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71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三个“安保”职位一律的硕士研究生学历要求引发众议。这则新闻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山东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的5名大学生掏粪工。虽说职业无好坏贵贱之分,一样为人民服务,也有人说了:哥争的不是掏粪工和保安,是旱涝保收的编制。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是相当长时间以来我国诸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政策”,与之相伴的新人、老人,正式工、劳务工,固定工、临时工,编制内、编制外等微妙的名词被用来区分身份。用工双轨制不是个新话题,人们对此也大都或愤然或无奈,最近,此话题被《人民日报》大篇幅地报道,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
  
  编制内外人员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编制外员工和编制内员工相比,同样的劳动付出,薪酬可能相差一倍多。不仅难以实现“同工同酬’:在社会保障、向上发展等方面也难以享受到平等待遇。
  最近,成都某高校对外公开招聘,应聘人数之多让招聘方深感意外。
  “我们学院招一名辅导员,有500多人报名。”该高校下属学院负责人说,“没想到来这么多人”
  “为什么一名普通的辅导员,有那么多人应聘?”
  “此次招聘的人都有编制!这可能是吸引大家的原因。”
  前来应聘的人员中有一位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传媒专业的硕士生。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进媒体,而选择来高校当一名普通的辅导员时,“我表姐就在媒体工作,但她没有编制,收入没有编制内人员多,竞争还大,没有安全感,随时可能走人。”他回答道。
  这位应聘人员的表姐李菲是一家媒体的编辑,年收入不足3万,而同样岗位编制内员工按职称不同,年收入要高出一倍多。还有其他福利也是李菲所享受不到的。
  尽管知道法律规定“同工同酬”,也只有心里期盼单位提高收入,李菲是不敢向单位提要求的,怕失去工作。
  员工分为编制内外,这种状况在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法院、检察院、媒体、学校、医院、科研院所 有的事业单位,编制外员工数量甚至超过编制内员工,承担着主要的业务工作。
  但是,干得再多、再好,如果没有编制,其处境还是非常尴尬,通常和编制内员工没法比。收入差距是一方面,此外还难以享受到编制内员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障、落户口,评职称、向上发展也往往得不到平等的机会。
  对此,编制外员工怨言颇多,事业单位管理方也有难处。
  一个编制,意味着一份财政拨款。一个事业单位有多少编制,不是单位本身能决定的,每增加一个都要花很大功夫。何况,目前各级编制部门对事业编制的总原则是“精减”,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大的职能变化,扩编几乎不可能。
  张澄海是国家质检总局下属一家杂志社的负责人,他坦言,没有编制,有能力的人往往留不住。两年前,杂志社一名优秀的员工跳槽到~家中央企业,因为那家企业可以落北京市户口。“我真的很想留住他,为此专门向上级部门打了报告,但得到的回复是,我们杂志社只有一个正式编制,这类事情实在没办法解决。”
  清华大学人事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清华近两年面向全球招聘了不少学术带头人,受编制所限,相当一部分未纳入正式编制。“编外人员收入不低,但在福利待遇方面则很难平等。”他举例,编外人员的子女很难上清华幼儿园、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但编内人员,包括保卫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则可以直接享受这些福利。
  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干脆通过大量招聘编制外员工来控制用工成本,用一份编制内员工的钱去养活三到四个编外人员,即使有了新的编制,其编外员工也很难转正。
  如果说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受制于编制有限,那么企业用工“双轨制”则没有任何制度限制,但仍然在各大企业普遍存在。
  不同身份的员工,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甚至在同样岗位上千同样的活儿,待遇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云天化是国有控股企业,拥有员工3.5万人,除了原国有企业固定工外,还大量使用着社会招聘人员、长期劳务工、临时工。在生产操作的主要岗位上,招聘人员占到20%左右;在生产操作的辅助岗位上,劳务工占到了50%以上,在营销、技术岗位上,招聘人员也占到近20%。虽然固定工以外的员工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力量,但其薪酬存在明显差距。原国企人员月薪通常在3000~6000元之间,而招聘人员和劳务工则在1600~3000元之间。在社保、技能培训、住房等方面也采取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
  “计划轨”中的职工,仍带有“铁饭碗”痕迹,劳动合同形式化,实质上享受的是终身雇佣,企业通常无法辞退职工,福利报酬接近平均主义,仍有内部退养制度。“市场轨”中的职工,劳动力流动性很高,采用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雇佣关系没有保证,福利报酬主要与企业利润和个人表现相关。
  王继承表示,企业“双轨制”有其正面意义。从企业内部来看,“市场轨”对“计划轨”具有“鲶鱼效应”,即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总是先在“新人”如招聘人员、劳务工中推行,“新人”多劳多得、能上能下的机制会对“老人”起到示范效果。从更大范围来看,“双轨制”缓冲了转型经济背景下数量巨大的国有企业在进入市场化竞争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压力,既有利于原有职工的稳定,又有利于扩大就业。
  但是,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双轨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造成了员工福利、社保方面的不平等和员工个人发展方面的不平等。特别是随着用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企业中“市场轨”员工数量接近并超过了“计划轨”员工,如港口、造船等行业,“市场轨”员工已占到50%以上,倘若还沿用老办法,必然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劳务派遣的“非正常繁荣”
  
