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30万吨/年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总溶剂子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予以探讨,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养护;保温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河南天冠企业集团30万吨/年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总溶剂子项建筑工程,工程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境内的南阳市白河南南阳生态工业园内,工程内容为七个单位工程,分别是总变配电所、1号变配电所、循环冷却水站、给水消防站、总溶剂车间、空压站、综合办公楼。
由于本工程涉及范围广,建筑施工中往往交叉作业;本文主要就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工程进行相关探讨。
2.混凝土浇筑工程
2.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模板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对混凝土基层应浇水润湿,但基层表面不得留有积水。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用水将两侧墙体浇透,以防构造柱马牙槎处出现孔洞、露筋。
(2)混凝土配合比
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由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配合比单。使用的衡器应经过校验,使其保持准确性,材料的配合比偏差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b.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强度和抗渗性能条件下尽可能加入掺合料,若采用粉煤灰时应不低于二级,其掺量不宜大于20%。
c.送达现场的坍落度应严格按配比单的规定值认真检测。UEA膨胀剂、缓凝减水剂掺量应按产品说明书及试验室试配后进行确定。
d.选用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3)混凝土搅拌和运输
本工程混凝土在现场采用小型强制式搅拌站拌制,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剪力墙、现浇板等采用泵送运输,小型设备基础及地沟等用人力车运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搅拌和运输,避免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并派专人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2混凝土浇筑
(1)基础(条基、独基、筏板、设备基础)
a.筒仓下圆弧形条基应分层浇筑,在下部基础坡面砼振实后初凝前30分钟再浇筑上部地梁砼,以免上部砼从地梁侧模下大量流出,无法堆积成型。条基上表面按长向抹实压光后拉毛。
b.独立基础上层混凝土浇前下层混凝土应已振实。独立基础各级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压光、拉毛。模板上面散落混凝土及下部淤浆应及时清除。基础上面的棱角线应鲜明、清楚,柱根部50㎜厚的立模平台应保证平整。
c.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筏板浇筑时为防止混凝土流淌太远不易堆积成型,根据搅拌站生产能力计算出混凝土初凝前浇筑距离,将筏板用钢板网加钢丝网进行分段。
d.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护预埋件、预留孔洞,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筑,待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恢复后,再继续浇筑,一定要保证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符合要求。
e.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分层浇筑,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以减小因一次浇筑而造成的表面浮浆太厚产生收缩裂缝和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
f.地下结构四周混凝土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处应安装3mm厚300mm宽的钢板止水带,筏板混凝土浇筑至此处时止水钢板两侧应同时浇筑,以防钢板变形。
(2)柱、剪力墙、构造柱
a.柱、墙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均应先填50mm厚同标号砂浆。本工程中的各处剪力墙厚度都较厚,浇筑时会对侧模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为了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胀模等情况,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分段浇筑,每层高度不超过1米,每段长度按本层混凝土开始浇筑时间至最早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40分钟之间时段的混凝土拌制量计算确定。
b.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不能插入太深,以免对下层混凝土的侧模产生过大侧压力。
c.混凝土墙体上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浇筑洞口下面的混凝土,然后从两侧同时投料浇筑和振捣浇筑洞口间混凝土,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均匀对称,以防一侧浇筑侧压太大,使洞口模板变形。
d.每层柱混凝土浇筑时顶部石子下沉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浮浆太厚,影响混凝土强度,浇筑后根据具体情况投入柱内一部分石子,再进行振捣。
e.墙、柱高度均超过4米,浇筑时应使用溜管。每层墙、柱砼浇筑后及时整理上部甩茬的钢筋,防止钢筋位移。
(3)梁、板
a.梁板混凝土浇筑应用“赶浆法”施工。高度超过1米的梁与板连成整体的,可在板底以下30mm处留施工缝,先浇筑大梁,再浇筑现浇板。
b.梁柱节点处当两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同时,应先浇柱混凝土,柱混凝土在梁板上向四周铺开600mm,并呈斜面与梁板混凝土交接。板厚在100mm以内时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板厚在100mm以上时用振动棒振实。
c.楼梯段混凝土浇筑应从下向上进行,振实一步再向上推进一步,楼梯的施工缝应留设在楼梯段中间部位,施工缝留置面应垂直于底板。
d.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平行于主梁留在次梁跨中1/3处。本工程所有混凝土面层均采用二次抹面工艺施工,除卫生间和有特殊要求的板面外其它板面全部抹平、压光、拉毛。
混凝土养护
3.1混凝土的覆盖
面混凝土冬季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外包保温棉毡养护,其它季节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墙面混凝土养护采用刷养护液,冬季外挂保温棉毡;现浇板养护冬季采用黑色塑料薄膜上压保温棉毡,其它季节采用洒水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筏板混凝土冬季采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棉毡养护,其它季节采用蓄水养护。
