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常数学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投入学习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文章以“平均数”教学为案例,展示和阐述了“真情境”的应用和实效;能否维持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案例围绕“真”字选择素材和情境,通过学生自觉思考、自觉体悟、变式引领和平等对话等方法,努力促成“真学习”。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真情境 自觉思考 自觉体悟
1.基本情况
1.1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于金坛市朱林中学八年级(1)班,由于是借班上课,因此对学生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但通过与任教教师的简单沟通,发现八(1)班的学生有着农村孩子的特有淳朴性情,热爱家乡,热爱学习,善于动脑,对数学学习有着较高的热情和信心,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小组协作的基础和经历。
1.2教材分析
1.2.1所授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八上6.1平均数”是学生在小学对统计初步有了一定的感知,并在七年级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掌握了普查和抽样调查,了解了常用统计图表的联系和区别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统计量,也为后继学习数据的离散程度和统计的简单应用打下了基础。其与本章的中位数、众数合在一起组成了刻画数据集中程度的三个常用统计量,在整个初中教材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1.2.2学习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经历平均数的简化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会应用算术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4)在学习探究中,积极思考,学会尊重和倾听,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学习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会求一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教学过程
2.1自觉思考
【启示】借班上课是异地进行教学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由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与学的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步便是上课伊始花最短的时间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快速、高效地投入学习。课前我便在教室中呈现了紧闭的“数学之门”的背景,大部分学生都在围绕这一奇特的“背景”窃窃私语(猜测老师的意图,憧憬门后的美景……),一上课我便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而忽略了我这个“陌生人”的背景。从而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
2.2自觉体悟
【启示】情境因需而创,但不能脱离实际,远离学生,否则适得其反或无功而返,而创设出学生孰知的、身边“真实”的情境往往事半功倍。金坛市朱林镇,以其“畜牧业”的发展在常州地区远近闻名,这里以“生猪”为背景铺开,朱林的学生很熟悉,很快进入了情境,于是才有了“生8”的巧妙回答。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自觉学习的状态。于是概念的得出顺其自然,生讲师辅,这是“真学习”的开始。
3.教后感悟
3.1创设有效的“真情境”,促成高效的“真学习”。
现实的生活材料,尤其是学生身边的材料,如本课中的“生猪养殖”、“班级学生身高”等,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要学好数学,应更多地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学会对各种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会思考的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多留心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体现一个“真”字,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理解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及一个不被关注学生的数据而换来了他们在课上的积极参与,这是我这节课的收获之一。如果坚持,又何难不人人获得不同的数学发展呢?
3.2甩开膀子,让学生大胆地“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但这一理论用到实处,往往还是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师讲生听的现象随处可见,直到调研时才开始埋怨学生缺乏灵气、缺乏创造性。其实,学生的“灵气”是存在的,只是被扼杀在传统的课堂内,久而久之,何来创造性?因此,想到李总理的“甩开膀子”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需要,尤其在新课程推进的阶段,我们要大胆地尝试、实践,相信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实效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对不对”、“是不是”等尽量避免。鼓励和引导学生敢思、敢说、敢质疑,如本课中“平均数概念的归纳”、“平均数简化计算的求法探索”、“与教师、课本的对话”等较好地甩开了膀子,学生消除了对“这位教师的陌生感”,共同探究数学知识,敢于提出心中疑问。学生收获了信心和知识,教师收获了信任和成就,一举多得。因此,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克服“告知的冲动”,该让学生讲的绝不多言,该让学生想的绝不干预,该让学生动的绝不代替,适时引导,旁敲侧击,让学生真正融入探究氛围中获得新知。
3.3关注知识的联系,承前启后,前后呼应。
本课中,了解到学生在小学已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因此处理时采用了学生感知、回答的方式,关注了学情,教学效果较好。事实上,做好知识间的衔接和联系,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很多问题,如图形变换的教学、分式性质与分数性质的类比、函数知识的类比学习等。
3.4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本课中,处理学生对我提出的疑问,还存在很多需改进的地方。如借班上课,学情关注不够,虽掌握了一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还远远不够,如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小组协作分工怎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布怎样等不是很清楚。这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分层教学”没能实施,对学困生照顾不周,因此,需要一定的补偿教学。另外,本课的设计大都是参照我执教班级而设计,一定程度上容量太大,要求稍微高了些,最后的几题变式讲得不够透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真情境 自觉思考 自觉体悟
