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第一本书》是牛汉先生回忆20世纪初期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父子之间、同学之间浓浓的情谊,也抒发了自己对那个苍凉而遥远年代的风物人情的独特感受,文章亦庄亦谐,感情真挚亦不乏妙趣。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用“知识改变命运”来概括文章的主题,许多执教者也采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话来诠释乔元贞的人生启示。但细读文本,似乎并不尽然。
一、二黄毛的人生并不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
二黄毛年幼时天资愚钝,无心向学。文中第3自然段提到:“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区区五指,二黄毛连几个指头都数不清,且连全村人都对二黄毛这一情况清楚,更是从侧面体现出二黄毛愚钝的程度。由此可见,二黄毛启蒙很晚,并且甚无天资。再者,文中第12自然段写道:“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这里运用了诙谐的笔调体现出童年人与狗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此处的对比,人与狗对比,本无可比之处,老师却认为大狗和小狗的“汪、汪”之声比二黄毛更懂得呼应自己的教学,此评价亦可体现出二黄毛幼年时期的不聪慧,且没有获得多少书本的知识。
但二黄毛生前勇猛,死后受几代人尊敬。文章第13自然段写道:“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傻,只是心眼有点儿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二者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在学习方面,一个没有课本亦可名列前茅,一个却是远近闻名的“傻”;在人生结局方面,一个活着,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叫卖杂货,平庸地活着,不再被人关注或夸耀;一个死了,却受到了几代人的纪念,被人们所尊敬。可见,没有经过文化知识洗礼的二黄毛用自己的“傻”“死心眼”来反抗时代给自己的压迫和命运对自己的考验,他虽志不在学习,但有对命运抗争的决心,用自己的“实心眼”坚强地活着,为村里人树起做人的尊严和丰碑。二黄毛的一生恰恰体现出他对命运的抗争,他的命运是悲壮而伟大的,岂是知识决定的?
二、乔元贞的结局也未必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
诚然,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在同学的帮助下拥有了平生的唯一一本书,当他“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时,读者不禁为之叹息。但是文中写到班级只有乔元贞、二黄毛、“我”三个学生,并且“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少写了一横”。事实上,乔元贞表现并不突出。“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因为“弄不成”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他们只念《国语》一本,这么少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表现出乔元贞的全面发展抑或某项特长。
特別是文章最后,他成为“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的平庸之辈,“一辈子”的时间,他却只在“附近几个村子”走走转转,不敢走出这一片狭小而贫困的土地,只是毫无改变地挎着篮子叫卖生活中的小物品。读书时代,二黄毛尚且不放弃读书的机会,乔元贞却没有自我学习进步;成年之后,二黄毛为了个人、为了家乡、为了民族,毅然从军,乔元贞却安于现状,他甚至不如他的父亲敢于远走他乡,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乔元贞甘心成为命运的俘虏,在时代的浪潮里固守一隅,不敢接受命运考验,注定只能平庸。机由心生,命由己造,他的结局又怎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呢?
三、作者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知识改变命运”
作者在文中对他的诗人朋友说道:“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作者走过那个贫困的年代,走过漫漫的人生旅途,世间种种,五味杂陈,但是那段回忆、那些温暖是他一生成长的根基。“正是童年留在他心上的重量和光芒,成了他一生创作取之不尽的丰富的矿藏,和用之不竭的光源,正是童年的经验,在他对以往生活的‘茫茫然的感觉中’,获得了诗的意境与灵感。”牛汉学富五车,他写本文并不是因为这第一本书给了他多少知识,而是因为这本书给了他精神的力量,是因为他觉得不能忘本,而并非为了传达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大道理。
就作者自身的命运来看,牛汉原名史成汉,自1948年在《泥土》上发表诗歌时开始用“牛汉”这个笔名。读书万卷的他,后来参加革命进步组织,蹲过国民党的监狱,因“胡风”问题被劳动改造,一生命运坎坷。可见,知识并不会让苦难绕道而行,并没有让挫折远离这个笔耕不辍的作家。他在接受阎延文的访谈时曾说,是生命的痛感让他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可复制的感受,不是用知识、灵感和词语技巧能够达到的。可以说,是面对苦难的乐观态度、坚持自我的秉性成就了他的笔底波澜。作者以真实的笔墨记叙往事,以敏锐的直觉捕捉着生活点滴,用温情的眼光打量着苦难,隐而不显地表达了与命运抗争、笑对生活的主题。
综上所述,本文中三个少年的纯真、命运的复杂,使人们在感受作者笔下童年时也情不自禁地回望自己的生命旅程、思考社会变迁的轨迹。命运包含生死、贫富和一切的遭遇,是一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本文中所描述的三个截然不同的命运,不仅仅是知识就能决定的,这一切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社会和时代,以及个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许这才是一个历经风雨心存温暖的作家真正的心声吧。
参考文献:
[1] 江边.生命的再生——牛汉和他的散文[J].博览群书,1996(7).
