,演出结束后,我让义工给这些孩子们都送了花,这是我对孩子们的鼓励和支持。因为我觉得无论是粤剧从业者还是爱好者,每一个人都有传承的责任,自己有多大力就为粤剧的传承尽多大力,无论力气大或者小,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从唱功来讲,粤剧讲究字正腔圆,要唱好很难,要教好更難。但只要有心学习,即使对不会讲白话的学生乃至乡音很重的老人,我都愿意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还教腔调、教舞步、教动作、教粤剧知识……今年我还为外来劳务工的子女开展了“小候鸟粤剧学习班”。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孩子的假期没有可消遣的地方,也没有娱乐项目,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孩子、年轻人能够耳濡目染地接受并且喜欢上这门艺术,能帮助有潜质的“小候鸟”踏上艺术殿堂,走得更远。
  戏曲是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的一门艺术,但它需要有人去传承。能表演、能教授是一种传承;能去欣赏、捧场支持也是一种传承。我对粤剧的传承有一份使命感,因为我自己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过来的,深知好老师难遇,我愿意力所能及地把我所喜欢的东西教给身边有兴趣、肯学的人,就像大运会的口号:没有多伟大,只是我愿意。
  作为一个演员,必须做到以声带情,自然流露。而在专业上,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该是什么人物就是什么人物,本色出演。你唱出来的声音,首先得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声音也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声音才能走到人心里去。”
  周小菊诗词作品
  盛世宝安
  西乡河潋滟清波,义工管弦乐奏!
  晨曦初照百花含情舞,微风轻送,春天悄悄到,宝安处处缕缕清风,温暖万户事业复苏,沿着改革康庄道阔步昂首奔向前途。
  鹏城更美,幸福西乡,百姓称心,宝安各行业显风骚,催马展宏图,美景醉怡人,人文最好。
  更多义工做好事,服务群众不辞劳。
  颂宝安庆和谐圆中国梦,赞宝安早绘了蓝图,奔小康,早做好,宝安各界人人乐有前途,放眼看宝安迎未来,举杯祝贺同醉。
  万千家喜盈盈人人赞咏,党中央好决策,迎来万里程,跟党走,绘美景,振兴中国传美名,志愿者歌声似雷鸣,举杯祝贺同庆。
  当前共产党开辟翻新路,东方古国斩浪劈波,春风化雨鹏城路,开放改革浪潮更高,声声唱响领导人,开辟特色路,向着四海远延伸像彩虹,充满新希望无比自豪,华夏子孙拥抱未来,贺喜宝安龙腾凤舞,独领风骚全民共舞!
其他文献
翻开杨凡周从广东佛山寄来的一本沉甸甸的新著——《当代石湾陶艺论稿》,我蓦然惊觉,昔日熟悉的大学同窗,竟然让我有几分“陌生”。其实,准确地说,是杨凡周将他多年来浸淫其间、观察、思考的当代石湾陶艺世界,以其理论的建树和思辨的文笔,构建成这部二十四万字的学术论稿,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或许不曾关注、却发现竟是这般引人入胜的陶艺世界。我所感受到的陌生或者说意外,是欣喜的发现,杨凡周竟然在这个世界中走了如此之远,
期刊
我国山水画“以感为体”,故于物象有真情实感,画境自然迥异流俗。“感”要“诚”,也就是要至诚恻怛。天道是诚,地道是诚,人道是诚,画道岂能例外?“诚信如神”,故通天地人者,唯有“诚”。此乃“至诚感通之道”。“诚”是我国传统艺术之本。不诚无物,“自诚明”,故能体物为妙,得物象之神明,因而物皆光华遍布。不“诚”,则不“明”,不“明”之心境,不能与物象相应,不能画天地之辉光。“诚”不是“真”,“真”不能等于
期刊
于黄家塆,我为过客;而于我,黄家塆是非同寻常的一程山水。  据族谱记载,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黄庭坚的第15世孙——德只公,元末明初,从江西修水双井村迁徙到平湖,在该村一带繁衍生息,为黄庭坚的后裔,因居民皆姓黄,故此地就叫黄家塆。原来,黄家塆一开始就生长着故事,是一本悠久的历史书,无论是合上还是打开,都是古色古香的一卷,深远而厚重。  黄家塆地形奇特,四面青山环绕,一条“S”形的河流从塆中逶
期刊
又见炊烟  有些东西永久的丢了  有些正走在丢失的路上  而更多的事物我要一一认证  比如新农村建设,比如厕所革命  在宽阔的路上找旧时光很难  比如找从前的村口、稻场  稻场上的石碾和石碾旁的瓦屋  我好像提着一只采花的篮子  而面前打开了一本新书  遍布的花草和绿树是插图  一个方形的小湖是封面  清清的水,能照见岸上的格桑花  又见到炊烟了!  像一根白色的藤蔓,袅袅不断  它从绿色的小院飘
期刊
最初真的是不知道,看着那瘦不伶仃的一丛长在后院阴角,不见开花,不见抽茎,和满院的姹紫嫣红大相径庭,她自作主意,在婆婆每天离开后,悄悄地把它搬到了院中朝阳的地方。  叶片儿长着细微的斑点,她心痛,守着那丛瘦不伶仃的绿,又延长了不少日照时间。  婆婆爱花,但工作忙,早出晚归的,难怪叶子会缺少光照而发霉。而她,新妇初嫁,上司陈畅,不,应该是丈夫陈畅,有心留她在家多适应。  叶儿似与她较上了,越是搬来搬去
期刊
著名青年音乐家丁晓君:宝安文化活力四射。晚会上,宝安戏曲娃带来大型戏曲节目《薪火相传扬国粹》,他们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展现出民族的气质、中国人专有的风采。这让我们了解到,宝安“戏曲进校园”做得很扎实,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传统戏曲文化的耳濡目染,会让他们影响身边没有学习京剧的孩子,这也是一种传播和传承。通过此次晚会,我深切地感受到宝安文化的欣欣向荣之势。文化只有根植于人民,向群众汲取营养,才有源源不断
期刊
2019年9月27日上午,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文联、宝安区新安街道党工委联合主办的“祖国万岁”全国第四届硬笔书法家大书法作品国展精品专场在宝安区新安街道拉开帷幕。这场国展“落户”宝安,填补了深圳硬笔书法国展的空白,也是宝安以书法精品艺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贺礼。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荣誉副主席、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刘胄人等书法家代表,宝安区委常
期刊
李培军:1973年生,先后学习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等,现为职业画家。河南省美协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  當前,美术事业正面临一个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期,资讯的发达、视野的开阔、社会的包容为各个画种、各种艺术思想、各种表现形式的活跃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让我们能常常领略到因艺术进步的光芒闪烁而获得欣喜和快乐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曾平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花城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智性思考,在现实与历史中穿行,在中国与世界间体悟,将一个民族的百年梦想、
期刊
一大红色印记  宝安区诗词学会同题诗词选录  参观中共宝安一大会址  唐石成  誓言旦旦证初心,守章忠党为人民。但乞此心终不变,百业承欢万姓欣。  劳务工博物馆  劳务工博物馆  侯志平  卅载拓荒史,悲欢自有痕。斯人战蛇口,彼月出东门。  尽爱粼粼厦,谁思细细源。馆中陈物默,却胜万千言。  红树西湾  西湾寄怀  陈昭维  南眺伶仃水,东攀铁仔山。苍茫天与地,情意系西湾。  题西湾夕阳红  任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