1.基本情况
1.1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于金坛市朱林中学八年级(1)班,由于是借班上课,因此对学生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但通过与任教教师的简单沟通,发现八(1)班的学生有着农村孩子的特有淳朴性情,热爱家乡,热爱学习,善于动脑,对数学学习有着较高的热情和信心,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小组协作的基础和经历。
1.2教材分析
1.2.1所授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八上6.1平均数”是学生在小学对统计初步有了一定的感知,并在七年级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掌握了普查和抽样调查,了解了常用统计图表的联系和区别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统计量,也为后继学习数据的离散程度和统计的简单应用打下了基础。其与本章的中位数、众数合在一起组成了刻画数据集中程度的三个常用统计量,在整个初中教材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1.2.2学习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经历平均数的简化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会应用算术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4)在学习探究中,积极思考,学会尊重和倾听,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学习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会求一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教学过程
2.1自觉思考
【启示】借班上课是异地进行教学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但由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与学的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步便是上课伊始花最短的时间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快速、高效地投入学习。课前我便在教室中呈现了紧闭的“数学之门”的背景,大部分学生都在围绕这一奇特的“背景”窃窃私语(猜测老师的意图,憧憬门后的美景……),一上课我便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而忽略了我这个“陌生人”的背景。从而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
2.2自觉体悟
【启示】情境因需而创,但不能脱离实际,远离学生,否则适得其反或无功而返,而创设出学生孰知的、身边“真实”的情境往往事半功倍。金坛市朱林镇,以其“畜牧业”的发展在常州地区远近闻名,这里以“生猪”为背景铺开,朱林的学生很熟悉,很快进入了情境,于是才有了“生8”的巧妙回答。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自觉学习的状态。于是概念的得出顺其自然,生讲师辅,这是“真学习”的开始。
3.教后感悟
3.1创设有效的“真情境”,促成高效的“真学习”。
现实的生活材料,尤其是学生身边的材料,如本课中的“生猪养殖”、“班级学生身高”等,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要学好数学,应更多地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学会对各种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会思考的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多留心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体现一个“真”字,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理解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及一个不被关注学生的数据而换来了他们在课上的积极参与,这是我这节课的收获之一。如果坚持,又何难不人人获得不同的数学发展呢?
3.2甩开膀子,让学生大胆地“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但这一理论用到实处,往往还是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师讲生听的现象随处可见,直到调研时才开始埋怨学生缺乏灵气、缺乏创造性。其实,学生的“灵气”是存在的,只是被扼杀在传统的课堂内,久而久之,何来创造性?因此,想到李总理的“甩开膀子”理论,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需要,尤其在新课程推进的阶段,我们要大胆地尝试、实践,相信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实效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对不对”、“是不是”等尽量避免。鼓励和引导学生敢思、敢说、敢质疑,如本课中“平均数概念的归纳”、“平均数简化计算的求法探索”、“与教师、课本的对话”等较好地甩开了膀子,学生消除了对“这位教师的陌生感”,共同探究数学知识,敢于提出心中疑问。学生收获了信心和知识,教师收获了信任和成就,一举多得。因此,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克服“告知的冲动”,该让学生讲的绝不多言,该让学生想的绝不干预,该让学生动的绝不代替,适时引导,旁敲侧击,让学生真正融入探究氛围中获得新知。
3.3关注知识的联系,承前启后,前后呼应。
本课中,了解到学生在小学已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因此处理时采用了学生感知、回答的方式,关注了学情,教学效果较好。事实上,做好知识间的衔接和联系,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很多问题,如图形变换的教学、分式性质与分数性质的类比、函数知识的类比学习等。
3.4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本课中,处理学生对我提出的疑问,还存在很多需改进的地方。如借班上课,学情关注不够,虽掌握了一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还远远不够,如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小组协作分工怎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布怎样等不是很清楚。这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分层教学”没能实施,对学困生照顾不周,因此,需要一定的补偿教学。另外,本课的设计大都是参照我执教班级而设计,一定程度上容量太大,要求稍微高了些,最后的几题变式讲得不够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