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A、B两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其间出现的几个小波折,让我对数学课堂上学材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课堂上的一波三折:小棒惹的祸?
(一)多一根小棒反而不行?
上课伊始,两位执教教师均出示5根小棒,让学生从中任选3根去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操作的结果。A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8 cm、4 cm、5 cm、2 cm、3 cm,B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3 cm、3 cm、4 cm、6 cm、9 cm。
在两节课中,学生汇报交流选取的3根小棒时,出现了若干次重复选取的情况,只是说的小棒的顺序不同而已。例如,有学生说选取8 cm、5 cm、4 cm,另有学生说选取了5 cm、4 cm、8 cm,也有学生说选取4 cm、5 cm、8 cm。学生以为选取的先后顺序不同,也是不同的选法。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都及时说明了这是同一种情况,可学生为什么还是多次出现类似的重复情况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仔细研读教材。教材安排的内容为:有4根长度分别为8 cm、4 cm、5 cm、2 cm的小棒,从中任意选3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与同学交流。
很显然,A教师在教材中的4根小棒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3厘米小棒,一方面是受教材后续内容(见图1)的启发;另一方面,是认为增加3厘米的小棒后,选取3根小棒可能的情况更齐全,还会出现其中两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长度的情况。而B教师安排的5根小棒,可能出现更多不同种类的三角形,会出现等腰三角形的情况。
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从5根里任选3根,将会有C35=10(种)不同选法。而且,学生误以为选取的顺序不同,也是不同的选法,那样就会有A35=60(种)排列。选法太多,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也在无形中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以致更多地纠缠于不同的选法,而无暇顾及三边之间的关系。若是从4根里选3根,只有C34=4(种)不同的选法,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选取8 cm、5 cm、2 cm这3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二)为何还要再比较?
当学生发现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时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后,教师让学生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情形。很自然,学生得到的结论: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长边。例如,选取8 cm、5 cm、4 cm,4+5>8。可教师接着又让学生比较了8+5>4,8+4>5,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边。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A教师还呈现了3根长度均为5 cm的小棒,让学生围一围,然后说一说:在围成的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相等,还能说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吗?学生产生了疑问,在此基础上师生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B教师则呈现了一个一般的三角形(如图2),三条边的长度用字母a、b、c表示,而不是具体的长度。教师的想法很明显:长度不知道,还能说成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说出:a+b>c,a+c>b,b+c>a,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两位教师用心良苦,但学生真的领会了吗?学生获得的结论“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后获得的,感受非常深刻。他们认为,将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与长边比较,即可确定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何还要再进行其他的比较(如比较8+5>4,8+4>5),这不是很显然的事吗?因为8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
(三)为什么学生只能想到“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
很显然,在上述的情况下去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那是很勉强的。
为什么学生只想到“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
回顾课堂教学,教师先出示了8 cm、5 cm两根小棒,然后让学生再选取一根小棒,看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一位学生选择4 cm,很顺利地围成了三角形(如图3)。第二位学生选择了2 cm,视频展示3根小棒围的结果(如图4),然后再调整5 cm、2 cm两根小棒的位置直至两根小棒平放(如图5),虽然不能围成三角形,但从这里,学生直观地看到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小于长边。
再来看教材编排(见图6)。从图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围成三角形的,还是不能围成的,三种呈现方式与上述呈现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都将一根小棒平放。这将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呢?我想,这样的暗示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用其他两根的长度和与平放的那根长度相比。如果其他两根长度和大于平放的那根的長度,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而图3~图5中的三种呈现方式,无论是围成三角形的还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均是将最长的一根8cm小棒平放,这样,学生自然想到的就是“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这也就不难理解,虽然执教教师想了不少的办法,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得出还是显得很勉强。
二、意义建构:学材选择有讲究!
如何让学生实现从“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向“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转变呢?这实际上是本节课的难点。仔细研讨教材,可以发现:卡通萝卜选择了8 cm、5 cm、4 cm三根小棒,卡通蘑菇选取了8 cm、5 cm、2 cm三根小棒,虽然它们选取了不同的小棒,但展示的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将最长的那一根平放;卡通青椒选取的则是5 cm、4 cm、2 cm三根不同的小棒,但最重要的是它的展示方式的不同——它没有将最长的5 cm小棒平放,而是将4 cm的小棒平放。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是什么?对我们的教学又有什么启示呢?如果平放,能够提示学生想到用其他两条边的长度和与平放的那根比较;那么,把不同的小棒平放,则能提示学生想到的可能不仅是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与长边比较,而是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在这样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特别地,在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如图7)时,还应在表格中增加7~17 cm之间任一个数值(如9 cm)的选项,并引导学生逐一讨论各个选项,说一说各自的理由,从而帮助学生跳出“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的“陷阱”,深化“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学材的选择,主要关乎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内容呈现的时机与方式。课堂上我们所提供的学材,都要给学生以学习的支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必须基于学情、吃透教材。
一、课堂上的一波三折:小棒惹的祸?