  用人单位强制老员工与劳务派遣机构重新签订合同,再在原单位继续从事劳动,规避法律风险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双轨用工”更多地表现为“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规定,连续签订两次劳动合同或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明确要求“同工同酬”。这部法律实施前,许多员工曾寄望于它能从实质上解决“双轨制”的不公平。但随后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非正常繁荣”。不少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或避免日后可能发生的纠纷,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派遣公司的介入使许多已在用人单位工作多年的员工从“合同工”变成“派遣工”。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显示,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后,劳务派遣工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有的用人单位强制过去的劳动合同工与劳务派遣机构重新签订合同,再以劳务派遣人员的名义在原单位继续从事劳动,有的大单位干脆出资成立一个劳务公司,把编制外员工统统转成劳务人员。一些劳务派遣公司也意外地发现自己迎来新的商机,甚至直接打出广告,可以承接这类业务,以使用工单位无“后顾之忧”。许多体制外员工自嘲是“被派遣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劳务派遣本身没有错,是灵活用工的必要方式,也是满足用工单位不同层面用工需求的必然补充。在世界各国,劳务派遣都广泛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劳务派遣被滥用。法律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应当限于‘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的岗位,但一些用工单位是只要能用劳务派遣人员就用劳务派遣人员,甚至在技术性岗位、管理性岗位上都有劳务派遣人员。”苏海南说,这实质上是用工单位把劳务派遣作为一个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手段来使用。许多劳务派遣公司运作不规范、资金不足,一旦发生纠纷或者出现工伤等情况,根本没办法承担赔偿责任,最终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也极易引发大规模的劳动纠纷。
  
  让劳动者看到希望
  
  “一步取齐”难度大,应纠正用工双轨制中不合理、不公正现象。期盼法律法规更明晰、易操作
  有人提出,既然用工双轨制有诸多不合法、不合理的方面,就应出台强制措施“一步取齐”,实现“并轨”。
  “用工多样化是正常现象,当前需要纠正的是多样化过程中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对于强制并轨,苏海南并不十分赞同。
  他指出,用工双轨制现象大量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转轨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也是我国二元经济在用工方面的体现。由于我国普通劳动力资源长期供过于求,“强资本、弱劳动”,这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想方设法压低用工成本。劳动者自身在建立劳动关系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企业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虽然明确了“同工同酬”,也对“劳务派遣”等做出一些规定,但这更多地体现了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还缺少详细、可操作的办法。这些情况,都不是一项法规或者一个行政指令就能解决的。
  此外,“一步取齐”还面临“向哪端取齐”的问题。“比如一个垄断电厂抄表工,正式员工的年薪可能近10万元,聘用的农民工干完全相同的工作,可能刚刚1万多元。如果都统一成近10万元,明显不符合岗位的实际价值。但如果强行统一成1万多元,虽然合理,但正式工既得利益受损太大,又可能带来影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苏海南说,现阶段应当首先对“用工双轨制”的不合理、不公正从上到下形成社会共识,不能熟视无睹或法不责众,让劳动者看不到希望。
  更重要的是完善法律法规,并尽力使法律明晰、具有可操作性,对违法行为加大监督处理。比如劳务派遣究竟在哪些岗位上可以用,完全可以有更加清晰的界定,同时应当加大力度规范劳务派遣公司,保证员工的权益。再比如对同工同酬,也应当出台具体的规范,在现阶段至少可以先要求用工单位不要把劳务派遣工与劳动合同制员工混岗工作,而是“不同用工制度、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任务、不同薪酬”,既缓和现有矛盾,也不会使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对于实在无法调岗的临时工、劳务派遣工,就应该努力做到与正式工同工同酬,然后在新员工中逐步统一薪酬制度和薪酬待遇。据了解,实现这一点并不会很难。北京部分中央媒体就已对所有编制外员工实现了“同工同酬”,受到员工欢迎。(白天亮等)
其他文献
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记载:宋朝航运和船场皆官办,有人钻管理上的漏洞,损公肥私,如造船用钉,官船多虚报。因为这里有一个“空子”,钉子钉在船体里,既不能称重量,也难以点数目,所以历来都听任工匠虚报多领。后来许元出任发运判官(负责水运工作的官吏),决心除此积弊。一天,他来到造船工场,下令拖出一条新船,当众放火烧毁。烧完之后,把钉子收集起来过秤。结果,钉子的重量只是申报用钉量的十分之一。从此,这个真实的
期刊
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列馆是震后北川精神文化重建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将成为羌人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和保护展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    “太不敢想象了,简直美轮美奂!”3月29日下午,当记者跨进北川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走近琳琅满目的展品时,不由发出由衷的感叹。  “去年9月26日,在山东援建者和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蕴含羌族智慧、彰显羌族文明的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列馆