3.2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达到保温和保湿的目的,保温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致过快散失,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保湿的作用是混凝土强度在发展阶段,潮湿的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另外可使水泥的水化反应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较大的设备基础及筏板基础采用覆盖养护及蓄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养护,待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以及表面和大气温差均小于25℃时方可揭走塑料薄膜,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不少于80mm。
3.3混凝土的温控测量
该工程部分设备基础厚度较大属大体积砼,为了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以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温差动态,测温工作至关重要。该工程可采用电热偶进行测温,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a.测温仪器:为了直观准确测量温度,混凝土测温采用JDC-2型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该仪器具有准确、快捷、宽温操作环境等特点,是一种专业化的测温仪器。
b.测温线布设:为全面反应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情况,测温线的位置应按浇筑高度位置分底、中和表三种情况为一组,每组三根,测温线按上、中、下分别预埋,按平面尺寸应分成边缘与中间两种情况。根据测温点布置原则,每个较大的设备基础布设2组测温线,每组3根,每组测温点传感器由距离板底200mm、板中部位、距板表面50-100mm各一个测温点构成。预埋时用ф16钢筋做支承物,先将测温线按高度绑扎在钢筋上,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在浇筑混凝土前,将绑测温线的钢筋按预定位置固定,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为便于操作,留在外面的导线长度应大于200mm。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减缓拆除保温材料,从而防止产生混凝土温差应力裂缝。
c.测温:测温应由专职人员定时测温,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进行数据整理。①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分别标示。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温差达到22℃时预警,当温差达到25℃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②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至保温措施撤消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20天。测温时间间隔如下:砼浇筑后1-3天为2h,4-7天为4h,其后为8小时。③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將各测温点插头依次插入主机插孔中,主机屏幕上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d.温差控制: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50mm处)不大于25℃;表面温度(表面下50mm处)与大气温度的温差在25℃以内;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5℃;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及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其满足温差的规定。
e.其它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温度计,及时测量大气环境温度;及时收集气象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措施;充分保证混凝土养护及控温的各种材料设备。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养护;保温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河南天冠企业集团30万吨/年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总溶剂子项建筑工程,工程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境内的南阳市白河南南阳生态工业园内,工程内容为七个单位工程,分别是总变配电所、1号变配电所、循环冷却水站、给水消防站、总溶剂车间、空压站、综合办公楼。
由于本工程涉及范围广,建筑施工中往往交叉作业;本文主要就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工程进行相关探讨。
2.混凝土浇筑工程
2.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模板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对混凝土基层应浇水润湿,但基层表面不得留有积水。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用水将两侧墙体浇透,以防构造柱马牙槎处出现孔洞、露筋。
(2)混凝土配合比
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由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配合比单。使用的衡器应经过校验,使其保持准确性,材料的配合比偏差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b.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强度和抗渗性能条件下尽可能加入掺合料,若采用粉煤灰时应不低于二级,其掺量不宜大于20%。
c.送达现场的坍落度应严格按配比单的规定值认真检测。UEA膨胀剂、缓凝减水剂掺量应按产品说明书及试验室试配后进行确定。
d.选用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3)混凝土搅拌和运输
本工程混凝土在现场采用小型强制式搅拌站拌制,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剪力墙、现浇板等采用泵送运输,小型设备基础及地沟等用人力车运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搅拌和运输,避免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并派专人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2混凝土浇筑
(1)基础(条基、独基、筏板、设备基础)
a.筒仓下圆弧形条基应分层浇筑,在下部基础坡面砼振实后初凝前30分钟再浇筑上部地梁砼,以免上部砼从地梁侧模下大量流出,无法堆积成型。条基上表面按长向抹实压光后拉毛。
b.独立基础上层混凝土浇前下层混凝土应已振实。独立基础各级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压光、拉毛。模板上面散落混凝土及下部淤浆应及时清除。基础上面的棱角线应鲜明、清楚,柱根部50㎜厚的立模平台应保证平整。
c.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筏板浇筑时为防止混凝土流淌太远不易堆积成型,根据搅拌站生产能力计算出混凝土初凝前浇筑距离,将筏板用钢板网加钢丝网进行分段。
d.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护预埋件、预留孔洞,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筑,待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恢复后,再继续浇筑,一定要保证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符合要求。
