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接触电脑,是从玩电子游戏开始的,以致刚学会上网时除了看点新闻就是打游戏。2000年,学校电脑教室建成,并联了网。渐渐地,我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工作。
2002年8月,我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辅导老师推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的论坛,并教大家怎么注册,当时还不知道论坛是怎么回事,登陆后才知道是大家交流的地方。于是,就经常在这个论坛游荡,不久发帖数便跃居排行榜第11位。当时对论坛认识很片面,只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流浪。
后来,一个朋友邀请我到本地的一个网站的论坛上交流。从此,“大河村”便正式成了我的网名。由于我经常上线发帖,很短时间内,“大河村”便成为这个论坛网友中人气颇旺的一员。
2003年,一位同事向我介绍朱永新教授,并向我推荐了他的《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在线”网站。10月20日,我以“大河村”的网名注册,从此,一个“孙悟空”(我选用的头像)便活跃在那片“网络天空”。初登“教育在线”,我只是简单地浏览。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新教育实验,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便把它推荐给校长。校长和大家积极协商、讨论参加实验之事,也很快得到课题组的批准立项。从此,我便与新教育实验和“教育在线”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登陆“教育在线”便成为我生活的必需。可以说,网络学习成了我的第二条生命线。
最初,我只是关注与新教育实验有关的文章和朱永新教授、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很少跟帖。2004年7月,在第三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我与不少网友有了交流,此后,我开始大量阅读众多网友的文章,并开始跟帖、发帖,与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河村”“登封市商埠街小学”受到了课题组和广大网友的关注。2004年6月,我在李镇西老师的一个帖子后面跟了帖,给他提了个小小的建议,想不到李老师竟然给我发了个短信,并表示感谢。我没想到“教育在线”上的教育专家也是如此平和、亲切。这让我信心倍增。后来,我经常与课题组的储昌楼、张荣伟等老师联系,还结识了何金钟、小宇宙、褚清源等,他们对教育的执著让我感动。大家亲切的问候、开心的交流、无障碍的沟通,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与小宇宙的交流,让江苏省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与登封市商埠街小学结成了友好兄弟单位,两个学校老师的交流开展得如火如荼。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大河村”和“登封市商埠街小学”也被朱水新教授关注着。2005年5月15日,朱教授到郑州讲课。会上,他多次提到“大河村”和“登封市商埠街小学”,并在会后不厌其烦地对各家媒体的记者们介绍、推荐我和我们的学校,让他们多帮助、关注我们。这让我对新教育实验更增加了一份热情和责任。
随着在“教育在线”上时间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仅靠在网上的浏览和交流,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从广大网友的成长经历来看,读书和反思是延长教育生命、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好方式。两年来,我阅读了大量教育著作以提高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朱永新、李镇西、孙云晓等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摆上了我的案头,一批网友的随笔集也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一年里,我撰写教育随笔60余篇,并有数篇在报刊上发表。
教育是我的第二生命,网络是我的第二课堂,我的教育生命在“教育在线”壮大、延伸。
2002年8月,我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辅导老师推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的论坛,并教大家怎么注册,当时还不知道论坛是怎么回事,登陆后才知道是大家交流的地方。于是,就经常在这个论坛游荡,不久发帖数便跃居排行榜第11位。当时对论坛认识很片面,只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流浪。
后来,一个朋友邀请我到本地的一个网站的论坛上交流。从此,“大河村”便正式成了我的网名。由于我经常上线发帖,很短时间内,“大河村”便成为这个论坛网友中人气颇旺的一员。
2003年,一位同事向我介绍朱永新教授,并向我推荐了他的《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在线”网站。10月20日,我以“大河村”的网名注册,从此,一个“孙悟空”(我选用的头像)便活跃在那片“网络天空”。初登“教育在线”,我只是简单地浏览。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新教育实验,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便把它推荐给校长。校长和大家积极协商、讨论参加实验之事,也很快得到课题组的批准立项。从此,我便与新教育实验和“教育在线”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登陆“教育在线”便成为我生活的必需。可以说,网络学习成了我的第二条生命线。
最初,我只是关注与新教育实验有关的文章和朱永新教授、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很少跟帖。2004年7月,在第三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我与不少网友有了交流,此后,我开始大量阅读众多网友的文章,并开始跟帖、发帖,与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河村”“登封市商埠街小学”受到了课题组和广大网友的关注。2004年6月,我在李镇西老师的一个帖子后面跟了帖,给他提了个小小的建议,想不到李老师竟然给我发了个短信,并表示感谢。我没想到“教育在线”上的教育专家也是如此平和、亲切。这让我信心倍增。后来,我经常与课题组的储昌楼、张荣伟等老师联系,还结识了何金钟、小宇宙、褚清源等,他们对教育的执著让我感动。大家亲切的问候、开心的交流、无障碍的沟通,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与小宇宙的交流,让江苏省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与登封市商埠街小学结成了友好兄弟单位,两个学校老师的交流开展得如火如荼。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大河村”和“登封市商埠街小学”也被朱水新教授关注着。2005年5月15日,朱教授到郑州讲课。会上,他多次提到“大河村”和“登封市商埠街小学”,并在会后不厌其烦地对各家媒体的记者们介绍、推荐我和我们的学校,让他们多帮助、关注我们。这让我对新教育实验更增加了一份热情和责任。
随着在“教育在线”上时间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仅靠在网上的浏览和交流,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从广大网友的成长经历来看,读书和反思是延长教育生命、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好方式。两年来,我阅读了大量教育著作以提高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朱永新、李镇西、孙云晓等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摆上了我的案头,一批网友的随笔集也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一年里,我撰写教育随笔60余篇,并有数篇在报刊上发表。
教育是我的第二生命,网络是我的第二课堂,我的教育生命在“教育在线”壮大、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