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014
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是这么定义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运用谈话法,一个问,一个答,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内容和内涵;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批注式阅读教学正好是新课标要求的体现。批注式阅读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出令自己有所思、有所感的字词句,在空白处记录下当时的阅读感受,如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体会文章的写法或受到的启发等等。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乐于动笔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想法,学生与老师之间谈论从文章中收获到的知识,使课堂上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有利于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
1.有疑则批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英国的巴克尔也有言:“首先怀疑,然后探求,最后发现。”质疑不是无知,而是一种好学的表现。有疑问,才有思考,才会去探索。如《蜜蜂》教学中,针对“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要捉自己家的蜜蜂?还要做上记号?当时班上鸦雀无声,无一人举手释疑。于是,我要求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思考原因,做好批注。学生各抒己见,经过探讨,得出结论:法布尔捉自己家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说明是这些蜜蜂是他放飞的。批注式阅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思考、发言的积极性,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课文,更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2.有感则批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在文章有感悟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想法。如《走月亮》一课中,“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读到这里时,有的学生批注:“作者和阿妈走在夜晚的小路上,就像月亮牵着星星一样”;有的学生批注:“从这样一幅画面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和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的学生批注:“我从作者的这段回忆中体会到作者对妈妈深深的爱,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这种感悟式的批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长此以往,我相信学生们一定能从阅读中得到更多收获。
3.留白则批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会发现很多作者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循着作者的思路,按照作者的写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留白部分补充。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手段。此外,留白处批注还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如《日月潭》一文在介绍台湾日月潭的位置、名称的由来之后,又详细地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唯独没有介绍晚上的景色。学生阅读到这里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想象日月潭晚上的景色。学生使用批注的方式将自己想象的美景写下来,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不仅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丽景色,也能在聆听其他学生的批注以及自己的批注中感受到日月潭晚上的独特魅力。
三、批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缺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批注式阅读教学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同时也要接纳学生那稍显稚嫩的批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对每一个认真批注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批注的机会,但更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批注。教师抛出一个话题,学生作二次批注的尝试,由此展开教学流程有效实施和调控的阅读过程。
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学会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是这么定义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运用谈话法,一个问,一个答,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内容和内涵;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批注式阅读教学正好是新课标要求的体现。批注式阅读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什么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出令自己有所思、有所感的字词句,在空白处记录下当时的阅读感受,如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体会文章的写法或受到的启发等等。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乐于动笔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想法,学生与老师之间谈论从文章中收获到的知识,使课堂上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有利于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
1.有疑则批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英国的巴克尔也有言:“首先怀疑,然后探求,最后发现。”质疑不是无知,而是一种好学的表现。有疑问,才有思考,才会去探索。如《蜜蜂》教学中,针对“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要捉自己家的蜜蜂?还要做上记号?当时班上鸦雀无声,无一人举手释疑。于是,我要求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思考原因,做好批注。学生各抒己见,经过探讨,得出结论:法布尔捉自己家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说明是这些蜜蜂是他放飞的。批注式阅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思考、发言的积极性,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课文,更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2.有感则批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在文章有感悟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想法。如《走月亮》一课中,“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读到这里时,有的学生批注:“作者和阿妈走在夜晚的小路上,就像月亮牵着星星一样”;有的学生批注:“从这样一幅画面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和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的学生批注:“我从作者的这段回忆中体会到作者对妈妈深深的爱,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这种感悟式的批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长此以往,我相信学生们一定能从阅读中得到更多收获。
3.留白则批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会发现很多作者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循着作者的思路,按照作者的写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留白部分补充。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手段。此外,留白处批注还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如《日月潭》一文在介绍台湾日月潭的位置、名称的由来之后,又详细地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唯独没有介绍晚上的景色。学生阅读到这里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想象日月潭晚上的景色。学生使用批注的方式将自己想象的美景写下来,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不仅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丽景色,也能在聆听其他学生的批注以及自己的批注中感受到日月潭晚上的独特魅力。
三、批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缺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批注式阅读教学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同时也要接纳学生那稍显稚嫩的批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对每一个认真批注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批注的机会,但更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批注。教师抛出一个话题,学生作二次批注的尝试,由此展开教学流程有效实施和调控的阅读过程。
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学会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