e.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分层浇筑,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以减小因一次浇筑而造成的表面浮浆太厚产生收缩裂缝和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
f.地下结构四周混凝土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处应安装3mm厚300mm宽的钢板止水带,筏板混凝土浇筑至此处时止水钢板两侧应同时浇筑,以防钢板变形。
(2)柱、剪力墙、构造柱
a.柱、墙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均应先填50mm厚同标号砂浆。本工程中的各处剪力墙厚度都较厚,浇筑时会对侧模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为了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胀模等情况,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分段浇筑,每层高度不超过1米,每段长度按本层混凝土开始浇筑时间至最早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40分钟之间时段的混凝土拌制量计算确定。
b.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不能插入太深,以免对下层混凝土的侧模产生过大侧压力。
c.混凝土墙体上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浇筑洞口下面的混凝土,然后从两侧同时投料浇筑和振捣浇筑洞口间混凝土,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均匀对称,以防一侧浇筑侧压太大,使洞口模板变形。
d.每层柱混凝土浇筑时顶部石子下沉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浮浆太厚,影响混凝土强度,浇筑后根据具体情况投入柱内一部分石子,再进行振捣。
e.墙、柱高度均超过4米,浇筑时应使用溜管。每层墙、柱砼浇筑后及时整理上部甩茬的钢筋,防止钢筋位移。
(3)梁、板
a.梁板混凝土浇筑应用“赶浆法”施工。高度超过1米的梁与板连成整体的,可在板底以下30mm处留施工缝,先浇筑大梁,再浇筑现浇板。
b.梁柱节点处当两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同时,应先浇柱混凝土,柱混凝土在梁板上向四周铺开600mm,并呈斜面与梁板混凝土交接。板厚在100mm以内时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板厚在100mm以上时用振动棒振实。
c.楼梯段混凝土浇筑应从下向上进行,振实一步再向上推进一步,楼梯的施工缝应留设在楼梯段中间部位,施工缝留置面应垂直于底板。
d.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平行于主梁留在次梁跨中1/3处。本工程所有混凝土面层均采用二次抹面工艺施工,除卫生间和有特殊要求的板面外其它板面全部抹平、压光、拉毛。
混凝土养护
3.1混凝土的覆盖
面混凝土冬季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外包保温棉毡养护,其它季节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墙面混凝土养护采用刷养护液,冬季外挂保温棉毡;现浇板养护冬季采用黑色塑料薄膜上压保温棉毡,其它季节采用洒水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筏板混凝土冬季采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棉毡养护,其它季节采用蓄水养护。
3.2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达到保温和保湿的目的,保温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致过快散失,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保湿的作用是混凝土强度在发展阶段,潮湿的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另外可使水泥的水化反应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较大的设备基础及筏板基础采用覆盖养护及蓄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养护,待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以及表面和大气温差均小于25℃时方可揭走塑料薄膜,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不少于80mm。
3.3混凝土的温控测量
该工程部分设备基础厚度较大属大体积砼,为了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以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温差动态,测温工作至关重要。该工程可采用电热偶进行测温,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a.测温仪器:为了直观准确测量温度,混凝土测温采用JDC-2型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该仪器具有准确、快捷、宽温操作环境等特点,是一种专业化的测温仪器。
b.测温线布设:为全面反应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情况,测温线的位置应按浇筑高度位置分底、中和表三种情况为一组,每组三根,测温线按上、中、下分别预埋,按平面尺寸应分成边缘与中间两种情况。根据测温点布置原则,每个较大的设备基础布设2组测温线,每组3根,每组测温点传感器由距离板底200mm、板中部位、距板表面50-100mm各一个测温点构成。预埋时用ф16钢筋做支承物,先将测温线按高度绑扎在钢筋上,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在浇筑混凝土前,将绑测温线的钢筋按预定位置固定,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为便于操作,留在外面的导线长度应大于200mm。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减缓拆除保温材料,从而防止产生混凝土温差应力裂缝。
c.测温:测温应由专职人员定时测温,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进行数据整理。①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分别标示。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温差达到22℃时预警,当温差达到25℃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②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至保温措施撤消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20天。测温时间间隔如下:砼浇筑后1-3天为2h,4-7天为4h,其后为8小时。③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將各测温点插头依次插入主机插孔中,主机屏幕上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d.温差控制: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50mm处)不大于25℃;表面温度(表面下50mm处)与大气温度的温差在25℃以内;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5℃;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及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其满足温差的规定。
e.其它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温度计,及时测量大气环境温度;及时收集气象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措施;充分保证混凝土养护及控温的各种材料设备。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