(一)多一根小棒反而不行?
上课伊始,两位执教教师均出示5根小棒,让学生从中任选3根去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操作的结果。A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8 cm、4 cm、5 cm、2 cm、3 cm,B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3 cm、3 cm、4 cm、6 cm、9 cm。
在两节课中,学生汇报交流选取的3根小棒时,出现了若干次重复选取的情况,只是说的小棒的顺序不同而已。例如,有学生说选取8 cm、5 cm、4 cm,另有学生说选取了5 cm、4 cm、8 cm,也有学生说选取4 cm、5 cm、8 cm。学生以为选取的先后顺序不同,也是不同的选法。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都及时说明了这是同一种情况,可学生为什么还是多次出现类似的重复情况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仔细研读教材。教材安排的内容为:有4根长度分别为8 cm、4 cm、5 cm、2 cm的小棒,从中任意选3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与同学交流。
很显然,A教师在教材中的4根小棒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3厘米小棒,一方面是受教材后续内容(见图1)的启发;另一方面,是认为增加3厘米的小棒后,选取3根小棒可能的情况更齐全,还会出现其中两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长度的情况。而B教师安排的5根小棒,可能出现更多不同种类的三角形,会出现等腰三角形的情况。
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从5根里任选3根,将会有C35=10(种)不同选法。而且,学生误以为选取的顺序不同,也是不同的选法,那样就会有A35=60(种)排列。选法太多,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也在无形中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以致更多地纠缠于不同的选法,而无暇顾及三边之间的关系。若是从4根里选3根,只有C34=4(种)不同的选法,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选取8 cm、5 cm、2 cm这3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二)为何还要再比较?
当学生发现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时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后,教师让学生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情形。很自然,学生得到的结论: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长边。例如,选取8 cm、5 cm、4 cm,4+5>8。可教师接着又让学生比较了8+5>4,8+4>5,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边。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A教师还呈现了3根长度均为5 cm的小棒,让学生围一围,然后说一说:在围成的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相等,还能说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吗?学生产生了疑问,在此基础上师生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B教师则呈现了一个一般的三角形(如图2),三条边的长度用字母a、b、c表示,而不是具体的长度。教师的想法很明显:长度不知道,还能说成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说出:a+b>c,a+c>b,b+c>a,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两位教师用心良苦,但学生真的领会了吗?学生获得的结论“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后获得的,感受非常深刻。他们认为,将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与长边比较,即可确定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何还要再进行其他的比较(如比较8+5>4,8+4>5),这不是很显然的事吗?因为8是其中最长的一条边。
(三)为什么学生只能想到“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
很显然,在上述的情况下去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那是很勉强的。
为什么学生只想到“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
回顾课堂教学,教师先出示了8 cm、5 cm两根小棒,然后让学生再选取一根小棒,看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一位学生选择4 cm,很顺利地围成了三角形(如图3)。第二位学生选择了2 cm,视频展示3根小棒围的结果(如图4),然后再调整5 cm、2 cm两根小棒的位置直至两根小棒平放(如图5),虽然不能围成三角形,但从这里,学生直观地看到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小于长边。
再来看教材编排(见图6)。从图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围成三角形的,还是不能围成的,三种呈现方式与上述呈现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都将一根小棒平放。这将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呢?我想,这样的暗示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用其他两根的长度和与平放的那根长度相比。如果其他两根长度和大于平放的那根的長度,就能围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而图3~图5中的三种呈现方式,无论是围成三角形的还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均是将最长的一根8cm小棒平放,这样,学生自然想到的就是“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这也就不难理解,虽然执教教师想了不少的办法,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得出还是显得很勉强。
二、意义建构:学材选择有讲究!
如何让学生实现从“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向“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转变呢?这实际上是本节课的难点。仔细研讨教材,可以发现:卡通萝卜选择了8 cm、5 cm、4 cm三根小棒,卡通蘑菇选取了8 cm、5 cm、2 cm三根小棒,虽然它们选取了不同的小棒,但展示的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将最长的那一根平放;卡通青椒选取的则是5 cm、4 cm、2 cm三根不同的小棒,但最重要的是它的展示方式的不同——它没有将最长的5 cm小棒平放,而是将4 cm的小棒平放。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是什么?对我们的教学又有什么启示呢?如果平放,能够提示学生想到用其他两条边的长度和与平放的那根比较;那么,把不同的小棒平放,则能提示学生想到的可能不仅是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与长边比较,而是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在这样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特别地,在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如图7)时,还应在表格中增加7~17 cm之间任一个数值(如9 cm)的选项,并引导学生逐一讨论各个选项,说一说各自的理由,从而帮助学生跳出“两条短边的和大于长边”的“陷阱”,深化“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学材的选择,主要关乎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内容呈现的时机与方式。课堂上我们所提供的学材,都要给学生以学习的支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必须基于学情、吃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