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指出了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且强调了它在德育和美育及其他一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初中语文教育应有智力和非智力的教育功能,我们要通过对系统知识的传授来达到培育人的目的。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授业”,同时还要“传道”。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中的德育工作并将之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浅见,抛砖引玉,以便和同行商榷。
一、要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近代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建筑人格的基础。”当代黔籍教育家汪广仁教授强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旺盛,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事物,独立意识增强,世界观正在形成,所以这个阶段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认为德育工作应当是长期的、渗透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最佳境界应是“不说一字,也尽得风流”。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它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翻开课本,你会发现这一篇篇文情俱佳的文章几乎都有一个德育目标。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如何把德育不知不觉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让“有效教育”光临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参加我们柏果中学的“有效教育”研讨活动以来,感触颇深。我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教完教学内容与否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厚度增加,课堂教学左右逢源。
三、根据学生心理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样说。学生的学习更是这样,如果他对你的课热爱了,或者认为需要,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异成绩。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望。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所呈现的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初中语文教学应坚持的课改方向
我通过听同行的课发现:大多数老师依然是滔滔不绝地讲背景、介绍作者、分段、总结段意、归纳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色;学生依然是被动地听、读、抄……我认为,这种传统而僵化的教学程序,虽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到厌倦、乏味和枯燥。
“教到老,学到老。”我认为语文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借鉴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然后根据学情、校情、自己的教学长处,继承传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精心设计、优化教学,使四十五分钟成为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从而让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真正构建有效课堂。
(作者电话:13984642098;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要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近代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建筑人格的基础。”当代黔籍教育家汪广仁教授强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旺盛,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事物,独立意识增强,世界观正在形成,所以这个阶段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认为德育工作应当是长期的、渗透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最佳境界应是“不说一字,也尽得风流”。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它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翻开课本,你会发现这一篇篇文情俱佳的文章几乎都有一个德育目标。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如何把德育不知不觉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让“有效教育”光临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参加我们柏果中学的“有效教育”研讨活动以来,感触颇深。我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教完教学内容与否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厚度增加,课堂教学左右逢源。
三、根据学生心理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样说。学生的学习更是这样,如果他对你的课热爱了,或者认为需要,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异成绩。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望。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所呈现的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初中语文教学应坚持的课改方向
我通过听同行的课发现:大多数老师依然是滔滔不绝地讲背景、介绍作者、分段、总结段意、归纳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色;学生依然是被动地听、读、抄……我认为,这种传统而僵化的教学程序,虽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到厌倦、乏味和枯燥。
“教到老,学到老。”我认为语文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借鉴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然后根据学情、校情、自己的教学长处,继承传统,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精心设计、优化教学,使四十五分钟成为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从而让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真正构建有效课堂。
(作者电话:13984642098;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