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成功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的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去体验情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设计轻松自然的导入语,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人起着至关再要的作用。
2.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理。小学生年龄小,是非评价极不稳定,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
4.将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能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转变观念,愉快地接受心理训练。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做人的标准。如: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从别人的长处中发现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也可以找到心理防卫的方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肯定自我,转移注意力。另外,还要使学生明白,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5.调整自我,寻求新知。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和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和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和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6.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就需要同孩子的琴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与孩子的心共鸣,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责编 楚 天)
小学的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去体验情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设计轻松自然的导入语,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人起着至关再要的作用。
2.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理。小学生年龄小,是非评价极不稳定,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
4.将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能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转变观念,愉快地接受心理训练。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做人的标准。如: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从别人的长处中发现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也可以找到心理防卫的方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肯定自我,转移注意力。另外,还要使学生明白,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5.调整自我,寻求新知。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和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和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和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6.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就需要同孩子的琴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与孩子的心共鸣,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责编 楚 天)