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一、提高教师的认识,树立以德育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观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我校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弘扬高尚师德,力塑教师形象”师德教育专项主题活动这一契机,组织各层人员系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基础教育改革内容、新课程标准等有关文件,再结合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来进行学习。要求教师作好读书笔记,并写好学习心得和自我剖析材料,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加强和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教师树立职业理想,爱岗敬业,爱生乐教,转变教师观念,确立办学目标,实施“以德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策略,以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为追求目标。
  
  二、逐步完善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制度
  
  学校坚持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规范》,并做到常抓不懈。每学期初德育组都要拟定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活动的计划,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规范》和《守则》。学习的同时,学校注重根据《规范》和《守则》的要求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让文明礼仪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树立和谐的校风。
  
  三、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升降旗活动。
  为了使学生亲身体验升降旗的自豪感受,学校德育组依据每月文明班级的评比实行升降旗轮流制,安排三至六年级每周一个文明班级负责升降旗活动,升旗手、护旗手、队员由当月获得流动红旗班级的学生担当,每次升降旗仪式都庄严隆重,反映了校园气息、社会气息、时代气息,学生在参与升降旗活动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根据需要,还开展主题升降旗活动,由学校领导、优秀教师、三好学生进行国旗下的主题讲话,有时还请上级领导、校外辅导员、革命英雄进行国旗下的教育讲话,如:迎接“教师节”、“国庆节”、“儿童节”、“植树节”、纪念“九·一八”开展主题升降旗活动。
  (二)及时召开主题班队会。
  《老师,您听我说》、《我能行》、《祖国,您好》、《远离网吧》等系列班队会,展示学生的特长,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体验、感悟、深化中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升华。
  (三)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文明人,一个有社会觉悟的时代人的重要途径。我校从爱校园、爱家乡、爱祖国等活动主题入手,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时间号召学生进行“我看家乡新面貌”的“创新素质实践行”的体验教育活动。学生们通过对比观察家乡的新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清明节,我们组织学生到德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祭扫,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弘扬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现代价值观,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学校每学期举办几次大型的集体活动比赛,如校园集体舞比赛、手抄报比赛、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演讲比赛、乒乓比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这些比赛,学生喜闻乐见,在比赛准备、进行过程中都融入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集体观念,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四、狠抓养成训练,教育学生约束自我
  
  小学德育的中心工作是养成教育,而提高养成教育的重点是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的训练。因此,学校从“细”、“小”、“严”、“实”入手,狠抓学生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定了校园环境六个“无”,即:地上无纸屑、墙壁无脏痕、室内无垃圾、窗台无灰尘、桌面无涂刻,桌斗无烂纸;在学生中开展“伸伸手、弯弯腰”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不”,即:不大声喧哗、不说污言秽语、不追逐狂打、不争吵争斗。全校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活动中,学校要求统一着装,要求上下楼梯靠右行,要求主动向老师和来宾问好……
  在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校还实施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四项工程。第一,语言工程,谈吐文明,语言要美,不说脏话;第二,行为工程,要求学生做好事,不做有损他人和集体的事,行为要美;第三,自我教育监督工程,就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把行为规范训练变为自觉行为,还要求学生在管好自己的同时去监督别人;第四,转差帮教工程,建立帮教小组,帮助后进生转化。几项工程的实施,帮助学生规范了语言,规范了行为,使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大大增强。
  
  五、发挥“三位一体”整体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体系,我们在搞好“学校教育”的同时,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尽力使三者形成一体,为德育工作插上“双翼”。每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平时要求教师不定时家访,与家长座谈、交流教育学生的新方法、新途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品位,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发展。另外,我们还积极与社区联系,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如召集全校学生及家长分年级上街捡垃圾,清理社区小广告;利用3.12植树节组织各中队对城区小树进行认养挂牌活动;还请了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为了加强学校的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还经常请来联防队加强巡视,让学生能平平安安上学,健健康康成长,高高兴兴回家。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扎实工作,学校校风校貌有极大的改变。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深入研究,不断采用新的方法,才能将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其他文献
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受称赞的皇帝之一,他非常好学,正如《清史稿》中记载:“圣祖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公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
期刊
几天前我听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一课,很有感触。《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该文作者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感动了上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终升腾到空中,化为七颗钻石般的星星。故事告诉我们爱心是永恒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无可非议,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堂气氛应该很好,学生
乾隆一朝,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安定,国家风调雨顺,四海归一.乾隆本人的成就感与自豪感造就了他寻求文化艺术上的一种表现欲,在艺术风格上,开始显现出堆砌、铺张和
期刊
“小时候妈妈说,‘如果你当兵,你将成为将军;如果你当神职,你将成为教皇.’我想成为画家,于是我成为了毕加索!”rn在西班牙,有一位著名的共产党员,名叫:帕布罗·迭戈·荷瑟·
期刊
以书法“写”梅rn因品质高洁,个性孤傲,梅花历来备受古代文人推崇,诗词歌赋、水墨丹青,处处可见其冰姿倩影.有人仅以梅花做物象,借以标榜自身的不流世俗,也有人是真正爱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音乐教育的作用出发,立足于当前国内音乐教育的现状,结合国外音乐教育成功的经验,紧扣新教改的精神,从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发展音乐教育的新观点。  关键词:音乐教育 新课改 教师素质 以学生为主体    音乐,是中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质疑还是成功的开始。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悉心呵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氛
景德镇御窑的“复烧”rn清末同治皇帝幼年登基,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独揽国家大权.咸丰以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在清政府和外国列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告失败.以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东西也在迷惑着我们:过多过杂的教学内容、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一味迁就的评价方式……笔者听过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展示课以及竞赛课,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三多”。    一、课堂容量过多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课堂容量。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的确,环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审美观念和身心健康,加强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怎样针对幼儿特点进行环保启蒙教育,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和实践。    一、营造氛围,激发幼儿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