一、二黄毛的人生并不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
二黄毛年幼时天资愚钝,无心向学。文中第3自然段提到:“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区区五指,二黄毛连几个指头都数不清,且连全村人都对二黄毛这一情况清楚,更是从侧面体现出二黄毛愚钝的程度。由此可见,二黄毛启蒙很晚,并且甚无天资。再者,文中第12自然段写道:“后来老师‘弄不成’还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会念书。”这里运用了诙谐的笔调体现出童年人与狗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此处的对比,人与狗对比,本无可比之处,老师却认为大狗和小狗的“汪、汪”之声比二黄毛更懂得呼应自己的教学,此评价亦可体现出二黄毛幼年时期的不聪慧,且没有获得多少书本的知识。
但二黄毛生前勇猛,死后受几代人尊敬。文章第13自然段写道:“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傻,只是心眼有点儿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二者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在学习方面,一个没有课本亦可名列前茅,一个却是远近闻名的“傻”;在人生结局方面,一个活着,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叫卖杂货,平庸地活着,不再被人关注或夸耀;一个死了,却受到了几代人的纪念,被人们所尊敬。可见,没有经过文化知识洗礼的二黄毛用自己的“傻”“死心眼”来反抗时代给自己的压迫和命运对自己的考验,他虽志不在学习,但有对命运抗争的决心,用自己的“实心眼”坚强地活着,为村里人树起做人的尊严和丰碑。二黄毛的一生恰恰体现出他对命运的抗争,他的命运是悲壮而伟大的,岂是知识决定的?
二、乔元贞的结局也未必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
诚然,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在同学的帮助下拥有了平生的唯一一本书,当他“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时,读者不禁为之叹息。但是文中写到班级只有乔元贞、二黄毛、“我”三个学生,并且“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少写了一横”。事实上,乔元贞表现并不突出。“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因为“弄不成”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他们只念《国语》一本,这么少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表现出乔元贞的全面发展抑或某项特长。
特別是文章最后,他成为“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的平庸之辈,“一辈子”的时间,他却只在“附近几个村子”走走转转,不敢走出这一片狭小而贫困的土地,只是毫无改变地挎着篮子叫卖生活中的小物品。读书时代,二黄毛尚且不放弃读书的机会,乔元贞却没有自我学习进步;成年之后,二黄毛为了个人、为了家乡、为了民族,毅然从军,乔元贞却安于现状,他甚至不如他的父亲敢于远走他乡,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乔元贞甘心成为命运的俘虏,在时代的浪潮里固守一隅,不敢接受命运考验,注定只能平庸。机由心生,命由己造,他的结局又怎能体现知识改变命运呢?
三、作者的创作目的并不在于“知识改变命运”
作者在文中对他的诗人朋友说道:“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作者走过那个贫困的年代,走过漫漫的人生旅途,世间种种,五味杂陈,但是那段回忆、那些温暖是他一生成长的根基。“正是童年留在他心上的重量和光芒,成了他一生创作取之不尽的丰富的矿藏,和用之不竭的光源,正是童年的经验,在他对以往生活的‘茫茫然的感觉中’,获得了诗的意境与灵感。”牛汉学富五车,他写本文并不是因为这第一本书给了他多少知识,而是因为这本书给了他精神的力量,是因为他觉得不能忘本,而并非为了传达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大道理。
就作者自身的命运来看,牛汉原名史成汉,自1948年在《泥土》上发表诗歌时开始用“牛汉”这个笔名。读书万卷的他,后来参加革命进步组织,蹲过国民党的监狱,因“胡风”问题被劳动改造,一生命运坎坷。可见,知识并不会让苦难绕道而行,并没有让挫折远离这个笔耕不辍的作家。他在接受阎延文的访谈时曾说,是生命的痛感让他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可复制的感受,不是用知识、灵感和词语技巧能够达到的。可以说,是面对苦难的乐观态度、坚持自我的秉性成就了他的笔底波澜。作者以真实的笔墨记叙往事,以敏锐的直觉捕捉着生活点滴,用温情的眼光打量着苦难,隐而不显地表达了与命运抗争、笑对生活的主题。
综上所述,本文中三个少年的纯真、命运的复杂,使人们在感受作者笔下童年时也情不自禁地回望自己的生命旅程、思考社会变迁的轨迹。命运包含生死、贫富和一切的遭遇,是一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本文中所描述的三个截然不同的命运,不仅仅是知识就能决定的,这一切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社会和时代,以及个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许这才是一个历经风雨心存温暖的作家真正的心声吧。
参考文献:
[1] 江边.生命的再生——牛汉和他的散文[J].博览群书,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