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20070601Z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第一本书》是牛汉先生回忆20世纪初期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父子之间、同学之间浓浓的情谊,也抒发了自己对那个苍凉而遥远年代的风物人情的独特感受,文章亦庄亦谐,感情真挚亦不乏妙趣。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用“知识改变命运”来概括文章的主题,许多执教者也采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话来诠释乔元贞的人生启示。但细读文本,似乎并不尽然。
  一、二黄毛的人生并不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
  二黄毛年幼时天资愚钝,无心向学。文中第3自然段提到:“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区区五指,二黄毛连几个指头都数不清,且连全村人都对二黄毛这一情况清楚,更是从侧面体现出二黄毛愚钝的程度。由此可见,二黄毛启蒙很晚,并且甚无天资。再者,文中第12自然段写道:“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这里运用了诙谐的笔调体现出童年人与狗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此处的对比,人与狗对比,本无可比之处,老师却认为大狗和小狗的“汪、汪”之声比二黄毛更懂得呼应自己的教学,此评价亦可体现出二黄毛幼年时期的不聪慧,且没有获得多少书本的知识。
  但二黄毛生前勇猛,死后受几代人尊敬。文章第13自然段写道:“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傻,只是心眼有点儿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二者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在学习方面,一个没有课本亦可名列前茅,一个却是远近闻名的“傻”;在人生结局方面,一个活着,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叫卖杂货,平庸地活着,不再被人关注或夸耀;一个死了,却受到了几代人的纪念,被人们所尊敬。可见,没有经过文化知识洗礼的二黄毛用自己的“傻”“死心眼”来反抗时代给自己的压迫和命运对自己的考验,他虽志不在学习,但有对命运抗争的决心,用自己的“实心眼”坚强地活着,为村里人树起做人的尊严和丰碑。二黄毛的一生恰恰体现出他对命运的抗争,他的命运是悲壮而伟大的,岂是知识决定的?
  二、乔元贞的结局也未必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
  诚然,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在同学的帮助下拥有了平生的唯一一本书,当他“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时,读者不禁为之叹息。但是文中写到班级只有乔元贞、二黄毛、“我”三个学生,并且“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少写了一横”。事实上,乔元贞表现并不突出。“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因为“弄不成”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他们只念《国语》一本,这么少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表现出乔元贞的全面发展抑或某项特长。
  特別是文章最后,他成为“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的平庸之辈,“一辈子”的时间,他却只在“附近几个村子”走走转转,不敢走出这一片狭小而贫困的土地,只是毫无改变地挎着篮子叫卖生活中的小物品。读书时代,二黄毛尚且不放弃读书的机会,乔元贞却没有自我学习进步;成年之后,二黄毛为了个人、为了家乡、为了民族,毅然从军,乔元贞却安于现状,他甚至不如他的父亲敢于远走他乡,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乔元贞甘心成为命运的俘虏,在时代的浪潮里固守一隅,不敢接受命运考验,注定只能平庸。机由心生,命由己造,他的结局又怎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呢?
  三、作者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知识改变命运”
  作者在文中对他的诗人朋友说道:“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作者走过那个贫困的年代,走过漫漫的人生旅途,世间种种,五味杂陈,但是那段回忆、那些温暖是他一生成长的根基。“正是童年留在他心上的重量和光芒,成了他一生创作取之不尽的丰富的矿藏,和用之不竭的光源,正是童年的经验,在他对以往生活的‘茫茫然的感觉中’,获得了诗的意境与灵感。”牛汉学富五车,他写本文并不是因为这第一本书给了他多少知识,而是因为这本书给了他精神的力量,是因为他觉得不能忘本,而并非为了传达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大道理。
  就作者自身的命运来看,牛汉原名史成汉,自1948年在《泥土》上发表诗歌时开始用“牛汉”这个笔名。读书万卷的他,后来参加革命进步组织,蹲过国民党的监狱,因“胡风”问题被劳动改造,一生命运坎坷。可见,知识并不会让苦难绕道而行,并没有让挫折远离这个笔耕不辍的作家。他在接受阎延文的访谈时曾说,是生命的痛感让他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可复制的感受,不是用知识、灵感和词语技巧能够达到的。可以说,是面对苦难的乐观态度、坚持自我的秉性成就了他的笔底波澜。作者以真实的笔墨记叙往事,以敏锐的直觉捕捉着生活点滴,用温情的眼光打量着苦难,隐而不显地表达了与命运抗争、笑对生活的主题。
  综上所述,本文中三个少年的纯真、命运的复杂,使人们在感受作者笔下童年时也情不自禁地回望自己的生命旅程、思考社会变迁的轨迹。命运包含生死、贫富和一切的遭遇,是一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本文中所描述的三个截然不同的命运,不仅仅是知识就能决定的,这一切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社会和时代,以及个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许这才是一个历经风雨心存温暖的作家真正的心声吧。
  参考文献:
  [1] 江边.生命的再生——牛汉和他的散文[J].博览群书,1996(7).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思考题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以“结构化学习”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要合理设计主线,突出“整体关联”;融通探索过程,凸显“动态建构”;聚力数学思考,促进“思维进阶”。让学生在系统中感受整体,在结构中实现建构,在思维中学会思维。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数学思考题;整体关联;动态建构;数学思维  所谓“结构化学习”,是指建立在数学知识系统和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以“整体关联
期刊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个人亲身经历获得认知、生发情感,在体验中检验反思,从而丰富生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路径有:通过游戏、猜谜等教学方式,营造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感受、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分享成果,提升认知,实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通过反思领悟,对已有认知进行深度建构,进而能迁移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达到“学会学习”
期刊
摘要:打通教材前后的识字内容,有效设置相应的识字情境,连接学生积累与课堂教学,引导學生在趣味体验中发现形声字的奥秘。具体路径有: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故事、动画等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初步体验中生发兴趣;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体验中真实感知,在字理探究中深化思维;链接相似知识点,挖掘语言文字及符号图表中隐藏的内在规律,在深度反思中自主建构。  关键词:初体验真感知深反思  形声字
期刊
在最近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A、B两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其间出现的几个小波折,让我对数学课堂上学材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课堂上的一波三折:小棒惹的祸?  (一)多一根小棒反而不行?  上课伊始,两位执教教师均出示5根小棒,让学生从中任选3根去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操作的结果。A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8 cm、4 cm、5 cm、2 cm
期刊
摘要:开发与利用学生学习资源的基本流程是:用学习任务引出学生的学习资源;充分发现与收集资源;对资源进行分析与研究;引领学生运用资源进行学习。以这样的视角观察《理想的风筝》一课,得出的结论是:(1)要提高资源意识,充分认识学习资源的意义;(2)要灵活运用好开发、利用资源的基本流程;(3)要提高课堂时间管理水平。  关键词:观察报告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相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会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教学《年、月、日》,通过提前预习、谈话导入,与学生互动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帮助他们搭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推进思维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学习进行反思,促进认知深化。  关键词:预热体验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应该是不断数学化的过程。教师教学可以根据布鲁纳的“从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认知理论,设计数学化的过程。其中,特别需要重视半具体、半抽象的表象操作的中介作用。教学《数图形的学问》一课时,尝试充分利用表象,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得到如下教学启示:情境设置要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启发式教学不会过时;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化;表象;《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出现的机械识记、繁琐分析等流弊甚多,学生学得不厌其烦,所得了了。为克服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可借助“还原”策略,从有趣记忆、深入理解、诵读积累等处入手,在学生心中埋下经典文化的种子。  关键词:有趣记忆深入理解诵读积累  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历来流行“三怕”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怕”是因其学习有困难,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得不到收获的愉悦感。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充满智趣
期刊
摘要:《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教学以探究文明与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分“‘挑战’和‘应战’——人与环境”“蔚蓝色的希腊——海洋文明”“执干戈以卫社稷——希腊的公民与城邦”三个板块推进,在客观分析古希腊地理环境特点的前提下,以相关史料为依托,以核心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环境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工商航海业、民主制度和民族精神等关系。  关键词:史料问题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期刊
小T是个转学生,长相清秀,身高比同龄人矮半头。也许是刚从老家转到陌生环境的原因,她始终不愿意主动和同学交往。刚开始,我以为她只是刚到新环境不适应,但一学期下来,她连班级的集体活动都不主动参加,春游、秋游,课间活动、伙伴游戏……总是离大家远远的,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看书。对待小伙伴的邀请,总是“纹丝不动”。  小T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关注。  义卖节那天,其他同学都在热火朝天地参与活动,只有小T安静地坐在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