期刊
跨越了好几条长长的铁轨,在成都车辆段一栋白色的小楼里,记者采访了前不久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陶毅。    直面挑战,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陶毅出身于“铁路世家”。 1998年8月,他从铁路局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车辆段电器运用车间做了一名车电钳工,负责绿皮车“车电装置”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刚接到这份工作时,陶毅傻眼了,学校3年所学的知识与眼前从事的工作几乎没有太大关联,这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
期刊
立足于成都统筹城乡实践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抓住灾后重建契机,成都向世界展示出一幅美丽、神奇的蓝图。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都受到重创。290多万受灾群众的生活就业、灾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让成都面临了严峻考验。  而在恢复重建进入攻坚破难的时刻,成都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它的提出,立足于近年来统筹城乡实践和灾后重建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期刊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两周年,随着后重建时代的来临,地处内陆的四川将有着什么样的机遇,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持增长,尤其是灾区如何实现内生增长等,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5月12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    发展机遇:对口支援向长期合作转变    《四川党的建设》:4月29日-4月30日,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双方签署了
期刊
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四川是农业大省,水利建设在“三农”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解决的将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一个发展的问题,她的实施将为子孙后代创造一笔宝贵财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部署,6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战略规划全面实施情况。
期刊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谋划“十二五”工作的关键一年,省委做出了“科技创新是首要动力,要在我省跨越发展中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的指示。刘奇葆书记特别强调:“要从科技发展战略上找科技与产业的结合点,从结合点找突破点,下大气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怎样找到这个结合点与突破点?5月7日,带着问题,我们采访了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    “丰富的四川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能转变为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要千方百计惠民生,不断提高藏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要大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以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为重点,提高藏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以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重点,提高藏区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刘奇葆    一    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青四省区结合部,有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15.3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高
期刊
4月14日,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司法局原局长文强涉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一案,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时被判处死刑。  此前,文强收受赃物曾公开展示,除堆成小山的钞票之外,还有数以百计的名烟名酒、36件现代工艺品、9件文物、69幅字画,曾被人称为“超级震撼”。  北京一家媒体曾随机抽取该市法院2005—2007年间审理的100件受贿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成华区曾经是成都市的老工业基地,经过“东调”、东郊工业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已经进入了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近年来,成华区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诉求,在流动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就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