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子对于贤能人才的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对人才的使用也具有独到之处,了解墨子众贤使能的育人之道,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开阔经营视野,拓展经营思路,更好地应对挑战与机遇。
◎让众贤:让人才多起来
《亲士》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主政者却不能蓄纳贤士,那就要亡国了。发现贤人却不急于举用,贤人就会怠慢其国君。没有贤才就不能处理危难,没有贤才就不能与之谋虑国事。怠慢贤才、忘记良士,而能使其国家保存的事,从未有过。贤人对于国家是如此重要,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企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尚贤上》篇云:“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意思是说,若国家拥有众多贤良人士,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厚实、稳固;若国家拥有的贤良人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薄弱、动荡。因此企业的经营者首要任务,是使贤良人士增多。
◎墨子眼中的贤士
墨子关于能人贤士的概念是广义的,在对人才的认识方面,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墨子思想中的贤士能人,可以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之类,也可以是善射善驾之士;既可以存在于国之富贵人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农与工肆人之中。他说:“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还有句名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意思是:做官的不能永远富贵,而民众也不会永远贫贱。对有才能的人就举拔他们,对没有才能的人就撤下来。
在墨子眼里,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他出身多么微贱,国家都要起用他,重用他。反对血统门第世袭的“任人唯亲”的举官制度。 墨子的“尚贤”思想把贤人的范围从儒家的“在位或不在位的君子”扩大到“贱人”阶级,即农夫、手工业者,甚至屠夫,强调只要有才能,就是贤人。
◎在实践中选拔人才
在人才的选拔上,墨子主张在实践中选拔人才。墨子认为,在实践中选拔,不单要对被选拔者察“其言”,还要观“其行”;要考查“其得义”,还要考核“其思虑”。这样才能全面衡量出一个人是否真是贤者。这些都是“慎予官”的体现,其实就是任前的考察与试用。
◎使之能 :让人才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了让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墨子在人才的使用上给出了五个原则,非常值得借鉴:
强说人原则
墨子原文有一句话:“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 人莫之知也。”意思是现在一心向善的人很少了,不主动跟别人说,别人是不知道的。如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如果不向员工宣传,员工是不能深刻理解的。在“强说人”这点上,有一个企业做的非常棒,那就是IBM。IBM有着极其出色的员工培训体系,在公司的新员工培训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无论你进IBM时是什么颜色,经过培训,最后都会变成蓝色。”这意味着,每一名进入IBM的员工都会在经过培训后,接受IBM统一的价值观。一句话如此形象地说明了IBM强大的企业文化与高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分工筑墙原则
墨子对人才的使用上将其合理分工,这有利于技术的熟练掌握,使劳动效率提高,“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比如筑墙,分为筑、填土、挖土。
因需因才施教原则
墨子在人才的培育上做到了因需、因才施教。墨子云:“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成也。”墨子根据教育对象个性、爱好、志趣的差异,挖掘弟子潜力,发挥弟子特长,分别施加教育。墨子的这一主张用到企业管理中:因企业需评估未来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然后因个人才能挑选合适的有潜力的人进行培养。
量力所能至原则
墨子说:“夫知者,亦必量力所能至。”墨 子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教学进度快慢得当,深浅得当。这样才能够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做到“深者深求”与“浅者浅求”,做到可能“成学”者成学,可能“成射”者成射。
行为本原则
墨子云:“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以致用。朱熹,曾经提到读书有六法,其中第四法是要切己体察,身体力行,意思其实是在告诫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把读书学习与实践应用起来,学终究是要用的,学习的成效如何,也要靠实践来检验。企业在用人上不能只注重学历,更要看重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
企业经营者如果能践行“众贤使能”的墨子思想,以古鉴今,真正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让员工各得其所、人尽其才,那么企业定会常青。
编辑/许宏
◎让众贤:让人才多起来
《亲士》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主政者却不能蓄纳贤士,那就要亡国了。发现贤人却不急于举用,贤人就会怠慢其国君。没有贤才就不能处理危难,没有贤才就不能与之谋虑国事。怠慢贤才、忘记良士,而能使其国家保存的事,从未有过。贤人对于国家是如此重要,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企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尚贤上》篇云:“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意思是说,若国家拥有众多贤良人士,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厚实、稳固;若国家拥有的贤良人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薄弱、动荡。因此企业的经营者首要任务,是使贤良人士增多。
◎墨子眼中的贤士
墨子关于能人贤士的概念是广义的,在对人才的认识方面,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墨子思想中的贤士能人,可以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之类,也可以是善射善驾之士;既可以存在于国之富贵人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农与工肆人之中。他说:“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墨子还有句名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意思是:做官的不能永远富贵,而民众也不会永远贫贱。对有才能的人就举拔他们,对没有才能的人就撤下来。
在墨子眼里,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他出身多么微贱,国家都要起用他,重用他。反对血统门第世袭的“任人唯亲”的举官制度。 墨子的“尚贤”思想把贤人的范围从儒家的“在位或不在位的君子”扩大到“贱人”阶级,即农夫、手工业者,甚至屠夫,强调只要有才能,就是贤人。
◎在实践中选拔人才
在人才的选拔上,墨子主张在实践中选拔人才。墨子认为,在实践中选拔,不单要对被选拔者察“其言”,还要观“其行”;要考查“其得义”,还要考核“其思虑”。这样才能全面衡量出一个人是否真是贤者。这些都是“慎予官”的体现,其实就是任前的考察与试用。
◎使之能 :让人才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了让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墨子在人才的使用上给出了五个原则,非常值得借鉴:
强说人原则
墨子原文有一句话:“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 人莫之知也。”意思是现在一心向善的人很少了,不主动跟别人说,别人是不知道的。如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如果不向员工宣传,员工是不能深刻理解的。在“强说人”这点上,有一个企业做的非常棒,那就是IBM。IBM有着极其出色的员工培训体系,在公司的新员工培训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无论你进IBM时是什么颜色,经过培训,最后都会变成蓝色。”这意味着,每一名进入IBM的员工都会在经过培训后,接受IBM统一的价值观。一句话如此形象地说明了IBM强大的企业文化与高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分工筑墙原则
墨子对人才的使用上将其合理分工,这有利于技术的熟练掌握,使劳动效率提高,“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比如筑墙,分为筑、填土、挖土。
因需因才施教原则
墨子在人才的培育上做到了因需、因才施教。墨子云:“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成也。”墨子根据教育对象个性、爱好、志趣的差异,挖掘弟子潜力,发挥弟子特长,分别施加教育。墨子的这一主张用到企业管理中:因企业需评估未来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然后因个人才能挑选合适的有潜力的人进行培养。
量力所能至原则
墨子说:“夫知者,亦必量力所能至。”墨 子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教学进度快慢得当,深浅得当。这样才能够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做到“深者深求”与“浅者浅求”,做到可能“成学”者成学,可能“成射”者成射。
行为本原则
墨子云:“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以致用。朱熹,曾经提到读书有六法,其中第四法是要切己体察,身体力行,意思其实是在告诫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把读书学习与实践应用起来,学终究是要用的,学习的成效如何,也要靠实践来检验。企业在用人上不能只注重学历,更要看重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
企业经营者如果能践行“众贤使能”的墨子思想,以古鉴今,真正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让员工各得其所、人尽其才,那么企业定会常青。
编辑/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